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24 : How Lacking Sounds Become Events?
Different Location, Different Sound? Recap of B!as 2015
異地是否有異響?「異響2015—台比聲音藝術交流計劃」
January 5th, 2016類型: Sound Scene
作者: 葉杏柔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FlyGolobal
作者為2015年數位藝術基金會與「城市之音」藝術節合作之「異響2015─台比聲音藝術交流計畫」統籌。文中,她提出一種超越的質疑:我們是否已見聞充足以致得以區辨「台灣聲音創作的特質」?「聲音」是否真有說得出的「地域特質」?而當我們說「台灣的聲音」時,「台灣的」的排他性成立嗎?她也引述「城市之音」策展人主張「聲音自我具足」的屬性,試圖將本地的聲音藝術銜接至一種更廣泛的感知脈絡上。
Photo courtesy of City Sonic 2015 + DAF

City Sonic 2015

九月初,邁入第13屆的「城市之音:國際聲音藝術節」(City Sonic: International Sound Art(s) Festival,以下簡稱「城市之音」藝術節)再次於比利時蒙斯(Mons)展開。半個月的展期間,素有「高地古城」之稱的蒙斯吸納超過70組的聲音作品/表演,鳴響於城廓各處:文藝復興時期的鐘樓草地邊、哥德式教堂內、新落成的表演廳廊道間、以Fablab概念設計的貨櫃屋裡,還有遊走四處、裝有氣鳴喇叭的鐵馬尾端。當然,深夜徹響於街角酒吧的DJ秀,也遙相共譜「城市之音」。保留中世紀以來以「中央廣場」(Grand Place)為輻奏中心的城市設計,據點於蒙斯的「城市之音」既凝聚鬧區,又各地流竄,迴盪於訪客漫步其間的巷弄、耳際,又全數浸潤在比利時初秋細雨中。

人說,這趟隨行傾聽的漫步,大概需要兩小時左右的時光,而走完這一趟也大概走過了蒙斯城的一大半。漫步(wandering; stroll),是在「城市之音」藝術節聆聽作品的主要方式。以聽者的意志為中心,漫步結合了移動、遭遇、收受、反饋、擾動與再串聯的運動能量。適合漫步其中又不過於耗時耗力,這讓蒙斯舉辦「城市之音」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Wang Fujui’s Hyper Transmission - Wang Live Performance employs several directional speakers to generate hypersonic “sound beams”, which refract and crisscross each other in an enclosed space to create an ever-changing audio space. / Photo courtesy of DAF

這樣的安排,不僅出自結盟相異資源,或是自藝術廳堂中出走的宣示,更是「城市之音」藝術節跨場域與「跨文化中心」經常跨足歐洲各城市策動聲音事件的方法,目的在於開闢一處處異質的「交會點」(meeting point),讓「聆聽」緊隨於「發聲」之後,在閱聽人主動且直觀的「說-聽」循環行動中,讓迥異的地域文化、感覺慣習,相互交會。相對來說,「流浪」(nomadic)式高機動性的資源調度行徑,是跨文化中心主動創造交會點的積極手段;無論是跨國際、城市間,或者城內各區,串聯、交換差異場域與社群資源等方法,都出自這個中心根本的意識形態。

 

Transculure, Center of Digital & Audio Cultures

聲音即是關聯性本身(Sound as connection)。

這是「跨文化數位與聲音文化中心」(Transcultures, Center of digital and audio cultures,簡稱「跨文化中心」)創辦人、「城市之音」策展人菲利浦.法蘭克(Philippe Franck)的主要關懷。換句話說,若說藝術往往發生於相異關係(relation)迸現之際,藝術便是指向「關係」網絡的。因而,「聲音」建立於「說-聽」循環行動的本質,自然是發生「關係」的現場。依此,如何定論「聲音藝術」(sound art)從不是「城市之音」關注的焦點,反而,「藝術還有哪些創造關係的可能」才是持續發聲的目的所在。

 

4 pieces from Wang Chung-kun’s Sound of suitcase series are on display: E#01, noiseBox, 3 little wood-fish, and newly created Dual. Live performances turn these delicate & self-playing music boxes into musical instruments that coordinate each other. / Photo courtesy of Transcultures+Zoe Tabourdiot

可以這麼說,正由於「城市之音」自外於「聲音藝術」分類,「聲音」與「藝術」兩者單純的本質與開放性,始得應和無虞。這個極簡的概念大概可以用法蘭克的這句話說明吧:

只有我們撇除音樂性的範疇問題,專注於『聲音』本身,才是談『聲音藝術』的基礎。(註1)

事實上,比利時混合語系的對話體系,正是1996年跨文化中心成立於布魯塞爾時,匯聚當代藝術與新媒體藝術創作能量的基礎。爾後2003年,隨著數位科技、網路媒體與藝術創作結合之勢漸漲,首屆「城市之音」藝術節於蒙斯成立。結合蒙斯今年(2015)獲選「歐洲文化首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挾帶豐沛的文化投資資源與世界性的媒體效應,「跨文化中心」回返「城市之音」發跡據點蒙斯,集中舉辦並擴大參展藝術家規模,更首次加入亞洲藝術家參與,即與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合作的「異響2015─台比聲音藝術交流計畫」(B!as 2015: Taiwan-Belgium Sound Art Exchange Project,簡稱「異響2015」)。四位參展藝術家:王福瑞、王仲堃、姚仲涵張永達,正是本屆「城市之音」藝術節的強打之聲。

 

