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19 : Writing Down the Body and Time
Notes of Traces: Dance Notation
痕跡的記寫:從舞譜談起
March 25th, 2015類型: Performance
作者: 謝杰廷
一個記寫下身體動態的舞蹈記寫系統,事實上並不是發生在身體的動態、舞蹈「之後」的,也就是並非先有了這些動態、舞蹈,才有記寫下它們的記寫系統。藉著技術,作品一方面被記寫、呈現、建構出來,然而另一方面,被建構出來的作品卻受到技術的限制—這事實上就是「記寫」必須被看成「文化技術」的意義。
圖1: 姬爾美可 (De Keersmaeker) 的Violin Phase

在沙地上,一個舞者站在中央,隨著音樂舞蹈,音樂像是幾個音不斷重複,舞蹈也像幾個動作不斷重複。在重複裡,舞者一面旋轉,一下舞向沙地的外緣,一下又舞向沙地的中央,最後,她在沙地上留下了一個精準而完美的圖樣,就像是一朵綻開的花,對稱而和諧(圖1)。這是編舞家姬爾美可(De Keersmaeker)為賴克(Steve Reich)的音樂編的舞蹈《Violin Phase》。對我而言,這一個圖樣不只是圖樣,而是一個能讓人探問記寫與舞蹈的起點,它關聯著編舞,關聯著標準的建立、規制與預先設定的和諧。

記寫總是留下痕跡,在沙地上綻開的花就像是舞蹈留下的痕跡,然而,是否真是這樣?說沙地上的圖樣是舞蹈留下的痕跡,好像在說它是在舞蹈「之後」的?痕跡,確實總是「之後的」,就像是有人走過,才留下了痕跡。然而,在姬爾美可的《Violin Phase》裡,痕跡或許更是在舞蹈「之前」的?這是因為,舞蹈最後留下的痕跡或許是觀眾不能預見的,這一個圖樣卻在舞者舞蹈前,就已經留在了她的記憶裡,她必須按著這一個「圖樣」舞蹈,才能留下像是花一樣的痕跡。在這個意義下,這一個「圖樣」事實上隱含了編舞的意義;在這個意義下,並不是舞蹈留下了痕跡,而是痕跡—或說「圖樣」—已預先設定了舞蹈。

 

太陽王的命令與波夐的舞譜

編舞,事實上就是一種預先的設定,而這一個設定在最一開始就是「記寫」。「編舞」是choreography的翻譯,其中,choreo-是舞蹈,-graphy是記寫,choreography因而是「舞蹈記寫」。當舞蹈被記寫在紙上,舞者就必須按著它舞蹈,記寫因而就是編舞,是一種預先的設計。choreography最早見於傅頁(Raoul Auger Feuillet)於1700出版的舞譜,《Chorégraphie, ou l’art de d’écrire la danse》,書名已清楚的指出這是關於「舞蹈記寫的藝術」。然而,為什麼要記寫舞蹈?是否舞蹈的記寫是為了要「記憶」?在現代的觀點下,舞蹈被認為是會消失的藝術,記寫因而像是為了要記憶,讓舞蹈不被忘記。然而,在一開始,舞蹈記寫的意義,或許比較不在「記憶會消失的藝術」,而是在「規制」。傅頁書裡記錄的舞蹈是以我們現在稱為傅頁—波夐(Feuillet-Beauchamp)的舞譜系統記下的。這一套舞譜系統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命令他的宮廷編舞家波夐(Pierre Beauchamp)建立的。當時,仍沒有像是音樂記譜系統一樣完整的舞蹈記譜系統。國王在1661年成立了舞蹈學院之後,他想要「記錄」下法國的舞蹈。當國王想要記錄下舞蹈,記錄卻不只是記錄了,它更隱含了「規制」的意義。舞譜設立的事實上是一套標準,在國王的命令下建立的舞譜設立的當然是國王的標準。當舞蹈被記錄,舞蹈也就被這國王的標準規制。

