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代區塊鏈科技(Blockchain Technology)誕生以降,區塊鏈網路使用者更加注重數位資訊的匿名性(Pseudonomous)、擁有權(Owenership)與去信任化(Trustless)。歐盟於2016年通過《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世界正進入探索數位資料自主的時代。而在華語世界,網路使用者歷經了2013年無名小站關站、2021年香港蘋果新聞網無法造訪等事件,數位資料的脆弱性成為新日常。
又過了十年,在2020年代的前兩年,加密藝術(Crypto Art)市場開枝散葉,全球累計交易額超過300億美金。區塊鏈與加密藝術這兩者,一者為因,一者為果。加密藝術泛指使用加密貨幣進行交易/交換的多媒體內容。而加密貨幣具有普惠金融特性,只要學會開啟錢包,人人都可以是創作者,其中亦不乏深耕已久的數位藝術家受惠於此新興交換市場。
Web3時代與去中心化
一般網路使用者不需要理解網路運作原理,便可以輕易使用網路服務;區塊鏈的使用者,以加密藝術創作者為例,也不需通曉背後技術,便可以享受區塊鏈帶來的優勢。加密藝術建立在密碼學(Cryptography)、點對點網絡(P2P Internet)、分散式帳本(Distributed Ledger)與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等基礎上,主流以非同質代幣(Non-Fungible Token, NFT)作為載體進行收藏交易,如今NFT幾乎成為加密藝術的同義詞。
加密藝術使用者十分注重數位擁有權(Digital Ownership)—無論是生產者(藝術家)與消費者(收藏家)—且以區塊鏈保障自身權利。近兩年國際潮流多以 「web3」為這個時代下註腳。相較於以往社群網絡時代(或稱web2),使用者早已習慣即時雙向交流,資料卻被平台營運者所掌控;而web3社群在資訊交換的基礎上,使用者更重視「擁有」資料與否。當使用者擁有數位資產(Digital Asset),且其資產並非由中央機構所認證(如政府、企業、平台等),而為分散式工作者所認證(如區塊鏈礦工、區塊鏈驗證者)時,我們便說這樣符合web3時代精神。
數位資產與去中心化
所謂「擁有」與「去中心化」如一體兩面。當使用者擁有「中心化」數位資產時,中心化認證機構(如平台或交易所)隨時可以翻臉不認帳或停止維護。如臉書隨時可以因平台政策刪除使用者帳號、新聞平台因政治事件關閉數位內容。而當數位資產幾乎在同一時間進入交易時代時,數位通貨的短暫性便成笑柄,位元竟然也有保鮮期,再談貨暢其流也無意義。而以區塊鏈科技為基底的web3運動,可以視為繼平台資本主義(Platform Capitalism)之後的反思與實踐。
但何謂去中心化?為何數位資產需要以去中心化為前提?我們如何理解手上(準確來說,是錢包地址中)的數位資產是否去中心化?只要使用者擁有一件數位資產,該使用者將不可避免地被置入交換/交易系統中。當有限的資產取代無限位元,人類的數位活動產生了變化。譬如,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MMORPG)稀有道具往往要價不菲,其價格為遊戲玩家、遊戲交易商共識。但遊戲發行商隨時可修改「遊戲規則」,稀有道具的發行量並無擔保,遊戲商甚至可以刪除玩家帳號,此為數位資產的中心化困境。又如最近熱門的區塊鏈遊戲,虛擬道具由分散式帳本維護,避免玩家帳號被平台掌控。而虛擬道具甚至可以跨遊戲支援,例如2021年鵲起的NFT專案《Loot》。
回到加密藝術,去中心化/中心化為一條連續的光譜,如前面所說的,加密藝術奠基於眾多技術上,不同數位資產解決方案位於光譜上的不同位置。當我們分析加密藝術市場何以蓬勃發展,梳理層層去中心化服務是基礎功。本文底下將為讀者分析四個技術層次的去中心化,分別為:資產憑證、資產儲存、交換場所、展示介面。
資產憑證的去/中心化
區塊鏈使用分散式帳本技術,每一筆資料交換可以同時由多人紀錄,健全的區塊鏈將有最多協力者維護。區塊鏈維護方式多元,有使用電腦算力的工作證明(Proof of Work, PoW)如比特幣、以太坊1.0;或使用資產抵押的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PoS),如以太坊2.0、泰卓幣(Tezos)等。自以太坊以降,新興區塊鏈多支援智能合約。加密藝術的多媒體內容可因特定智能合約掛載至NFT上。當這些非同質代幣發行時,擁有者與交易技術將綿延不絕地由帳本維護者群體更新,此為資產憑證的去中心化。
