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the pirate)」、「電波(the radiowave)」、「防疫圈(the bubble)」是我們從世界大戰到新冷戰時期的環太平洋地緣表面,所觀察三種穿越現代民族國家(nation-state)邊界的非常規情境。「無線電波」的本地歷史源自於日本帝國在統治臺灣的1930年代後期,應用廣播無線電對南支(南中國)南洋(東南亞)宣傳大東亞共榮圈的理念,而臺灣遂成為帝國發揮廣播作用的最南方基地。東南亞海盜的淵源則是從鄭成功攻佔澎湖對抗荷蘭人的治台背景,連結到現代馬來群島的海上民族(Orang Laut)—麻六甲海峽的狹隘水道倍添掃蕩海上非法活動的困難,因而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也不得不整合海上巡邏隊,種種情勢更加凸顯「海盜」作為超越現代國界管控的隱喻。
自從COVID-19疫情成為全球「新常態」以來,2020年五月紐西蘭政府表達考慮拓展包含應對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成功的亞太國家防疫圈;為了確保經濟如常發展,首先將包含紐、澳在內的「跨塔斯曼發展圈」(Trans-Tasman Bubble)概念擴大至南韓與臺灣等國家以解除旅遊限制。其中塔斯曼是指紐、澳間的塔斯曼海。這個「泡泡」的「生命政治」(biopolitics),也有別於原本想像建構民族國家這想像共同體的血緣性。在COVID-19的國際「隔離新常態」裡,衍生自「馬來群島」的「群島資料庫」又如何透過「海盜」、「電波」、「防疫圈」這三個關鍵詞,重新想像某種從生物性建構到政治性排除的「共同體」作用?而這些非常規的區域歷史實踐,又何以讓我們從中發展應對全球流動性(currency)危機的對策?(本活動將於8/26、9/11、9/30於線上和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舉辦,參見「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臉書及8/26活動專頁。)
主辦單位: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台北)/ 特別感謝:共思社(檳城)、周盈貞、符芳俊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