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Gabriele de Seta: CHINA.AI
Gabriele de Seta選譯—人工智能的中國
April 27th, 2020類型: Opinion
作者: 胡子哥 , 鄭文琦 (翻譯)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realtimechina.net
本文翻譯自本刊作者Gabriele de Seta受邀撰寫的電子書《REALTIME: MAKING DIGITAL CHINA》(實時:製造數位中國)第七章〈CHINA.AI〉,試圖從流行歌曲的影像與歌詞,大眾與網路流行文化裡的視覺符碼,分析中國對於「人工智能」打造更未來願景的集體追求過程、動機及其可能的盲點。
REALTIME: Making Digital China, Chapter 7

從2010年代下半葉以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本文中有時以縮寫「AI」來指涉諧音「愛」,故保留兩種不同翻譯方式)就形成一股席捲中國科技產業、新創資本投資與政府政策的主流熱潮。中國網路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大手筆投資AI的研發,在中國與海外廣設研究中心,藉以吸引全球各地的人才,同時數以千計的新創公司也受益於這股AI風潮,吸引投資與政府基金的大方挹注。一股腦的創新修辭高度近似於先前以「Web 2.0」與「大數據」為中心的熱潮,AI儼然成為中國科技界最頻繁的流行語:除了其更可預測的應用(工業自動化、無人駕駛汽車、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視覺),光看表面的話,在中國幾乎從電子商務平台到公共事業的所有事物,都在改頭換面成為「AI驅動」的服務。本章藉著研究人工智能的科技與產品的發展,通過其在政府的政策文件、產業廣告、商業產品與流行文化中的再現來描繪中國的AI炒作。隨著趨勢和流行語往返公司董事會、政策智庫和傳播宣傳材料、音樂錄像之間,技術創新與計劃開發之間的相互作用,揭示了AI如何在第一時間,從社會技術限制和國家想像力的即時交匯而建構。

 

「AI愛」

在2017年12月,臺裔美國流行歌手王力宏發行了他的第16張專輯「AI愛」。混合mid-tempo的電音節奏和「自動調音」(auto-tuned)的人聲,與專輯同名的單名單曲〈A.I.愛〉則是巧妙利用AI字母縮寫與中文「愛」(英文轉寫:ai)容易記憶的相同發音。這首單曲的音樂錄像開場是從公路上拍攝虛構的道德研究實驗室,有一位穿著實驗裝的科學家正在啟動一名女性的人形機器人,並為她注射一粉紅色的液體。

扮演科學家的演員是一名特別來賓:臺裔美籍的創業資本家與人工智能巨擘李開復,他在後面一幕裡將這個正在運作的機器人帶到王力宏住的公寓裡。歌手與機器人於是結婚,並展開他們尷尬的愛情生活,包括下圍棋、看電影、唱卡拉OK、在床上唸書、玩自拍,最終鏡頭移到一輛穿行於霓虹台北的跑車上。王力宏的國語歌詞探討AI與「愛」的二元對立(「愛,只是一個字而已/但人類千秋和萬代,不明白一直到現在 /但AI能克服所有問題」 );同時,它所描述的卻是某種擁有性別刻板印象的人工智能「誰都想擁有最完美的情人/隨時幫你捏捏肩」)。僅管看似解決了矛盾(「人工智能終於完善了愛情/但別挑戰它下(圍)棋 」)並接納了虛擬優越性(「全世界的問題不需再擔心/它將會殖民火星 」),問題仍然懸而未決:「但道德應該放在哪裡?到底道德應該放在哪裡?到底」?