記譜,從不是在舞蹈「之後」的。當波夐要建立一套舞蹈記譜的語言,他必須要拆解舞蹈,將舞蹈拆解成腳步與姿態,建立起一套「標準的舞蹈語言」,才能將被拆解出的「舞蹈語言」譯寫到紙上,成為「舞譜的語言」(圖2)。要將還沒能被記寫下的事物寫下,你總是必須要先分解它。我們或許能想想我們是怎樣寫下時間的?或許這不難了解,時間必須要先被分解成一年、一月、一日、一時、一分、一秒,時間才能被寫下。波夐對舞蹈的分解就是為法國舞蹈建立一套標準的「舞蹈語言」,也就是我們現在認識的芭蕾裡一個個標準的腳步與姿態。因而,並不是先有舞蹈,才有波夐的舞譜。波夐的舞譜並不在舞蹈「之後」,從一開始它就不是「外於」舞蹈的,而是一面建立標準,一面規制舞蹈。這一個標準與規制,事實上就是國王的標準與規制。波夐舞譜的語言就像是國王的語言,編舞家與舞者的語言,都必須被譯寫成國王的語言。舞譜影響了舞蹈,讓舞蹈開始有了「標準的姿態與腳步」並受到規制。

傅頁-波夐舞譜記錄舞蹈的腳步變換; 波夐Chorégraphie, ou l'art de d'écrire la danse

預先被寫下的和諧

在舞譜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在紙上的「演練空間」,而不是一個在宮廷與劇院裡的「實際空間」。舞譜的語言,讓編舞家不需要「實際的舞者」就能在紙上「演練」舞蹈,更重要的是,它能預先寫下一個和諧的秩序,規制實際的舞蹈。當舞者在實際的空間裡舞蹈,舞蹈將能呈現出編舞家在紙上的演練空間裡預先寫下的和諧。當舞蹈呈現在國王面前,這一個和諧,也就呈現在國王面前。就在這裡,我們看見了一個「迴圈」:當國王看見舞蹈,他看見的秩序是他建立的秩序。他是這一個迴圈的起點,他—以命令編舞家建立的舞譜—設定了舞蹈將要呈現的和諧,而這一個和諧又向他呈現。在宮廷裡,當國王看見舞蹈按著編舞家預先設定的和諧呈現在他面前時,最重要的或許已不是舞蹈,而是他要能感覺到他就是這一個「和諧」的迴圈的起點。舞蹈不只是舞蹈,它更象徵著在國王規制下的王國,是按著國王的標準運轉的,都已在預先設定的和諧裡。

事實上,這一個按著標準運轉而呈現出的「和諧」,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國王建立的,它是關於人們對天體運轉的想像。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choreo- 這一個字是「舞蹈」,這一個字的意義卻不只是「人的舞蹈」,他更是指「天體的運轉」。對古希臘人而言,天體的運轉就是舞蹈。在祭儀裡,人的舞蹈事實上就象徵著天體的運轉,在還未有「國王設立的標準」之前,人的舞蹈並不是為了在國王面前呈現出國王的秩序,而是讓人在舞蹈裡感受到天體運轉裡的和諧。我們或許能想像在這樣的一個祭儀裡,還沒有人是現代意義下的觀者,他們都是「參與者」,他們都是「舞者」。就算到了路易十四的宮廷,我們仍必須記得國王也曾經是舞者,扮演日神的太陽王,混淆了台上台下的邊界(圖3)。然而,當國王不跳舞而成了觀者,當他在觀眾席裡看著舞蹈在他面前呈現出已預先被寫下的和諧,他已在舞蹈「之外」了。

圖3: 路易14辦日神登台

要能看見舞蹈的全部,我們只能在舞蹈「之外」,而這就是傅頁—波夐的舞譜隱含的一個重要意義:最在舞蹈之外的不是觀眾席裡的觀者,而是在舞譜前的觀者。在舞譜上,我們看到的不是舞者,而是圖樣,我們看見的不是實際的空間,而是在紙上的「演練空間」。我們像是從上向下看,我們看見了全部,這是在觀眾席裡的國王看不見的。在觀眾席裡,我們只能在「幕前」看見「現在」;在舞譜上,我們卻不只是在舞蹈「之外」、更是在舞蹈「之上」看見「全部」。在這個意義上,舞譜不只離開了實際的空間,更離開了實際的時間。

 

痕跡與馬黑的時間攝影

我們只能在波夐的舞譜上看見繞轉的線,這是舞蹈的路線,舞蹈的痕跡。在路易十四的宮廷裡,在劇院裡,我們不會看見舞蹈真的在地上留下痕跡。舞蹈是會消失的。當舞蹈在現代觀點下被看成是會消失的藝術,「痕跡」就變得重要。除了舞譜,我們更開始從舞蹈的痕跡看見秩序。而現代最重要的舞蹈痕跡,就是攝影或錄影。當法國生理學家馬黑(Étienne-Jules Marey)將一個在動態裡的人,以等長的時間間隔重複曝光在一張紙上,我們看見的是人在時間裡的動態被分解開,成為一個個的「現在」與在這一個個「現在」裡的「姿態」。馬黑稱他的攝影為「時間攝影」,因為他認為,他的攝影已「寫下」了時間。「攝影」,photography,事實上是光(photo-)的記寫(-graphy)。藉著光,我們「看見的現在」被記寫在紙上,一次曝光就是一個現在,在他的時間攝影裡,我們看見的因而是一個個「斷續」的現在。就像是我們之前提到的,「要將還沒能被記寫下的事物寫下,你總是必須要先分解它。」馬黑必須「分解」時間才能「記寫」時間。

