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廣播(編按:原文radio可譯為「無線電、收音機、無線電報、無線電廣播、無線電台」等,考慮到本文所欲探討的媒介特性,本文將以「廣播」為主要譯法。)自一出現,便創造出全新的聽覺經驗並產生獨特的聲響空間。正如留聲機、電影等殖民時期的科技,為新加坡帶來了有別以往的娛樂形式。廣播不但拓展了人們的想像,同時建立了一個跨越年齡、民族、性別與國籍的廣大群體。
2016年,新加坡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推出《敬廣播:來自往昔的聲音》(Celebrating Radio: Sounds from the Past )特展,以廣播為題,標誌出1930年代至1980年代間新加坡廣播史的幾個重要階段,並為觀眾帶來結合現場評述、民間劇場、鈴聲、音樂、宣傳標語、故事與演說的豐富聲景,以此完整敘事。
聽廣播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間孩童們的常見娛樂。這些兒童節目,包含具教育意義的故事、點歌、廣播劇與年輕藝術家的現場表演。展覽特別規劃一處互動空間,讓孩童進入廣播室的沉浸環境中,得以藉由想像與戲劇來投入參與,扮演廣播節目主持人、大聲說故事或點歌等。在廣播室外,親子只要捐款兩元,便可共同設計屬於自己的黑膠唱片或製作老式收音機。她們也可嘗試製造音效。
素人實驗(1930年代~1940年代)
在馬來亞,廣播先是以業餘實驗的私人路線開始發展的。在新加坡,先是有了馬來亞業餘無線協會(Amateur Wireless Society of Malaya,1924~1928)以及馬來亞ZHI廣播事業公司(Radio Service Company of Malaya’s ZHI,1933~1936)。除了新聞播報與談話之外,ZHI也會同時播放地方舞廳的現場音樂或留聲機。
(圖:留聲機,風神公司產品,倫敦,約1920年代;新加坡國家博物館館藏)
發明於1877年的留聲機(亦稱唱機),是一台能夠同時錄音並重現聲音的機器。圖片所示的唱機是由風神公司(Aeolian Company)所生產,如同其他同品牌的唱機產品一樣,它也有特色專利的「graduola」裝置,這是一種能隔著某段距離控制音量的拉把。
在政府決議發行廣播執照的政策下,廣播事業逐漸受到規範,結構漸趨嚴謹。英國馬來亞廣播公司(BMBC)這間以新加坡為據點的私人公司,就在1937年開始發送中波。然而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登場,也開啟了一連串的挑戰。
媒介管控(1940年~1946年)
無論英國政府或日本政府,皆理解到廣播是能觸及廣大聽眾的媒介。1939年成立了一個新部門,負責宣傳英國戰事捷報並消解敵方說詞。隔年,政府買下「英國馬來亞廣播公司」(BMBC),並且更名為「馬來亞廣播公司」(Malay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MBC),同時也升級了廣播設備。
英國馬來亞廣播公司位於漢地路(Handy Road)由法蘭克.布魯爾(Frank Brewer)設計的國泰大樓(Cathay Building)內。這間大樓還開設了電影院、旅館與餐廳,是1940年代全新加坡最高的建築物。日軍步步進逼的新聞自播音室放送,也讓建築物自身歷史與廣播史在此相遇交錯。戰爭期間,日本佔據了國泰大樓,拿來當作廣播、政宣與軍事情報部門使用。
(圖:漢地路的國泰大樓,1938~1939年,新加坡國家博物館館藏。)
在日軍佔領期間(1942~1945年),廣播的功能也改變了,不再單純只是權力的來源本身,更成為控制人民的媒介。廣播成為日語傳播的主要媒介,說服聽者接受更廣泛的日本文化優越性。
廣播之於發展中社會(1946年~1959年)
