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43 : The Interpreters’ Writing I: East Indies & West Indies
A Conversation on Cooking, Memory, and Resistance: Interview with Singaporean Artists ila and Kin Chui
關於煮食、記憶,與反抗:與新加坡藝術家ila、Kin Chui對談
November 6th, 2019類型: Interview
作者: 張恩滿 , ila, Kin Chui, Sheryl Cheung (English copy editor)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群島資料庫10:Chang En-Man - Snail Paradise》
藝術家張恩滿於2019年六月於新加坡駐地研究。她對新加坡作為影響台灣深遠的外來物種(非洲大蝸牛)之轉運站感到好奇,試圖了解非洲大蝸牛在當地有沒有人食用?料理方法為何?進駐新加坡期間,她參加兩位不同族裔的藝術家ila、Kin Chui於六月初在soft/WALL/studs藝術空間合作「A Weekend Affair」中的「Makin' Makan」料理活動,並於活動後在楊修華(Yeo Siew Hua)、鄧智文(John Tung)等人協助下完成訪談。此一巧合的取樣調查也體現了島嶼間的連結。
Chang En-Man, “Body and Food” (現打蝸牛, performance);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

張恩滿(Chang En-Man):我的經驗與你們類似,我媽常煮蝸牛(Achatina fulica)給我們吃,因此帶有一種情感記憶的味道。一開始這種蝸牛被日本人當成食物帶進來養殖,當臺灣早期是農業社會時,西邊的人原本有吃。到現在,只有臺灣東邊的原住民還繼續吃,但是西邊的人已經不吃了,跟新加坡一樣不吃了。

我曾與族人一起做料理,我發現他們會把蝸牛放進傳統食物裡,而且是很重要的傳統料理。這中間有一種文化轉換與包容的過程,於是我有了新的想法,想要追蹤蝸牛傳播的痕跡,所以我才來到了新加坡。在相識的短短不到一個月裡有幸參與你們的料理活動,最後的呈現是你們在大草蓆上享用料理,這幅景象讓我很感動。我想請教一些問題,也會帶著你們的禮物回台灣與別人分享。可否請你們先介紹自己?

 

ila:我的名字是ila,我是視覺和行為藝術家。我主要運用投影及自己的身體創作,我的創作關注不同的社會議題,還有如何以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何者為我們所忽略的對象。關於料理我一直都很喜愛,不過一直要到最近我才賦予它更多批判性的思考。

 

Kin Chui:可以叫我Kin,我算是一名視覺藝術家、藝術工作者,我也是soft/WALL/studs這個團體的成員,就是我們正在訪談的這個空間。我的許多作品都扎根於影像素材,也可以擴延到此一領域之外的進路。這些作品的核心線索是關注多元歷史及抵抗的觀點,還有我們如何包含這些經驗。

 

 

張:請談談你們的家庭(人)如何與料理發生關係?

 

Kin:因為我的家庭包含土生華人(Peranakan,男性為峇峇,女性為娘惹)和廣東人的背景,又是廣東人,這兩種文化總是著重食物。但就在相當近期,我意識到了許多關於食物的經驗是有關我的父親。我猜許多亞洲的文化也是,某人與食物的關係,在某方面都是表達對他人的「愛」或「關照(care)」的主要模式。

 

ila:基本上關於料理,它的概念是關於知識如何傳承,如何透過肢體而不是語言或口述的方式傳遞,是身體內部的某種記憶,我開始自己煮食之際才開始意識到這點。因為在許多料理中,你不太可能按照測量工具或食譜來煮,只能憑你的感覺。感覺無法被修正,這正是有趣之處。如果你在某種食物中成長,你就擁有關於它的某種記憶。

 

"Makan' Makan' by A Weekend Affair; source: facebook.com/awkndaffr/

張:你們是從什麼時開始做菜呢?

 

ila:我開始煮東西是當我媽不煮東西的時候,還有高中時我在咖啡店打工,我要做很多準備工作,於是我便對自己料理發生興趣,這正是我為何開始料理。當時做菜的目標是實驗不同的食材。然而,等到我的年紀較長,興趣逐漸演變為回溯我成長時的那些食物。又因為我是女性,我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協助母親準備飯餐,就算我不願意做。舉例來說,料理也讓我了解如何切辣椒才能確保其甜味,或如何切辣椒才能確保其辛辣,不同切法有不同目的。我當初並沒有寫下來,但是我現在依然記得;如果你想要甜一點,就必須將它切短,如果要辣一點,就必須將它切碎。

 

張:一開始做的就是馬來的料理嗎?

