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54:
Ecological Dialogues in The Sandbox
沙盒裡的生態對話
December, 2022 策劃: 南方宇宙生存指南, 吳其育 刊頭: 吳其育Wu Chi-yu 協力: 陳璽安, 許修豪, 徐詩雨, 鄭文琦
Dec
2022

年初回到臺東利嘉的山坡地,我記憶中的釋迦園早已經過多次改造而不復果園的樣貌。現今家族中因為沒有人力常駐,蔓生的小花蔓澤蘭藤蔓甚至爬得比人還高,殊不知是覆蓋於老家試種的咖啡樹上,在將被壓垮的樹叢中還找得到也許是最後的咖啡果。每株植物的種植都為這片坡地帶來不一樣的影響,自農業發展支出,人類便將「生態」視為可以建造的目標,透過各種不同的規劃力量,為了可以營造出適切的環境與產能,成為這星球上最小也最早的生態工程。

自2020年,我與策展人陳璽安在《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展覽的合作,以及進行中的鍵盤田調是我重新觀看這片山坡地的開端。我們試圖通過想像來理解一個世界邊界的形成。在臺灣的歷史上,環境之間的碰撞正是源於不同族群對於邊界想像的衝突,而遷徙、定居、開墾則是邊界位移的事件。我們從想像世界開始,藉由一場與小說家吳明益的訪談,來了解他如何勾劃一座想像的島嶼,其中也了解到生態學中物物相關的複雜關係。這次專題計畫即是希望接續此構想,從不同學門推進一種生態共存模式的實驗性討論。

返鄉之行不久後,在一場與《數位荒原》主編的Nasi lemak聚餐中,馬來西亞學者廖卓豪分享著美食評論和他對華語語系討論馬來西亞文學的想法,同時好奇臺灣藝術圈又如何看待。在一邊討論邊陲想像的同時,我才理解到,假如轉換角度,在臺灣常聽到的華語邊陲特質,在另一個環境中或許始終是強勢且中心化的?眼下的料理在調味、飲食方式與情境上也都有許多臺灣化的改變,或許也是一種「在地化」的安頓(settle)?對於異世界的凝視,成為我們共同規劃「南方宇宙生存指南」研究計畫的初步想法—或許這個合作可以集合幾個喜歡東南亞料理的人,在海南雞與肉骨茶之間展開對於南方的關注?

在此《數位荒原》與「白浪的定居殖民博物館」合作的專題中,我延續前述計畫概念,並將自己對於生態工程的好奇,透過推測式提問與不同學門的專家討論。與歷史學者陳偉智的訪談,始自日治時期博物學家的臺灣調查,談早期研究與統治者之間如何不可切分但又外溢於初始設定的目的。比較文學學者蔡林縉的訪談則從臺灣的電影與宣傳影片,來說明定居殖民不會終結的特質。人類學者謝一誼通過常民生活中人—物交換的市場,進一步延伸到非人物種與人之間的勞動關係,及其近年參與的藝術計畫。生態人文研究者林益仁透過自身研究歷程,介紹臺灣原住民運動與生態政策緊密的關係。在四場對話中,我們都試圖在推測式提問中,和與談人一起想像另一種歷史現實以外的生態認知。

沙盒,作為專題的概念起點,原本係指程式開發中可自由嘗試的封閉環境。我們希望透過推測性的假設條件開展與不同學科之對話,如一個存在於人與人對話或思考的沙盒;但不同於數位生態,人腦無法透過切斷連線來達到實體隔離。而這也是在對談中不可預測且有趣的部分,談話間成形的結果,好像回到年初踏上的山坡地上,是一片人類想要仔細控制、栽培的土地,然而,如同織網般連結的環境變因,總是存在難以臆測且不可預期的可能性。生態的沙盒終究是一個假設性的構想,而人—生態之間適切的合作架構是否存在?我們從未可知,但在這個後疫情的時代,或許人—人之間點對點的連結,形成網絡,才是我們可能逐步建構的目標。

 


