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50 : The Portal & The Rearview Mirror
Resonance of The Sea: When You Read A Wave
與海共譜內心的詩:2021年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
October 8th, 2021類型: Literature
作者: 陳沛妤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
在花蓮市公所主辦的2021年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裡,策展人李德茂以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小說《帕洛瑪先生》(Italo Calvino, Mr. Palomar)作為發想起點,將日常生活中的「看海」行為透過當代藝術連結到探索內心的沉思與精神想像。展覽位置選在花蓮市北濱海岸及周邊空間,試圖從點與點之間的交會,結合聲音與互動裝置等,不僅讓觀光客能夠探索花蓮的小鎮風景,更讓原本居住在花蓮的民眾藉著作品重新發掘在地的戰前敘事。
Chiu Chen-hung, Concrete Zoo (2020); photo: Doris Chen

看海,是什麼感覺?是悠閒自在的渡假時光,或是能夠藉著海的頻率洗滌內心深處?對於生活在繁華都市的人而言,親近自然與接觸大海,彷彿是既珍貴又能逃避現實的一隅。然而,對於本身就住在海邊的居民而言,在這個習以為常的生活場域裡,是否能夠透過嶄新的方式與海洋互動,或是能重新思考自己與海洋之間的連結呢?在花蓮市公所主辦的2021年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裡,策展人李德茂以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小說《帕洛瑪先生》(Italo Calvino, Mr. Palomar)作為發想起點,將日常生活中的「看海」行為透過當代藝術連結到探索內心的沉思與精神想像。展覽位置特地選在花蓮市北濱海岸及周邊連結空間,試圖從點與點之間的交會,結合聲音與互動裝置等,不僅讓觀光客能夠探索花蓮的小鎮風景,更讓原本居住在花蓮的民眾藉著作品重新發掘在地的戰前敘事。

Lee Te-mao + Gau Rehn-shiarng, Waves, Small Stones and Mr. Palomar (2021), Beibin beach; photo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不同於坐在海邊的石頭上看海,如果在家中的書房就能看到海,似乎是每位海洋愛好者心中的夢想,李德茂、高任翔的〈海浪、小石頭與帕洛瑪先生〉就將這個夢想化為現實,邀請大家坐在舒適的書桌前看海、閱讀,享受整個太平洋環繞的海洋氣息。

在藝術史裡,以海洋為主題的作品,經常代表著一種嚮往、冒險與佔領的精神,例如古典油畫中,驚濤駭浪的效果隱喻畫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此次展出的北濱海灘是相較風平浪靜的悠閒公園,透過擺放書桌與收音機的展現方式,讓參觀者可以享受海洋帶來的淨化。為了此次展覽特別開發的海浪發電設備,希望能讓作品在白天與夜晚都能使用,特別是書桌上的檯燈必須藉著海浪啟動發電機的通電裝置才能發亮,如同藝術家邀請海洋一同創作,透過發亮的燈泡展現海洋的訊息。卻因為機械裝置仍在實驗階段,無法預料各種海洋的狀態,發電機組浮台似乎被大海還給了藝術家,與書桌一同在沙灘上展示。這個機器嘗試錯誤的過程,展現人與海洋互動之中永遠難以掌控的元素—如《帕洛瑪先生》書裡海洋折射出來的各種想像,呈現藝術作品在海洋中引起各種有機的對話。作品的遭遇也呼應了藝術家希望讓觀眾思考海洋與自我的哲學、文學對話,彷彿海洋也在其中書寫了自己的一頁

相較之下,鄭先喻的〈沙箱〉則是一台發送行動裝置訊號的電子設備,會將一段文字自動傳送給接近此裝置參觀者的手機,如同賦予海濱某種人格的設定,讓觀眾藉由文字體會大自在透過當代通訊設備想與人類溝通的訊息。此次鄭先喻所設定的文字,包含談論月亮從海洋升起,以及從零到空無等內容,看似傳送給觀看者沒有特定順序的話語,實際上卻像是此裝置讓海洋透過簡訊寫一首可變動的哲學詩。觀看者無法回應機器的訊息,就如同使用裝置的人類被大自然觀看與監控的感覺,我們只是自然之中一個渺小的物體。但是機械因為日曬過熱導致感應偵測有限,突顯了機械與自然的脾氣。這件作品同樣帶著實驗的概念,透過機械作為人與海洋之間溝通與實驗的中介,讓觀眾進一步理解與幻想自然/海洋/機械的哲思行為與人的交流。