然而,馬黑一面分解時間,卻一面也想要將他分解出的一個個「斷續的現在」重新連結成「連續的時間」。他曾攝影下一隻飛鳥,將它分解成在一個個斷續的姿態,並按著這一個個姿態造出一隻隻鳥,造出的鳥當然是靜的,然而,當他將一隻隻鳥按次放入西洋鏡(zoetrope)裡,西洋鏡一轉,我們就好像看到這一隻隻鳥竟又成了一隻在飛的鳥。(圖4、5)馬黑分解時間,又連結他分解的時間,這就像是另一個迴圈:從動態到靜態又到動態。當靜態的攝影一張張飛快的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又像是看見動態的「重現」,而這「動態」的重現事實上就是「電影/錄影」的關鍵,當「錄影」已成為現代編舞家最重要的「舞蹈記寫」,編舞家的「記譜」事實上就是「痕跡」。馬黑並不像波夐將舞蹈分寫成一個個標準的腳步與姿態,他是藉著已被分解的時間—等長的時間間隔—分解動態,讓動態藉著光留下痕跡。當一些現代編舞家以「錄影」建立一套「舞蹈記譜」,它的意義已與傅頁—波夐的舞譜很不一樣了,他們的分析是建立在舞蹈的「痕跡」上。

 

圖4: 馬黑的飛鳥模型

在「圖樣」與「痕跡」間

回到姬爾美可的《Violin Phase》,最後在沙地上綻開的花,是舞蹈留下的「痕跡」,卻又不只是「痕跡」。它是預先被寫下的和諧,它是舞蹈的秩序,規制著舞蹈。在這個意義下,《Violin Phase》好像擺盪在預先記寫的「圖樣」與舞蹈留下的「痕跡」間。就像我們已經提到的,「圖樣」與「痕跡」都是記寫,前者是波夐的舞譜,是關於預先設定的和諧與標準的規制,後者是馬黑的時間攝影,是關於時間的分解與連結。當然,在《Violin Phase》裡的「痕跡」並不像是馬黑時間攝影裡的「痕跡」。姬爾美可分解舞蹈,然而,她對舞蹈的分解並不像馬黑而更像是波夐。她將舞蹈分解成腳步與姿態,建立她自己的標準,一套她的舞蹈語言。她的舞蹈不是被已被分解的時間分解成一個個「現在」裡的姿態。然而,馬黑的記寫並不是就不見了,它仍隱現在基爾美可的舞蹈裡。

圖5: 馬黑的西洋鏡

然而,馬黑的記寫並不是就不見了,它仍隱現在基爾美可的舞蹈裡。舞蹈會是消失的,動態是會消失的,而我們要分解時間而記寫下它,這是馬黑的記寫。馬黑的記寫與分解,動與靜的「迴圈」,仍隱現在姬爾美可的《Violin Phase》裡:賴克的音樂。賴克音樂裡的一個個音不斷重複。然而,與其說它是「音」,更應該說它是「一個個被分解的時間標記」。它就像是節拍器的響聲,它的意義在標記等長的時間間距。它的重複,事實上就是一分一秒—這一個個被分解的時間—的重複。賴克的音樂,事實上呈現的就像是馬黑記寫下的動態,被分解出的「斷續的現在」又連結成了「連續的時間」。

姬爾美可曾經說過,賴克的音樂呼喚著舞蹈。然而,姬爾美可的舞蹈提醒了我們,馬黑的痕跡記寫並不就與傅頁的編舞(choréographie)記寫完全不同,事實上,他們都屬於西方的「現代」記寫,姬爾美可的舞蹈不只是擺盪在痕跡與圖樣間,她的舞蹈更讓我們看見,痕跡記寫下的音樂呼喚出的舞蹈事實上能回到西方現代的開始:一個被預先寫下的和諧。

See Also
Violin Phase (music: Steve Reich) ,De Keersmae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