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44 : Non-Intentional Sound
KINO-EA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chnical Object
《電影耳》:另一種技術物的提問
March 1st, 2020類型: Sound Scene
作者: 鄭文琦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
本文是關於立方計劃空間《電影耳:記錄聲音/聲音紀錄》展覽的技術物叩問,透過盤查不同作品於展覽的構成與生產作用,試圖重建關於傳播/接收兩面的連結,並提問:作為技術物的集合,錄音/聆聽體制是以何種方式嵌入錄音師/聆聽者的行動裡?而在技術文化的領域裡,技術物又如何中介我們聽到的「自然/現實」?最後提議從Steigler的「第三持存」來獲得「電影—錄音」乃至於「記憶」持存(滯留)的啟發性解讀,進而擺脫「絕對聆聽」的歷史預設。
Yann PARANTHOËN, At the End of Sound - A Portrait of Yann PARANTHOËN; image courtesy of TIDF

在物理學的無機物和生物學的有機物之間有第三類存在者,即屬於技術物體一類的有機化無機物,這些有機化的無機物體貫穿著特有的動力,它既和物理動力相關又和生物動力相關,但不能被歸結為兩者的「總和」或「產物」。

—Bernard Steigler

聽覺—視覺

在進入澎葉生(Yannick Dauby)策劃的《電影耳:記錄聲音/聲音紀錄》(以下簡稱《電影耳》)展覽位於立方計劃空間的二樓展場之前,你會先聽見羅偉珊錄製粵語發聲的〈唔買都嚟聽吓〉,這件由香港The Library by Soundpocket委託的錄音,呈現出香港街頭的鮮活印象,令我們彷如從所在的公館夜市瞬間移動到了香港。(註1) 上樓後,會看見一個全暗的聆聽間,多數訪客會選擇席地而坐,欣賞澎葉生錄製的〈山林〉,以及許雁婷、伊莎貝爾.斯特拉利亞蒂(Isabelle Stragliati)、奈吉爾.布朗(Nigel Brown)、史蒂芬.費爾德(Steven Feld)、蓋爾.謝閣蘭(Gael Segalen)等的錄音。他們的錄音所在的全暗空間,塑造了迥異於以視覺主導的體制,也決定本展特殊的知覺調性。

位於右側靠牆的展示桌上,一組布魯姆(Felix Blume)的聲音影像〈獨立聲帶 #1-#19〉(Wild Tracks #1-#19)吸引我的注意。由於這些聲音搭配著文件、照片等多元媒介而呈現聲音主題的多組影像敘事,因此聲音與畫面之間也呈現「聽」與「看」的張力。其中一個畫面是手持一支麥克風的男人騎著一隻驢子,但驢子卻不肯前進而錄不到聲音。另一個畫面是男人在麥克風前掛著一根蘿蔔,驢子為了吃蘿蔔而往前進,但吊著蘿蔔的麥克風架始終與牠隔著一段距離;於是牠不斷往前,嘴巴卻始終搆不到蘿蔔。在這組畫面裡,「技術」以一種饒富趣味的方式嵌進這個因「錄音」而組織起來的行動迴路中,在此涉及的要素涵蓋了聲音的製造者、採集者,還有紀錄聲音的物質性存有(器具)及其外在條件。我們不難想像,若不是親眼「看見」這些畫面,我們絕對無法得知這裡的聲音是如何被生產出來(採集);此外,這裡的技術也不單指那些紀錄聲波介質的科技設備。

如果說錄音師與驢子之間的關係會令我如此著迷,當然不只是關於技術的複合性,它也生動地詮釋了錄音師、動物與麥克風的互動—換言之,這裡至少有三組關係要求被敘說。但除了錄音師與發聲者的互動以外,麥克風與動物、或錄音師與麥克風,都有可見的操作痕跡,而這些連同隱形的互動過程,都被收合進最後的機器紀錄裡。因此,假如人們只是談論著關於錄音技巧、器材及其配置,關於錄下音頻何時或如何才能播出細微變化,甚至主張一種客觀的「聆聽」方案,那麼在這些由「機器」開展能動性的事件裡,不同個體的或其於整體的相對位階又該作何理解?

