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總計552篇
FILTER BY
⋯應該將數位掌握成一相較於類比的管理數據新技藝。法國哲學家斯蒂格勒循著法國人類學家Sylvian Auroux所提的語法化(grammatization)觀念,更普遍地指稱從連續時間到離散空間的訊息是某種朝向「第三持存」之流的根本外化(exteriorization)形式。斯蒂格勒進一步區分三種不連續的語法化:文字(literal)、類比(analogue)和數位(digital)。這些不連續性的...
本來屬於南島語系文化圈的台灣,如何轉變為漢語文化圈,其過程即是台灣史的一個大主題。台灣平埔族的歷史是構成台灣史的另一重要成份。近年來台灣史學界已開始注意平埔族歷史研究的必要。可是平埔族幾乎沒有自己手裡留下來的自己族群的歷史資料。優勢的外族所留存資料往往是片斷零碎的。我們為重建平埔族的歷史,即須去蒐集外族所留記述,利用配合相關科學領域的方法和成果去研究。 —曹永和、包樂史(Leonard Bluss...
鹿因三年間不絕的被捕獲,非常減少,再六年間就不能達到原數,於是從一致的決議,一年間禁止不得掘穴、張網、期土人不會因貪慾的漢人榨取至盡。 —荷屬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城日誌》(註1)   許家維在北師美術館的最新個展《熊貓、鹿、馬來貘與東印度公司》,展出了他近年於亞洲探討殖民或國族主義的三件錄像作品,並巧妙選擇三種不同動物作為主要考察對象,這些動物分別是〈黑與白—馬來貘〉(2018)的馬來...
Syaheedah Iskandar選譯—為Ghaib(不可見)創造空間 Syaheedah Iskandar林易萱 (中譯)
Translation
December 1st, 2020
在圖像主導的世界中,人類永遠都從事可見與有形的事物。那什麼是無形(invisible)?什麼是隱蔽(hidden)?而什麼又是不可見(unseen)?在思考東南亞典範中那些「不可見」之物時,我們常以超自然領域作為思考的概念核心:上帝、神靈、天使、精靈/惡靈(djinn)、超自然現象、神話、神秘主義、迷信、預兆、鬼魂、食屍鬼(ghoul)、靈魂(spirit),諸如此類。在大多數東南亞文化中,那些關...
陳子豪:生物性的揣想 Tan Zi Hao鍾宜庭 (中譯)
Art Production
November 20th, 2020
生物性的 東南亞日常生活的面向裡,無一不觸及到有關生物性的預言與比喻。在峇里島,傳說世界是誕生於宇宙之龜Bedawang Nala (註1);在松巴島,男人被形容為公牛,女人則為蟹 (註2);在泰國部份地區及華裔離散族群之中,替孩子們取上不體面的動物名稱可以確保他們未來的日子吉祥順遂 (註3)。從超越日常生活的關懷,到最枝微末節的平凡瑣事,生物性的思維著實地鑲嵌與編碼於文化與民德(mores)的結...
我們與多哥饒舌歌手Elom 20ce展開對談,他意圖將政治帶給群眾。 很難想像在這個地球上有多少饒舌樂手能夠和來自多哥的Elom 20ce一樣,如此小心翼翼地去處理參照。他可以在他處理的每種媒材上,都灑上大量歷史與文化的參照來展示出他的政治定位。從儀式性的面具與踩蹺,到精挑細選的傳統肯特布紋(Kente Pattern),快速一瞥他的影像不難發現所有的參照與符號都有許多面向。這位以洛美為活動據點的...
到了2032年,拜我們對於銀幕作為表達自我的中介之賜,所有集體的實存姿勢都將在以令人警覺的速率在消失中。為了保存這些快速滅絕的事物,我們邀請你貢獻一則具有個人特殊意義的姿勢。想一想你可以用什麼方法,按部就班地教導別人表達這些姿勢,它如何使你具體化,它對你又有何種特殊的意義。 “phantom limb(((o))): Unpacking gestures through personal shar...
筆者近年來開始研究非洲文化,並著迷於非洲殖民時期及戰後現代都市及建築。但很少有一座建築能緊緊抓住筆者的注意力,並耗費筆者近一年多的時光查找非常有限的相關資料:那就是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以下簡稱DRC)首都,金夏沙近郊的中國寶塔(Chinese Pagoda)。 這座建築位於金夏沙恩吉利國際機場(N’djili Airport)以東,國道一號出城後往東約40公里處。幾乎所有討論剛果建築、...
說起共濟會(Freemasonry),今人多聯想到光明會(Illuminati):一個出現於歐美電影、小說或甚至網路迷因(Meme)中,足以操控全球權勢的邪教組織。關於共濟會的陰謀論古今皆有,(註1) 不過共濟會自古以兄弟會(Fraternity)自居,或近似於扶輪社的定位 (註2);最早18世紀初成立於英國,透過隱晦符號或象徵架構組織,從可見的會堂與手冊,到不可見的儀式密語、少數人組成的祕密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