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Filter By opinion , 總計120篇
FILTER BY
「昭和19(1944)年7月轉職到新竹(⋯)到這時候,美軍之空襲日益激烈,燃料廠也成為空襲之主要目標,繼續著為疏散器材、乙醇而忙翻的日子。戰況緊迫到大家都想下一次美軍作戰是什麼時候,是在台灣還是在沖繩呢。」(08) 「這天,大尉以嚴肅的面容慰勞大家的辛勞,然後說雖然為了完成戰爭而斥責甚至毆打大家,現在他卻是壯志未酬而要收兵回國之身,最後他說,燃料廠要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但諸位的苦勞絕不會成泡影,相...
針對寂靜和喧囂,我創造語言即自由,它每天創造自己,也將我創造。 ─奧克塔維奧‧帕斯 數位藝術創作在台灣獲得主要的資源,首先是來自於2002年的國家政策「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在速成式建設的規劃之下,數位藝術創作的預設位置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幾項工作之一,開始出現治理的需要,並很快便被論述成為台灣這個科技產品生產國的計畫經濟中一個重要環節。同時,數位藝術也與文化創意產業形成陽光與陰影的成...
台灣的「動力機械藝術」(Kinetic art)是不是數位時代即將消逝的類型?這個問題如果可以成立,應當不是在「作品」的層次上,換句話說,並不是因為「數位」與「動力機械」兩者在問題意識上看似明顯的「媒介」(或「媒材」)之爭,而是一個論述層面上的提問。換句話說,我們把「動力機械」作為一種作品的「類型」,認定為一種歷史性的分類方式,在台灣數位/科技/新媒體藝術從2006~2016年(「數位藝術節」10...
為了深入理解Baan Noorg文化藝術空間策展人蓬佩萊與傑若達.明瑪萊(Pornpilai and Jiradej Meemalai;簡稱Jiandyin)策劃的《365天:生活美術館》(365 Days: Life Muse)研究計劃與展覽,我與同樣來自台北的觀察團召集人羅仕東在開幕前一週抵達曼谷,位於泰國藝術大學(Silpakorn University)的兩層樓藝文中心,從1月26日到2月...
每一種文化首先都是某種特殊的時間經驗,這種經驗不改變,就不會有新文化出現。 —喬治.阿岡本(Giorgio Agamben)《嬰兒期與歷史》,1997年   2016年9月12日,示威者占據了臺北街頭。這是為了抗議臺灣的女總統蔡英文在今年上任後,造成中國來台遊客人數減少了15%。(註1) 但外國來台遊客人數整體而言其實是增加的。(註2) 這一小群旅遊業者利用中國來台遊客人數減少這個現象...
在過去十幾年來,國際藝術文化組織對於氣候變遷與永續議題的參與度有明顯擴張的現象。在歐洲,著眼氣候變遷更是成了前仆後繼的潮流。追根究柢,是因1990年代起,民間社會在探索環境永續上開始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而近年來,藝術家與文化工作者作為社會改變的催化劑,這樣的角色放在生態環境的脈絡下,便再也自然不過的生根。   從「締約國會議」看藝術的場外力量 另一個現實是,環境議題的全球對話常掌握在政黨、...
背景:環保意識的崛起 台灣的工業化始自1960年代,1970年代的汙染情形已非常嚴重,相較於當時環保運動已經風起雲湧的美國,剛擠身亞洲四小龍的台灣,在經濟發展的權衡下,遲至1980年代晚期,面對層出不窮的公害事件,才開始有許多民間反公害組織,以及「新環境雜誌社」(1986)、「主婦聯盟基金會」(1987)、「台灣環境保護聯盟」(1987)、「台灣綠色和平組織」(1988)等環保團體相繼成立,間接推...
無論從概念或表現上來看,法國藝術家夏比希(Renaud Chabrier)的作品〈圖畫:共同空間的追尋〉(Drawing: the quest for common space)都是台灣藝術大學首個《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去相合》(De-coincidence,2016年11月~2017年1月)中一件有趣的作品。夏比希的創作的一個重要部份是為科學性質的展覽繪製相關的解說或延伸動畫,在這次的〈圖畫:...
走進本屆雙年展預覽展場,我們不再有慣見策展命題的說明牆,也沒有超大型的作品吸引眼球,只有工工整整的作品,各自座落在北美館各展覽廳中。對習慣誇張感官文化的人來說,如此冷靜而簡潔的策展風格自然是種「意外的冷清」。然而,這個開場白的風格並不意味今年的台北雙年展索然無味,相反地,雖然少了華格納式的浮誇效果,策展人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為策展主題 ⟪當下檔案.未來系譜⟫ 展現一種類博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