Wang Leehom, "A.I. Love"; screenshot from YouTube

在這四分鐘的播放長度中,〈AI愛〉囊括了中國關於AI熱潮的主要話題—運算解決主義(computational solutionism)、自主性的非人認知(autonomous non-human cognition)和未明的倫理暗示。除了常見的性別化AI的科幻比喻,王力宏的歌詞還有著中國AI歷史的關鍵元素:圍棋,這是中國古代發明的抽象戰略遊戲,且眾所周知的是,要掌握它的神經網路要比西洋棋復雜得多。在2016年3月,由Google深思(DeepMind)團隊開發的AlphaGo程式,在五場圍棋對弈中擊敗韓國的18次世錦賽冠軍,李世乭(Lee Seedol)。 AlphaGo與李的比賽呼應了1997年卡斯帕羅夫(Gary Kasparov)在對上深藍(DeepBlue)演算法的西洋棋局的失敗,也刺激韓國政府投資一兆韓圜於人工智能研發,有超過2.8億的中國觀眾收看這五場比賽實況轉播,並對中國的科技想像印象深刻。正如李開復本人寫道:

一夕之間,中國陷入了人工智能熱潮,引發的騷動雖然不像當年史普尼克衛星那樣造成全民躁動,但在中國科技界點燃一把火,延燒至今。(《AI 新世界:中國、矽谷和AI七巨人如何引領全球發展》,2018)

一年後在烏鎮,中國當局對於AlphaGo與現任世界冠軍柯潔的圍棋賽的反應,證實了這個「准史普尼克時刻」的意義—或許是關切美國AI擊敗中國棋手可能對於民族自豪產生的影響(Ding 2018),政府當局禁止了本地網站與平台以任何形式轉播這場比賽,包括「文字直播、圖片直播、視頻直播,自媒體帳號直播等一律禁止」(Huang,2017年)。儘管這項禁令最終在2018年九月取消了,但中國觀眾還是設法找到創意的方式,藉由繞過審查制度與進入國外平台,甚或通過在自己的棋盤上模仿棋局,而得知比賽的結果。

 

核心與千里眼

Lee Kai-fu; Screenshot from YouTube

儘管王力宏擁有台灣家族血緣和他的美國出身背景,但是王力宏已成為一名主流華語流行歌手,並成功地融入跨國華人認同(按:Chinese一詞包含「中國人/中國的」與「華人/華人的」,後者不一定包含前者)的全球發行圈,這就是為什麼像〈AI愛〉這樣的單曲,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對於中國人工智慧的狂喜讚頌。而相似的跨國連結,也體現於李開復國族科技想像的案例背後。李開復1961年出生於台北,1973年移居美國,並於15年後取得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的博士學位,其論文主題是開發世界上第一個非特定語者的連續語音識別系統。在擔任蘋果公司的研究科學家之後,李於1998年移居北京,擔任全球下一代運算研究的領頭羊微軟亞洲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Asia)的創始院長。接著他也擔任谷歌在2010年退出中國市場之前的分區總裁。作為深受中國讀者喜愛的勵志類書籍作者,並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普遍受到名人關注的他,又在2009年創立了創新工場(Sinovation Ventures;Sinovation為Sino–與innovation兩字結合而成,前者為「華語的」,後者為「創新」),公司位於北京、上海、深圳、西雅圖與矽谷,並輔導300多家公司創立。李的眾多事業都見證了其畢生對於人工智能創新的追求: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目標包括語音識別,運算視覺與人工智能的開發;創新工場大量投資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公司。鑑於他的跨國背景和折衷性的職涯,在讀到李關於近年中美之間的威脅性「人工智能競賽」,並將導致某個「人工智能超級強權」主導21世紀的發展這樣的說法時,不免令人感到驚訝(Lee 2018)。

