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愛過一個像沙漠一般的男人,而在那之前,我曾愛過沙漠。 這不是什麼特別的事物,但談到這其中的空間,那豐富的縹緲,即是沙漠的邀請。
—瑞貝卡.索爾尼特(Robecca Solnit),A Field Guide To Getting Lost
展覽《迷路實地指南》討論將網路影像、後製、混搭、隨機的相遇如何成為「物」。影像在網路上透過不斷的轉載與後製,離開脈絡的影像,被分割成為一個獨立的「物」,影像為「物」,將以不同的性質,在某一個面向的瞬間與未來的使用者反應,而發生的結果則無法預測。(如同當火燃燒棉花,其實並非火與棉花反應,而是棉花的易燃性與火反應。)非人類(non-human)個體各自依循的彼此的目標與特性,與其他的物彼此反應,甚至構成反應的動機,這些都是其他的人或物永遠無法理解的範圍。
從人類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藉由關鍵字搜尋、念舊的感覺,或者喜劇的效果、反映出的事實、主題標籤(hashtag)或趨勢(trending)來與這些影像物生成關係。然而,我們卻永遠無法對這些不斷循環自動播放、永久檔案化的數據,或者由許多匿名使用者在網路上所製造出的循環播放gif檔,進行除了功能性以外的理解。而這些我們製造出來的「物」,不論我們是否存在,它們都將依然如故地自我演進。
這些影像又代表了什麼?是作為我們創造力的工具之一?或者成為我們身份認同的一種形式呢?
How to Become an Online Tour Guide?
瑞典服裝設計師伯奎斯特(Josephine Bergqvist)在不斷更迭的時尚產業裡討論圖像的意義,這些被快速消費的風格,在全球化的現代還有什麼樣的意義?時尚產業帶有獵奇色彩,以速食的手法轉載著異文化的刻板印象,在現代成為一系列符號的堆砌與交換,甚至過時的證據。網路所帶來的共時與全球觀感,讓身為時尚設計師的她,必須更關注現世的意義如何產生。伯奎斯特在年輕人文化中找尋到的可能性,在於以自身為元組件的啟發,透過重複性極高的自我檢視,透過圖像檢視,透過社群的檢視,結果(一張自拍)最後成為下一個動作的起源。
這已不再是透過物件為自我人格貼上標籤的一種過程,而是加快的自我塑造行為,無時無刻都重獲新生的自我。知曉使用者網站瀏覽歷史的數據結合目標性廣告,結合了使用者自行瀏覽網頁的自主行為,配合具有關聯性的目標廣告,不僅將產品售出,也同時形塑了自我價值。使用者(消費者)接收到的訊息除了產品之外,也意識到這樣的廣告是因為自己的興趣而出現,進而認可廣告中的產品所溝通的價值。
對於物質,人類往往以物品的用途作為理解的切入點,對物品的理解便僅止於實用性與功能,杯子用來喝水,椅子要好坐,食物要能吃,數據資料庫要有用,鏡子要照到自己;對我們而言,我們所無法探知的物質層面是重要的嗎?因為我們無法與物溝通,我們探索新事物的能力也不在是由五感結合的體驗,而是下載,以「觸控」作為與新功能、新物件的認識途徑。這些app摸起來都一樣,精密完美的使用者體驗規劃,只有在bug 出現時才能意識到意外的存在。
—她從未寫過一首詩—
她活在一個資訊唾手可得的世界,社會的結構日益淡化,凡事愈來愈講究效率,「想像」與「經驗」的界線日見模糊。
若詩是因遊走於「想像」與「經驗」兩個不同的領域而生,那麼,她相信,現在,是她該寫詩的時候了。
—丹羽陽太郎,〈物外之境〉
劈開的竹子總是無法均等地分成四等份,將它彎成小喇叭的樣子。鏡子被固定在竹子纖維對於人為意圖的抵抗路徑中,在鏡中看不見自己的倒影;物件無法被人類所認識的定義所使用,觀眾產生找尋意義的掙扎。丹羽將手機噴上影像,失去了觸控與通話功能的智慧型手機,成為影像(image)的一部份,這同時挑戰了科技產品之於一般物品的意義,科技產品遇見了自己的極限。
對於這些物質,是否還有其他我們無法探知的層面呢?這對我們而言是重要的嗎?當人類對於「物」的認知化約為功能主義導向,將物品使用的價值極致化,以實用性的形式為我們所認知,虛構在這樣的價值體系中化為謊言,藝術家與詩人,將被柏拉圖的理想國拒絕入境,因為與「現實差距過大」等同於軟弱的顯露。
隨著人本設計導向的UI/UX(使用者介面),人們的探索路徑被大量地經過簡化。到達了實際,沿途倒是少了風景讓你分心。在藝術家、服裝設計師,以及音樂人的作品中,一會兒抽絲剝繭,一會兒穿鑿附會,他們如何將這些媒材化為感覺與接收完成的感知;一旦這個過程完成之後,我們的文化是否就能理解這些物了呢?而,我們必須了解嗎?這是否又回到功能式的使用或「有用」呢?
