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Historical Retrospect and Avent-gard-ness: Taiwan Digital Art Observation for 2015
2015年台灣數位藝術觀察報告
February 22nd, 2016類型: Opinion
作者: 邱誌勇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藝術家》2016年1月號
本文原標題「在歷史回顧中開創、在科技前衛中實驗:2015台灣數位藝術的兩個面向」,為作者回顧2015年台灣美術館與民間在數位藝術展演領域的報告,共分成兩個面向,並以四大案例來說明,分別是:《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科技融藝」跨界創作補助計畫的徵選、第10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創・世紀》以及《潮:2015台灣科技藝術展示會》。

2015年,台灣數位藝術的發展可以從兩個不同的面向來觀察:一是展示數位藝術在歷史進程中所創造的積累,及其對當代數位藝術的影響;二是凸顯在科技不斷創新實驗的歷程中,如何藉由新進技術創造數位藝術新的可能。在此兩個特殊面向上,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年度大展:《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科技融藝」跨界創作補助計畫的徵選、第10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創・世紀》以及《潮:2015台灣科技藝術展示會》可謂最顯著的四大節慶型展演。

 

回顧歷史與開創

《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是藉由歷史回顧的策略,呈現動態影像中的文字運用為概念,彙整自19世紀末動態影像發明以來,在動態影像中的文字藝術,並邀集百部以上的國際影像作品,以及臺灣新媒體藝術家的創作,藉由展示「彰顯文字」、「動態影像」與「科技應用」三者間的緊密關聯,深入探討文字、動態影像與科技在人類文明與藝術創作上所發揮的影響力,及其如何影響人類思想與行為模式。展示作品從默片時代、前衛主義時期、字母派(Letterism)、閃爍(Flicker)、聲音詩(Sound Poetry)、文字詩、結構電影、擴延電影、實驗電影、前衛電視創作、敘事動畫、錄像藝術、片頭與預告片設計、廣告與音樂錄影帶等,十餘種不同類型的影像造型與內涵,橫亙上百年的歷史,演繹「文字—影像」交互辯證的多種樣態。

這些影像對於當代視覺藝術、前衛藝術、流行文化與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存在著根本性的形構力量。文字與語言的視覺化(visualization)創造了當代藝術的物質性,影像背後所呈現的「文字—影像」難分難解的辯證邏輯,正是當代影像藝術根植於環境與人類感知系統中的最佳例證,並指涉著一套「文字終究仍是影像」(The word is an image after all)的新認識論。《形.動》中有著此般的共同特徵,不僅在於它們皆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探討文字與影像之間的關係,更透過實驗性的手法顛覆我們對於文字、文本、書寫及藝術的經驗與觀感;也就是說創作者與作品皆試圖藉由視覺科技的特性,設計或創作出一種體現的藝術表現,藉此引發對於視覺藝術創作的異質本質與美學本質的反思與重新認識。

再者《形.動》一展中也蘊含當代藝術的「超媒體性」(hypermediality)性格,觀者可以透過簡單的介面設計,與影像做有效的感知互動,儘管螢幕上所呈現的影像(客體現象)是電腦、攝影機、投影機及潛藏在這些科技裡的程式語言所產生的結果,但是作為影像藝術,倘若不是開始與螢幕上的文字—影像進行互動,那麼這些影像無法成為一個有意義的藝術品。因此,影像藝術美學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科技(無論傳統類比或數位)的本體結構,也同時在於科技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上。由此可見,《形.動》所強調的「文字」實然都是創作者透過程式語言的編寫與設定,將文字轉化為空間的意像(textual visualization);同時讓文字成為動態的並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化。如此一來,文字不再侷限在文字文本之中,反而成為一幅動態的空間影像文本。

第二個回顧歷史的活動是文化部主導的《潮:2015台灣科技藝術展示會》,展示會以台灣創作為基底,結合藝術展演與科技創新並前瞻資源整合,打造一大平臺的科技藝術展演盛宴。《潮》以「跨界」為命題拉近藝術性的創作與商業的運用,讓彼此創意相互激盪,開創更多的可能性。此展讓科技、時尚、流行、藝術跨界,相互激盪,展示設計亦採「雙」的理念,強化相對、交流與加倍之意。展示包含靜態觀賞、互動體驗及新媒體團隊或藝術家專業技術展示。結合劇場、舞蹈、音樂、流行時尚與新媒體科技藝術等不同領域之特色,展現不同於過往且具有時尚風格、結合科技與藝術,展現生活與科技相融的當代演出。《潮》主要為「2016臺灣科技藝術節」的暖身活動,受邀者有安娜琪舞蹈劇場《Re:Second Body》、台南人劇團蔡柏璋《Solo Date》、魔梯形體劇團《多媒體動畫形體劇場「大頭」》、山豬影像工作室《Animate立體書劇場『小王子』》,以及黑色流明《X_Xrooms》,主辦單位並邀請丹麥Click藝術節推薦其代表作品,希望帶給臺灣觀眾嶄新視野。

 

