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21:
Recalling Islands
島的記憶
July, 2015 策劃: 鄭文琦 刊頭: 王鼎曄 駐站策展: Wang. Ding-yeh
Jul
2015

(寫在DA+C Festival交流之前)從今2015年8月7日到8月16日,馬來西亞策展人蘇西.蘇萊曼(Suzy Sulaiman)邀請數位荒原與DA+C藝術節共同策劃一個名為「歷史上的今天」(Hari Ini Dalam Sejarah)的交流單元和推薦台灣藝術家。今年的藝術節主題是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指定的喬治城(George Town)老街脈絡。在主題「文化托邦」(CULTURETOPIA)之下,藝術家王鼎曄、吳宜曄從7月25日起進駐殖民風格的街區數週,解構並實現不同機能的都市介入,透過駐地創作探索網絡化(networked)的空間。策劃這次合作的數位荒原創辦人鄭文琦,推薦藝術家的依據是臺北數位基金會(Digital Art Festival)的過去合作互動。

吳宜曄曾經入選第五屆臺北數位藝術節互動項目,他畢業於倫敦金匠學院。作品主要藉由電腦程式、影像裝置和文字碰觸屬於個人的獨特感知,他運用科技的語言模仿人與人或人與機械(他者)之間的訊息溝通。留德的王鼎曄曾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展出《生猛海鮮店》,他擅長使用錄像與繪畫,堅持著藝術家可以透過創作與社會連結或對抗,且在同時達到「自我療癒」的理念。主題涵蓋死亡、靈魂、信仰,及生理儀式所反應的集體錯亂特質。最後一位是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OCAC)的羅仕東,他過去推動了與泰國藝術家組合Jiandyin長達兩年的台泰當代藝術交流計劃,也是「Project Glocal 2014 (檳城)」的參與藝術家。去年進駐檳城時,他從拾得私人物件取樣文字,以影像和發條鐘組成的迴圈再現科技物的「瞬息」與歷史之間的反差。今年八月,我與藝術家也將透過和DA+C藝術節的交流機會,回顧我們曾在檳城「歷史上的那天(Hari Kami Dalam Serjarah)」

 

駐站策展:《島的記憶》

本月的專題「島的記憶」(Recalling Islands),正是在思考台灣島與檳島的交流下所開展的實驗性對話,更是為了回應從去年延續到今年的台北—檳城兩地互動狀態;從菲律賓策展人雅洛拉(Dayang Yraola)發起的Project Glocal 2014: Transi(en)t Taipei(數位荒原主辦的「Project Glocal亞洲城市串流」)台北、Transi(en)t Penang(與蘇西.蘇萊曼合辦)檳城等。在這之中,暗藏的反思可能是:究竟這樣的「交流」在時序推進下,能夠累積達何種策展上或實務上的意義深度?為何是這樣的人選、機構與議題的組合?甚至,作為一個機動性強的策劃組織,荒原為何得要透過與他者「合作」來展開本地的東南亞觀察?

如果說,為了回答這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我們必須設計出一種模擬「交流」的文本,那麼6/7月的「駐站策展人」也是DA+C藝術節交流單元的藝術家之一王鼎曄,與我在專題裡的合作、或我們之間的對話形式,就像極了模控論邏輯的「模擬遊戲」邏輯。這個合作從5月底成型,首先我邀他以「策展人」身份(實際上他是我策劃檳城交流的「藝術家」)設想一種開放的語境,在此語境裡,我被邀約赴一趟旅行,因而展開一場涉及不同主體的對話。在這樣的過程中,「船」與「島」的主題逐漸浮現。幾次討論後我們設想某策展人收到不知名來信邀約對話,背景則設定在以(他真實所住的)宜蘭附近為參考對象的不知名港口,思考會在何地何時,會遇見哪些人,等等。為了讓「模擬」更逼真,他設計了真實的信件與路線,同時,我提議用實驗電影常見的「接龍」(exquisite-corpse)方法。就在這樣的歷程裡,我們不斷揣摩彼此身份,也逐漸混淆角色的分際,儼然為他/或我們未來的進駐或創作埋下更多線索。

 

回音與複音

數位荒原的專題構成向來會納入許多平面媒介發表過的文章或翻譯,看似由編輯加以重新編排後再行發表。在這一期裡,我們最早收錄的林怡秀文章〈殘缺的和聲—黃明川影像中的語韻遷徙〉探討這座島上的聲韻遷徙和「現代性」進程之間隱秘的聯繫。不過,在「島的記憶」線上專題裡則提供有別於對話的扎實論據。雖然作者是以「聲音記憶」為書寫對象,但是這種聲音記憶與現代社會的可能矛盾,正是必須放在「島嶼」的背景下才凸顯意義。按照這樣的觀點,台島與檳島,似乎在歷史浪潮的往返之中展開不同的歷程,也保留不同的「歷史上的今天」。

