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The Post-Digital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後數位景觀社會
June 10th, 2014類型: Opinion
作者: 張賜福 , Wang, Sheng-shih (trans.)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國立台灣美術館《奇幻視界-2014國際科技藝術展》
本文〈後數位景觀社會〉為策展人張賜福為國美館《奇幻視界-2014國際科技藝術展》所撰之專文。文中作者引入近來常被討論的「後數位」(post-digital)概念,並沿用尼葛洛龐帝等人關於「數位革命終結」等等的說法,企圖呈現後數位景觀社會的(新)美學議題。
Fred PENELLE, Yannnick JACQUET, Antivj, Mecaniques Discursives; photo courtesy of artists

近來在討論數位技術與藝術實踐的種種現況時,「後數位」(post-digital)是一個經常被提出的概念。這個詞彙其實並非直到現在才出現,至少在2000年的時候,新媒體藝術家羅伯‧佩波羅(Robert Pepperell)與麥可‧龐特(Michael Punt)即合著過一本名為《後數位之膜:想像、技術與欲望》(The Postdigital Membrane: Imagination, Technology and Desire)的書,將當時勃興中的數位技術、人類想像力與藝術創作,進行清晰有趣的案例分析。

在上個世紀末的當時,他們提出面對不斷加速技術演進的數位時代,人們自此無法脫離on/off、0與1的世界,進而從人的基本需求與反應為中心,提出後數位時代的願景。其中羅伯‧佩波羅更是早在1995年即出版過《後人類狀態》(The Post-Human Condition),探討人類與科技不斷提高共生狀況的現實。十餘年之後的現在,許多評論者開始將後數位視為當代,而將數位推擠到過去式的討論範圍。在不同創作類型的領域中,常常對數位技術帶來的便利性已視為當然,並同時聲討其無新意與魅力喪失的缺失。

以音樂為例,電子音樂家金‧卡司柯尼(Kim Cascone)的著作《失敗的美學》(Aesthetics of Failure),引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創辦人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所言:「數位革命已經結束。」西方世界與好萊塢已經以商業手段打包帶走了。這些來自第一線創作者的意見雖然不是定論,卻是非常具有建設性的質疑,因為他們正是最接近數位技術與藝術創作的專家。在這些例子當中,羅伯‧佩波羅在90年代即受邀於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展出,金‧卡司柯尼則參與了大衛‧林區(David Lynch)電影《雙峰》(Twin Peaks)的音樂創作,都不是外行人在圈外的生疏臆想。這些討論無法一一列舉,但都有類似的態度,一致指向相近的焦點,即作為人的意義及重新思考的必要性。

Urbansreen, OBJEKTIV; photo courtesy of artist

《媒體考古學》(Archaeology of Media)的作者西格弗里德‧齊林斯基(Siegfried Zielinski)曾回應一個問題:新媒體真的新嗎?(Is New Media Really New?)他在1999年接受電視訪問時,曾經提出一個人類文明進程的淺白立論,即:此刻的我們並非完全創新,而是在歷史累積的基礎上緩步向前,朝向未來,數位科技亦是如此。身為新媒體藝術的前衛學者,有趣的是,他並不看重一般以為新媒體藝術應該具有的互動的特質。關於互動,他認為是一連串被設定的程序,本身並無關藝術,甚至有害於藝術表現的多樣性。能讓觀者隨意選擇不同的可能性、自由組合,一直是自從超文本標示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觀念普及廣泛應用之後,被視為時代特色與數位藝術的強項,並加以推崇。但他卻一語道破其中的弔詭,也就是說,看來廣泛、難以數計的互動選項,其實是在觀眾與作品之間有限制的變化,是無稽的,甚至於對藝術有害。他進一步解釋數位與類比在性質上如何區別的問題,簡潔有力指出了:數位技術是被發明來避免錯誤,它可以創造完美的計算,基本的特質是「正確」。然而演化與創造行為卻與此相反,錯誤與混亂常是必須的。西格弗里德‧齊林斯基認為數位在生活中許多面向並不夠強壯,相反的,類比的熱情與非理性的力量更可以依賴。

數位技術與顯示介面的高度發展,雖然提供了細緻模擬自然的視覺介面,背後仍然是一連串複雜不容錯置的指令,完全不離正確計算的功能。當計算功能提高數千萬倍的反應速度後,提供了人的感知經驗無法察覺順序的指令,而被我們視為同時並存的多樣選擇。事實上,它所提供的只是容量有限的分類路徑,選擇即便看來目不暇給,仍然是有限的組合。而類比或自然現象,一開始就提供完全無限的可能性,但無法重複與保證正確。非理性的熱情與理性的技術經常是不相容的,而新媒體核心價值就必須建立在不斷更新與反思的精神性辯證之上。或許,我們必須努力的是將非理性、熱情的力量,置入理性的邏輯與機械技術之中,創造出數位與類比的全新融合。

Fred PENELLE, Yannnick JACQUET, Antivj, Mecaniques Discursives; photo courtesy of artist

近半個世紀之前,居伊‧德波(Guy Debord)出版《景觀社會》(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創造了「景觀」(Spectacle)的概念,作為資本主義發達社會危害人類精神的原點。像所有的前衛思想一樣,他的基本主張是反藝術、特別是與真實生活脫離實際聯繫的藝術生產。因為作為愚弄人類的手段之一,由資本主義源頭所生產的一連串限制性影像符號,最終將使人類真實情感的表現,都被限縮在有限性的影像或詞彙裡,徹底被統治而不自覺。將這些主張拿來與現況作對照,在邁入後數位時代的此刻竟然並不顯得陳舊,反而是更加生動的描寫,彷彿是在現場的陳述。因為他所反對的情況一直都沒有本質性的改變,尤其在數位技術完全融入生活之後,相對應的控制手段更加精密與難以擺脫,這些軟硬體工具被用心製造成精品的樣貌,安靜無害遞送到我們的手上,讓我們樂於收納展示且愛不釋手。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所有的人都迷上了智慧手機指尖點選滑動的互動行為,專心膜拜的樣子彷彿形成了一種集體催眠的奇觀。其中的聲光內容、資訊傳遞與回饋方式,正如同居伊‧德波所憂心的未來,人們使用著被預先設定好的貧乏詞彙溝通著,並表達出誤認為是出自於自己感受的意見。沒有人有機會能阻止這種情況持續發展,因為數位技術現在已經取得大多數人的信任,從人的助理演變成人的代理,但是基本上,使用者選擇權(Opt-in/Opt-out)的闕如正是自由社會的反向指標。

除了上述的嚴重缺點之外,剩下都是眾人皆知的優點。持續創新的技術確實提供了最多的機會,前所未有的在藝術領域裡作為創作工具的代表。藝術家也跟一般人一樣,身處在這個後數位景觀社會之中,無法獨自創造出另一個世界,但藝術家卻應該擁有更敏銳的觀察力與行動力,滲入這個被數位技術層層羅織的網罟,作為典範轉移與反抗的先鋒,而不是加入景觀的生產線。藝術家也是樂觀的批評者,但只能以藝術作為反藝術的武器。媒體變體學(Variantology of Media)的研究指出,偶一出現不合時宜的發明,在另一個時空下可能啟發、改變了媒體常態發展的歷史。在數位藝術即將成為老詞的現在,也應該是群魔亂舞的浪漫時代,以便向後世證明我們並不怠惰。

偏見即主張。在藝術的領域裡,我們無法提出周延的論述,只能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老實說出來。

See Also
The Posthuman Condition ,Robert Pepperell
The Postdigital Membrane: Imagination, Technology and Desire ,Robert Pepper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