在科技前衛中實驗

不言可喻,數位藝術的發展總是與科技前衛的思潮相互構聯。國立臺灣美術館為鼓勵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之跨界融匯,辦理「科技融藝」跨界創作補助計畫的徵選,期盼藉由此機制補助個人或團體進行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跨界的創作計畫,培養跨界合作之契機。本年度獲補助的創作是陶亞倫率政治大學所提出的《出夢入夢》,以及王俊傑領導的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實驗室聯盟所創作的《索多瑪之夜》。

《出夢入夢》以3D眼鏡為介面,在虛擬環境的感知經驗世界,點出當數位技術被藝術運用至極限之際,純粹的感知經驗開始被強調「感官再現(sensorial representation)」的虛擬世界所取代。《出夢入夢》以穿戴式裝置進入虛擬實境的空間,其空間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人們所處的實體空間(松菸倉庫展場);第二個層次是虛擬空間的開始與結束兩段段落,模擬外在實體空間的情境,創造出讓感知與身體在真實與虛擬之間得以相互對位的意象;第三層次為影像建構的虛擬空間,無論是太空、水裡、佛教洞窟等空間意象,此一世界開始以一種再現的形式出現,「模擬」(simulation)讓仿真物件出現在虛擬牆上或懸浮於空間中。《出夢入夢》參與者不僅擁有「實體身體」,更擁有「虛擬形象」(virtual images)。此一「帶著螢幕進入虛構世界」的實體身體隱含鏈結既有人類經驗,且其提供的感知經驗都是與實體身體之間的連結關係。《出夢入夢》以「夢」為命題,如潛意識般在數位科技的時間向度裡挖掘虛擬面向。同時作品假定「電腦運算」讓我們的文化、美學及「身體感覺」(corporeal engagements)開始連結科技。在戴上3D眼鏡進入虛擬世界之際,電腦運算讓視覺、聽覺與時空得以透過數位資料來產製。

王俊傑的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實驗室聯盟以《索多瑪之夜》將科技藝術展演置身於美術館場域,實踐科技藝術的前衛性美學,見證我們時代所存在的技術與發明潛能,更憑藉此一潛能創造新的假說,據此製造或至少是確保最大膽的想像。《索多瑪之夜》以虛構的事件作為敘事框架,透過視覺裝置與新媒體科技動態展演交互疊加,再次回問「當代性」的議題。此一跨越視覺藝術與劇場情境的視覺性展現由主、副兩個空間配搭完成。主空間為封閉式劇場,提供觀眾一個想像的空間,猶如置身於作品之中與敘事情境裡,透過聲光影像、機械運動、體感偵測與雷射等元素的調度,讓觀者親身見證虛構的「少年謀殺事件」。副空間的〈憂鬱少年百科〉從英文字彙中從A到Z選取出100個單字,象徵「百科全書」,並根據字彙於網際網路截取挪用特定圖像,拼貼再製成全新的符號秩序。被〈憂鬱少年百科〉環繞的則是一個從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布列東(André Breton)作品描述的意象,所具現化的巨型「絨毛漂浮裝置」,一來透過光影效果與動力裝置吹動羽絨毛的緩慢漂浮;二來透過裝置中透明玻璃同時具備穿透性與封閉性的空間,營造動與靜之間物件與場域的幽微關係。

《索多瑪之夜》的沈浸式設計放大影像中的事件,並衝擊人們的視域,產生身歷其境之感,使得觀者作為具有動能的生命體,置身於機械化的有機複合體的景象內,引導一場視覺盛宴。敘事的碎片不僅暗示一種始終虛擬的可能性,更使觀眾被鼓勵去理解一個限定因果循環的情境,卻始終無法將各種敘事碎片整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索多瑪之夜》並非要求觀眾及其注視、知識、預期產生上下連貫的整體印象,而是沈浸在一種相互關聯組織中四處遊動的複雜佈局。

《出夢入夢》與《索多瑪之夜》這兩件作品各具特色,其跨領域創作的思維與實踐策略不僅見識到一種媒介的異質集合體,此種異質集合體式技術性圖像的魔力則是一種「程式」,藉由技術性圖像的非符號性特質,促使觀者在觀看圖像時轉換物件與圖像之間的真實對應關係,同時賦予它們象徵意義。

已有十年歷史的台北數位藝術節,最大特色是展現在國際邀請展作品所體現的創作趨勢與時代精神。本屆邀請展除了朝向跨域融合,更重要的是數位科技與時俱進的發展,結合「巨量數據」(big data)、「開放源碼」(open source)與「自造者運動」(maker),向社會創新設計的實踐邁進,讓數位藝術的本質和人們日常生活諸多面向相互連結。「數位自造」已然成為人類文明史中的第三波工業改革,不僅大大提升自主創造的能力,降低產製的技術性門檻,使當代「參與式文化」成為顯著的表徵。數位藝術看似極度不像科技藝術的既有展現,其實掀起的革命性觀念是強調「藝術之前人人平等」的「共創」精神。以致第10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創・世紀》便是以科技藝術為基底的當代藝術轉型,可從兩個巨觀面來觀察。

