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35 : Nusantara: Signifier and Its Limitation
An Interview with Rumah Attap Library: Archive of the Other Mapping Project
專訪亞答屋84號圖書館—關於「他者資料庫」
September 27th, 2017類型: Interview
作者: 柯念璞 , Alex Ma (trans)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群島資料庫Nusantara Archive
位於吉隆坡甘榜亞答(Kampung Attap)的「亞答屋:84號圖書館」是由「業餘者、之間文化實驗室、區秀詒工作室」於2017年共同組成。這座圖書館提供文化研究、藝術與人文科學等不同領域的書籍與交流,也是閱讀、講座、工作坊、讀書會、出版及藝文工作者進駐的場域。它企圖建立一套具開放性和批判性的另類知識系統,並成為一個凝聚公眾驅力的活座標(living coordinate)。《數位荒原》研究員柯念璞(Alice Ko)於8月7日至28日於亞答屋84號圖書館進駐,並訪談兩位共同創辦人區秀詒、蘇穎欣,本文為訪談下篇〈他者資料庫計劃〉。

區秀詒(AU Sow Yee):亞答屋84號圖書館有點想活絡地方在知識生產或批判思考上,而在中山大樓不同組織之間的互動還算良好,互相支持彼此的活動,但我覺得中山大樓比較集中的關係,其實吉隆坡是發散的城市。這個空間提供某些條件讓你互相認識、支援。例如以前我們知道「馬來西亞設計資料庫」(Malaysia Design Archive),在網路上知道他們但不知道實體的成員。後來因為變成鄰居,在互動上面就更密切。

 

柯念璞(Alice KO Nien Po):未來有嘗試其他類教育或研究的規劃嗎?

蘇穎欣(SHOW Ying Xin):我們三個單位都有自己想做的事。像「他者資料庫」是圖書館的計劃,而業餘者一直關注知識分子的討論,還有一些社會議題,我們辦講座和出雜誌。之間文化實驗室除了辦一些和布衛生棉有關的課程外,也邀請學者來圖書館開有關現代性的課程。其實這類課程在本地並不缺,比較缺少的或許是讀書會,就是大家真的把東西讀完、再來討論的空間,所以業餘者想做這個。可是因為大家都有正職,還沒有系統化的說要讀什麼書。

Kunci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photo courtesy of SHOW Ying Xin

區:這涉及對象的問題,社區圖書館觸及到更多民眾。我們沒有資源做這些事,蒐集跟管理書籍很花時間,要很多力氣來處理這些事,成員幾乎都有全職,也無法僱用員工。所以想專精在人文藝術、社會科學跟批判思考的藏書。因為這些是一般圖書館最缺的。書店賣的書非常有限,有些批判的書籍比較國外更難買到也更貴,所以我們想收一些難買的書。只有做到這塊,創作才能夠往前,要不然10、20年甚至30年還是一樣。從創作的角度來看,養份不只是藝術本身,如果只有這一塊會愈來愈無聊。我們從不關心過去或週遭的事情,就算關心也是單純想想,我覺得改變需要滿長的路程,但至少可以讓圖書館成為路途上的一部份。

我覺得在台灣的參照不是藝文空間,有一個重點是,在台灣,藝術創作與思想交匯的狀況是熱絡一點。成立圖書館的契機也來自於不同背景的成員可以很快達成共識;也許是受到Kunci啓發,我們是在沒有資源的狀況下開始做這件事,所以目前的營運還是自己承擔租金,只有最近找志工建檔,因為想要把借書系統做出來。其實圖書館本身就是一件作品,作為一個開放的空間或作為「活身體」的概念,它發生的事情可以怎麼重組,就是我想要做的事,而不是在裡面發表作品。它的形成跟我的創作實踐也不是太有距離,作為一種知識的重組,不管對於歷史或未來的關注,時間的塊狀也可以在這裡重新組合起來,某種程度上也是另一個面向。

 

柯:可以談談「他者資料庫」?

 

蘇:「他者資料庫」主要是把圖書館定位在地方上。我們在吉隆坡市中心,週邊有茨廠街,對面有一個移工社群,但沒有人去挖掘。這座城市有很多他者,我們如何了解他們的生活及他們關心什麼?我本身受到泗水那家圖書館的啟發,他們成立之前也不了解當地歷史,圖書館營業後開始找歷史,製做地圖跟導覽。我希望圖書館可以定位自身,繪製吉隆坡的地景。像我們週邊的十五碑(Brickfield)有很多視障者聚集,因為那邊有馬來西亞盲人學校,視障者一畢業就在那生活,也有盲人按摩院。那裡也是印度社區,我們這邊是華人社區,就希望能把這些社區的故事收集起來,再看到圖書館的位置。所以「他者資料庫」就找來一些志工進行田野調查,其實大家都是義務幫忙,分成幾個小組調查,最後會出版雜誌和製作紀錄片。

另外,讀書會也很重要。我們編了《閱讀吉隆坡的方法》讀本,閱讀有關街友或視障者的研究文章,還有吉隆坡歷史。所以大致分成三塊:田野調查倫理,空間地景的理論,和吉隆坡史學觀,反應也很熱烈。我們也開放有興趣的大眾來參加,有十幾個人來報名,演變成約30人的讀書會,分成八、九、十月進行。我們各自分工,秀詒負責展覽,有人辦讀書會,大部份圖書館成員一起做田野。

