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16:
Museum of No Man
荒原博物館
September, 2014 策劃: 高森信男 刊頭: 吳權倫
Sep
2014

(Guest-Editor: Takamori Nobuo)喜歡博物館所特有的老朽氣息:每座博物館都自成一座世界,每座博物館會根據博物館出資者的需求來進行針對這個世界的描述;因此我們可以說,博物館所展開的世界皆是虛構的;然而博物館的採樣和構成組件皆取自真實世界,導致這片虛構場景具備無比的真實感。電影院所提供的幻象是線性的,是針對時間的模擬;而博物館則是一種時間凝結的狀態,他不模擬世界,他是將自身隔絕於世界之外的虛擬宇宙。我喜歡老朽的博物館,因為它抗拒外在時間的流轉:在世界上許多邊緣地帶的城鎮,那些連座電影院都找不到的城鎮,往往可以找到一座乏人問津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缺乏修繕、無人造訪,放置著粗糙的模型、繪畫,或是已經缺乏修復的標本。

幕府末年,於1862年時派遣了「第一回遣歐使節」,從今日東京品川出發;其中一位隨員市川清流於其遊歐日誌《尾蠅歐行漫錄》中的5月22日,以漢字「博物館」三字來稱呼三位遣歐使所遊歷的「British Museum」;從此開始,漢字世界多以「博物館」、「博物院」或「博物苑」來稱呼「Museum」這個概念。市川清流陪伴他的主子參觀了倫敦、柏林等地的博物館,在他的日誌記述中,「大英博物館」是座並列著神仙像、裸體人像和斷牌的「巨堂」,一行人的興致似乎集中在木乃伊,以及博物館所收藏的日本、中國文物。市川清流細心的抄下「太平天國」的告牌,似乎對於博物館可以掌控萬國的事物感到驚奇。在參觀柏林博物館的紀錄中,則描述該館展示著斷牌、石棺、石佛、飛仙,以及人畜的乾固體(標本)。(編按:「第一回遣歐使節」亦稱「文久遣歐使節」,目的是為了向歐洲諸國交涉延期開港通商。一行「武士」使節們從1862年初出海至1863年回國;除前往英、法、荷、俄、普魯士等國進行外交交涉任務之外,沿途亦行經英屬香港、英屬新加坡、英屬錫蘭、英屬葉門、埃及、英屬馬爾他、葡萄亞等地。且正逢首屆世博開館,一行人亦因此參觀了「水晶宮」。)

比起日文的漢字系統,越文的漢字系統喚起了一種更古老的收藏意識:越文將「Museum」翻譯成「寶藏院」(Viện bảo tàng,越語為形容詞倒裝)。對東亞文人而言,「寶藏」的收藏是屬於私人的行為;書畫、古籍、篆刻、文具、奇石、珊瑚…等跨越「藝術史」和「自然史」的物件,皆是文人間自相蒐購、轉贈的私人「把玩物」。相比之下,佛、儒、道、禪等宮廟僧院,方才是指向公眾性的展示空間。在這些宮廟的巨堂之下,展示的物件包括了市川清流所描述的神仙像、碑牌、石佛、飛仙、山水等等。除了人畜乾固體較為罕見之外,宮廟中所飼養的動物(包括純展示賞玩和供拜用)亦扮演了「禽獸園」(市川清流以此字形容動物園)的功能。

當東亞多數人還是從宮廟的視角來接收展示體系時,無孔不入的數位科技和網路系統已經佔據了我們面向世界的媒介。當宮廷文物的影像,成為一種可被販賣的文創商品,生活空間的博物館化已經成為一種可被實踐的方法學;我們則開始有機會操控機器人步入藝術史的廢墟中,透過機器肉身之眼,駐足觀看西洋古典大師所描繪的「神仙畫」。為了因應這些不同世代所雜揉並置的資訊,本期「荒原博物館」(Museum of No Man; MoNM)草草成軍;荒原博物館意欲銜接承襲自過往的宗教空間和從未來投射而來的數位網絡系統:這種由宮廟和數位網路並置構成的平行現實,除了需要透過對於「博物館」觀念的再批判來進行描繪之外;更需要新的想像力來透析事物自存的秩序。

 

展館簡介

See Also
See Also
開放時間:每周二23:15至周三02:45(-7時區),最後入場時間為:01:15am,全年無休。 參觀票價:本博物館免費開放給所有觀眾參觀。 館址:28°12’27.25″N / 104°38’49.42″W 交通方式:由Chihuahua城中新廣場往東步行約82公里即可到達;建議途中攜帶足夠之飲水,溫帶沙漠日夜溫差極大,請攜帶合身之禦寒衣物。 ...
傍晚,我在余杭塘河畔跑步,透過亮著燈的窗戶,我看見許多家庭準備著晚餐,排油煙管冒出的絲絲煙霧飄在河面,沿岸的曬衣架掛著早已風乾的臘肉,屋子裡傳來父母與孩子的閒談,電視新聞的播報,以及鍋碗瓢盆碰撞的熟悉聲響。河對岸的玻璃大樓裡魚貫而出,提著公事包、穿著皮鞋、套裝、各色襯衫的疲憊人們正穿過河道,通往各自回家的捷徑。該往左或往右?我經過一個陌生的支道,看見一組施工中的大廈,高聳入雲的鋼架映射在黑色水面中...

當英國雕塑家艾普斯坦(Jacob Epstein)的作品〈鑽岩機〉在1913年底展出時,杜象才剛在他的工作室裡製作了第一件現成物作品〈腳踏車輪〉,當時也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不久。〈鑽岩機〉一方面確立了20世紀上半葉英國雕塑轉向輪廓簡化但仍強調塊體的路徑,並且展示了一種使用現成物的特殊模式;另一方面,這尊結合了石膏塑型的半人半機肖像與一架採礦工業用鑽岩機的作品,也是雕塑家有意識地以這個像...

(編輯部)火旺教授您好,您幾乎是荒原博物館正在籌備中的神祕動物學分館的靈魂人物。雖然神祕動物學分館是荒原博物館的分支機構,但是依目前的報告來看,神秘動物學分館幾乎是座獨立的博物館組織。相信有很多我們的讀者仍舊不知道神祕動物學是什麼樣的學門;是否可以請教授替我們用最簡短的方式解釋一下?另外,為何您認為我們需要一座神祕動物學博物館? 賴火旺:神秘動物學(Cryptozoology)這個字是由希臘文「K...

裝置藝術如今是一個無需特別理解的字眼,類似佈展的概念。你不會對一個展覽需要佈展這件事費思量,所以你也不會對某作品說明上頭標示「OO裝置」感到疑惑。因此當我們討論到當代藝術的展示,我們幾乎是有意無意的忽略「裝置藝術」這個字眼,大眾一面通俗地認為它是一種藝術門類,一面又帶著「還有什麼不是裝置藝術?」的心情交代過這個難題。

事實上,倘若不要太考慮它的調侃,人們確實可以一個最操作型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