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Decentralization
去/中心化
January 17th, 2023類型: Opinion
作者: 黃彥霖 (黃豆泥)
出處: 《藝術松No.3:關於Web3》
本文原收錄於2022年底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發行之《藝術松No.3:關於Web3》(陳禹先主編)書中由李佳霖策劃之「關鍵字單元」。作者黃彥霖(黃豆泥)為Formosa Art Bank FAO(福爾摩沙藝術銀行)創辦人,該組織以區塊鏈公益普及為首要目標,並完成十餘項涵蓋美術館群眾參與、公益應用、社會倡議、文化傳播在內的NFT行動,曾獲文策院之邀代表《%百岳計畫》參與林茲電子藝術節並入選動區動趨發佈的《台灣區塊鏈產業年度影響力評選》榜單。本文中他以「去/中心化」程度作為勾勒數位資產及鍊上應用體現Web3精神的指標,並以「加密藝術市場」為例說明資產憑證、資產儲存、交換場所、展示介面四種去中心化的應用領域。
Mashbean, Decentralization, 2023

自2010年代區塊鏈科技(Blockchain Technology)誕生以降,區塊鏈網路使用者更加注重數位資訊的匿名性(Pseudonomous)、擁有權(Owenership)與去信任化(Trustless)。歐盟於2016年通過《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世界正進入探索數位資料自主的時代。而在華語世界,網路使用者歷經了2013年無名小站關站、2021年香港蘋果新聞網無法造訪等事件,數位資料的脆弱性成為新日常。

又過了十年,在2020年代的前兩年,加密藝術(Crypto Art)市場開枝散葉,全球累計交易額超過300億美金。區塊鏈與加密藝術這兩者,一者為因,一者為果。加密藝術泛指使用加密貨幣進行交易/交換的多媒體內容。而加密貨幣具有普惠金融特性,只要學會開啟錢包,人人都可以是創作者,其中亦不乏深耕已久的數位藝術家受惠於此新興交換市場。

 

Web3時代與去中心化

一般網路使用者不需要理解網路運作原理,便可以輕易使用網路服務;區塊鏈的使用者,以加密藝術創作者為例,也不需通曉背後技術,便可以享受區塊鏈帶來的優勢。加密藝術建立在密碼學(Cryptography)、點對點網絡(P2P Internet)、分散式帳本(Distributed Ledger)與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等基礎上,主流以非同質代幣(Non-Fungible Token, NFT)作為載體進行收藏交易,如今NFT幾乎成為加密藝術的同義詞。

加密藝術使用者十分注重數位擁有權(Digital Ownership)—無論是生產者(藝術家)與消費者(收藏家)—且以區塊鏈保障自身權利。近兩年國際潮流多以 「web3」為這個時代下註腳。相較於以往社群網絡時代(或稱web2),使用者早已習慣即時雙向交流,資料卻被平台營運者所掌控;而web3社群在資訊交換的基礎上,使用者更重視「擁有」資料與否。當使用者擁有數位資產(Digital Asset),且其資產並非由中央機構所認證(如政府、企業、平台等),而為分散式工作者所認證(如區塊鏈礦工、區塊鏈驗證者)時,我們便說這樣符合web3時代精神。

 

數位資產與去中心化

所謂「擁有」與「去中心化」如一體兩面。當使用者擁有「中心化」數位資產時,中心化認證機構(如平台或交易所)隨時可以翻臉不認帳或停止維護。如臉書隨時可以因平台政策刪除使用者帳號、新聞平台因政治事件關閉數位內容。而當數位資產幾乎在同一時間進入交易時代時,數位通貨的短暫性便成笑柄,位元竟然也有保鮮期,再談貨暢其流也無意義。而以區塊鏈科技為基底的web3運動,可以視為繼平台資本主義(Platform Capitalism)之後的反思與實踐。

但何謂去中心化?為何數位資產需要以去中心化為前提?我們如何理解手上(準確來說,是錢包地址中)的數位資產是否去中心化?只要使用者擁有一件數位資產,該使用者將不可避免地被置入交換/交易系統中。當有限的資產取代無限位元,人類的數位活動產生了變化。譬如,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MMORPG)稀有道具往往要價不菲,其價格為遊戲玩家、遊戲交易商共識。但遊戲發行商隨時可修改「遊戲規則」,稀有道具的發行量並無擔保,遊戲商甚至可以刪除玩家帳號,此為數位資產的中心化困境。又如最近熱門的區塊鏈遊戲,虛擬道具由分散式帳本維護,避免玩家帳號被平台掌控。而虛擬道具甚至可以跨遊戲支援,例如2021年鵲起的NFT專案《Loot》。

回到加密藝術,去中心化/中心化為一條連續的光譜,如前面所說的,加密藝術奠基於眾多技術上,不同數位資產解決方案位於光譜上的不同位置。當我們分析加密藝術市場何以蓬勃發展,梳理層層去中心化服務是基礎功。本文底下將為讀者分析四個技術層次的去中心化,分別為:資產憑證、資產儲存、交換場所、展示介面。