儘管所有的影像皆是在數位的白色非場所中組成,將它降格到非全螢幕的模式。儘管這樣的舉動在這樣數位影像不斷流動的現況下似乎有點荒唐,我仍試著在物質層面上讓這些剪輯片段平易近人。一段影片相對於電影的某個橋段,像是數不清Youtube影片的其中一段。每天都有人因為各種原因上傳影片。各式各樣怪異的素人後製。除此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有關誘惑的層面。大製作的電影有一堆如何讓你對看到的影像投入情感的策略,讓你忽略或忘了你正在盯著一堆蒙太奇、聘用演員、臨時道具或其他東西。而我認為影像與音樂結合是這所有的策略中最具令人沈迷的魔力的。
—葛勞(Max Grau),〈[…] 超渴望敘事〉
SUPER ADD所製作的〈#vapor-room〉中的呈現,使用了網路文化與Tumblr上由匿名創作者透過不同網友之間的轉貼,和「#」主題標籤的使用所塑造出之文化特質。過去的現實成為一張張網路上的轉貼圖片,不具名地後製之後,構築了屬於網路匿名創作者共享的虛擬世界,而這樣的由現實世界產物,透過上傳與分享,下載與後製;起源於唯讀,開始於後製與不斷的混搭(remix)的文化,藝術家身為一個使用者,將網路上的圖片又再轉化為實體的物件搭配,保留網路上圖像的元素,而這幅景象又將隨著更多觀者的上傳、結合千萬個網友的意識,透過轉貼行為再度回到網路文化裡。
難道我們能夠與物的反應與交換,將永遠停留在表面上的相遇嗎?既然如此,在理解極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又如何能夠自顧自地高唱著我們能夠理解,或者曾與物交流呢?
尹香老的作品〈第一印象〉由網路上蒐集到的gif圖像,結合《傲慢與偏見》製成一小時的電影《第一印象》。這些網路上的gif 影像被不同使用者從原始的脈絡中截出,成為一個帶著記憶的新影像。缺少原來的脈絡,不完整,又帶有某種意義。結合劇本,在不斷播放的過程中,觀眾透過影像結合字幕的閱讀,開始不斷地進行一系列的理解過程與重複,正是這樣的不相容的衝突才能構成我們思索的舉動。
藝術家尼克.紐林(Nick Newlin) 所塑造出的虛擬人格:Yen Tech,遊走於2000~2010年的男孩團體與K-pop之間如夢中情人般的形象,以名流文化的經營手法與使用虛擬人格塑造個性的方式,藝術家在「Yen Tech」作為作品發表的載體創作之外,這樣的人格與創作方式也不斷地在影響現實生活中的他,虛擬的影響範圍並不局限於登入後的世界,而是對於登出後的現實愈發重要。
「在數位的世界裡活著」;一位朋友看著她自殺的昔日同學仍是社群網站上的好友,「他」以一個數據檔案的方式存在著,每年忌日仍能看見他的家人在逝者的頁面留言。林子桓關注死亡後的靈魂如何存在於虛擬世界中,以嚮導的聲音帶入,這裡所有的超連結都代表著不同的頁面,模板式的影像圖庫,制式化使其莊嚴卻又顯得廉價快速。
活著的物件賦予自身特有的傾向與能力,專注於自身的發散與開放式的演化。
—曼紐爾.德蘭達(Manuel De Landa)
讓你失去自己:一位性感的投降者,在你的懷抱裡迷失,在世界裡迷失,最極致地讓自己沈浸在現況裡並且讓環境的一切都逐漸淡出。照班傑明的說法是,迷失的狀態才是完完全全地專注現況,而絕對地專注是能夠在不確定與神秘的環境裡處之泰然。
—瑞貝卡.索爾尼特,A Field Guide To Getting Lost
又或者我們該如一位蒸氣音樂(Vaporwave)(註1) 工作者Dream Catalog所形容的:
現在文化發展之快,讓所有的音樂都近乎成為一種一瞬即過的噪音,甚至可以說是隨用即丟的,而我很喜歡這個想法。我最愛的就是在Soundcloud上,僅是聽著這些串流的音樂,同時深深地知道我將也不會再聽到這些歌,且這些歌都將在風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