首先,從「數位設計」到「社會設計」的轉變,不但拉近藝術創作與設計實踐的距離,更將其實踐策略放眼於「社會應用」。社會設計的創新思維正是轉向關懷大多數公眾的需求,經由微細創意、透過「開放創新」(open innovation)的集體協作解決社會難題,讓我們生活世界更加美好。來自日本的SAFECAST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SAFECAST是源於日本311大地震後火速成立的志願組織,跨界連結了日本Hacker Space、日本慶應義塾大學,以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利用自己研發的輻射偵測儀測量,便於全日本地區蒐集輻射數據,體現社會設計中關懷社群,透過小創意解決大難題,滿足公眾對環境安全議題的需求。SAFECAST成立至今,已成為全球性組識,透過上百位志工在全球不同地方為SAFECAST服務,把關注環境安全的理念拓展至全球。

再者,利用「巨量數據」作為最新近的資訊科技應用以及「開放源碼」作為社群連結的利基點,在此新資訊結構的組織模式裡,開放資訊與巨量資料逐漸滲透於文化領域,更進而在當代數位科技文化中扮演如同中樞神經系統的角色。特別的是,這股趨力除了觸發數位藝術家主觀創作的視角,也轉向對社會議題的關注。由英國年輕世代建築師阿拉斯泰・帕爾文(Alastair Parvin)領軍的WikiHouse便是一個以開放源碼為基底的建築系統,透過諸多建築設計師的合作,強調「以人為本」的精神,展現建築與人文的對話關係,讓當代人們享受減化設計與製作過程,滿足不同房屋需求,並回應當代的居住問題。

更甚之,此兩個巨觀層面的匯集更體現在數位藝術創新模式的展現,以數據、資訊與自造精神出發的社會設計已明顯滲透到當代文化,開啓資訊軟體的人文研究,並聚焦於當代科技軟硬體與社會文化效果。在我們的時代中,科技藝術的創作已不僅是個人藝術美學主觀性的展現,更是一個服務社會的設計性實踐。由「動態自造實驗室」(FabLab Dynamic)特別在展場中規劃開放互動的空間,如實呈現FabLab Open Day場景,亦彰顯了此空間中的開放知識交流與社群互助共創精神。

數位藝術發展至今,最獨特的是強調「自我製造」的年代。當人們擁有工具的掌控權或者創作權利時,藝術便越來越平民化。數位藝術家,也不斷把日常生活素材援引進來,並轉化為觀念性與美學性的創作。這兩年來,數位藝術徵件的作品亦凸顯這種趨勢。例如本年度首獎得主王新仁的創作〈幻象中的歷史現場〉,即是親身參與318學生運動,在身處社會運動的第一線現場時,獲得身體抽離但感知極度放大的過程。創作者轉化了當時身體的感知,結合網路上巨量資訊的蒐集,進行實驗性、藝術性的創造之際,他的藝術裝置正是藝術家擷取日常生活片段的開創性。更重要的是,年輕藝術家知道如何以手上的工具與想像力,去關心這塊土地、環境上發生的事件。因此,社會性與親民性的應用在近年的數位藝術創作有顯著的成果。

 

小結:移動中的軌跡

站在21世紀灘頭上想像數位藝術的巨觀圖像,約略可從全球化的格局及數位化的科技革命兩股趨勢觀之。事實上,此兩股力量猶如牽動世界文明往前邁進的「雙絞鏈」,彼此在不同領域開啟,卻又快速產生糾結效應。數位媒體的革命式演化加速全球科技發展,而科技全球化的現象更以驚人速度改寫人類文化的底蘊。回顧2015年臺灣數位藝術發展「軌跡」,我們必須在「移動中」(on the move) 理解。今年的特色不僅是一趟科技人文的旅程,展現前衛創新的連續性、過去的反思與未來的開拓,更展現全球在地化的視野,以及跨領域交互融匯的特色,並提供一種思考何謂數位藝術的獨特起始點。這種軌跡是透過數位藝術家某種經驗思考的內在生成,此種經驗思考更混合了空間、時間、介面與表演角色,以及數位科技與電腦運算複雜結構下所產生的經驗。

無論是在在歷史回顧中開創,或在科技前衛中實驗,2015年台灣數位藝術的發展從既有種類脫離既定框架的創作,在作品內容中使用不同媒材及結合類型藝術,而在文本中呈現複合意義,促成作品意義的開展並反映多元特質。抑或是作品從踰越既定的美學概念,回扣社會、文化、政治脈絡的「相互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讓數位藝術與其他社會領域互動而產生聚合效應,台北數位藝術節所展現之獨特底蘊,都讓我們再回頭思考對「數位藝術」的想像,數位藝術作品的精神已不再僅僅寄託於作品本身的藝術性,而是透過與不同領域開放性的互動整合,傳達或揭露某種文化脈絡上相關卻不曾被重視的省思。 借用《創・世紀》策展精神初步歸納這一年來重要的數位展演活動,台灣數位藝術發展至今已有一種更加開拓的精神性和哲學性,重新思考創作的本質與內涵,並試圖打破人與作品之間的對應關係,讓藝術有效地發生在任一種媒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