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15:
Digitalization: from Vision to Motion
動態、影像與數位化
July, 2014 策劃: 鄭文琦 刊頭: 陳玲娜 協力: 林怡秀, 謝杰廷, 雷煦光
Jul
2014

數位化:從視覺到動作 (Digitalization: from Vision to Motion)

本期專題《動態、影像,與數位》(Digitalization: From Vision To Motion)顧名思義,涵蓋了數位化的「視覺」與「動作」兩個板塊。對應這兩大面向的,分別是長期和《典藏今藝術》合作的李立鈞所企劃的「類比與數位」(The Analog and the Digital)系列三篇文章,以及由鄭文琦企劃的「尋找當代舞蹈的新規則」子題,包含分兩篇刊出的日本山口情報藝術中心RAM(Reactor for the Awareness in Motion)開發人員訪談,和特約作者謝杰廷、雷煦光為文回應。在這兩條主線後,張賜福為2014科技藝術大展所寫的專文〈後數位景觀社會〉為我們補充了具有歷史厚度的美學觀點,讓讀者在還原「數位」作為技術發展的階段性意義上,重新思索「數位藝術」作為一種美學形式的局限性,還有它與舞台(特別是舞蹈)藝術結合的創新視野。

對於這樣的專題形成歷程,這裡還可以補充幾點背後的思路:

一、雖然李立鈞在影像部份,提出「類比與數位」的立論方式,但他的用意並不是要將兩個名詞對立起來,甚至在最後一篇舉出1982年電腦發展之初的迪士尼電影《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為例,提出數位(化)可以只是一種風格化的影像,甚至可能是由工作人員以類比的手工方式後製完成。之所以這樣寫,是因為過去關於數位美學的論述,總是習慣把「數位藝術」一詞絕對化,把「數位影像」描述為一種更優於「類比影像」的位階。因此還原數位與類比的分立狀態,讓我們可以重新從感知的層面去親近影像的本質,進而釋放它在創作層次上的更多潛力。

二、山口情報藝術中心(YCAM)推動數位藝術與其他類型結合的成就,向來為台灣觀眾所熟悉。去年台北數位藝術節所邀請的RAM舞蹈工作坊,便是為了向台灣表演藝術領域的朋友引入此種數位化的系統,因此「尋找當代舞蹈的新限制」子題,就是為了處理「當代舞蹈如何回應數位技術的挑戰」,並藉此尋找一種觀看數位舞蹈的方法。然而,推動RAM系統開發工具的靈魂人物,其實是佛賽舞團的日本舞者安藤洋子,而負責回應的台灣評論者,本身也都從表演的背景出發。這是否暗示了,同時作者生產者的作者(Author as producer)有可能解決論述與生產之間的意識形態矛盾呢?

三、當參加YCAM工作坊裡的舞者穿上感應器時,他們看見了自己身體的幾何圖像,他們的身(肉)體卻不被看見。杰廷提出的命題是:RAM對動態的『感知』(awareness)是否仍是『在動態裡的感知』(awareness in motion)?當舞者在動態裡的身體被轉為在螢幕上的點/線的幾何圖像,即時地呈現出他們的動態,則舞者的動態像是成了一個在舞者外的動態影像。這裡揭櫫的不但是舞者的視覺和動作層次,應該如何在數位影像裡達到一致;更遙指向這個抽象化的身體,應該如何重新被感受到,也就是表演者的身體如何在數位藝術裡被看見、被認識-甚至「它還需不需要被看到」的命題。

雖然距離建立一種數位身體美學的目標還相當遙遠,但如果因為這樣的專題方向,能夠提醒人們注意到在台灣的數位藝術論述裡長期缺席的身體意識(而且是作為可見主體的身體)的話,這次的專題也算是有些貢獻了。

See Also
See Also
台上的女舞者微微閉起眼睛,像是沉入了自己的夢中世界;跌跌撞撞地走向舞台一側的那面牆。她一邊在前方揮舞著雙手,一邊緩步前進,身體卻沒有碰撞到路上的任何桌椅;她像是一個白天的夢遊者,正探索那個我們看不見的內在空間。 這一幕是台灣觀眾最熟悉的德國舞蹈家畢納‧鮑許(Pina Bausch)所編舞並多次演繹的作品〈穆勒咖啡館〉(Cafe Muller)開場。雖然在舞台上凌亂堆放的咖啡桌椅,阻隔了觀眾尾隨女舞...
穿上感應器,舞者一邊動,一邊看見在螢幕上,他們在動態裡的身體被轉為了點/線的幾何圖像,即時地呈現出他們的動態。從螢幕上幾何的身體,他們還是能辨識出每一個點/線對應到的是自己的身體或是其他舞者的身體,是他們的頭、手或是腳。舞者看見他們身體的幾何圖像,他們的身(肉)體卻不被看見。   觸發「溝通」與「動態想像」的RAM 這是舞者安藤洋子、程式工程師以及山口藝術中心(YCAM)的工程團隊一起開...

本文的命題是:這裡所謂的「數位化」,指得不是「數位典藏」那樣的數位化。此篇小文所要觸及的,是關於「科技-舞蹈」如何在「與數位技術共作」的過程當中真正數位化?而所謂舞蹈的數位化又可能可以是哪種美學意義上的指涉?讓我們從數位科技發展中,「科技與人」的兩個概念開始:

1960年代,兩個實驗室的出現分別代表著兩種對於「科技與人」這組關係的截然不同的「未來想像」。其一是AHIRC(Aug...

在19世紀中,當人們第一次接觸到「攝影術」時,他們對於這個新技術的第一個印象並不是攝影的「可複製性」,而是攝影中所埋藏的「細節」。譬如美國作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就曾在1840年以近乎驚嘆的語氣寫到,如果用放大鏡去觀察尋常的藝術作品,自然的痕跡往往會隨著放大而漸漸模糊、消散,然而,用放大鏡觀察達蓋爾銀版(Daguerreotype)時,我們看到得會卻是「絕對的真實」(absol...
在電影史上,迪士尼公司在1982年推出的電影《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通常被視為「數位革命」之後的重要里程碑。然而,這不只是因為它的劇情描寫的是一個電腦工程師為了駭入突然不受控制、企圖控制世界的人工智慧系統時,被「數位化」吸收進「數位世界」,與善良程式聯手對抗邪惡電腦系統的故事,更是因為它的「美學風格」:《電子世界爭霸戰》中大量的幾何圖形、散發著冷光的場景、影像在當時,一個剛剛開始把電腦技術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