不可否認的是,通過像李開復這樣的科技執行長與投資者的共同努力,中國已成為領先世界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李特別指出,北京中關村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地帶」(2018):除微軟亞洲研究院之外,該區還擁有百度研究實驗室(也同時座落在矽谷和西雅圖),該實驗室是由完全致力於人工智能研發的中國科技公司,和領先的AI晶片設計廠牌寒武紀(Cambricon)於2014年設立的第一家研究所。同樣設於中關村的創新工場,在2016年成立自己的AI研究機構。但是,除了北京跳動的核心地帶以外,中國AI發展的地理範疇還圍繞著其他BAT公司所在的主流城市中心。一家又一家的BAT公司都開了自己的AI研究機構:騰訊於2016年成立自己的AI實驗室,同時位於深圳和西雅圖,一年之後。阿里巴巴的馬雲(Jack Ma)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San Mateo)、貝爾維尤(Bellevue)和莫斯科開設了達摩院(DAMO;分別為發現、冒險、動力、展望四字);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和新創獨角獸企業也聚集在中國的大都會地區:總部位於北京的字節跳動(ByteDance)依靠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為今日頭條(Toutiao)和抖音(Douyin)應用軟體用戶提供個人化內容;最近公佈了全端AI管理平台和行動AI晶片的華為,已在深圳、香港、東莞、上海和西安設立諾亞方舟實驗室。位於上海的依圖科技(YITU Technology)是AI機器視覺的全球領導者之一。其他城市與省份正在跟隨中國的研究樞紐,依據當地可獲得的專業知識和資訊勞動力(如合肥的語音識別、武漢的光學等等),將政府資金注入人工智能產業與創新園區。人工智能的空間地理學也證明了核心與外圍的張力與不平等;例如:領先的香港機器視覺新創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參與在新疆省聯合部署人工智能所驅動的監視技術,且部份實現了政府對人工智能的願景—監控該地區少數民族與宗教群體的「千里眼」系統(Chang,2018年)。

 

Still from Xi Jinping’s 2018 New Year speech

「數據如石油,政策如管線」

「人工智能」是中文對於artificial intellegence最普遍使用的譯法,它涵蓋了範疇廣泛的科技項目,包含包括核心AI科技(例如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以及AI相關產品(例如智慧音箱和推薦系統)。人工智能引發的熱潮,也隨著將「人工智能」作為前綴詞使用的商業產品與服務之暴增而愈發明顯—中國的一切似乎都突然成了AI驅動,從房地產投資到公共廁所管理。正如在上一節簡單紀錄的那樣,中國AI行業在2010年代後半實現了快速的增長。一般普遍認為,中國在該領域的獨特競爭優勢來自四項因素:中國早已存在的網際網路產業,大量的人才,龐大的行動網路市場,以及政府的扶植政策。前三項因素所貢獻的是中國AI盛況之下最為普遍的圖像之一:數據蒐集、提取和利用上的競爭優勢。正如華裔美籍電腦科學家吳安德(Andrew Ng)聳動地指出般,假如人工智能是新的電力(Lynch,2017年),數據便是它賴以生產的必要原油,而中國則是「數據的沙烏地阿拉伯」(Lee,2018年)。然而,大量的(可疑地累積和處理)使用者數據儲存量,並不足以推動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達到備受吹捧的全球領先地位:正如許多其他的科技創新領域一樣,政府政策的作用至關重要。自2016年以來,中國政府積極地通過白皮書、政策指引、施行計劃與「政府指導基金」,支持國家型的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Feng 2018)。這些文件和刺激措施直接地影響全球投資者、中國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帶動了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

在2018年習近平國家主席向全國講話的例行性新年演講中,細心的觀察者注意到他的書架上增加了新的收藏,其中包括兩本關於人工智能的書籍:佩德羅.多明戈斯(Pedro Domingo)的《終極算法(台譯:大演算)》(The Master Algorithm)和布雷特.金(Brett King)的《智能浪潮(台譯:擴增時代)》(Augmented;2018年)。除了政治訊息與宣傳材料,有關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時常在國際媒體上獲得宣傳,藉以證明中國政府對這種科技的熱切擁護,及其成功地領先全球人工智能賽局的渴望。但就算很快瀏覽一下中國人工智能政策的某些重要里程碑,也可以發現政策制定常常在模糊的承諾與對(未來效益不明的)新興科技的追趕之間搖擺不定。國務院在《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將資訊科技認定為要扶植的八種先進科技領域之一;而人工智能只佔了其中列出的一個分項。

