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39:
Museumizing Imagination
博物館化想像
December, 2018 策劃: 鄭文琦 刊頭: Au Sow Yee
Dec
2018

(刊頭:區秀詒〈椰林、檳城艷與情報員的生死戀情:一次放送計劃〉,2018)

人口調查、地圖和博物館就如此互相關聯地共同闡明了晚期殖民地政府思考其統治領地的方式。這種思考的「經線」是一個包括一切,而且可以被無限彈性地運用到任何在國家的真正控制下,或者國家想要控制的事物的分類框架:人民、地區、宗教、語言、物產、古蹟⋯。「緯線」則是可以被稱之為系列化(serialization)的做法,特殊的事物總是被視為某一系列的一個臨時性的代表,而且總是被從這個角度來處理。這就是為什麼殖民地政府會在中國人還沒出現以前就想像出一個中國人的系列,並且在民族主義者還沒出現以前就想像出一個民族主義者的系列的緣故。

—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第十章

 

《想像的共同體》作者班乃迪克.安德森在1991年的修訂版中,在原本的第九章〈歷史的天使〉之後又收錄了兩篇,其中第10章〈人口調查、地圖、博物館〉試圖闡釋特定的社會實踐如何產生實體化(reification)的效果,並修正了他在第七章對於殖民地民族主義的解釋,這樣的修正也是他以自己熟悉的印尼歷史作為(殖民地民族主義)研究對象的調整。誠然基於「最後一波」民族主義的複雜多元,其歷程更同時涵蓋難以拆解的進步與反動。我們都知道「語言」是民族主義最重要的媒介,然而,若不是殖民政府透過人口調查、地圖與博物館等機制的機構化(institutionalization)與符碼化(codification),將自身對於殖民地的想像轉移到殖民地身上,殖民地人民如何自我想像—甚至透過不同的敘事建構共同形象?

在東南亞,19世紀的殖民地考古學使博物館成為新的可能—這不僅是因為「博物館化的想像」具有深刻政治性,亦是因為在地歷史透過系統化的博物館建構,使這樣的想像成為官方民族主義自我想像的依據。儘管作者安德森是以東印度公司商業政權在印尼群島的衰亡為例,但即使在「《數位荒原》駐站繼群島資料庫計劃」交流性質的資料庫實踐裡,無疑也能從印尼藝術家Syfiatudina、馬來西亞藝術家林猶進的計劃看見日治時期總督府博物館檔案的軌跡。舉例來說,林猶進的原住民攝影可能使觀眾想到伊能嘉矩、鳥居龍藏、森丑之助以攝影作為人類學方法的田野資料,輔助建構了台灣「蕃人」(原住民)形象的分類知識系統。而今日的博物學界又該如何重新評估這些日治時期的人類學遺產?

本期專題欲以不同地區、功能或收藏方向的案例來切入博物館化想像:如澳洲改作當代展示空間的二次戰事地點(陳沛妤〈歷時性的事件遺址—澳洲的戰事地點作為當代博物展示空間〉),拼湊出澳洲作為英國殖民地出征的失憶歷史;高美館的《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特展從日治時期裸畫到近代影像裡異質身體的演進所反應的國族、性別政治與抗爭(高森信男〈臺灣裸體美術伏流:端坐、斷頭、畸形與自我解剖〉);還有攝影作為民族誌的方法,如何在殖民政權的系統化理解下,擘畫博物館的學術收藏及(相較於國族的)他者敘事(陳偉智〈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一)(二)(三)〉)。而越南藝術家從電影翻轉觀看的視野,也提醒我們影像不能脫離當時的社會脈絡解讀—在台灣與東南亞交往日趨密切的今天,唯有不斷重新質問典章機構及其收藏,才能讓我們暫時跳脫民族主義的形塑趨力,進而理解共同體的動力及壓迫性。

透過博物館等系統化的官方民族主義建制,安德森想問的是:為何住在蘇門答臘東岸的族群和麻六甲海峽對岸的馬來半島西部沿海馬來人在距離、種族、語言、宗教的親近,抵不過住在蘇門答臘以東數千英里之外的群島上的安汶人(Ambonese)之間的國族認同—而後者與前者之間「既沒有共同的母語,不屬於同一族群,也不信仰共同的宗教。然而,在本世紀中,他們到頭來卻將安汶人理解為印尼同胞,而將馬來人視為外國人。」(第七章)一如某種幽微的視覺典範,陳偉智對於日治時期人類學檔案的梳理,也使我們稍為看見博物館如何透過「內在他者」的觀點建構了今日島上原住民、甚至關於「南島」的想像。