 

ila:不是什麼特別的食材,也不現代,大概就是吃三明治加參巴醬(sambal;某種常用於娘惹料理、廣泛流傳於星馬的辣椒醬)時,混著小魚乾和乳酪之類,食材的混搭。不過年歲漸長以後,我開始去回溯那些伴我成長的飲食文化。當我開始煮菜時,我只是單純模仿食譜,或實驗不那麼熟悉的素材。當我們想吃食物的時候,我們多少想要一些撫慰,因此我傾向於回歸這些印象。等我精通料理以後,更多的是去分享我成長記憶的食物而非我的實驗料理。我的實驗料理比較類似,為了理解我的料理能突破界線到什麼程度。不過我還是希望有人可以享受這些成果,一如某種分享的基礎。

 

Kin:我開始煮東西約莫是我搬到維也納唸書時,渴望著特定的食物、特定的料理,和味蕾更熟悉的味道,別無選擇只有自己來煮。也不只是食物的選擇有限,還有當地的餐館不那麼便捷,就算有也貴得多。我先從最基本的像是我爸的食譜「白粥」開始,因為他總是在家裡掌廚的那個人。我想起了我父親接下準備家中團圓飯的任務的往事,黑果菜通常是重頭戲。但是外婆不肯給父親黑果的食譜,因為她已經退休了,也不願意再捲入關於廚房的任何事。所以父親熬了整整三年以後終於得到她首肯。因為我們每年只吃一次團圓飯,他只能每次都試著根據外婆的反應做少許必要調整。

在歷史上,掌廚都是屬於母親或祖母的範圍,也就是家中女性的持家空間,這類食譜也都傳給女性,它也形成某種流動的系譜。但我媽那代的女性服膺官方所倡導的務實意識形態,因此在新加坡戰後轉型為民族國家的「重建」框架下,生產方法也轉向工業資本主義的模式,許多女性開始投入生產力。那也是一種「現代化」的處境,你曉得,為家人煮飯則被視為「較不現代」所以她從來不愛煮飯;我推測這也是抗拒娘惹家務分工的刻板印象。但我父親熱愛食物,那正是他表現關愛的方法。他也喜歡在廚房做飯和實驗口味。從很多方面來說我對料理的愛正是從他而來。我媽直到最近才開始煮飯,之前是由於我爸才是那個願意在「料理」付出勞動的人。她是比較務實,但我意思是這樣的姿態也不同於勞動再生產的性別分工,我認為這也相當女性馬克思主義(笑)。

 

‘Xenoctober’ in soft/WALL/studs, 2018; courtesy of soft/WALL/studs

張:要不要描述一下你所料理的傳統背景?

 

ila:(就我準備的料理來說)並不屬於特定的文化背景,因為裡面有些是印度元素,有些是馬來元素,還有一些是阿拉伯的香料。我還用到特定的烹飪手法—像「蒸」比較是華人的做法。所以沒必須遵守的特異性或特定文化。因為新加坡就是如此混雜,人們不斷遷徙。馬來西亞人和新加坡人他們出了名的愛爭論食物起源,比如說叻沙是源於何處?哪裡有最好吃的滑蛋河粉?就食物起源而言,一切都是如此模糊不明。因為我們沒有對於食物的所有權主張。

當我混搭料理時,我會以自己覺得自在的方式組合。因此像是叻沙,我沒有按照新加坡的做法,而是按照姑姑的做法,也就是柔佛叻沙,它和新加坡叻沙完全不同。某些菜有特定食譜,但總的來說,料理是來自世界各地。當然我煮的版本不那麼傳統,至於什麼叫做傳統?又如何定義傳統?比方說現在會用機器混合辣椒,傳統上應該用石頭磨碎辣椒。

 

Kin:我和ila的觀點很相似,我們可以從先前料理的食物嘗試裡獲得經驗,汲取特定的情境與脈絡。就像許多我的經驗來自我在維也納與難民一同料理,像他們如何準備咖哩湯頭,當時我們在2012年Votivpark的佔地抗議中。他們如何影響我自己的料理開發,那些在廚房中追隨或分享他人的實踐,同樣說明了我們如何達成某些事情。我不得不說某件事對我影響非常大,那就是味覺的中國哲學觀—即「五味」(五行與五味;木=酸、火=苦、土=甘、金=辛、水=鹹)的概念,它成為許多事的入口。如果這味道不太正確,要添加何種成份達到平衡?要不然,你只是挑選你想要的和你可以得到的食材料理。畢竟傳統多少有些沈重,一旦你可以引進其他煮法和想法,何不大膽嘗試?

 

 

張:可否請兩位建議我一道蝸牛料理的食譜?

 

ila:你可以來煮一種叫做singgang的馬來料理,湯底原本使用魚類。它的湯頭很清淡,你要切一些辣椒、洋蔥,再加一點薑和蒜。其他材料還有香茅、薑黃、芫荽,以及亞參醬(含酸子)。基本上它就像少了椰漿的冬陰湯(tom yum),這裡你要使用鳥眼椒;把所有東西放下去煮開,我想這種湯頭應該很配非洲大蝸牛。如果你想要也可以放一些爽口的菜類。蝸牛必須去除黏液,因為singgang的湯頭要是清澈的。又或者你可以考慮以巴東牛肉的方式料理,就不太需要去除黏液,就像牛肉煮久了以後也會變黏。

 

Kin:上次我曾聊到我相當感興趣的,是如何增加它的「土味」,因為大部份時候當人們提到煮蝸牛時,幾乎都是想著要如何去除它的土味,就像法國蝸牛料理。你要如何擴展這種特別的風味?我真正考慮的是這個問題—儘管這非常的布爾喬亞。在視覺上如果蝸牛搭配加入印尼黑果泥會很棒。就是要呈現不同層次的風味和質感,我想到的就是一層薄薄的黑果泥,並在上面先放上蝶豆花,再放上蝸牛,就像蝸牛在泥地上爬一樣。這種花在娘惹料理中向來是增添藍色的裝飾性元素 。

 

See Also
兩則非洲大蝸牛食譜 ,ila、Kin C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