視障者聽電影 (Archive of the Other); photo courtesy of SHOW Ying Xin

區:我覺得吉隆坡這個城市無法聚焦,彷彿欠缺一種身體感。如果你今天在城市問路,對方會告訴你衛星導航的路線,你的空間感跟身體感變成在車裡,身體跟空間之間的感知慢慢消失了。但這種身體感在童年還有,我可以知道哪裡是捷徑。無論是社交媒體或新聞都提到「他者」,或是我把自己「他者化」,所謂的納入或排除的過程。把自己他者化同時又把別人視做他者,這種矛盾在吉隆坡尤為明顯。這包括敘述歷史或敘述一個城市的面貌,這些敘事不是只有官方敘事,要能夠以人為單位。我們可不可以從這個以人為單位的敘事裡重啟想像吉隆坡的視野?套用「繪製地圖」(mapping)的概念,它是名詞也是動詞,所以我覺得重要在於重新召喚,包括田調志工,不管是我們的成員或者有興趣加入的年輕人,這些人組成的交匯是怎樣的面貌,對這座城市的想像會有什麼改變?論述上聚焦在「他者」,他者的狀態能不能透過這種方式重新辯證?誰是或不是,聚會扣緊彼此之間的關係,座談以歷史層面思考,不同空間怎樣出現或怎樣聯結。

 

柯:但很多是擁有不同語言的移工?

蘇:是,有尼泊爾、緬甸和孟加拉等,像是小孟加拉街、緬甸街,我們都有跟拍。南亞的都在一區,天主教堂是菲律賓移工的地方,每週他們都去做禮拜,尤其他們是女性居多,因為大多是做家務工,所以週日都來教堂參加課程,如烹飪課、化妝課、彈吉他,到最後我們會希望出版一本雜誌,記錄下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因為做了圖書館,覺得很多東西不能很理想化,必須實際去做。

 

柯:目前圖書館還在變動的過程嗎?

與視障者划船 (Archive of the Other); photo courtesy of SHOW Ying Xin

蘇:對,尤其是三個單位需要溝通,不急著定位,先看慢慢長成怎樣。我們的活動會吸引人潮,中山大樓有畫廊、藝術家工坊之類,他們也說圖書館似乎是最活躍的租戶,但又不太瞭解我們,因為我們的活動主要以中文為主。我覺得圖書館不要限制在中文圈子,業餘者的定位是要引介華社陌生的東西,我們就盡量翻譯,像是活動歡迎任何語言提問。這也是亞際書院給我的啓發,因為亞際活動常常是多語並行,有人即時口譯,讓大家以最自在的語言發言,彼此理解。馬來西亞是多語國家,但沒什麼人在用這種方式操作,所以「重返馬來亞」會議在吉隆坡時就至少雙語,與會馬來學者表示這是第一次參加有現場中、英互譯的活動,這樣相互理解是重要的,業餘者既然是中文教育背景,就把其他知識帶進來。也希望通過跟馬來朋友的交流,讓他們也來這裡辦活動。在馬來西亞獨立60週年這週,我們也跟討論歷史的馬來組織一起舉辦馬來文論壇。

 

柯:雖然圖書館以批判思考與討論為目標,相較於學術活動,群眾在語言的表達上更多元;如何想像它與群眾的差異?

蘇:必然不以學術語言的討論方式。我們的小誌《知識份子》就學術來說太淺白,但我們一直想找到平衡,不用任何理論而淺白地談一些現象。我覺得亞際書院給我最大影響是2013年沖繩的會議,沖繩的知識份子不一定是學院派,有的做雜誌、有的寫詩,這些知識份子是真的關心社會。那關心肯定不只是學者對自己研究領域的關心,沖繩問題就是他的生活,所有人都在抗爭,既使學者也參加基地抗爭活動。真如陳光興說的是體制內、外連動,有清楚的終極關懷,且不是淺談,而是要回到歷史、殖民的過程。雖然是學術會議,我記得有學者發表到流淚而深受感動。我回來時就想到底馬來西亞人關心什麼。我也希望圖書館可以變成外人來吉隆坡時,知道來這裡找到本地歷史的地方。同時,圖書館也是不同社群碰撞交匯的平台,讓大家能更自由地發表想法,不受限於語言和身份。

區:亞際書院某程度上比較精英化和機構化,論壇發表要有學術認證。但我們想做的事不斷聚集人,讓他們面對面交流,不斷累積,最後成為什麼還是未知。但至少在這樣的狀況下可以讓人們表達,創造一個開放的空間,打破界限並創造思想上的激盪。透過現在的計劃拉來一批年輕人,交流可以有延續的可能,或許就變成下個計劃的一部份。透過這樣的方式,知識生產可以一直被攪動,而不是只有同一批人在做同樣的事。不同於亞際書院,亞答屋不管是空間或組織都比較親密,這份親密可以作為誘發的起點,而且是持續發生。

See Also
專訪亞答屋84號圖書館—從「知識份子」到「實踐者」 ,柯念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