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的攝影最早可追溯至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以箱型攝影機拍攝「蕃地」研究對象上時。同時大眾文化的原住民影像, 多少再現歷史學者陳偉智在〈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2017)裡所說的「殖民檔案的原住民影像」。如果說從歷史到現在,部落分類和起源一直是人類學研究的方向,周邊島嶼人種起源的比較研究也一直吸引著研究者,以外表特徵作為認識主體的方法是否導致區別與他者化,而攝影又如何跳脫這樣的窠臼?本次見面會我們將邀請從2017年開始與「群島資料庫」長期合作的馬來西亞箱型攝影機實踐者林猶進介紹他的工作方法與計劃,也為我們勾勒將來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群島系譜可能性。
林猶進創作來自傳達設計的背景並探索攝影的形式、都市調查,以及社會與文化地景測繪的計劃。他的興趣介於身份認同與文化傳承之交,並且採取使用圖像、現成物、空間和互動的觀念呈現形式。他有許多計劃都探討社群的建築與空間,他的作品包含:2014年動員群眾力量的〈單車地圖計劃(Bicycle Map Project)〉,2016年的(經由建議調查)的〈ISD計劃(Project Improving Streets of Downtown Kuala Lumpur〉都市報告,2017年與日本基金會的〈Attachment〉參與式和表演裝置,以及2012年迄今的一系列〈Kanta〉人像攝影研究計劃。
《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計劃(第二年):http://www.facebook.com/NusantaraArchive/
主辦單位:數位荒原(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協辦單位:在地實驗、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觀察團成員:鄭惠文、吳庭寬、Posak Jodian、柯念璞(本計劃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