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Filter By sound-scene , 總計66篇
FILTER BY
音樂主體不再像過去那樣決定音樂,現在是音樂決定主體。(註1) —Wim Mertens 一、音符美學到聲響美 傳統音樂美學長期支配著我們音樂性的想像,音樂它具備自身特殊的基礎媒介,並存在於「音符」結構中。英國音樂學者Deryck Cook試圖以語言轉換所有「音程」的情感表達,換言之,「音樂作為語言」的長期支配著音樂美學觀。(註2) 然而,以音符為中心的美學分析已經在新音樂 (註3) 的發展下漸漸...
《歷史變體》後台直訪:劉致宏 馮馨 (整理)王韓芳 (訪問)Jasper Chen (翻譯)
Sound Scene
October 19th, 2018
在〈聲音地誌〉(Sound Geography)創作計劃中,劉致宏正如一位記寫者 (註1),其作品提供觀者一則極度個人感性、一則極度寫實(記錄)的經驗集合。〈聲音地誌〉為一出版系列刊物,每冊為一個地方的書寫本,透過實際走訪、蒐集地方歷史、居民口述故事、拍攝影像資料,再經由創作者的轉譯,將地方見聞轉化為紙上文字、具象/抽象素描及攝影。在創作過程中,劉致宏以聽覺做為書寫的平面、以地理塊面做為前進的向度...
Gabriele de Seta選譯—反對聲音自然主義 胡子哥 戚育瑄 (翻譯)林書全 (審稿)
Sound Scene
September 4th, 2018
去年底,我很榮幸地參與了一場有史以來最棒的學術會議—創新度十足:會議的名稱是「為思辨調音」(Tuning Speculation),主題大致上與聲音有關,2018年11月將在印第安納州的布盧明頓(Bloomington)舉行下屆會議。時間回到去年底,在當時的演講中,我語無倫次的抱怨自從2006年我拿起錄音機,開始帶著錄音帶閒晃,所遭遇到關於環境錄音(原文:field recordings,作為一種...
走進朱駿騰這次《八月十五》個展,展場首先由若隱若顯、略帶透刺的鼻息聲,與三件分別紀錄著失語、腦傷、中風者的肖像式錄像作品開始。此次展出作品皆圍繞著展場中央的裝置,電視裡的影像痙攣似地定格於一名老人失蹤之前在路口監視器畫面中,留下他騎著單車穿越路面中央的瞬間身影,畫面上標註著走失時間「2016年8月15日下午13點48分」。這個缺乏目擊者的現場、無人稱的監視器視角為觀者勾勒出一道由想像及話語構成的身...
許芳慈(Hsu Fang-tze):談談你如何開始進行藝術創作並透過藝術實踐進行批判性的思辨,而「新加坡」是不是那個主要的探問對象? 巴尼.海卡爾(Bani Haykal): 音樂總是我藝術生涯的開端。先父是音樂家,也因為他工作之故,我幾乎是在音樂縈繞的環境中成長。不論是前往馬來西亞的公路旅程,或是短程車途,音樂總是在我們生活中,但年幼時我對音樂並無特別喜好,而是非常喜歡遊戲書。之後的求學過程父親...
聲線計劃:地理記事三則 吳其育 沈森森致穎Zoey Wu (Translator)
Sound Scene
March 2nd, 2017
跨海 當代藝術作為一門貫穿各領域的實踐科目,它著重的從來都不是某類知識的長成。沈浮於那些龐大而嚴謹的社會科學研究之海,藝術創作劃開了一塊渺小且形狀不規則的多維空間,讓不同洋流得以在此交會融合,人類重新反思現代性的可能應運而生。在一首臺灣老歌曲的研究項目中,我們注意到了一位充滿悲劇性格女孩的故事,相較於其他閩南語情歌,歌詞中關於這位女孩混血面貌的描述顯然可以在自艾自嘆的愛情劇碼之外提供有關早期全球化...
赤い花なら 曼珠沙華      (假若談及紅花,首推龍爪花 阿蘭陀屋敷に 雨が降る      於荷蘭人住的宅邸裡,雨飄落著 濡れて泣いてる じゃがたらお春  雅加達阿春,淋濕哭泣著 未練な出船の あゝ鐘が鳴る    依依不捨出港的船,啊!鐘聲響起 ララ鐘が鳴る           啦啦!鐘聲響起) うつす月影 彩坡璃       (彩繪玻璃窗上映著月影 父は異国の 人故に        因父親是外...
牯嶺街小劇場在去年10月推出「樂之形音樂週」系列的演出〈青年信物交換〉(註1),演出者是王永宏、張又升與楊政幾位劇場工作者與噪音藝術家。看慣了在當代藝術、實驗音樂場域裡的這類型表演,我好奇這個三人組合在劇場裡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進入演出現場,主持人告知我們觀眾可在現場隨意走動。大家疑惑著哪裡是最佳聆位置,四處張望—現場座位散置空間周邊,中間幾張桌子,上頭零亂地擺置著密密麻麻的電子聲響器材,混音器、...
在吉野家坐下,第一次仔細端詳對方左手臂上的刺青。似乎是久了,又或許是他皮膚的問題,這個德國工業搖滾重要樂隊「新建築倒塌」(Einstuerzende Neubauten)(註1) 的團徽,黑中帶紅,微微發紫。從高中起,就不時暼過這像人又像魚骨的圖騰,沒想到哪一天正好在一位叫fish的音樂家身上發現。我曾在地下社會參與過「床上暴動」的刺激表演,但真正看到fish並聽他放音樂,已經是在近兩三年的動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