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總計552篇
FILTER BY
公眾利益至上的法規審查及媒體管制,讓人們過去談起新加坡的當代藝術時,總是很難與蓬勃發展的非主流藝術空間聯想在一起。但如今情況似乎有些轉變了,特別是在2012年新聞、通訊與藝術部(MICA)提出以當地社區為主的「藝術與文化策略報告」(註1) 之後,主管藝術發展的國家藝術理事會(NAC)從MCI(原MICA)移出,歸入新成立的文化社區與青年部(MICC)轄下,某種藉由文化凝聚更緊密的區域認同意識遂成了...
老實說,解決技術問題比解決藝術問題來得容易多了。因為解決技術困難,可以讓你不用去面對藝術上的難題。 ―傑佛瑞蕭(Jeffery SHAW)   想像一艘如航海家一號(Voyager 1)這般完全由電腦自動導航的無人太空船,航行在離地球好幾萬光年外的宇宙中,為的是執行一個極其隱密又看似希望渺茫的任務,成功與否將攸關人類集體的未來。雖然在今天,這樣一種無端創造的太空式場景在科幻片裡並不陌生...
成立於雅加達的視覺藝術團體Ruangrupa,在2011年新加坡雙年展「開放日」(Open House)提岀一件名為《新加坡故事》(Singapura Fiction)的創作計劃。這個團體的成員先是向他們在新加坡遇到的人們,蒐集各種真實或編造的私人故事,並運用購自跳蚤市場與二手商店的新、舊現成物來說岀這些由不同經歷、事件、空間、歷史組合而成的集體歷程;最後也融合了Ruangrupa與當地友人的互動...
身為泰國早期從事當代藝術創作的一代,能否和我們聊聊當時的時代背景? Sakarin Krue-on:泰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大約開始於15、16年前,那時大家並不清楚當代藝術是什麼,主要隨著西方藝術的發展而走。一開始時,大家對當代藝術有些誤解,西化是個潮流,大家只會照本宣科,並沒有真正理解當代藝術的意義,似乎只要和傳統創作不同,就是當代藝術了。回首20年來,我認為當時被稱為當代藝術的藝術,其實只是傳統藝...
就上文的認知脈絡,所謂「日常性」並不是建立在一種無關痛癢的恆定慣性感知上,這個概念不同於小寫形態的機構文化之特殊化隔離,而是聯結人類學的普遍性/普常性經驗基礎作為,與各式各樣不同的美學政體網絡交相共存著,或可視為大寫形態的大文化(Culture)實在。因此,「日常性」與當代藝術創作的交互關係,乃是在「返常」與「反常」之間的矛盾中建立,無限地箱中套箱,以使人暈眩的終結形式佯裝藝術正在消失中,卻始終達...
近年來,許多當代藝術家們不再把美術館、藝廊視為唯一的展示空間,而直接涉入社會空間語境來進行創作,企圖讓藝術進入社會的脈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檢閱20世紀的當代藝術史,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對話和超越的企圖並不是一個新的議題。20世紀初歐洲前衛藝術運動的起源理想,即是抱持著反抗資產階級文化的左派政治意識形態:對布爾喬雅階級的藝術品味進行叛逆的襲擊和挑興,象徵性地和無產階級文化致敬,像是達達主義...
2012年的雙年展很有挑戰性。首先,在有限的觀看時間當中,視覺徹底被大量、目不暇給的文件、攝影、錄像…等眾多媒材填滿;並且展出場地不僅止於北美館,甚至延伸到士林捷運站附近的松山菸廠,因此如果想要一氣呵成看完,可謂是不可能的任務。 其次,雙年展導覽手札令人回憶起聯考前人手一本的各科重點大綱厚實小冊,在北美館內,彷彿所有觀者都成了試場鐘聲響前的緊張考生,埋頭踱步翻閱,按圖索驥仔細咀嚼各樣作...
1. 柴可夫斯基1880年的作品《1812序曲》表現了一種複雜的音樂主題,當樂曲發展至代表法國軍隊入侵,再次轉到俄國人武裝抵抗侵略的進行曲,音樂激昂地描繪戰況,後來俄國人贏得勝利,聽眾的情緒也隨著俄國的國歌旋律,在堆疊的砲聲、鐘聲中達到高潮。雖然作曲家自己在寫給贊助人的信裡表示對作品的藝術價值不滿意,卻不料後來它被評為「人民性的音樂」,而那關於戰爭的段落更成為他歷年來最受普羅大眾歡迎的樂曲之一(參...
今年六月在台北索卡藝術中心展出的《Mental-logue∕Monster-logue》是一則當代人類在科技數位時代中的生存狀態隱喻。馬茲利希(Bruce Mazlish)認為人類與機械的關係已經不能單純以主體客體二元對立的關係來看待,因為機械已經近乎完全融入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裡,我們以機械解釋我們的工作,以科技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以致無法想像如果沒有機械的人類文明將會是什麼樣子,馬茲利希認為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