資產憑證的去/中心化

區塊鏈使用分散式帳本技術,每一筆資料交換可以同時由多人紀錄,健全的區塊鏈將有最多協力者維護。區塊鏈維護方式多元,有使用電腦算力的工作證明(Proof of Work, PoW)如比特幣、以太坊1.0;或使用資產抵押的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PoS),如以太坊2.0、泰卓幣(Tezos)等。自以太坊以降,新興區塊鏈多支援智能合約。加密藝術的多媒體內容可因特定智能合約掛載至NFT上。當這些非同質代幣發行時,擁有者與交易技術將綿延不絕地由帳本維護者群體更新,此為資產憑證的去中心化。

理論上,所有人皆可部署自己發行NFT的智能合約(如自行架設網站),然而多數人會使用由NFT市集事先寫好的合約,這就是中心化發行。但由於所有代幣皆被分散式帳本所管理,多數智能合約設計上無權修改代幣所有權,此為一個合格的NFT合約對於去中心精神的主流共識。因此使用者可選擇公共區塊鏈或相對中心化的私有鏈、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來滿足其發行加密藝術的需求,且不同智能合約模板也讓使用者有更自由的空間。主流NFT專案通常是基於以太坊的ERC-721(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 No. 721)或 Tezos區塊鏈的FA2協議發行,但NFT的定義範圍其實更廣,除了加密藝術還有多元用途。

資產儲存的去/中心化

至於代幣背後的數位資料又儲存在哪裡?有三種形式:鏈上儲存、去中心化託管服務與中心伺服器託管服務。百分之百的鏈上儲存並非常見的形式,原因在於目前的主流區塊鏈因應安全性,區塊大小不到1mb,加密藝術作品常常大於此限制。鏈上儲存可以實現最純粹的資產儲存去中心化,只要區塊鏈存在,加密作品便永遠存在,如建構在以太坊的生成藝術平台Artblocks便是將生成藝術家的程式碼完全上鏈保存。而主流NFT僅會儲存後設資料(metadata),真正的資料將會指向點對點儲存系統,如星際檔案系統(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 IPFS)或Arweave。點對點系統的優勢為可儲存檔案更大的資料,缺點為傳輸速度緩慢,且如久未存取資料,資料將有可能散逸。多數NFT(如佔有八成交易量的NFT平台OpenSea上的NFT)多儲存於這兩項服務。

而中心化的儲存為使用託管的雲端伺服器,如Google Cloud、Amazon Web Service,或自己架設的伺服器等,擁有讀取速度快、卻未必保證永久性的特點。舉例來說,2022年三月,臺灣公共電視台數位媒資管理系統資料遭維護廠商誤刪,42萬筆新聞資料消失,便是由於資料缺乏備、且由中心化伺服器儲存所導致。加密藝術收藏者關注自己的數位資產存在何處,此為儲存的去中心化精神。

交換場所的去/中心化

當一件NFT專案發行時,所有支援其智能合約(如ERC-721、FA2)的NFT市集都可以顯示作品與交易;當然,使用者也可以私下將代幣傳送給另一個同樣支援合約的地址。因此智能合約發行端與上架端是可以分開的。(不妨想像成店家將同樣的商品上架於複數的電子商務平台,如PChome、Momo購物網等⋯等,藝術家同樣可以將複數版次的NFT,同時上架於不同市集。

以擁有廣大藝術社群的Tezos區塊鏈為例,若使用者於TEIA(前身為Hic Et Nunc)發行NFT,該作品立即可在其他市場交易,如Tezos最大平台OBJKT、跨鏈平台Rarible或臺灣平台AkaSwap等。而Hic Et Nunc雖然於2021年11月遭到無預警關閉網頁服務,但智能合約與所發行之NFT皆繼續被區塊鏈所維護,所有使用者的數位資產皆安全無虞,也可在其他平台上進行交易。此為交換場所的去中心化。

展示介面的去/中心化

因加密藝術興起,相應的展示服務紛紛鵲起,只要服務商支援特定智能合約代幣,使用者皆可連接錢包於其上打造自己的藝廊或美術館。以Tezos為例,目前有3D虛擬藝廊如Oncyber、Moment X、Protoworld等,或網頁平面展示如Deca Art、Fx TENDER。展示服務商不用發行自己的智能合約,不用打造自己的交易平台,可以專心建構展示場所。此為展示介面的去中心化。

 

結語:去中心化技術的文化意義

以上筆者探討「去中心化」的四大層面,無非是為了還原加密藝術的基礎設施,說明「數位資產」必須基於「去中心化」架構。唯有如實地分散帳本認列、非單一伺服器託管、且可隨時流通與展示,才能證明使用者擁有一件數位資產。當然每條區塊鏈、每種儲存模式、每個市集皆會誕生不同使用者與社群,如關注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的使用者常聚集在Tezos區塊鏈,雖然每個社群的立場與文化或有差異,關心去中心化的程度也有所不同。web3開發者也因去中心化,不必重新打造完整服務,以模組化優勢提供新功能。藝術家與收藏者不用學寫智能合約,便能享有諸多新工具,這是因為所有服務皆圍繞具有共識的數位資產格式。去中心化技術發展是否影響文化習慣與創作者生態系,將是文化觀察者值得持續關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