博物館悠長的歷史意象反映了生命藝術與技術之間「具有演化意義的動態歷程」。誠如《後殖民的賽伯格》作者張君玫在台北雙年展的座談上所說的:「在我們經歷這麼多平權和解放運動後,不只是博物館本身,很多社會制度的意義都逐漸在改變,對我而言,我們要把當代放在後人類和後歷史的脈絡裡面來理解,在我們的年代可能比 1980 年代更迫切需要一種後殖民的感性跟警覺,因為我們更容易沉浸在一種『大家都一樣、沒有權力差異』的幻象之中。」(林怡秀,〈張君玫 ╳ 台北雙年展:去除人類本位,我們可以怎麼思考藝術?〉)

或許這個龐大的、關於博物館化想像的去殖民工程,便將從「《數位荒原》駐站繼群島資料庫計劃」所串起的相遇開始「預見」吧。

See Also
See Also
五、田野中的攝影 今欲攝影番社風俗,要番人男女數人集來 我聞此老人約九十歲,因欲問伊,阿眉社舊事。(註1) —田代安定,1896 人類學家如何拍攝照片呢?如果總督府留下的照片是招來從軍攝影師所拍攝的,而伊能嘉矩又只是善於使用影像資料作為民族誌方法,但自己並不操作攝影機,那麼實際在田野中,帶著攝影機的人類學家呢?在田野中拍攝照片如何成為可能呢?亦即,田野工作中的攝影,是如何成為田野方法呢? 189...
三、官方機構的民族誌與人類學影像 現在剛好是臺灣始政四十週年,為其紀念,拍攝日漸變遷的蕃族風習與理蕃現狀,加上蕃地景觀,以「蕃界展望」為題,發行本寫真帖。(註1)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35 1895年9月10日,在臺灣總督府內的總督樺山資紀首次蕃人會見現場,招來攝影師留下影像紀錄,見證此一歷史性事件。照片的攝影者,是從軍攝影師遠藤誠。此次總督會見蕃人的照片,收入了隨後在1896年由遠藤...
原來臺灣的蕃界,尤其是東部的蕃界曾經獲得了「The Darkest Formosa」的稱號,是確實有其由來的。我冒險多次並花費了龐大的費用,前後三次渡臺調查,幸而給黑暗裡的臺灣東部及紅頭嶼帶來了一線光明。(註1) —鳥居龍藏(Tori Ryuzo),1899   一、前言 1896年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受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教室派遣,到臺灣進行人類學調查。鳥居的台灣調查,是首次日本人類...
若說《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是成功橫移自歐洲身體描繪的美術史敘述,則同一時間於高美館展出的《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則提供來自臺灣的地域性參照。該參照不僅顯現了於殖民體制下的非西方美術史,在建構身體描繪上的困境,同時回應了西方美術史中的身軀崇拜傳統,提出另一種異化的反例。 在《裸》一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道清晰的脈絡:該脈絡貫穿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中對於人類理想身體的膜拜,並一路聯結至歐洲的古...
前世我見到她與悲傷的乾草莖 我見到她坐在那兒哭泣,傾盆大雨正落在午後樹林裡 樹木轉為枯黃,但她仍然沒回家 樹林裡吹著冬天的風,她一個人站得孤寂 前世我見到她和一枚孤單的太陽 我見到她坐在那兒唱歌,雲層漸漸覆蓋了森林 在秋季變色的樹林裡,雲朵悲傷地飄浮著 在天寒地凍的冬日樹林中,雨繞樹而行 在每個日子裡,我仍希望、我仍持續等待著她 我希望她能回到這裡,於是生命值得慶賀 春天來臨了,親愛的,請回來吧!...
空襲一:澳洲版的珍珠港事件 在澳洲達爾文市因戰爭出現的「達爾文儲油隧道」(Darwin oil storage tunnels)是一個只限定在可旅遊的乾季所開放的古蹟,而城市本身在澳洲戰爭史的定位上,隸屬於二次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也是澳洲唯一飽受空襲的地點。1942年2月19日,達爾文市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被日軍慘烈轟炸,是繼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事件之後的大幅度進攻。日本攻下澳洲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