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tist Talk 4 – LETTER・CALLUS・POST-WAR
(見面會38) 情書・手繭・後戰爭—講座4
September 15th, 2019類型: Event

從家族書信到在市場偶遇的私人信件,藝術家們在這些個人書寫裡挖掘、描繪個體移動的軌跡,進而映照出一張一張的記憶地圖。展覽《情書.手繭.後戰爭》將於9月21日晚間舉辦展期間最後一場座談,由策展人陳湘汶主持,劉玗、林羿綺、呂易倫、陳侑汝+區秀詒分享本次的創作,賴英泰將從歷史研究的角度回應這次展覽的內容。(圖片提供:呂易倫,〈連結與旁觀〉作品局部)

 


【講者介紹】

劉玗《失明的造物者》:格奧爾格.艾伯赫.郎弗安斯(Georg Eberhard Rumphius, 1627–1702)是17世紀一位受僱於荷屬東印度公司的生物學家,1654年至印尼安汶島設計並建造堡壘,就此長住於印尼49年直到離世。郎弗安斯特別狂熱於植物與貝類研究,其重要著作《安汶博物誌》(Herbarium Amboinense)裡發表了高達1,200個植物物種,其中的930品種,奠定了印尼馬魯古群島地區的生物學基礎。他留下的大量研究資料也間接促成卡爾.林奈(Carl von Linné)在1753年建置的「二名法」,甚至有支持者認為是林奈竊取了他的研究。這個大命名的時代成了物種資料化的開端,也演變成現在我們認識動植物的科學基礎,事實上,郎弗安斯在進行研究的初期就已經雙眼失明,但他仍持續的以想像力定義後來我們認知的世界。

 

區秀詒 × 陳侑汝《當我們都不在了,記憶如何存在而不過渡於寂靜之中》 :藉由一個物件到另一個物件建構起一張「記憶地圖」。這些物件暗示著人類活動的總和,他們透過聲音和視覺的轉譯,變成一種連結個人記憶、歷史記憶、地理記憶以及地方記憶的陳述;以及作者訴諸感官使用自己身體表現在田野採集過程中的「聲譜」測繪,藉此呈現出一種聽覺考現圖志。同時,身體的、社會的和歷史的軌跡透過物件「演出」而被顯影。

 

林羿綺《信使:返向漂流與南洋彼岸》 :林羿綺以信使的身份,帶著家中保存多年、來自南洋印尼的家書,照著信封上模糊的地址與潦草字跡,直接飛往印尼北邊的邦加島探訪並且拍攝紀錄。在早年,金門人大量離鄉前往南洋尋求工作機會,而這離去卻從此生根異鄉,只憑著一封封代寫的家書寄給記憶裡逐漸模糊的原鄉與親人們。藉由再訪的過程,重新踏上這條跨島遷移的移民路徑,透過實地拍攝紀錄、信件文本、家族口述記憶、與多種語言混雜溝通的經驗,構築出屬於金門出洋客的生命故事。

 

呂易倫《連結與旁觀》,這是一件關於「觀察」關係的影像實踐,從家族情懷與環境連繫,或是身份認同乃至於一段移民/殖民史。呂易倫紀錄了「探親者」抵達一個屬於遠親生活的異國時的種種過程,這些經驗時而貼合某種同質性文化,卻又因為地理位置造成某種體感差異。當然,游離、擺盪在這兩樣因素之間,也驅使著「觀看獵奇」成為拍攝的諸多動機之一。在作品呈現上,呂易倫將紀實屬性的照片重新編輯排列,試圖向觀者還原有如情緒起伏般的拍攝現場,也讓照片中的時間基礎重新斷裂、並且加入了探親者的家族照片,產生新的時空感受經驗。

 


主辦:策展人陳湘汶、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
協辦:《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計劃(第2年)
贊助:東和鋼鐵、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INFO
主講 陳湘汶 (主持)/ 劉玗/ 區秀詒 × 陳侑汝/ 林羿綺/ 呂易倫
活動時間 2019年 09月 21日 19:00-22:00
地點在地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