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ntroduction of Jean-Claude Éloy and His Music
求道生涯:尚-克勞德.艾洛瓦(Jean-Claude Éloy)簡介
July 9th, 2015類型: Sound Scene
作者: 謝仲其 編輯: 鄭文琦
法國先鋒音樂大師Jean-Claude Eloy極為難得來到港台演出,帶來他的幾部電子原音鉅作。雖然 Eloy 在資深愛樂者間早已口耳相傳享譽盛名,但因為其作品之龐大複雜而鮮見媒體報導。作者謝仲其特別整理其生涯背景,希望作為大家認識的參考。
Jean-Claude Éloy

或許可以說艾洛瓦的生涯就是持續追求音樂之道的歷程。

事實上,艾洛瓦原是鋼琴演奏家出身。他在年輕時曾獲得巴黎音樂學院的鋼琴與室內樂演奏獎,但也感受到在鋼琴演奏者的圈子裡很難有真正深入音樂的可能,因此他在18歲時轉攻作曲。艾洛瓦的老師、法國當代作曲家米堯(Darius Milhaud)察覺到他對探究音樂的熱誠,鼓勵他前往當時最火紅的布列茲(Pierre Boulez)門下學習。布列茲緊密運用嚴格序列方式創作的器樂作品,塑造出高難度的演奏技法挑戰,同時也易於產生出各種精緻的分析論述,引發諸多後輩前來學習模仿。

艾洛瓦追隨布列茲,在1957到1961年間上過眾星雲集的德國達姆施達特(Darmstadt)夏季課程(其他師資包括:Henri Pousseur、Hermann Scherchen、梅湘Oliver Messiaen、許鐸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以及瑞士的巴爾賽音樂學院課程。1963年艾洛瓦完成了這段學習的成果:為18件樂器所作的《Équivalences》,並由布列茲親自指揮首演。但就在同年度許鐸克豪森的客座課程中,卻完全翻轉了艾洛瓦對於序列方法的沈迷。之後他持續地向許鐸克豪森請益,開始從序列音樂永無止境的方法論分析跳脫出來,還原它作為一個獲得新聲響的有限工具,而讓創作目的回歸真正重要的、聲音本體的追求。許鐸克豪森既嚴謹又自由的精神,對於世間一切聲響的好奇、以及渴望探求新聲響的毅力,深深影響了艾洛瓦。

 

1967年,艾洛瓦對於東方古典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開始他取材、消化傳統音樂精神,而非單純模仿東方音樂表象的創作路線。1971年的器樂曲《Kâmakalâ》在追隨許鐸克豪森動用三組獨立管弦樂團環繞聽眾之外,更以三個合唱團極高極低的長音為主要聲響,樂曲在緩慢的結構變化下逐漸複雜而激烈化,已經可聽見後來電子樂作品的聲響概念雛型。因為如此破格的作品,讓許鐸克豪森決定邀請艾洛瓦到他的科隆無線電電子音樂工作室(WDR)製作電子樂曲。當初艾洛瓦預計製作一首15分鐘的樂曲,沒想到電子音樂聲響的無限可能讓他樂思泉湧,最終花上超過一年半的時間,在工作室全力的支持下,與技術人員工作超過1500個小時,完成了100分鐘的《Shânti》。樂曲當中的每一道聲響片段,都需要艾洛瓦花二到三天設置電子迴路、花二到三天學習如何應用新素材進行調變,經過電子處理出各種調變成果後,還要再花五到六天去聆聽、衡量取捨這些成果,各種聲響都需要20到25次的電子操作處理。在沒有電腦程式儲存的那個年代,艾洛瓦必須仔細記錄下來每一次調變所使用的電路安排、各種參數定值,以及相應的效果與檢討,最終這些工作筆記本累積高達二千頁。

四年後,艾洛瓦在日本NHK電子音樂工作室,以更純熟的技術、更深遠的意境、超過二倍有餘的篇幅,完成了傳奇樂曲《樂之道(Gaku-no-Michi)》,其背後所花費的加倍再加倍的苦心勞力,可想而知。

事實上,艾洛瓦不是單純「拋下器樂投身電子樂」的作曲家,器樂作品與傳統樂器的應用,對他的意義並不會下於電子器材。他的器樂曲《Kâmakalâ》與電子樂《Shânti》是二首概念呼應的樂曲,而在《樂之道》之後,他也接續創作了同為四小時篇幅的打擊樂曲《Yo-In(餘韻)》,只要有機會,他也會安排這兩首樂曲連續演出。諷刺的是,過去被視為需要有國家級資本支持才能製作的電子樂曲,如今一人隨身攜帶電腦就可完成,演出成本反而遠低於傳統器樂曲。在經費考量下,才造成艾洛瓦被定位為「電子音樂家」。他的器樂曲一貫地保有他為了追求聲響可能性的大膽破格嚐試。試舉一例:1983年艾洛瓦受日本國立劇場委託創作的《邁向觀想之焰(観想の焔の方へ)》,史無前例地將雅樂樂團、教派迥異的天台宗與真言宗聲明匯聚一堂,成為日本現代聲明創作的肇始。至此,艾洛瓦的創作不但深入傳統音樂精神,更開拓了傳統音樂的發展可能性。

從演奏到作曲、從布列茲到許鐸克豪森、從傳統到當代、從西方到東方、從器樂到電子、從抽象到具象到抽象…艾洛瓦不斷探索世上各種聲響各種文化各種層次的可能性,不求名利地堅持自我路線,憑藉著就是他對於聲音的堅毅專注,如信仰一般地追求著聲響音樂之道。也因此,他在7月31日在台灣演出的最新作品《信仰的午夜》(註1)(註2),就更引人好奇了。

Footnote
註1. 2015年7月Jean-Claude Eloy於港台演出。參見:www.auditoryscenes.com/jcehk/programs/
註2. 7/31(Fri)大稻埕戲苑曲藝場,演出:Le Minuit de la Foi(信仰的午夜,2014)。8/1(Sat)南海藝廊(座談會),相關訊息請密切注意失聲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