刊頭創作:吳其育(Wu Chi-yu),2022

See Also
See Also
閱讀歷史的邊緣:與陳偉智對話 吳其育、鄭文琦、許修豪 (訪談), 吳其育 (整理)
December 31st, 2022
本次與歷史學者陳偉智的對話聚焦在殖民史料應如何再現歷史現場。日治時期的博物學家透過攝影作為田野方法,在當時,影像技術如同治理工具,研究則多以有用性作為目標。假設在一個架空時空中,存在著一份不代表著治理者觀點的檔案,以不同的方式記錄著當下的人種、物種及其生活環境,那麼,我們該如何閱讀史料與歷史現場的關係,並想像是否存在著不具「殖民目的」的檔案?   您在〈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2017)中...
和自然—文化重新相遇:與謝一誼對話 徐詩雨、吳其育、鄭文琦 (整理), 徐詩雨 (整理)
December 20th, 2022
我們希望以推想的方式問答討論「潮濕環境作為物物相關的連結」的概念。謝一誼在〈吃冰〉這篇文章中 (註1),簡述了近年的實踐,並以「潮濕」作為介質特性去連結物物相關的世界。我們很感興趣於她提到花鳥蟲魚市場的交易活動,與其所處的人類中心與去人類中心間的邊界,所以希望從物(或生物)的交換機制討論,來想像是否有種當下人類所忽略,但在未來卻迫切需要的循環生態觀。   您在Creators計畫的《海水...
思考白浪徵狀:與蔡林縉對話 吳其育、陳璽安 (訪談), 陳璽安 (整理)
December 31st, 2022
本次與學者蔡林縉的對話中考慮了定居殖民結構的概念。試想,若定居殖民仍是進行式,那麼,當前應該也有一部隱而不顯的「定居殖民宣傳片」,並且將比歷史上的殖民宣傳更難識別。本次訪談圍繞著這部虛構的宣傳片展開,希望透過與蔡林縉的對談,了解這部未來宣傳片的內容。究竟,這部勾勒出臺灣當下徵狀的定居殖民宣傳片,其樣貌為何?   感謝您接受我們的訪問。為了尋找一部當下的定居殖民宣傳片,我們希望借助您的專業...
初識林益仁的名字是看到他的〈從生態靈性觀點看食物〉(註1),林老師寫到他到尖石鄉行走紀錄泰雅族小米播種的和解儀式(Sbalay)以及他的反思,隨後才又看到他的更多文章。在深入理解他的背景以前,光是閱讀網路上的文字,實在很難想像林老師不只是倫敦大學的地理學博士,更是一位長期浸淫於原住民田野知識裡的生態學家。   您過去是從傳統認知上的理科背景出發,在生態學領域也都有非常理科的範式方法,為何...
各位親愛的旅客您好,您現在所聽到的這個聲音,是由「南方宇宙檔案館」特地為參觀本館的旅客所錄製的語音導覽系統。導覽的全長大約是21分鐘,底下您將聽到檔案館的七個導覽主題,包含南方殖民地的博覽會、港口、苗圃、專賣、煤礦,還有其他基礎設施的物質或非物質檔案,必定讓您感到有如置身於殖民地。 在每段檔案的導覽開始之前,您會先聽到導覽的檔案名稱,以及它發生的年代背景。現在請您擺出最舒服的姿勢,專注在您的呼吸上...
南方阿片統一論 (1943) 荒川淺吉, 鄭惠文 (中譯), 黃亮融 (Trans.)
July 14th, 2022

談到鴉片問題,儘管它只侷限於東亞領地,但仍被視為全球性的國際政治問題,原因之一就跟前述一樣,因為鴉片是美英等白人列強用來侵略、壓榨東亞的獨一無二的武器,但現在帝國敲響了警鐘,這些白人列強已被民族的覺醒給徹底擊退了。不過,即使白人離開了,他們在過去一世紀養成的陋習,已根深蒂固不可拔除,對此該如何處置,是左右今後東亞民族興亡的重要問題,必須舉十億民族之力,以最認真的態度去面對。跟米、鹽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