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the pirate)」、「電波(the radiowave)」、「隔離圈(the bubble)」是我們從世界大戰到新冷戰時期的環太平洋地緣表面,所觀察三種穿越現代民族國家(nation-state)邊界的非常規情境。「無線電波」的本地歷史源自於日本帝國在統治臺灣的1930年代後期,應用廣播無線電對南支(南中國)南洋(東南亞)宣傳大東亞共榮圈的理念,而臺灣遂成為帝國發揮廣播作用的最南方基地。東南亞海盜的淵源則是從鄭成功攻佔澎湖對抗荷蘭人的治台背景,連結到現代馬來群島的海上民族(Orang Laut)—麻六甲海峽的狹隘水道倍添掃蕩海上非法活動的困難,因而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也不得不整合海上巡邏隊,種種情勢更加凸顯「海盜」作為超越現代國界管控的隱喻。
自從COVID-19疫情成為全球「新常態」以來,2020年五月紐西蘭政府表達考慮拓展包含應對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成功的亞太國家防疫圈;為了確保經濟如常發展,首先將包含紐、澳在內的「跨塔斯曼發展圈」(Trans-Tasman Bubble)概念擴大至南韓與臺灣等國家以解除旅遊限制。其中塔斯曼是指紐、澳間的塔斯曼海。這個「泡泡」的「生命政治」(biopolitics),也有別於原本想像建構民族國家這想像共同體的血緣性。在COVID-19的國際「隔離新常態」裡,衍生自「馬來群島」的「群島資料庫」又如何透過「海盜」、「電波」、「隔離圈」這三個關鍵詞,重新想像某種從生物性建構到政治性排除的「共同體」作用?而這些非常規的區域歷史實踐,又何以讓我們從中發展應對全球流動性(currency)危機的對策?
本期為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與「2020群島資料庫」合作的「海盜、電波、隔離圈」同名專題,內容收錄了策展人呂岱如與新加坡獨立藝術空間soft/WALL/stud的訪談與翻譯,以及三篇以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的群島藝術家「導讀計劃」及其翻譯(準備中),它們分別為:由「群島資料庫」計劃主持人鄭文琦導讀新加坡藝術家雙人組「後博物館(Post-Museum)」的《武吉布朗索引》計劃、由藝術家張紋瑄導讀印尼藝術家雙人組「伊旺與蒂達(Irwan Ahmett & Tita Salina)」的《火之環計劃》,以及由藝術家區秀詒導讀馬來西亞藝術家陳子豪(Tan Zi Hao)的「複合生物(Composite Creatures)」相關創作計劃。透過「海盜」、「電波」、「隔離圈」的關鍵字,以及三種群島國家與地區的不同視野,回應了這個非常疫情年代下的替代性實踐方案。(本期中文版更附加收錄了吳祥賓、高俊宏、賴英泰等人的專文,篇篇精彩可期。)
刊頭創作:林怡君,〈room 1,2, 3, 4 (intro) b〉(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