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愚人生
這個題目下得稍微虛誕了。事實上,林國榮(大家都習慣喚他「Wing」)旅居英國期間的創作實踐讓人有一見如故的親切感,從召喚結構到言語行為,滲透力和侵蝕力俱厲。親切,不外是他挪借了日常生活來充當其作品的審美底蘊;可是他的心思很深,直逼觀眾在意識記憶裡打了一個鬱結,令人莫可奈何。
蔡長璜:簡要地說,你的作品所要顯示些什麽?
林國榮:早期的作品傾向表達單純的存在意識;它們都是一些生活裡的寫照,要傳達的就是在做那件作品時的心境,一股清醒意識流。總之,就是要加強我存在的能見度;後來卻發覺這些作品太封閉了。接著就發展到互動式裝置,即一種需要觀眾的介入、互涉而完成的藝術,藝術家與觀眾同一時間內是藝術作品的創造者和消費者。整個創造過程被拆解成一系列的事件,這些事件是短暫的、意想不到的、真實的、美麗的…。最終的概念仍是─生活!
蔡:有幸賞觀了你出國前的幾件作品,然而那些新作比較上似有「大躍進」的感覺,尤其在精神需要與審美態勢(aesthetic gesture)均有顯著的轉變。可以深一層聊一聊嗎?
林:我對美學的判斷方式已改變—也許不是改變,然卻由新的美學理論所替代了—環境對個人的藝術創作固然會帶來某種程度上的催化作用。當我在英國時,參觀的藝展無數,其中的創作趨向不勝枚舉,甚至多到有些氾濫了。這種情形教人為之一振,它提供了一種(重新)評價藝術之精神性的方式,相對而言也建立起個人的審美立場和判斷。我發現了藝術的可能性,並且覺得藝術家有必要去擴展藝術的概念,唯有對藝術的定義產生興趣,他始能推衍、拓擴藝術的邊界。人要是從一開始就只仰賴現況的話,豈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發明?藝術也一樣,需要與時並進。
蔡:你的創作陳述(statement)裡時不時都會提及「存在意識」或「存在主義」的字眼。容許我像孩子似的問一句:我們是否只有透過藝術實踐才能具體地實現個體存在的「歷史痕跡」或「生存形式」(living form)呢?
林:一個人如何領略到個人的自由意志與行使選擇的權力,乃至最終踐行了自體的真實性生命,顯然都是存在主義的基本概念。作為一個存在者,即帶著對生命形式的好奇眼光,總會向一切與生命攸關的命題逼近、求索。身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我只想做好自己的本份,用我的工作來探討我的生命形式,遺留下些許的痕跡。基本上,我們能夠藉著日常作息而體悟到生命的形式,不管是知性的或者勞力的。我們能否透過其它的活動來實現生命的形式嗎?那當然,歷史典籍裡的那些英雄兒女們的事蹟便足以佐證了。
蔡:可否簡單的講述關於〈釣愚〉(Licensed To Wait)這件作品的媒介選擇、裝置形式、空間經營…等情況。
林:這是一件限地製作(site-specific)的作品,即針對場地來構思的創作。我在(三樓的)展廳靠窗處搭建了一個造型簡單的平台,上面備有釣竿、椅子和其它用具;那個久被封鎖的窗口打開了,釣竿橫空而出,魚線直直落到樓下的河流裡。我在那裡垂釣,耐心等著想上來觀展的「愚」兒。除此之外,現場也擺設了一個魚缸,裡頭有兩條蘇門答臘與馬來半島一帶特產的Bala Shark暢游著。透過魚缸,還能看到後面的海景圖燈箱。牆上掛了一張從舊貨商店買來的海報—海報上寫著一句標語:「除了人類,其它動物都會享受生命」—還有一張在英國註冊的釣魚執照和Bala Shark的簡介以及未經曝光的照片。這張標題為「無」的照片,是我用SLR在沒有打開鏡片罩子的情況下拍的;人赤條條的來到這個世上,也是赤條條的走,若有若無,見仁見智。總括來說,它寓示了一種情境,在在勾起觀眾對充滿荒謬感的生命的反省意識。
蔡:〈釣愚〉隱喻自然時序輪轉無限,而人生過程短暫倏忽的藝術展演,創作者彷彿可以通過「等待」而接觸到時間的質感,並且「賦予生命一種意蘊」。然而,作品和作為接受者的觀眾的關係又是什麽?
林:印象中,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也說過類似這樣的話,在這個世界上,時間是一種看不見(invisible)、摸不到(intangible)的東西。透過藝術的形式,我冀能將之變得可觸摸的、有質感的東西。
從觀眾的反饋,可以說,他們都曉得我的出發點。我們的溝通方式非常直接,當他/她們看見我在釣魚,總會靠過來問:「你在等什麽,三樓怎麽可能釣到魚呢?」我也會老實不客氣地回應:「那你又在等什麽,你活著是為什麽?」其實,waiting is forgetting what you are waiting for,只有在等待的過程中所進行的事件令到等待彰顯意義。這些都可以從釣魚這種休閒活動中轉喻出來,人生和釣魚不都是漫長的等待嗎?兩者的關係不期而遇了。這件作品尤其讓觀眾感受了「慢」,「慢」其實是對時間的依戀,它根本不存在這個空間裡,那是因為時間正以同樣的速度流逝了。但是「慢」可以使食物變得美味,酒特別香醇,生命也特別有意義。希望從這件作品裡,觀眾可以體驗到時間跟生命的連帶關係。因此,作品引導性的使觀眾聯想到生命的奧妙及無奈。只要有追憶的能力,我們還活著!
蔡:你是不是認為觀眾的參與非常重要,甚至是作品中必然的構成因素?
林:我將創作視為一種「藝術體驗」(art experience),創作者需具備情境轉化的功夫,唯有有意義的藝術體驗方能「create sensation」(創造感性)。以〈釣愚〉這件作品來講,當觀眾進入畫廊,卻看到有人在釣魚,他/她打從心底很難不會疑惑:「這人怎麽在這裡釣魚呢?」進而好奇地問:「你到底在幹什麽?」間接上,他/她已經介入到這件作品了。
觀眾儼然一個重要元素。我首先調換身份,以觀眾的角度來考量,例如像〈On The Wings of Love〉(註1),那裡有個望遠鏡,它是否成功誘引我/觀眾與之互動,端視我/觀眾會不會趨前去望一望?抑或想看見什麽?然後又作何联想?如果觀眾不願參與,作品就無法完成了。
(藝術家簡介:1980年誕生於雪州沙登,多媒體大學畢業,數位媒體本科;後負笈英國諾威治藝術與設計學院,考取藝術碩士學位。爾後,他的展演形式集現成品、影像、裝置、行為和概念藝術為一體,而秉持著與觀眾互動的主張來進行創作。旅英期間發表的作品,質量皆非常可觀,除了訪談中所提,另有〈A Remembrance〉(2005)〈David + 1 Painting〉(2005)、〈LI FEAR T〉(2005)等。近期亦發展數位聲音、新媒體藝術,如2012和YAP Sau-Bin等人合作的〈OPERASI CASSAVA (CASSAVA OPERATION)〉;相關作品以及其背後的概念之詳情,可上網瀏覽個人網頁:cargocollective.com/limkokyo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