An AI anchor Xin Xiaomengl screenshot from New China YouTube Channel

要直到國務院通過《發展國家戰略和新興產業的第13個五年計劃(2016~2020年)》後,才明確將人工智能指定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幾種新興技術之一,並概述了五個負責人工智能政策制定的機構。而幾乎都在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的「史普尼克年」之間和之後發佈的更具體計劃,連結了人工智能開發與現有的政策框架,例如「互聯網+1」(Internet Plus)計劃,機器人產業或最近被放棄的「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計劃。2017年的《人工智能發展指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或許是引用最廣泛的中國AI政策文件,因為它設定了遠大的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明顯的進展,在2025年前建立具競爭力的產業以及全面的政策。並在2030年前責成全球創新中心的世界級領導角色。通過勾勒出產業成長的領域,推動科技發展並引導投資金流,政策制定形塑了中國人工智能如何被全世界所認知,也鞏固了基層熱情與競爭優勢將中國推向國際舞台的主旋律。

 

中國開發了一種的人工智能

除了投資者會議、新創企業孵化器和政策工作群組以外,人工智能在中國的日常生活中也越來越普遍—隱藏在應用城市的介面後台、受廣告所吹捧,並通過公共終端或行動裝置的服務而到訪。最核心的人工智能產品則是雲端運算: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已將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整合至它們的雲端運算平台—「阿里雲」(Alibaba Cloud)和百度個人集成運用,「專有雲」(PAI、ABC-Stack)、「百度雲」和「百度大腦」(Baidu Brain),騰訊的Angel和「騰訊雲」(AI Cloud)以及其他公司如華為和科大訊飛(iFLYTEK)開發了同時適用人工智能開發平台與特定服務的產品組合。雲端計算允許第三方公司提供根據人工智能的服務,可以通過連上網路的消費者裝置到訪。其中某些服務,像是人工智能助手、智能喇叭和語音辨識已經整合到日常運算中,科技公司競相佔領像是消費助理如阿里巴巴的「阿里小蜜」(Ali Xiaomi)、「店小秘」(Dian Xiaomi)、語音對話界面如百度的「小度助手」(DuerOS)、華為的HiAssistant、「騰訊小微」(Xiaowei)、科大訊飛的VoiceTouch,以及智能喇叭如「百度渡鴉」(Raven H),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X1(Tmall Genie X1)和「騰訊聽聽」(Ting Ting)。包含機器視覺、物流和自動駕駛在內的其他服務,要不是僅限於警務與監視的領域(例如商湯科技各種影像分析、臉部特徵追踪與身份驗證產品)、在工廠與配送中心(例如京東集團的全自動倉庫、美團的調度系統或菜鳥的智慧供應鏈)的試驗中,就是仍處於開發的早期階段(例如百度的Apollo為開源的自駕作業系統)。

An AR Tai Chi lesson at the smart park powered by Baidu’s DuerOS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於廣告和科技展示中的公共形象很容易解讀。人工智能—通常藉由類似在王力宏音樂錄影帶裡光鮮亮麗的人型機器人造型,或藉由閃閃發亮的腦部節點網絡所展示—出現遍及「具有AI功能」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到「由AI驅動」的應用程式與服務。產業大會與科技會展所提供的無數科技展示影像,通過社交媒體平台上的短片發放與線上廣告而流通,許多公司更通過在公共空間與旗艦店裡裝置展示自身的AI產品,來競爭消費者的注意力。在中國各地城市「自助結賬商店」的不同案例,都傳達了結合機器視覺(應用於人臉與產品識別)、RFID和無現金行動支付的,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新零售」遠景。由新華社在2018年底到2019年初發表的兩個AI新聞主播,「新小浩」(男)與「新小萌」(女),正是人工智能日常市場化的成功案例:由新華社與中國的「搜狗」搜索引擎公司合作開發,這些AI新聞主播終究只是一款語音合成軟體,能夠讀取新聞腳本,結合兩位實際新華社記者的逼爭數位造型,但它們成功地體現了中國對國內與國外觀眾的AI渴求。人工智能的熱潮顯然不只侷限於零售和媒體產業:2018年末在北京海淀區開幕的人工智能公園是由百度「小度助手」提供動力,並提供擴增實境的太極全課程和無人巴士接送,同時通過鋪設感測器的步道與人臉辨識攝影機來追踪遊客。隨著人工智能被簡化為對「消費者友善」的社會監控技術之可視化操作—藉由人臉辨識的衛生紙捲筒與「違法闖紅燈警告與抓拍系統」而具體化—日常生活也越來越被不易察覺的自動化與運算形式所調控。

