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回到臺東利嘉的山坡地,我記憶中的釋迦園早已經過多次改造而不復果園的樣貌。現今家族中因為沒有人力常駐,蔓生的小花蔓澤蘭藤蔓甚至爬得比人還高,殊不知是覆蓋於老家試種的咖啡樹上,在將被壓垮的樹叢中還找得到也許是最後的咖啡果。每株植物的種植都為這片坡地帶來不一樣的影響,自農業發展支出,人類便將「生態」視為可以建造的目標,透過各種不同的規劃力量,為了可以營造出適切的環境與產能,成為這星球上最小也最早的生態工程。
自2020年,我與策展人陳璽安在《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展覽的合作,以及進行中的鍵盤田調是我重新觀看這片山坡地的開端。我們試圖通過想像來理解一個世界邊界的形成。在臺灣的歷史上,環境之間的碰撞正是源於不同族群對於邊界想像的衝突,而遷徙、定居、開墾則是邊界位移的事件。我們從想像世界開始,藉由一場與小說家吳明益的訪談,來了解他如何勾劃一座想像的島嶼,其中也了解到生態學中物物相關的複雜關係。這次專題計畫即是希望接續此構想,從不同學門推進一種生態共存模式的實驗性討論。
返鄉之行不久後,在一場與《數位荒原》主編的Nasi lemak聚餐中,馬來西亞學者廖卓豪分享著美食評論和他對華語語系討論馬來西亞文學的想法,同時好奇臺灣藝術圈又如何看待。在一邊討論邊陲想像的同時,我才理解到,假如轉換角度,在臺灣常聽到的華語邊陲特質,在另一個環境中或許始終是強勢且中心化的?眼下的料理在調味、飲食方式與情境上也都有許多臺灣化的改變,或許也是一種「在地化」的安頓(settle)?對於異世界的凝視,成為我們共同規劃「南方宇宙生存指南」研究計畫的初步想法—或許這個合作可以集合幾個喜歡東南亞料理的人,在海南雞與肉骨茶之間展開對於南方的關注?
在此《數位荒原》與「白浪的定居殖民博物館」合作的專題中,我延續前述計畫概念,並將自己對於生態工程的好奇,透過推測式提問與不同學門的專家討論。與歷史學者陳偉智的訪談,始自日治時期博物學家的臺灣調查,談早期研究與統治者之間如何不可切分但又外溢於初始設定的目的。比較文學學者蔡林縉的訪談則從臺灣的電影與宣傳影片,來說明定居殖民不會終結的特質。人類學者謝一誼通過常民生活中人—物交換的市場,進一步延伸到非人物種與人之間的勞動關係,及其近年參與的藝術計畫。生態人文研究者林益仁透過自身研究歷程,介紹臺灣原住民運動與生態政策緊密的關係。在四場對話中,我們都試圖在推測式提問中,和與談人一起想像另一種歷史現實以外的生態認知。
沙盒,作為專題的概念起點,原本係指程式開發中可自由嘗試的封閉環境。我們希望透過推測性的假設條件開展與不同學科之對話,如一個存在於人與人對話或思考的沙盒;但不同於數位生態,人腦無法透過切斷連線來達到實體隔離。而這也是在對談中不可預測且有趣的部分,談話間成形的結果,好像回到年初踏上的山坡地上,是一片人類想要仔細控制、栽培的土地,然而,如同織網般連結的環境變因,總是存在難以臆測且不可預期的可能性。生態的沙盒終究是一個假設性的構想,而人—生態之間適切的合作架構是否存在?我們從未可知,但在這個後疫情的時代,或許人—人之間點對點的連結,形成網絡,才是我們可能逐步建構的目標。
刊頭創作:吳其育(Wu Chi-yu),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