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43 : The Interpreters’ Writing I: East Indies & West Indies
The Oral Tradition of the Triangular Slave Trade
奴隸交易三角上的歌謠
January 4th, 2020類型: Literature
作者: 印卡 編輯: 高森信男
跨大西洋兩岸的奴隸交易是人類歷史最可恥的一章。被恣意販售至美洲各處的西非奴隸不僅構成跨大西洋的非裔文化圈,也為現代資本主義奠下基礎。可惜相關知識及議題於台灣長期被忽視,輕則妨害台灣學術領域的世界圖景,重則導致人民不經意的種族歧視現象。事實上不論西非、美國深南地區(Deep South)、西印度群島或巴西海岸,非裔族群透過自身苦難創造的文學地景,儼然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支;但臺灣往往獨漏非裔英法語系文學的譯介及出版。本專題特邀印卡透過該短篇,簡介大西洋兩岸的非裔文學地景,希望多少彌補中文評論對此的漠視。
Ouidah, Benin. A road towards the coast locally named “La porte de non retour” (the door of no return)”.

透過塵封的檔案,我們常會讀到早期跨大西洋的奴隸交易,暴力地切斷奴隸原本的社會臍帶。幾年前在傑洛美.S.韓德勒(Jerome S. Handler)發掘出的報導中,描述了一場猶如綁票的人口販賣事件。

這故事是關於一名叫做希貝爾(Sibell)的非裔婦女。希貝爾回憶起那中斷生命的災厄─她突然被關進一處叫「巴拉昆」(barracoon)的長屋,原因卻是荒謬的。某天,她去拜訪心愛的妹妹。在探視期間,她獨自與妹妹的丈夫待在一起。他告訴希貝爾,他將帶她去拜訪其他妻子。經過了許多天,希貝爾突然被帶到了鄰近海岸的區域。她知道不妙了:她受騙了。她人生中第一次看到白人,隨著海浪蔓生在空氣中的絕望感,她完全理解妹夫的意圖:他將用老婆的姐姐換取槍跟火藥。即使希貝爾在最後一刻緊緊抓住了他妹夫的手臂,就像一名溺水的人抓著枯木,但一切都來不及了。她必須要跟著一群陌生的非裔人待在長屋中,和過去一樣唱著歌消磨時間,但一切卻不一樣了。希貝爾淚流滿面講著這切斷她生命的經歷,她那時被當作成商品,搭上了前往加勒比海海域巴貝多(Barbados)的船隻。無花果樹是神賜福的象徵,是巴貝多島名字的起源,但對這群被歐洲殖民者當作商品的西非人來說,是他們悲劇的開始。

跨大西洋的奴隸交易歷時長久,從16世紀直到19世紀。1860年,有一艘非法前往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奴隸船,為了掩蓋它的真實目的,沉沒於莫比爾河(Mobile River)的死水地區。環大西洋地區長期將非洲人民作為廉價勞動力的沉痛記憶,是跨大西洋的文化記憶。正如在淹沒檔案中,發現了希貝爾的痛苦歷程,以及她原本生活中與土地相連的歌調。在接下來的奴隸交易史中,奴隸船上的詩歌,比起19世紀日本俳人(haijin)為了追求現代化而前往歐洲觀光的內容完全不同。對於非洲奴隸來說,那是唯一與故土相連的身體記憶,同時也是他們身上僅存的語言。

也許在世界文學史中,著名的詩人沃克特(Derek Walcott)的詩歌給了許多和解的藉口,人們談起他不忘談起了他父親為英國屬地巴貝多島(Barbados)的英國後裔,母親則是荷屬地聖馬丁島(St. Martin)的荷蘭後裔。換句話說,他身上混血的事實,以及他本人關於殖民帝國文學資源的肯定,給了不少文學上的和解。但或許沃克特18歲出版的第一本詩作中自稱「唱著無家歌謠的黑孩子」,這首歌才是串連起非洲文學的關鍵詞。從西非到加勒比海海灣上,原本天真無邪的詩歌在400年來註定鑲滿宿命的詛咒。

關於歌謠的傳統,例如非洲奴隸來源的三大群體之一:豪薩語族(Hausa)就有悠長的歷史。豪薩文化通行於今奈及利亞北部和尼日南部,是豪薩帝國殘留在這片大陸上的遺跡。豪薩語作為通用語,於19世紀依舊透過阿拉伯文字與富拉語(Fulfulde)作為書用語,直到英語帝國的文化優勢取代了書寫系統:書寫文化的發達,也使得當地依舊存在著豪薩語出版社推行在地語言的創作。類似印刷民族主義的現象也出現在優魯巴(Yoruba)語族中。於19世紀因為殖民勢力崛起的優魯巴菁英相繼返回獅子山共和國、與拉哥斯(Lagos)地區,標準優魯巴語變成地方通用語,後被傳教士簡化為羅馬文字。並通過《古蘭經》和《聖經》的早期譯本,優魯巴語版本的經典成了在地的權威歷史,並加以流傳。而另一支西非語系伊博語族(Igbo),也有著與豪薩語跟優魯巴語相似的命運。如今我們熟悉的阿布巴卡.伊曼(Al-Haji Abubakar Imam)是豪薩語族人,索因卡(Wole Soyinka)是優魯巴語族人、阿契貝(Chinua Achebe)是伊博語族人。這三個語族在政治上以及文化上構成西非一戰後的文化面貌,同時也是冷戰後期被西方世界肯認的後殖民文學臉孔。

Lomé, Togo. Slaving equipment displayed in Togo’s National Musuem.

