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24 : How Lacking Sounds Become Events?
Lacking Sound Fest as Unit of Time: Prospect After LSF100
作為一個時間單位的失聲祭:100回後的展望
January 20th, 2016類型: Sound Scene
作者: 張又升
出處: 關鍵評論網
失聲祭將在2016年1月邁向第100回,隨後短暫進入休眠期。2016年後,台灣聲音藝術表演的場景會是什麼情況?除非出現新的常態性節目,否則可能朝著一年一度的大活動或不定期的中小型活動前進。我們不妨對此樂觀其成,因為這意味著組織者不再為了填補每月空缺而傷腦筋,反而能夠篩選演出團隊,使活動整體更加專注〔於特定主題〕。

人類計算時間的方式很多,並非只有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才算一段時間。「一炷香」是一段時間,「月事」是一段時間,外甥小學畢業也是一段時間。很久以前,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就有怎麼樣的時間;時間跟著事物的成長和事件的興衰拉長、縮短,也隨著所在各地多線發展。即便我們習慣了時鐘和月曆,古老的計時方式還是會不時湧現,好比:「咦,失聲祭又來啦,一個月過得好快!

 

2007年開辦的失聲祭(Lacking Sound Festival)將在2016年1月8日和22日邁向第100回,屆時會在這牆(The Wall)旃陀羅公社(Kandala Commune)Korner合作,舉辦三場活動。1月8日,是fish.the首張專輯《宮》的發片演出,同台者有DJ林強、柯智豪與蛋;1月22日,則有王仲堃與GayBird(梁基爵)的跨國合作,黑狼黃大旺與VJ邱群的影音表演,以及王福瑞、盧藝、姚仲涵、夜廷皓和王新仁組成的新媒體組合「XXXXX」;會後在Korner更有Ziet、BETTY APPLE、EAOW!、AL BURRO幾位DJ的電音派對。

據說此後,這個「台灣最道地的聲音快炒」就要進入休眠期,台北聲音藝術圈將少掉一個時間單位。在展演頻繁的今日,就數量來看,或許不差一個失聲祭,但就一個表演團隊的策劃與維運來說,每月一次的密度與能量,絕對可以也應該在台灣聲音藝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歷時八年半,我們更可從中看到組織者面臨的挑戰與嘗試,種種努力令人佩服。

 

音樂會的舉辦總是涉及類型、規模和時間點。這些分別對應「聽什麼」(音樂類型及風格是特定的,還是綜合的)、「在哪聽」(室內或戶外,這又關乎參與人數與環境氣氛)和「何時聽」(白天或晚上,哪個季節)三個向度。相較之下,「多久一次」的頻率問題似乎是次要的。大型(搖滾)音樂祭或許算是「一年一次」(如近幾年的「巨獸搖滾」音樂祭),但其考量多半是舉辦的時間點,即「何時聽」的問題,如夏天舉辦,一來學生放假,二來飲料更好販售。「多久一次」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歷時的承諾,因此關注的不只是辦好單次活動,更是如何持續介入聽眾生命並與之融合,甚至成為一種時間單位。

 

一個豐富的音樂場景,總有不同的計時方式。除了不定期和臨時的大小表演,每年、每季、每月、甚至每週一次的活動都有人努力著、期待著(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共同舉辦失聲祭第100回的Korner正是以每周一次的迅猛頻率剛剛辦滿兩年,想必箇中滋味非一般人能體會)。在這每月一次的八年半中,失聲祭以博大精深的聲音藝術為範圍,選在晚餐後的時段,以室內音樂會的形式,吸引越來越多對藝術和聲音感興趣的聽眾。不僅如此,在幾代負責人的輪替下,「失聲祭」三個字不附隨於特定人物,成了一個不因人廢事的招牌和團隊,實在難能可貴。

每月一次的活動面臨許多困境,失聲祭也不斷演化。第一,因舉辦頻率高,能夠演出的藝術家名單很快被耗盡,作為一個廣納各類聲音藝術的平台,無法嚴格篩選藝術家,導致表演有時良莠不齊;但也因此,晚近失聲祭的藝術家類型不得不更寬廣、多樣。第二,「可預期性」使團隊運作不免僵化,無法因應時勢(如)為臨時來台的外國藝術家調整舉辦時間與方式;但同樣的,為了避免僵化,失聲祭從加入演出評論(2011)、駐祭計畫(2012)、暖場藝術家(2013)到開發新的演出單元(2014),一直設法添加新意。第三,長年下來,有著自己生涯規劃的負責人身心俱疲,只領著不成比例的微薄費用,且總是憂慮團隊成員的徵補問題;不過,也因為長時期的累積,這個平台得以在聽眾和國內外藝術家之間建立一定聲譽,進而相對穩定地獲得政府補助。作為一個時間單位的失聲祭,本身也是在時間中緩步長成的。

2016年之後,台灣聲音藝術表演的場景會是什麼情況呢?除非出現新的常態性節目,否則活動可能往一年一度的大活動或不定期的中小型活動前進。對於這個趨勢,不妨樂觀其成,因為這意味著組織者不再需要為了填補「下個月的空缺」而傷腦筋,反倒能更嚴格地篩選藝術家,使活動整體更加專精、完善和流暢。照今天的態勢,很難期待音樂表演變少,但內容的精實卻是必要的。聲音藝術活動經過這幾年的爆量狂飆,該是從「求有」和「求多」進入「求好」和「求精」的時候了,而失聲祭正是陪我們走過這個階段的計時器。謝謝它!

See Also
「台灣最道地的聲音快炒」:失聲祭第 100 回前的反思與展望 ,紅酒佐派
《失聲祭》網站
《旃陀羅公社》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