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Filter By interview , 總計64篇
FILTER BY
雙生與自然:專訪葛拉漢.魏克費爾德與池日 魏克費爾德(Graham Wakefield)池日(Haru Ji)
Interview
November 27th, 2012
數位荒原:讓我們先從作品〈Time of Doubles〉(2011)和「人工自然」研究計畫談起吧,我注意到你們在論壇裡使用複數的型態(Artificial Natures)。 池日(以下簡稱J):其實我們進行的「人工自然」(Artificial Nature)這個研究計畫是指某個特定的創作,但我認為這個詞彙可以包含一種全新的藝術型態(art form),也就是說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人工自然,因此有...
數位荒原:讓我們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談起吧,電影裡外省族群或時代意識形塑的政治氛圍,包括它和我們現在的時間隔閡,讓我一開始有點抗拒進入它的脈絡。它如何開啟歷史的對話? 鄧兆旻: 對於我們這個年紀(1980前後)的觀眾,例如〈悲情城市〉和這部片是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可以在銀幕上接觸歷史的方式。但有意思的也在於兩片都沒有直接談論那個時代背後的故事,不過它們都點到一些;侯孝賢用林家人的遭遇,楊德昌用...
今年年初,「黃安妮」這個機械偶作為一個藝術作品,參加《超旅程:未來媒體藝術節》而被安置在關渡美術館一樓。隨著人們的駐足,感應到互動需求的黃安妮開始一段由電流所驅動的梨園偶戲表演。美術館關門之後,我仍不捨離去,還有一些問題想問。   王柏偉:可以告訴我,你到底是誰嗎? 黃安妮:「我是誰?」你問的是什麼時候的「我」?   王:對不起,我想我應該換個方式問:你知道我是誰嗎? 「你是誰...
火旺教授的「未確認生物劇場」 賴火旺 吳嘉瑄史金納
Interview
June 29th, 2012
吳嘉瑄:賴火旺您好。我們知道中國網民習慣稱您「火旺教授」,您對未確認生物領域以及有關異常身體的解剖醫學領域,或者一些有點噁心、有點有趣的特殊現象有深刻的興趣和研究。是否請您先介紹火旺教授的背景? 賴火旺:這個身份(教授)跟我很久了,我一開始都沒告訴別人還有另一個「藝術家」的身份。原因很單純,當你在網路論壇上註冊帳號,不像在臉書上需要驗證,交流時也不會刻意公開身份,所以就有了賴火旺這個名字。我的想法...
Interview , Sound Scene
June 28th, 2012
陳寬育 (註1):Miku妳好,很歡迎妳來到台灣。為了採訪妳,我期待了好幾天,也在網路上看了許多妳的作品。最近我密集上台灣PTT實業坊瀏覽跟初音未來有關的討論版,大致觀察兩個面向;一方面,初音未來的VOCALOID軟體討論版主要是作品分享與技術討論者的聚集,他們代表的是妳的忠實粉絲;另外在其他版面,以八卦版為例,迷戀初音者主要被歸為阿宅族群。在那裡初音未來被視為只是個軟體,而迷戀軟體唱歌並將之當作...
Interview
March 28th, 2012
I、臺灣數位藝術發展的脈絡與定位 黃建宏:這場的講者主要是藝術家,我們希望探討在媒體藝術的創作歷程中,藝術追求在台灣,或它的國際經驗有哪些值得分享?提綱中的第一個面向是創作碰到的特殊狀況、可能性及困難。第二個是展演和教育面向可以跟創作產生怎樣正面的關係。第三個是大家最關心也最困難的問題,在新媒體藝術裡,個人跟文化創意產業之間到底維持怎樣的距離與關係?請每位講者第一輪的發言就三個面向,或就台灣媒體藝...
台灣與香港新媒體藝術的契機II:「聽覺」與感知的再思考 邱誌勇 黎肖嫻廖芊喬貢幼穎 (整理)
Interview , Sound Scene
March 17th, 2012
邱誌勇:之前我跟《藝外ARTITUDE》雜誌合作一個低科技(low tech)的專題,重新反思低科技的可能、新媒體藝術中是不是還有低科技的存在。(黎:有的。)事實上,很多藝術家都在做這樣的作品,例如曾偉豪用導電油墨創作,也是新媒體。所以名詞會不斷翻新,包括在學術領域也是。剛剛談到的多媒體其實是很商業應用的概念,在我的觀念創意媒體也是。   黎肖嫻:對,我們不喜歡「creative med...
數位荒原:兩位老師先請各自談談自己的養成背景吧。 黎肖嫻(以下簡稱黎):我的訓練有幾方面,一是媒體理論。我在念博士之前念的是傳播,那時已清楚定位自己在傳播學的位置,也就是不是量化,而是批判的那一派,這跟我對文化的興趣有關。研究傳播其實就是研究媒體文化,後來念電影時我把以媒體做為全盤批判觀點的做法,變成一個比較廣泛的、文化的批判觀點。簡單來說,文化批判容許我們小心地分析媒體表現,也可以讓我們看到媒體...
Q、無論實驗聲音、Audio-Visual、聲音裝置的分類,即時性的現場表演或裝置,聽覺在你作品裡的重要性都不下於視覺,甚至是先決條件。這樣的意識追溯至何處? 張永達:2005年北美館舉辦的國巨「異響聲音藝術展」(註1)對我有滿大的影響,看到各個不同面向的聲音作品,包括:Carsten Nicolai(Alva Noto)和坂本龍一的Audio-Visual作品;聲音和光的組合如保羅•迪馬利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