新加坡、台灣和這次造訪的檳城,都是由島嶼所構成的城市或國家,也都有大量的華人人口。這不只是歷史發展上的巧合,也是在思考一種有效對話時的必然背景。不過,單純的美學觀點顯然無法涵蓋幅員廣袤的地緣政治、文化脈絡。歷史與國族想像的投射,是這類的離散島嶼在邁向現代化路上的巨大包袱。關於這點,習以「奧賽德」(Outsiders’)之姿觀察當代藝術的高森信男,更揉和文字和藝術史的不同範例,為讀者娓娓道來星島與台島的「雙嶼」情節。此外雖然是姍姍來遲,蔡長璜亦為專題提供三篇他在2014年上海雙年展的觀察,而他自身作為一名「海外華人族群」的代表,無形中也擴大了專題的視野。

從嶼到島,我們不只是循著語韻的流動、記憶與文化的共鳴或失落;這裡的「島」既是真實地緣政治的可觸邊界,這裡的「記憶」更是無形的羈絆和集體想像所依附的對象。我不禁想到了馬來話「Pendatang」這個有時候用來暗示(不受歡迎的)外來者的俗語,還有華裔藝術家陳建泯刻意取其諧音的「潘大棠」一詞,他的意圖是透過美學實踐從族群內部鬆動「外來者」的身份政治。但事實上,如果我們看過蔡長璜收錄在《Narratives in Malaysia Art (1): Imaging Identities》一書的論述〈A Study on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Malaysia Chinese Painter (An Outline)〉並同意他與其他作者所指華裔/華人藝術家與檳城百年來的藝術淵源,那至少在視覺藝術的領域裡,如今台灣與檳城的再次交流便不止是歷史的巧合了。我也衷心地希望,它將深化成為一種豐富彼此認識的持續行動,並於再觀照的邊界上碰撞出知性與感性的火花。

(Special thanks to Au Sow Yee, Suzy Sulaiman, and DA+C Festival)

See Also
See Also
這些發瘋的,失去了理智瘋癲的行為讓人無法理解 真的是失去了理智嗎?又或者是太過於理智了?(W.D.y.) Overture 我必須半眯著眼才看得清楚陽光照得晃亮的白紙上,略帶書卷氣的筆跡所描述的地點,還有信裡那張潦草示意圖。寫這封信的人似乎不像一名浪跡天涯的船員,從信本身看起來也相當講究質地和形式。儘管如此,「他」卻邀我到一艘「船」上一遊—令人疑惑的是這個署名「W」的邀請者,(從「他」極其禮貌的...
Despite unequal ways, 即便循著不同的道路, Together they mutate, 他們一起改變, Explore the edges of harmony, 探索和諧的邊界, Search for a centre; 尋找單一的中心; Have changed their gods, 置換了他們的神祇, Kept some memory of their r...
說你是獅吧 你卻無腿,無腿你就不能 縱橫千山萬嶺之上 說你是魚吧 你卻無腮,無腮你就不能 遨遊四海三洋之下 甚至,你也不是一隻蛙 不能兩棲水陸之間 前面是海,後面是陸 你呆立在柵欄裏 什麼也不是 什麼都不像 不論天真的人們如何 讚賞你,如何美化你 終究,你是荒謬的組合 魚獅交配的怪胎 —節錄新加坡詩人梁鉞〈魚尾獅〉,《茶如是說》,1984   在歷史嘲弄...

174個單詞組成的綿延長句,開啟通往匈牙利小說家克拉茨納荷加《反抗的憂鬱》(László Krasznahorkai, The Melancholy of Resistance)一書中那座岌岌不安的小鎮入口;根據這段幾乎無法被其他語文所翻譯、如時間之河般的句子,貝拉.塔爾(Béla Tarr)以緩慢滑移於小酒館、微醺酒客與幾張長桌、矮凳,以...

我們去雙/三年展看什麽?這種兩/三年一度的大型藝術展覽活動,早已寫入許多當代視覺文化觀察者的參訪日程表中了,惟它不太容易吸引藝術品收藏家—如今在某些評論人筆下逐漸流變成藝術投資者(art investor)—大駕光臨,即便是愛死了諸如畢加索、達利、夏卡爾、米羅、沃霍爾等大師小品或複製之作,抑或大風景、大笑臉、大眼睛等具象繪畫的超級粉絲們大概也同樣興趣缺缺,畢竟這裡不是大賣場:它沒有遵循講求利潤的商...
策展人的「主觀意志」發揮了主導作用。這並非意味著他/她擁有絕對自由的權利,一如衆人設想般可以為所欲為,而是指他/她已盡一切所能地在某個特定時空内將相關動機或概念具體化罷了。 當代藝術的場域構造常被描述成兼具包容、開放及動態等特質,藝術博物館也越來越多地為新類型的策展項目提供機會與空間。然而,即便是這個平臺可以涵納、展演諸多類別、屬性和傾向的創意想象,卻免不了仍處處面對刁難;尤其像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從2010到2014年,在全球不同城市巡迴的「萬物有靈」(Animism)展覽計劃,命題看來平平常常,實際上,策展人安塞姆.弗蘭克(Anselm Franke)是著眼於標準化、系統化的現代理性觀提出大哉問;而其操作方式則是借助諸多當代感性生産,連同各種泛靈思想的討論、研究成果置入具體社會空間中,使之產生波動或共振效應。類似展演活動不啻為試探可能世界與未來生活的實驗室。 身為第10屆上海雙年展總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