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總計552篇
FILTER BY
光說不練嘴把戲,光練不說傻把戲,說著練著真把戲。 —董每戡 如果在地實驗媒體劇場《梨園新意:蕭賀文》這個機械操偶表演所在意的並非敘事,而是機器人偶如何能夠承擔部份表演責任 (註1),那麼我們就得從機器人偶與真人之間肢體動作兩者間的符應度來思考蕭賀文這個機器人偶在表演上的得失源於何處。或許我們必須先行回頭思考歷史上某些階段,藉以定位《梨園新意:蕭賀文》所用之機器人偶最基本的一些環節。  ...
2006年6月,歐洲「不跳舞」(non-danse)的先驅,法國舞蹈家貝爾(Jérôme Bel)(註1)帶著十年前發表的同名全裸舞作《傑宏.貝爾》來台首演,打著全裸和舞台上便溺的宣傳重點,吸引不少好奇的觀眾入場。這是台灣首度接觸這種當代舞蹈,據報導不少人看了頗為失望,不知道「好看」在哪裡。用這個往事當作本文開場,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矛盾的現象,首先是台灣對所謂前衛表演的接受度似乎很高,在國外引發爭議...
因為袁廣鳴,影像成為一種空間與時間的偉大幻術。站在他的作品前,我們彷彿被植入神的視覺,以高度精密的電子眼澄澈地洞見殘存、剝離或篩洗後的空間記憶,藝術成為獨一無二的「時間-影像」,而創作則等同於時間在虛擬空間中的光影銘刻;在有些作品中,影像是一種分子層次的精密算計與挪移,僅管畫面狂亂,整個世界晃盪旋轉幾近傾覆,鳥籠正高速地自轉騰空或小船遽烈地搖擺浮沉,袁廣鳴的鏡頭卻穩固不動地釘著於關鍵的視點上,整個...
6月初新加坡的週日早晨,成群膚色黝黑的印度人搭地鐵來到小印度站,置身於街頭摩肩擦踵的休假勞工之中,很容易會讓像我這樣的旅客感到迷惑,忘了自己身在高度經濟開發的第一世界國家。事實上星國耀眼的經濟奇蹟本就是仰賴大量低廉的勞動人口,其中許多又是來自東南亞鄰國,尤其是非技術性的勞動力需求,構成普遍存在卻為本地人所忽視的景觀。 拜網路之賜,我得以有機會預訂2010年新加坡藝術節裡最早售罄的節目《吉隆坡—新加...
Q、無論實驗聲音、Audio-Visual、聲音裝置的分類,即時性的現場表演或裝置,聽覺在你作品裡的重要性都不下於視覺,甚至是先決條件。這樣的意識追溯至何處? 張永達:2005年北美館舉辦的國巨「異響聲音藝術展」(註1)對我有滿大的影響,看到各個不同面向的聲音作品,包括:Carsten Nicolai(Alva Noto)和坂本龍一的Audio-Visual作品;聲音和光的組合如保羅•迪馬利尼斯(...
一個(集合-)域對於從屬於它的某個數的集合來說具有優先性。 —德勒茲(Gilles Deleuze)   或許我們該在身心二元論的背景下開啟關於《W. A. V. E.》的討論。   身體與生成–動物 17世紀,在伽利略的影響下,宗教的神聖世界失去它在因果說明上的效度,轉而讓位給「自然」,就像牛頓所設想的,連上帝都變成了鐘錶匠一般的數學家與工程師。與此同時,哲學家們開始嘗試將...
Q、你們何以命名爆炸理論(Blast Theory)?是否和你們的藝術創作思考有關? 尼克•坦達維尼特耶(Nick Tandavanitj;以下簡稱NT):「爆炸理論」名字的起源是在1920年代,英國有一群自稱漩渦派(Vorticists;相當於義大利的未來主義)的藝術家。他們在1914年出版一本刊載他們宣言的文學雜誌,名為《疾風》(Blast)(註1),上頭的宣言是列著所有他們喜歡和討厭的事項,...
戴上耳機,尋常的街景就忽然變得不太一樣,面貌平凡的人們也忽然像是電影裡的角色,戴著耳機的自己也終於感覺到了一股戲劇張力的蔓延—這不是催眠術,也不是任何化學物質造成的幻象,而是說故事的技巧被當代媒體混音後的成果。活躍於諸多媒體藝術節的奧地利藝術家漢格(Oliver Hangl),向來注意戲劇、電影與新媒體之間的跨域可能,他這次在數位藝術節展出的作品〈游擊漫步〉,就以一個看似簡單的耳機裝置,讓參與者以...
桑久保亮太(Ryota Kuwakubo)的〈十度感傷〉是一件僅僅透過簡單的運作機制與裝置原理,便能帶來豐富觀看經驗的有趣作品;它只需要一個黑暗的房間、LED光源、改造過的玩具火車,以及隨處可見的日常物件,便可創造出沉浸式的影像世界,並且於經驗作品的同時,令觀者來回切換關注的焦點,進而反思其感知模式。 當觀者走進裝置房間,將會看到一個LED光源裝設在一台改造過的小型玩具火車上。火車沿著路線經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