 

關於人工智能發展的倫理

Image search results for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egence) on Baidu in April 24, 2020

就在柯潔被AlphaGo擊敗後,中國科技部任命了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和科大訊飛等公司為「國家隊」,鼓勵它們應用自身的專業知識來開發下一代人工智能產品與服務。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產品中,有些公司如何推出它們的圍棋程式,進而將遊戲競賽帶回自己的地盤:騰訊自製的程式「絕藝」在2018年1月擊敗了柯潔,而北京中科天璣的星陣圍棋(Golaxy)程式也在2018年4月複製了同樣的功績。但是,除了AI圍棋的狂熱之外,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無疑已成功地拓展至從保健到軍事的不同領域,挑戰了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並為中國的創新帶來不安的成見。分析師曾警告自動化有可能導致在中國工作機會的大量流失,市場觀察員也否認了中國使用者不關心個人隱私和數據蒐集的迷思,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也浮現為業界廣泛的焦點。2019年5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BAAI;Beijing Academ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與多所大學及科技公司合作頒布了《人工智能北京共識》(Beijing AI Principles;2019),該文件闡述了人工智能系統與產品的開發、應用與治理的15項倫理指引。這些努力依循著歐美跨國公司與國際組織為製定AI的倫理標準所採取的第一步行動,與此同時,它允許中國通過普遍允許的社會科技「道德」原則來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政策想像。這種處於產業趨勢和政府關鍵詞之間的謀合,足以證明了不同時間線的權宜組合:那是由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並由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奉行的外交政策(即「人類命運共同體),所支撐的人工智能科技的倫理發展建議。

畢竟,王力宏的音樂錄影帶開場的第一幕就是位在「道德實驗室」裡,而這首歌的副歌「道德應該放在哪裡?」也在這些努力中,給出了一個試探性的答案。

 


參考資料

  • An, B. 2018. “Xi’s bookshelf illustrates goal of developing AI powerhouse.” Retrieved August 12, 2019, from Chinadaily.com.cn website.
  • Beijing Academ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9. “Beijing AI Principles.” Retrieved August 12, 2019, from Beijing Academ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ebsite. Chang, A. 2018. “Zhongyang Zhengfawei mishuzhang: Quebao 2020 shixian gonggong jiankong quanyu fugai”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Committee of Political and Legal Affairs: Ensure comprehensive public surveillance coverage by 2020]. Retrieved July 1, 2019, from Sina News website.
  • Ding, J. 2018. Deciphering China’s AI Dream: The Context, Components, Capabiliti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ina’s Strategy to Lead the World in AI, 1–44. Oxford: 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Oxford.
  • Feng, E. 2018. “China’s State-owned Venture Capital Funds Battle to Make an Impact.” Retrieved July 1, 2019, from Financial Times website.
  • Huang, Z. 2017. “An epic man-against-machine tournament is taking place in China but Chinese viewers can’t watch it live.” Retrieved July 1, 2019, from Quartz website.
  • Lee, K. 2018. AI Superpowers: China, Silicon Valley, and the New World Order(中譯本:AI 新世界:中國、矽谷和AI七巨人如何引領全球發展).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 Lynch, S. 2017. “Andrew Ng: Why AI is the new electricity.” Retrieved December 26, 2018, from The Dish website.
See Also
REALTIME: MAKING DIGITAL CHINA ,CLÉMENT RENAUD, FLORENCE GRAEZER BIDEAU, MARC LAPERROUZA, MARIA ROSZKOWSKA, DISNOVATION.ORG, DENNIS DE BEL,MONIQUE BOLLI, ANAÏS BLOCH, EMANUELE PROTTI, GABRIELE DE SETA, JASON HILGEFORT, DAVID LI, DINO GE ZHANG, XIAOWEI R.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