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從視覺到動作 (Digitalization: from Vision to Motion)
本期專題《動態、影像,與數位》(Digitalization: From Vision To Motion)顧名思義,涵蓋了數位化的「視覺」與「動作」兩個板塊。對應這兩大面向的,分別是長期和《典藏今藝術》合作的李立鈞所企劃的「類比與數位」(The Analog and the Digital)系列三篇文章,以及由鄭文琦企劃的「尋找當代舞蹈的新規則」子題,包含分兩篇刊出的日本山口情報藝術中心RAM(Reactor for the Awareness in Motion)開發人員訪談,和特約作者謝杰廷、雷煦光為文回應。在這兩條主線後,張賜福為2014科技藝術大展所寫的專文〈後數位景觀社會〉為我們補充了具有歷史厚度的美學觀點,讓讀者在還原「數位」作為技術發展的階段性意義上,重新思索「數位藝術」作為一種美學形式的局限性,還有它與舞台(特別是舞蹈)藝術結合的創新視野。
對於這樣的專題形成歷程,這裡還可以補充幾點背後的思路:
一、雖然李立鈞在影像部份,提出「類比與數位」的立論方式,但他的用意並不是要將兩個名詞對立起來,甚至在最後一篇舉出1982年電腦發展之初的迪士尼電影《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為例,提出數位(化)可以只是一種風格化的影像,甚至可能是由工作人員以類比的手工方式後製完成。之所以這樣寫,是因為過去關於數位美學的論述,總是習慣把「數位藝術」一詞絕對化,把「數位影像」描述為一種更優於「類比影像」的位階。因此還原數位與類比的分立狀態,讓我們可以重新從感知的層面去親近影像的本質,進而釋放它在創作層次上的更多潛力。
二、山口情報藝術中心(YCAM)推動數位藝術與其他類型結合的成就,向來為台灣觀眾所熟悉。去年台北數位藝術節所邀請的RAM舞蹈工作坊,便是為了向台灣表演藝術領域的朋友引入此種數位化的系統,因此「尋找當代舞蹈的新限制」子題,就是為了處理「當代舞蹈如何回應數位技術的挑戰」,並藉此尋找一種觀看數位舞蹈的方法。然而,推動RAM系統開發工具的靈魂人物,其實是佛賽舞團的日本舞者安藤洋子,而負責回應的台灣評論者,本身也都從表演的背景出發。這是否暗示了,同時作者生產者的作者(Author as producer)有可能解決論述與生產之間的意識形態矛盾呢?
三、當參加YCAM工作坊裡的舞者穿上感應器時,他們看見了自己身體的幾何圖像,他們的身(肉)體卻不被看見。杰廷提出的命題是:RAM對動態的『感知』(awareness)是否仍是『在動態裡的感知』(awareness in motion)?當舞者在動態裡的身體被轉為在螢幕上的點/線的幾何圖像,即時地呈現出他們的動態,則舞者的動態像是成了一個在舞者外的動態影像。這裡揭櫫的不但是舞者的視覺和動作層次,應該如何在數位影像裡達到一致;更遙指向這個抽象化的身體,應該如何重新被感受到,也就是表演者的身體如何在數位藝術裡被看見、被認識-甚至「它還需不需要被看到」的命題。
雖然距離建立一種數位身體美學的目標還相當遙遠,但如果因為這樣的專題方向,能夠提醒人們注意到在台灣的數位藝術論述裡長期缺席的身體意識(而且是作為可見主體的身體)的話,這次的專題也算是有些貢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