Nanyang Radio Station: All Quiet on the East front (3. Long Ying-Zong, Scenery of Hualien Harbor), Bank of Taiwan, Hualien Branch (Arcade column); photo: Doris Chen

如果地景能夠自行說話,那麼它會想告訴我們什麼訊息?鄭文琦藉著〈南洋放送局:東線無戰事〉作為聲音媒介的平台,將曾經在花蓮居住的不同背景藝術家/作家書寫(包含小說、詩與散文),透過客家、阿美族與具有日本血統的配音員,以讀廣播劇方式訴說跨越時空的花蓮地誌。在地點的選取上,作品海濱跨度到部落,選擇了原本的花蓮港廳車站周邊(北濱、南濱公園)、台灣銀行花蓮港出張所(台銀花蓮分行)、花蓮港神社(尚志橋前)、兵事部(松園)與佐倉(撒固兒文化祭祀廣場)六個地點,讓觀者依循指示前往,是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市集空間,又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到清領時期花蓮歷史事件的場景。觀者透過掃描QR Code的方式,在觀看熙來人往的花蓮日常之餘,透過預錄好的文本導讀這塊土地的記憶,尤其是二戰前作家龍瑛宗的客居花蓮書寫。位於松園別館的聲音文本〈戰時篇 勇敢的士兵〉,描述深愛臺灣的灣生畫家立時鐵臣在二戰期間被徵召花蓮港,並在當地照顧馬匹、挖掘壕溝,過程中糾結的心境,呼應了松園別館地原為1942年的花蓮港兵事部的特殊地理意義,以及防空洞遺址的戰時想像,突顯出美崙山如何作為日治時期的花蓮戰爭地景代表。

身為花蓮出生的藝術家邱承宏,則發現松園別館旁的忠烈祠有座銅馬雕像,在肚子下方有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塗改過的日治時期刻文。他自小在美崙山上步道旁看過許多有趣的水泥動物雕像。看著這些以外來物種為主的動物雕像,在步道旁觀看著經過的人們,彷彿被這些雕像監控了,或者它們想要告訴人們神秘的故事。長大後再次回到這些步道,發現動物消失了,卻不是因為被移走,而是年久失修被荒煙蔓草覆蓋。他認為這些雕像不僅詭異地再現自然,也隱喻權力(政治)轉移的過渡,更延伸到當前許多藝術節慶過後遺留的作品,如何延續維修管理等問題。因此他將這些動物雕塑整理之後展出,藉著〈水泥動物園〉計畫將它們遷移到北濱。透過展示修復作品喚起本地居民的兒時記憶,動物雕塑作為象徵,隱喻花蓮未經重整的歷史議題。成為作品的殘缺雕塑如同奇觀,但我們在觀看動物時,也能感受到我們被觀看著。讓它們面對大海的安排,是想解放在雕塑體內的靈魂,還是藉著看海梳理自身被困在山林的記憶?

《帕洛瑪先生》以主角帕洛瑪在海灘漫步並與裸女眼神交換的瞬間,帶出了「看」與「被看」的「觀看」議題,探討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心理關係。此次《當你看了一個海浪》的作品圍繞在海洋、土地與物件串聯之後呈現的主客轉移歷程,以及在當代如何重新看待過去的歷史。當看海不再是單純的一件事,我們是否能重新關注、認識與反思自身與原生土地—小至花蓮港大至整個臺灣—的內在關係;進而在這個因為疫情而全球重新調整的契機裡,透過看海來釐清自己的內心,並與之譜詩?

See Also
與海共譜內心的詩:2021年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 ,陳沛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