隨著英國政權復位,廣播在新加坡的性質也因而改變。為了要抵抗來自各方反抗勢力的威脅,廣播被用以傳播政治意識,教育廣大人民並達到宣導目的。位於偏遠地區的村落、莊園與錫礦區也開始有了廣播初體驗。1946年,政府成立泛馬來亞廣播部(Pan-Malayan Department of Broadcasting),即空中放送的「馬來亞電台」。電台以新加坡為根據地,節目涵蓋整個馬來半島。1959年元旦,新加坡廣播站改名為「新加坡電台」,不過由聯邦政府提供的廣播依然被稱作「馬來亞電台」。
廣播與建國(1959年~1965年)
在後殖民時期的新加坡,廣播成為政治劇場與促進國家建造的舞台。在人民行動黨的領導下,地位日益嚴峻的政府巧妙地運用了大眾媒體的說服能力與影響範圍。早在1957年,身為人民行動黨創始人之一的拉惹勒南(S. Rajaratnam)就曾寫過一齣分六個段落的廣播劇《A Nation in the Making》(國家的建立),以對話為主並於馬來亞電台放送,闡述拉惹勒南對於馬來亞認同的見解。
1961年,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事先草擬講稿,並連續12周以英語、馬來語與華語發表他對星馬合併的看法。
(圖:《爭取合併的鬥爭》(The Battle for Merger),李光耀廣播演說彙編稿,1961;新加坡國家博物館館藏。)
廣播是用來教聽眾馬來語(也就是國家語言)的好工具,馬來語則可用來為新加坡人促進集體認同感。文化部發行了一本多語言的小冊子,共有16課,自1960年四月11日一路廣播至六月一日。
在1964年星馬合併後,廣播事業也因而重整,創設了總部位於吉隆坡的馬來西亞電台,新加坡電台則留在新加坡。同年,新加坡電視開播,成為新加坡第一間電視台。隨著1965年新加坡被獨立,新加坡電台與新加坡電視台合併成「新加坡廣播電視」(RTS),由文化部所管轄。
國家之聲(1960年代~1980年代)
廣播是形塑新加坡後殖民時期的重要角色。在新加坡,多語言的廣播節目強化了方言傳統,在戲劇與音樂方面更是如此。節目往往凸顯在地經驗,試圖清楚表現新加坡認同。像是說書之類的傳統,也透過廣播促進發展。不少「麗的呼聲」(Rediffusion)知名說書人,將戲劇化的文字轉化為精緻的藝術表現。「麗的呼聲」於1949年開台,以馬來語、英語、普通話和華語方言提供娛樂性質的廣播節目。
為了籌措廣播資金,1960年廣播開始引進商業廣告。到了1980年,新加坡廣播電視更名為新加坡廣播局(SBC)。作為一法定機構,新加坡廣播局被委以提供資訊、教育與娛樂之任務。其廣播事業隨後擴張以涵蓋FM調頻服務,成為一個新的廣播節目部門,節目也調整為以英語、華語、馬來語與坦米爾語播出的九個頻道。
(圖:飛利浦電晶體收音機,1950至1960年代之間,新加坡國家博物館館藏;Mrs Pansy E Vishun的禮物。)
電晶體收音機
電晶體收音機改變了收音機的使用方式。大尺寸的收音機,讓一家人能聚在一起聽廣播節目;可攜式的電晶體收音機則使廣播成為個人化的閒暇娛樂。在大量生產下,也成為可負擔的產品。在1980年代音質更好的CD與卡帶隨身聽問世之前,配有簡單控制鍵、外型吸引人的小型收音機(compact radio)一直都是消費者最愛。
廣播與流行樂
新加坡的廣播電台播放的音樂有本土也有國際,激發許多人開始創作音樂,他們的歌曲繼而透過廣播廣為流傳,打造了好幾位本土明星。其中最有名的本地節目,有馬來亞電台的「Talentime」選秀節目,由金士利.莫蘭多(Kingsley Morrando)主持於1949年首播,也成為頗受歡迎的平台,讓新加坡優秀的才藝表演者得以被看見。在1950年代,廣播的熱門度,加上在美國發明了電吉他,讓新加坡聽眾認識了爵士樂、節奏藍調、搖擺樂與搖滾樂。耳中聽著這些音樂風格,年輕人也深受鼓舞,紛紛開始組團、投入音樂的原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