不過,在繼續討論之前我們必須先指出,假定所有被人聽見的聲音只能區分成「自然」或「人為」音源,是在進一步談關於「聲音」與其「技術」的關係之前必須同步質疑的分類基準。

 

Felix Blume, "Wild Tracks #2";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

電影—錄音

在看展覽之前,我先看了《電影耳》在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放映的紀錄片《聲響凝聚的所在》(In the Stilness of Sounds;Stéphane MANCHE,Serge MATIN),這部精心拍攝的電影主要呈現一位錄音師專注於田野錄音的情景。接下來,有一段影像描述片中的錄音師主角與他的某位客戶一同坐在電腦前,聆聽、或挑選想要的錄音,後者並對某段不知名錄音讚美不已。於是主角便要這位客戶猜猜看,該錄音出自何種自然現象?然而這位客戶的聆聽主張,卻是聆聽時不需要知道聲音的來源而欣賞錄音。此種主張發揮到極致,就是片中他將不同的錄音重新編輯、調整並混合為一組彷彿自然交響樂的完美詩篇,而銀幕是坐在特別設計過的聆聽室裡的人們,也沈醉於純淨的樂音中⋯

這段文字唯一的問題是,它一點也「不」自然。那麼,它是否真實又重要嗎?

我在紀錄片影展裡所見證的這段「純粹聆聽」時光,讓我想到某些迷戀追求高級音響及其周圍設備的群體。追求聆聽經驗的極限並不是問題,但若認為光「純粹聆聽」具備藝術上的正當性,那應該不是展覽的本意。讓我們回到《電影耳》的另一部紀錄片作品《沿聲而行》(At the End of Sound – A Portrait of Yann PARANTHOËN),片中年邁的錄音師楊‧巴洪吞(Yann PARANTHOËN)說(大意如此)他總會喜歡上錄音的對象,因為經過不斷聆聽,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採石匠在錄音中,彷彿都成了無比親近的同在。於是,透過這種集錄音與聆聽於一身的能動性,不同個體之間也融為一體。

即使是《電影耳》裡的另一些藝術家也讓我們明白,只講求聆聽而不在乎其背景、來源或技術簡直是難以想像的事。這裡蒐集了一些敏感的聲音素材,例如,彼得.科薩克(Peter Cusack)的〈來自危險地域的聲音〉(Sounds From Dangerous Places;2002)是在車諾比核電廠周遭錄下嗶嗶作響的輻射偵測器聲,大衛.圖伯(David Toop)的〈消失的影子:守護靈魂〉(Lost Shadows: In Defence of the Soul,1978)錄下飲下致幻劑的部落薩滿教徒亢進的發聲形式(特別在意識到有人正在操作麥克風時)。在這類案例中,人們所聽見的「現實」聲音其實是透過技術物的中介。儘管在展覽命名上,錄音師的聆聽可能被暗示像「電影眼」一樣的在場,但其類比在某種程度上不免有些可疑。

 

David Toop, "Lost Shadows: In Defence of the Soul" (1978), KINO-EYE; photo: Rikey Tenn

錄音(技術)—聆聽(技術)

這種與紀錄片的類比來自於「電影耳」(Kino-Ear),它呼應真實電影先驅維爾托夫(Dziga Vertov;1896~1954)《電影眼》(Kino-Eye),主張類比為機器一般的存有,「我是一隻眼睛。我是一隻機器眼睛。我是一個機器,我向你展示一個只有我能看到的世界。(註2) 除了這層連結外,〈消失的影子:守護靈魂〉及其文件記述的薩滿儀式見聞,也不免讓人想起胡許(Jean Rouch;1917~2004)。胡許說導演—攝影機操作者與收音工程師是「⋯真實地穿越他所攝製中的主體,超過或跟隨舞者、祭司或工匠,他再也不是他自己,而是一顆伴隨著『電子耳』(oreille électronique)的『機械眼』(oeil mécanique)。」作為民族誌導演,胡許追求的不僅是對攝影現場情況所引發的自然反應,更是對影片設置中所投入的直接情感經驗。(註3)「電子耳、機械眼」的組合也再次確認「電影眼/耳」的類比。

