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正式踏入2020年夏天之前,一種新興病毒的全球流行改變了所有人們的生活作息和經濟活動。在眾目睽睽之下,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以毫無懸念的方式連結了新與舊的兩種媒體:播客(Podcast)與廣播(Broadcasting),或者,網路與無線電兩種技術。然而,這一個廣播季節的濫觴,遠遠不只是復古情懷供人嚮往,它在民族國家的記憶長河裡更有著不可磨滅的痕跡。正如安德森指出18世紀初興起的兩種想像形式—小說與報紙—「為『重現』 (representing)民族這種想像共同體提供了技術的手段」(吳叡人)—「廣播」是否也可以看成一種凝聚民族認同和建構一體感的媒介作用?
本期「廣播季節(序曲)」以「廣播」作為藝術家的關鍵字。在過去兩年探討臺灣與馬來群島共享的後殖民時空過程中,先是回顧小林躋造總督對臺灣「南進基地化」的政策宣示,發現臺灣早在1937年就開始對東南亞(外南洋)進行中英、閩粵、安南、暹羅與馬來等多語廣播,甚至藉著嘉義民雄短波放送塔的建置強力播放;與此同時,透過新加坡國家文物局(National Heritage Board)MuseSG期刊上的專文,我們得知英屬馬來亞的廣播事業直到1940年才由殖民政府買下英屬馬來亞廣播公司(BMBC)並更名為馬來亞廣播公司,於後來新加坡建國和「國語」教育才真正發揮作用。二次世界大戰前期臺灣的電波戰遍及南中國、中南半島及馬來群島,直到1945年8月15日中午NHK播放日本昭和天皇宣讀終戰詔書的「玉音放送」才算達到高潮。(註)
藉著《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策展人:高森信男)展出「群島資料庫」中有關「廣播」主題的《群島資料庫03:區秀詒》、《群島資料庫05:KUNCI文化研究中心》和《群島資料庫07:播音員》等文件,我們也整理了《南進臺灣》國策片等歷史文獻與印尼研究員進駐研究的活動紀錄、探索(關於廣播與其他官方民族編碼機制交互作用)。在模仿廣播的〈南洋放送局:228和平紀念公園聲音導覽〉計劃為我們提示那些來自東南亞的訪客,如何以他者的面貌內化於我們過去或當下的生命經驗之同時,本期專題始自臺灣日治時期與日本佔據新加坡期間廣播放送的文獻及回顧,再拓展至本地藝術家以廣播為媒介或主題的演出、錄像和其他實踐(如鄭尹真、區秀詒、陳擎耀)乃至2015年臺灣學研究中心的「廣播」專題,希望藉著關照技術的歷史,讓我們在媒體新舊辯證間思索共同體的未來。
註: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時,NHK第一放送播出整點報時後,放送員(播報員)和田信賢在放送室播放玉音盤,臺灣放送協會、朝鮮放送協會等外地之廣播機構也有轉播。
刊頭創作:林怡君,〈room 1,2, 3, 4 (intro) a〉(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