「如何告訴你我都聽到什麼?」

Yao Chung-han’s LLAP has an installation version and a live performance version. By combining laser and Fluorescent lamps’ limited repertoire, the artwork creates a dialogue between digital and analog signals. / Photo courtesy of DAF

在此次台灣、比利時首次合作中,「交流展」尤其強調的台灣「代表性」,大可以這四位藝術家作為指標。台灣約莫從1990年代中期起,地下文化、學院養成再至國際徵件或競賽,展覽與噪音演出等能量的集結、傳承與積累,各種隱而不顯的台灣聲響藝術發展脈絡,亦大致交錯發展於上述四位藝術家身上。(註2)

然而,台灣的聲音創作有什麼特質?是我們數度啞然的問題,其原因大致來自幾個尚未明朗的問題。(註3) 一是,我們是否已見聞充足,以致得以區辨「台灣聲音創作的特質」呢?二是,即使自認見聞充足,「聲音」是否真有一種說得出來的「地域特質」?再來也許就是牽涉到文化政治的認同問題:當我們說「台灣的聲音」的時候,「台灣的」的排他性成立嗎?當然,我們還是可以羅列一些台灣聲響創作總體的「精神狀態」。諸如:以數位科技結合機械原理為基礎的作品運轉機制,它們多半以裝置的形式呈現;或者結合現成物件與基本音響系統的實驗噪音,多半以即興表演的方式呈現。然而,除了這些方法、形式上的特質,還有哪些真正能夠「談」出聲音的可能說法呢?

異地是否有異響?實在難以定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台灣鮮少有「城市之音」藝術節的獨特特質:機靈與趣味性,來自容易與而且往往必須與作品互動的「體驗」設計。「體驗」指的是同時包含聽覺、視覺與動作(movement)等身體直覺。在此,「互動」有時是類比式的「敘述概念」或數位科技「擴增實境」開啟的想像與投射,抑或挪動、轉動物件造成的物理效應,但絕非限定於動態感應或訊號回饋的科技功能。可以這麼說,「城市之音」開啟一種自然律:創作者不再主導作品「發聲」的啟動機制,以觀者即時、現地(on-site)的行為(action)/表演(performance)為主要的發聲動能。從這點來說,「城市之音」作品富含的普羅(popular)調性,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根本於數位媒體「共享、串聯」的基進民主意識形態。從前衛藝術的精神來說,內含於「城市之音」藝術解域、跨域與重構的革新警覺,都相當值得借鏡。

 

相對感度N°3 [prototype version]; Chang, Yung-ta; photo courtesy of artist + DAF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回到前文提及「聲音」、「藝術」兩者既純粹且開放的共同特質,其實也不符合這裡「對照組」式的界定。甚而,「視覺」在此脈絡下甚可能與「聽覺」等價,而「藝術」才是終極的關懷!其中的道理也許可以再度借策展人法蘭克的話述明:

「聲音」或多或少都與「視覺」產生關聯─那怕僅是心境上的視覺投射─但同時,只要觀者足具洞察,「聲音」便能持續在它自有的召喚能量中,自我充足。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欣賞「聲音」不言自明的存在與能量。(註4)

這樣的論點,相當程度可以呼應張永達「相對感度」系列作品的概念,亦即以裝置作品為基點,讓觀者透過觀看、聆聽作品運作,進而翻轉出不可見、但可感的聲音、 動作所構成的圖像。而這個「圖像」本身,既是造型上的,也是動態的、聽覺的。無論感覺自何處竄升,「聲音」所開啟的,都是觸發自「身體」的歧異感覺,而藝術,也才在這歧異中持續創造千萬視角。

Footnote
註1. Phillipe Franck(2015),City Sonic : Les arts sonores dans la cite,Bruxelles:la Lettre Volée, impr. 2014,cop. 2014。
註2. 如1995年在地實驗Etat成立,以論壇、現場演出的形式,結合網路電視台傳播媒介,為聲響藝術重要的實驗場域之一;2000年在地實驗「媒體實驗室」由黃文浩、張賜福、王福瑞共同成立(顧世勇2001年加入),在地實驗進而以團體研發、創作的方法發展新媒體與互動藝術創作計畫;隔年北藝大成立科技藝術研究所。2005年左右,王仲堃、姚仲涵與張永達三位藝術家入學就讀。與此同時在地實驗分別於2003、05、06年策畫結合徵件與邀請展的「異響b!as聲音藝術展」(在地實驗展出)、「異響b!as國際聲音藝術展」(北美館展出)與2006年「靈光乍現:第一屆台北數位藝術節」;2007年台灣最具指標性的聲響活動「失聲祭」開跑,姚仲涵、王仲堃為主要活動策劃執行。
註3. 相關討論可見「城市之音─國際聲音藝術節」座談(2015年9月12日)紀錄,由「城市之音」藝術節策展人Philippe Franck、四位參展藝術家以及本文作者參與。座談中聊到台灣聲音藝術與數位藝術美學的段落,約於20分03秒至22分26秒。
註4. 同註1。
註5. 「異響2015」為數位藝術基金會策劃、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與比利時跨文化中心(Transcultures, Center of digital and audio cultures)合作的交流計劃,串連比利時、台灣兩地重要藝術節:「城市之音」藝術節(2015/9/12-27)與「創‧世紀:第十屆台北數位藝術節」(Digitopia: Digital Art Festival, Taipei, 2015/11/13-22),由雙方各推介四組藝術家參與。除了展出聲響創作作品,亦有現場表演與座談。
See Also
Different location, different sound? Recap of B!as 2015 Artist Exchange Project (Fly Global)
City Sonic 2015
TRANSCULTURES
第10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DAF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