假如「電影—錄音」那段提到的紀錄片「純粹聆聽」立場令人懷疑,那麼,以紀錄片式的語境閱讀《電影耳》的人類學姿態同樣令我們感到困惑。胡許談到導演作者與民族誌學者,實際上不存在介於紀錄片與虛構影片的分野,電影「這雙面的藝術,是由真實世界到想像世界的過渡」。果真如此,我們該如何聆聽類比紀錄片的「聲音紀錄」(畢竟紀錄片已常辯證真實與影像的關係),或理解展覽論述中「關於我們聆聽能力的反身性質問,檢視音頻科技和聲音集體記憶之間的關係(註4)—此處的「聲音集體記憶」又呈現何種「複數」的記憶—甚至,能不能作為更具批判性的感知反饋?

我們不妨再回到展場尋找線索。在這裡,我們發現除了聆聽間以外,其他錄音作品皆以配備耳機的文件、平板、電腦、電視為輔助媒介。這裡的聆賞經驗顯然不同於在電影院裡的「集體」觀看,而是一種必須透過技術物中介的「個體」聆聽。(我們當然知道耳機是要避免展場裡的聽覺干擾,但是,回想一下世界上第一副真正的聆賞用耳機產品在1930年代誕生,以及它如何隨著1980年代迄今的科技與磁帶、CD、MP3/隨身聽到手機、iPad或平板/藍牙耳機的載體型態演進,便可以曉得它的存在並不簡單,特別在這個以聲音為主角的展裡,耳機或喇叭不再是單純的「器具」或展場調度—對聆聽者來說—更是關乎「個體」或「集體」的感知,也關乎技術物與個體如何隨時間朝著耦合的趨勢演進。)

於是,讓我們換一種叩問方式來連接關於傳播/接收的兩面:作為技術物的集合,錄音/聆聽體制是以何種方式嵌入錄音師/聆聽者的行動裡?而在技術文化的領域裡,技術物又如何中介我們聽到的「自然/現實」?

在《電影耳》裡,名為「錄音」之物該被如何理解?史蒂格勒在《技術與時間I:埃彼米修斯的過失》(Technics and Time 1: The Fault of Epimetheus)裡提醒我們:

生命一旦成為技術,它也就成為持存的有限性。(註5)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從他延續自前人的「第三持存」(tertiary retention)來獲得「電影—錄音」乃至於「記憶」持存(滯留)的啟發性解讀—同時《電影耳》裡的錄音檔,又是否真正擺脫「絕對聆聽」的固著定位,進而在聲音傳播/接收之間展開更多機器與感知互涉的多樣性線索?本文書寫透過「(電影)錄音」做為一種技術物的叩問方式,也盼望能在未來展開更多聲音論述的探索。

Footnote
註1. 可於The Library by Soundpocket網站線上收聽:www.thelibrarybysoundpocket.org.hk/listen/come-and-listen-even-though-you-are-not-going-to-buy-it-susi-law/
註2. 原文:"I am an eye. I am a mechanical eye. I, a machine, I am showing you a world, the likes of which only I can see."見Kino-Pravda(真理—電影);維爾托夫談到「電影眼」(Kino-Glaz; cine-eye)。
註3. 見孫松榮,〈胡許先生的無盡旅程〉,《Fa電影欣賞》,2004年第121期。線上連結:www.heath.tw/nml-article/the-endless-journey-of-jean-rouch/
註4. 見〈【TIDF 紀錄×聲音】電影耳:記錄聲音/聲音紀錄〉,立方計劃空間網站。
註5. 見Steigler, Bernard,《技術與時間1:埃彼米修斯的過失》(Technics and Time, 1: The Fault of Epimetheus)。
See Also
《電影耳》:另一種技術物的提問 ,鄭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