理論上,所有人皆可部署自己發行NFT的智能合約(如自行架設網站),然而多數人會使用由NFT市集事先寫好的合約,這就是中心化發行。但由於所有代幣皆被分散式帳本所管理,多數智能合約設計上無權修改代幣所有權,此為一個合格的NFT合約對於去中心精神的主流共識。因此使用者可選擇公共區塊鏈或相對中心化的私有鏈、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來滿足其發行加密藝術的需求,且不同智能合約模板也讓使用者有更自由的空間。主流NFT專案通常是基於以太坊的ERC-721(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 No. 721)或 Tezos區塊鏈的FA2協議發行,但NFT的定義範圍其實更廣,除了加密藝術還有多元用途。
資產儲存的去/中心化
至於代幣背後的數位資料又儲存在哪裡?有三種形式:鏈上儲存、去中心化託管服務與中心伺服器託管服務。百分之百的鏈上儲存並非常見的形式,原因在於目前的主流區塊鏈因應安全性,區塊大小不到1mb,加密藝術作品常常大於此限制。鏈上儲存可以實現最純粹的資產儲存去中心化,只要區塊鏈存在,加密作品便永遠存在,如建構在以太坊的生成藝術平台Artblocks便是將生成藝術家的程式碼完全上鏈保存。而主流NFT僅會儲存後設資料(metadata),真正的資料將會指向點對點儲存系統,如星際檔案系統(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 IPFS)或Arweave。點對點系統的優勢為可儲存檔案更大的資料,缺點為傳輸速度緩慢,且如久未存取資料,資料將有可能散逸。多數NFT(如佔有八成交易量的NFT平台OpenSea上的NFT)多儲存於這兩項服務。
而中心化的儲存為使用託管的雲端伺服器,如Google Cloud、Amazon Web Service,或自己架設的伺服器等,擁有讀取速度快、卻未必保證永久性的特點。舉例來說,2022年三月,臺灣公共電視台數位媒資管理系統資料遭維護廠商誤刪,42萬筆新聞資料消失,便是由於資料缺乏備、且由中心化伺服器儲存所導致。加密藝術收藏者關注自己的數位資產存在何處,此為儲存的去中心化精神。
交換場所的去/中心化
當一件NFT專案發行時,所有支援其智能合約(如ERC-721、FA2)的NFT市集都可以顯示作品與交易;當然,使用者也可以私下將代幣傳送給另一個同樣支援合約的地址。因此智能合約發行端與上架端是可以分開的。(不妨想像成店家將同樣的商品上架於複數的電子商務平台,如PChome、Momo購物網等⋯等,藝術家同樣可以將複數版次的NFT,同時上架於不同市集。
以擁有廣大藝術社群的Tezos區塊鏈為例,若使用者於TEIA(前身為Hic Et Nunc)發行NFT,該作品立即可在其他市場交易,如Tezos最大平台OBJKT、跨鏈平台Rarible或臺灣平台AkaSwap等。而Hic Et Nunc雖然於2021年11月遭到無預警關閉網頁服務,但智能合約與所發行之NFT皆繼續被區塊鏈所維護,所有使用者的數位資產皆安全無虞,也可在其他平台上進行交易。此為交換場所的去中心化。
展示介面的去/中心化
因加密藝術興起,相應的展示服務紛紛鵲起,只要服務商支援特定智能合約代幣,使用者皆可連接錢包於其上打造自己的藝廊或美術館。以Tezos為例,目前有3D虛擬藝廊如Oncyber、Moment X、Protoworld等,或網頁平面展示如Deca Art、Fx TENDER。展示服務商不用發行自己的智能合約,不用打造自己的交易平台,可以專心建構展示場所。此為展示介面的去中心化。
結語:去中心化技術的文化意義
以上筆者探討「去中心化」的四大層面,無非是為了還原加密藝術的基礎設施,說明「數位資產」必須基於「去中心化」架構。唯有如實地分散帳本認列、非單一伺服器託管、且可隨時流通與展示,才能證明使用者擁有一件數位資產。當然每條區塊鏈、每種儲存模式、每個市集皆會誕生不同使用者與社群,如關注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的使用者常聚集在Tezos區塊鏈,雖然每個社群的立場與文化或有差異,關心去中心化的程度也有所不同。web3開發者也因去中心化,不必重新打造完整服務,以模組化優勢提供新功能。藝術家與收藏者不用學寫智能合約,便能享有諸多新工具,這是因為所有服務皆圍繞具有共識的數位資產格式。去中心化技術發展是否影響文化習慣與創作者生態系,將是文化觀察者值得持續關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