歌謠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非洲有相當悠長的口述傳統,通常針對非洲文學的描述會與荷馬史詩相較。對大多數社會而言,文化遺產是通過語言、文字和言語來傳達的,它們的功能和優勢不一定按照時間順序、演化或排斥關係的一部份。就非洲而言,言語無疑是祖先傳承知識的主要傳播者。對非洲來說,今日的口頭文學傳統,除了傳統的歌曲、詩歌,各種形式的傳說、神話外,也包括了現代故事的口語創作。如奈及利亞口語自由詩的代表人物奧桑德(Niyi Osundare)大量使用口述文學傳統做為創作素材。對非洲詩人來說,口述文學本身就能充份地面對當代問題,並做出有意義的批判,奧桑德將此概念實踐在他早期作品《鄉村之聲》(Village Voices1984)與《地球之眼》(The Eye of the Earth,1986)。

至於此一傳統乃是法國非裔文學學者謝弗里(Jacques Chevrier)在《帕拉弗樹》(L’Arbre à palabres,2005)中說的:「各種各樣的專家:吟遊詩人、音樂家、歌手、系譜學家、歷史學家,透過此口語傳統,於其社會中的具體作用至其所屬的功能,皆非常巧妙地從一件事演變到另一件事。」這是相當傳統卻有強大身體性的文學表達:我們可以想像今日歌唱靈歌的身體,或是因書寫中心主義而被貶抑的其他歌唱傳統。非洲馬利作家阿瑪多.漢巴帖.巴(Amadou Hampâté Bâ)在1960年代,就曾將非洲老人的過世比喻成圖書館起火。這種記憶形式也成了追尋認同的強大傳統:返回祖輩記憶原初之地。

奴隸船上的歌曲除自身記憶之外,從歷史來說,也包括令歐洲人印象深刻的部份:前往西非的探險家經常描述非洲人的音樂、舞蹈與歌唱。15世紀葡萄牙的亨利王子(Infante Dom Henrique, o Navegador)曾提到類似的觀察:1445年的官方紀錄曾記載了被抓捕到葡萄牙的非洲人,他們邊哭邊唱,而殘忍的歐洲人僅僅之為文化習俗。1620年,喬布森(Richard Jobson)留下17世紀最早關於非洲音樂的英語記載,他描述西非岡比亞河(Gambia)某部落的喪禮:在酋長的下喪儀式中,以持續數日狂歡的歌唱來紀念逝者、交代新任繼承人。此類描述音樂歌唱的凝視直至18世紀,荷蘭探險家依舊留下為數不少的記載,甚至蘇格蘭探險家蒙戈.帕克(Mungo Park)還發現不少非洲人在曲中加入對西方帝國的批判。唱出該曲的歌者,是一位紡著棉花,並為帕克提供住所的婦女。

非洲歌謠不僅僅是非洲人的自我追尋,也是當時習慣書寫文字的歐洲人眼中奇觀。舞蹈和歌唱在族群節慶活動和公共溝通場合的重要性,即使在奴隸交易時代還是被保留下來。透過歌唱來維繫整個群體的社交網絡,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文化性格。在整個奴隸交易時代,奴隸船上的歌舞發展成可分享訊息並避免蓄奴者監視的特殊手段。在西非故土、在交易的中途、在加勒比海,或在更遙遠的美國及巴西,歌一直唱著,並構成支撐社群的裝置。美國作家莫里森(Toni Morrison)在《所羅門之歌》(Song of Solomon,1977)中的口語傳唱敘述也源於此。

在當代非裔文學中,交易的「中途旅程」依舊扮演重要的文學主題。如大衛.戴比登(David Dabydeen)的《特納》(Turner,1914)、伊麗莎白.亞歷山大(Elizabeth Alexander)的《第四島》(Islands Number Four,2001)及奧利夫.奧尼爾(Olive Senior)的《膚淺閱讀》(A Superficial Reading)。

著名的非裔詩人索因卡曾在〈民謠歌手〉寫著:

從暴風雨中挑動起詭異的輓歌
月亮的灰燼中篩出稀有的塵土
騎上了黑夜邁向了痛苦的寶座…
太痛苦了,助產士在斷斷續續地哭泣中
安撫宇宙的臍帶
復活的痛苦使人聯想到永恆。

這裡描述的便是這偉大的傳統:在奴隸船上被西方的目光視為奇觀,被奴役的身體作為信號傳遞至今日。無論是非洲所曾經經歷過的,或返回非洲、抑或奴隸記憶。此刻,我想起無花果生命史諷刺的一面:無花果的隱花果中,都有至少一隻為了受粉而犧牲生命的黃蜂。當巴貝多島以「無花果」之名,被賦予聖經意義的同時,許多非洲人正如被犧牲的黃蜂,幫忙熟成了歐洲資本主義初期被摘下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