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Filter By art-production , 總計60篇
FILTER BY
本文以關渡美術館的新媒體典藏狀況為始,個案討論館內既有典藏政策、程序之缺點,並針對其中幾項,適性提出未來的計畫制定;基於本次與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3研究員陳禹先、林子荃合作過程中的學習,試圖階段性地提出「一人作業」的典藏專員如何快速掌握新媒體典藏的原則及特質,並依據文獻整理出幾項要點作為行動方針。最後以關美館歷年來的兩檔展覽《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及《類比起源.數位回溯》為案例,藉由策展人在...
前言 自筆者在2019年撰寫區塊鏈技術於時基媒體藝術保存之應用探討之後,短短兩年間區塊鏈的發展從原先文章主要討論的藝術作品認證應用上,現今焦點則轉移到採用非同值化代幣(NFT)強調獨特單一且帶有稀有特徵,如頭貼式(Profile picture,簡稱PFP)專案、或是連動智能合約程式碼在交易後產生連創作者都未知的生成式藝術(Generative art,又稱演算藝術)等類型的作品。同時隨著疫情帶給...
前言 虛擬實境(VR)既是一扇通往想像世界的大門,也是一台回首過往時空的時光機,至今早已是高度實現沈浸式體驗的強大媒介。在許多討論之中,VR經常會與AR(擴增實境)和MR(混合實境)一起被討論,而這三種技術又被統稱為XR(eXtended Reality)。但不同於另外兩種沈浸式媒體, VR希冀徹底讓使用者的感官認為是處在同一個模擬環境中,藉由視覺與其他感官反饋的即時整合,實現全面性的虛擬現實。關...
(接上篇:〈兩界三通:緊追NFT衝浪標竿王新仁的腳步1〉) 第二通:現實的此岸akaSwap 如果有人讀到這裡,認為Art Blocks是一個充滿奶與蜜的應許之地,恐怕就太天真了。首先,5到7月之間,加密貨幣市場處於緩慢復甦的低潮期(今年5月中下旬的大血洗,想必讓所有加密貨幣交易者如鯁在喉),這時購入NFT的成本較低廉,可視之為對幣市崩盤的避險;直到8月,NFT市場達到最火熱的頂點,Art Blo...
2021年8月22日0點,鮮少熬夜的我腫著雙眼死盯著電腦螢幕,只為親眼目睹數個星期以來一直被告知絕不能錯過的作品:Good Vibrations,一件建立在以太坊(Ethereum)上的生成式藝術。我不在藝廊,時間也不是白天,周圍更沒有觀眾和其他展品,只有自己再熟悉不過的房內擺設。儘管肉身所在如昔,我卻明白精神正處於另一時空:元宇宙。 這件作品出自王新仁(綽號「阿亂」,英文「Aluan Wang」...
趁著夜色將至前,我們一行人由台北出發先前往花蓮旅社,準備隔天下午在台東的直播活動。這是由「群島資料庫」策劃的其中一場活動,名為「傳送門計劃:麻荖漏家屋見面會—陳豪毅(Akac Orat)+黃瀞瑩」。主角是藝術家陳豪毅及他在台東成功鎮搭建的阿美族傳統家屋。我擔任這場活動的技術協力,以及傳送門最重要的傳輸支援:車與司機(誤)。行前與夥伴討論,直播當天從台北出發,時間會太緊,有點冒險,加上旅途勞累,最好...
如今我們因武漢肺炎陷入不確定性,令人難以置信的疫情迫使大眾改變彼此間的互動模式,對同舟一命的想像也有所改觀,進而重新看待跨國主義。這已然是個不論世代、只要身而為人皆須齊心協力化解的生存危機。過去30年來,地球村的生活型態日益發展,我們也見識過最大規模的移民潮,以及看似與經濟命脈相連,以期能在物慾上相互補足而導致的森林濫伐。經過殖民統治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我們在人口遷移、省思普世主義、訴求政治團...
很多台灣的藝術工作者都熟悉或曾與香港的亞洲藝術文獻庫合作過,但可能對其在印度的姐妹機構Asian Art Archive in India了解得較少。印度亞洲藝術文獻庫自2013年以來將總部設在新德里,以建立南亞藝術的文獻庫為目的,並開展許多有影響的項目。我們很高興能邀請高級研究員Sneha Ragavan接受專訪並向我們介紹《南亞現代和當代藝術寫作書目》計劃(以下簡稱《書目》計劃)。  ...
在尼泊爾帕坦走了一天 鄭惠文 aanoifY. S. Lim (copyeditor)
Art Production
April 19th, 2021
跟孟加拉一樣,尼泊爾趕在疫情爆發前就先封了城。當偏遠鄉區的人們連新冠病毒都還沒聽說過的時候,當局便全國實施預防性封鎖,始於3月24日,離公告不到一天的時間,村村城城就得進入禁錮狀態。 封鎖政策嚴格實施。警察站在主要道路上嚴密把守,所有觀光活動中止,展覽取消、空間關閉,演出跟眾集解散。街道安靜得跟多數西方觀光客回家團聚的新年夜一樣。 封鎖政策曾在七月解封,但因為鬆綁後的病例暴增,加薩滿都谷地再度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