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民族冠名的未來主義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進步的,這多少要歸功於非洲未來主義的大幅普及,以及在左傾的藝術圈子中許多此類未來的生產。但即使這些遠景包覆了我們圍繞著新坐標的存在軌跡—可以說,向預測性的資料集合增添更多資訊—這樣的策略本身仍詭異地矛盾。(註1)
—Alex Quicho,〈熱帶未來主義設想我們命運的氣候〉(Alex Quicho, Tropical Futurism Envisions the Climate of Our Fate),《連線》雜誌
今年初《連線》雜誌發表由Alex Quicho撰稿的專文,斷言各種(以「民族」冠名的)未來主義的失敗。她先是引用文化評論馬克.費雪(Mark Fisher)十年前說過的「未來緩滿取消」(the slow cancellation of the future;摘自《Ghosts of My Life》)及酷兒理論家李.艾德曼(Lee Eldman)取消「生殖未來」(reproductive futurity)的主張,來佐證所謂的「未來」早已不是如我們所想像。接著又批判生殖未來主義和那些所謂創新的企業未來主義,並指出種種氣候混亂與敘事崩潰的不確定,才是當下要面臨的問題—怎樣建構一個差異和集體構成的未來—如藝術家Sin Wai Kin所說的「想像一個向下而非前進的未來」?因為對她而言,無論「中華未來主義」(Sinofuturim)、「海灣未來主義」(Gulf futurism)或各種換湯不換藥的未來主義,都像左派慣用的多元文化主義提案般,提供表面差異均質、實則維持了新自由主義的體制性剝削,而沒有針對病灶的替代方案。
自從前年因為疫情導致全球版圖重組以來,《群島資料庫》計劃陸續發起「未來群島工作坊」(2020)、「雙生群島」(2021)兩個跨國線上工作坊/駐站計畫,試圖在延續過往交流的基礎上,展開區域共造未來的藝術探索。連兩年參與計劃的印尼藝術組合伊旺與蒂妲(Irwan & Tita)也在計畫支援下先後完成〈BATAM:當您抵達時您將後悔〉與〈鐵胎盤〉兩件錄像—不但承襲其在「火環」(環太平洋火山國家)計劃裡一系列跨學科的研究,也透過跨國人口流動的背景議題,探詢關個馬來群島的未來。另一位連兩年參與計劃的藝術家張欣,則與藝術家林亭君以團隊「lololol」之名共同完成〈未來道:乾坤大挪移〉AR/VR計劃,不但自己寫程式拼貼腦中想像的虛擬場景,更在計劃期間考察馬來武術(Pencak Silat)、火山地形與爪哇原住民部落等地方知識,鑲嵌進充滿未來感的運算地景裡,在無法出國踏查的前提下成果令人驚嘆。(參見其研究〈未來道:乾坤大挪移〉)。
無論是在「未來群島(Nusantara in the Future Tense)」為名的工作坊裡探索未來的馬來群島藝術家、及前述的兩組藝術家,或者是在「雙生群島」裡關注「越境者」的李奎壁(〈誰是越境者?李奎壁與卓瑪慈仁(Dolma Tsering)的對話〉)與探討「歸屬感」的潘台明(〈旅人、路徑與地方:專訪《雙生群島》駐站藝術家潘台明〉),他們在思考區域的未來時,肯定都無法忽略越來越破碎化的地緣政治認同,以及越來越被掏空的國族敘事意義。正是在這種不穩定的認知基礎上,我們必須自問:提出一種群島的「未來主義」想像(Archipelago Futurism)會是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嗎?這樣的未來主義又是否落入前述文章所批判的,只追求表面差異的修正式「未來主義」照樣造句,而無法帶來真正不一樣的未來想像?
事實上,若我們考察以區域冠名的未來主義論述,早在2016年《ARTFORUM》的副主編Dawn Chan,就曾經將「亞洲未來主義」(Asian-Futurim)定調為一種「科技東方主義」的延伸形式,正如「東方主義」提示的對立慾望結構,是使西方人誤解並未能體認始終虛幻的日本文化的某種「鏡像階段及其裝置」。而後在策展人朱峯誼延續「亞洲未來主義」討論的亞洲藝術雙年展相關評論裡,他更進一步剖析科技東方主義賴以運作的「物質(經濟與技術)」與「精神(文化)」雙吸子的循環構造,正是源出於一條從西方、東方再到東南亞的(殖民)現代性密度曲線。在此語境下,「未來」於是成了「西方大寫的陽具、是輪迴、是精神式的事件視界、是匱乏,也是慾望之物」(朱峯誼)。
此次專題裡還收錄了原為總督府工業研究所所長池田鐵作所寫的〈戰爭與研究機構〉一文,原為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譯為中文並出版為《場所檔案#2》。早在80年前,身負帝國研發使命的池田所長就在《臺灣日報》「大東亞臺灣科學團的動向」特輯裡聲稱「臺灣的工業化,首次擁有從現在到未來恆常不變的重大性」;令人好奇的是,當時的他是否夢想這座位於帝國最南端的這座小島,可能化身為逆轉西方—東方現代性密度曲線的奇異點?至今,追問有沒有「群島未來主義」的我們,是否也落入炮製西方的「進步未來」輪迴陷阱裡?對於這樣的擔心,我認為不妨以大洋洲作家Epeli Hau‘ofa(1939~2009)提議的「群島之洋」(Sea of Islands)作為重提群島未來想像的依據。原因無他:正是在對海洋共享傳統(而非單一、進步的「現代性」)認同下,「未來」得以在某處共享、持續、顯現—
—於是,以水為媒介,共享未來的海洋,也就「鞏固了某種將『群島』建構為一張關係、地點、理念流動網絡的方式」了。(註2)
Footnotes:
刊頭創作:姚睿蘭(Yao Jui Lang),〈銅礦、金星、價值技術物〉(Cooper, Venus, Value Tech-objects, 2021)N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