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tist Talk 1 – LETTER・CALLUS・POST-WAR
(見面會35) 情書・手繭・後戰爭—講座1
July 3rd, 2019類型: Event

由陳湘汶策劃的展覽「情書・手繭・後戰爭」於7月12日開幕,邀請台灣、印尼、日本、馬來西亞的藝術家參與,本次講座將從幾位藝術家的創作計劃談起,回應台灣與周邊群島的關係在不同歷史節點上的相遇。(圖片提供:馬寞路;”Firando Tayouan Batavia- Japan Taiwan Indonesia”)

 

【展覽介紹】

我們聆聽了怎樣的故事?在已被書寫出來的歷史之外,那些殘餘者又見證了怎樣的歷史?我們是否能透過歷史灰燼所發出的細碎聲音,還有已然烙印在身體記憶裡的文化刻痕,來尋找更多定義自身的方法。

這是一個從幾次的台灣和印尼群島間的旅行而展開的計劃,兩地從過往至今在歷史上持續有不同的交集。殖民地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母語的消除、對母土認同被清洗,對國家歷史和地理的認識不斷因為統治者的更換而被新的知識系統所取代。然而,在後戰爭的情境之下,有許多掩蓋在具有語言優勢、武力優勢那一方之下的文化群體或個體,那些人的聲音和記憶或許並未消失而只是選擇了遺忘。在展覽之中藝術家們撿拾時代的碎片,專心研究殘留於自然、文化活動,以及微觀個人史上面的痕跡,挖掘出我們得以尋找超越現代政治地理定義的論述方式;弔詭而又有趣的是,這些過往沒辦法以文字被記錄下來的殘餘物一代一代地被傳承下來,流竄在幽暗的間隙裡,在不同的地域之間流變成既相似又相異的徵候,得以共享和分支。

 


【講者介紹】

梅西.西妥魯斯(Meicy SITORUS;印尼),1984年出生於印尼巴里巴伴,萬隆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畢。主要興趣在於攝影,曾多次參與舉辦攝影工作坊與展覽,其攝影作品著重於中長期關注追蹤私人事件,並多與記憶、時間與歷史等面向有緊密的關聯。攝影不僅僅是工作上或記錄用的媒介,而是她與周遭人事物建立溝通、產生連結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因設計背景訓練影響而發展出的、創作過程所需之研究及簡要製圖的輔助工具。梅西・西妥魯斯現為自由業攝影師與平面設計師。除攝影創作外,西妥魯斯另於2013年與艾露姆・特蕾娜寧蒂雅・達尤布塔創立雙人團體「葛桑先生的鄰居」,並時常於印尼各地演出。

馬寞路(Mamoru,日本),2001年畢業於紐約市立大學,獲藝術創作學士學位(B.F.A.),2016年於荷蘭海牙皇家藝術與音樂學院獲藝術研究碩士。馬寞路透過聆聽與細膩地爬梳史地資料,將特定地點之聲音景觀轉譯為文字;展呈過去、現在、未來或虛構之聲音景觀。近期作品《一段特別關於日本和荷蘭以及其他歷史可能性的長途聆聽之旅》將17世紀荷蘭人所虛構的日本史與當今21世紀之日本史實嫁接在一起,產製出可能發生的歷史篇章。該作品由講課表演與錄像組成。

馬哈拉妮.馬羌那嘎拉(Maharani MANCANAGARA,印尼),工作及生活於萬隆印尼。她的作品根據她的個人和家庭經歷探索印尼的歷史、古早時代直至現今。思想是在我們關於當前事件的自然意識中產生,而歷史則由媒體衍生出來,通過過去歷史事件記錄來連接不同時期。在強制的因果關係的幫助下,歷史的連貫性是基於寫作者的紀錄。這是驅使馬哈拉妮講述有紀錄的主流歷史之外的故事的動力,將這些故事轉化為紀念碑重建。在過去的五年中,馬哈拉妮練就了一種習性,設計能中斷已知的歷史敘事線並影響過去發生的事件的片段。

阿爾罕・拉曼(Arham RAHMAN,印尼)是一個印尼策展人及視覺藝術研究者,在日惹生活與工作。在參那塔・達瑪大學獲信仰與文化研究碩士。目前他與幾個藝術文化社群合作例如Erupsi(精神分析、藝術與政治研究)、Colliq Pujie Art Movement、 SOAP(藝術實踐研究),以及策展與藝術批評研究。除了藝術與文化議題的研究,他在日惹的幾個藝術空間進行書寫與策展,目前是Lorong畫廊的策展人,他側重於拉岡式精神分析、後殖民主義批評以及其他的文化研究取徑。在藝術研究方面,他專注在印尼藝術史、藝術中的政治經濟、數位藝術以及當代工藝研究。

 


主辦:策展人陳湘汶、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
協辦:《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計劃(第2年)
贊助單位:東和鋼鐵、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INFO
主講 馬哈拉妮・馬羌那嘎拉Maharani MANCANAGARA/ 馬寞路Mamoru/ 梅西・西妥魯斯Meicy SITORUS/ 阿爾罕・拉曼Arham RAHMAN
活動時間 2019年 07月 13日 14:00-16:00
地點在地實驗/台北市中正區建國南路一段160號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