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Re-think the Vitality of the Local Audio Scenes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後疫時代,聲音藝術的現場有機性將朝何方彈射?
February 12th, 2023類型: Sound Scene
作者: 徐嘉駿
本文作者徐嘉駿為2016年後崛起於本地聲音藝術場景的聲音藝術家,亦為戶外聲音游擊計畫「Outer Pulsation」的主要發起人之一。他先是從創作者的位置回顧在疫情之前,自己如何經過南海藝廊、噪咖的失聲祭,旃陀羅公社主辦現場演出的洗禮而進入聲音藝術場景;隨後從一介初生之犢摸索到發起戶外聲音游擊演出;再到2020年後漫長的疫情推進底下,如何作為聲音創作者持續觀察場景的變遷與轉型。如今,在歷經漫長的疫情結束後,觀眾的身體與空間的關係都有所轉變。在此種前提下,《聲波薩滿》帶來何種新的可能性尚不明朗,但現場對於身體的召喚與空間的感覺,卻持續駐留在身體與心靈中。在世界紛擾卻表面同質的2023年,我們如何擁有一種新的基礎來期待自身與過往及未來聯繫的方式?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演出者,也許揭露了一些來自歷史的聲音訊息⋯
TheCube Forum Music Festival—SONIC SHAMAN, XU Chia-Chun Performance, 2022.12.10, AUSPIC PAPER, ©TheCube Project Space, photo: TeRRy LiN

一、

2023年,從一個高中生業餘噪音樂迷轉而成為創作者至今,近十年光陰,過半的青春期皆在此中度過,我也不再是場景裡最年輕的那一位。

時間倒回2012、2013年,社群媒體正興起,Youtube、維基百科、Discogs、Soulseek、各種 (通常附上專輯介紹和盜版下載連結)地下音樂Blogspot,充斥著大量資源及資訊。對一個網路世代的15歲極端音樂阿宅來說,接觸實驗音樂/噪音好像也是命定中事,從那時起除了穿梭在各Live House看金屬樂團現場外,偶爾也出沒在當時在南海藝廊、噪咖的失聲祭,旃陀羅公社(Kandala Records,以下簡稱K社)主辦的實驗聲響演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波蘭實驗音樂家斯賓尼夫.卡科夫斯基(Zbigniew Karkowski)在立方計劃空間的演出──事實上當天我因補習而晚到,所有活動已經結束,留下的僅有瀰漫在空間中刺鼻的塑膠燒焦味。隨後從旁人口中得知卡科夫斯基巨大的音量將喇叭直接燒毀,真正演出時間不超過十分鐘。身為一個甫接觸Merzbow、MSBR等日本硬噪音(Harsh Noise)著名樂手巨大能量衝擊的中學生,那場表演即便沒聽到任何東西,卻扎扎實實留下了震撼的現場身體經驗。

隨後一段在學校選修課上做噪音表演的影片意外被分享在K社的臉書社團,正逢K社於南海藝廊主辦的「物種音源──2014 聲音實踐工作坊」期間,主辦人張又升一封訊息詢問我參與意願,就這樣誤打誤撞跌進了這灘難說是花花宇宙還是爛泥沼澤的東西裡。開始時,什麼技術、基本觀念都不懂,搞砸了數場演出,但或許是年紀的關係,得到所有人無私的關心與支持。差不多同時間,師大路上的先行一車唱片行(現搬至泰順街)開張,和老闆王啟光在「物種音源」工作坊上認識後,時不時都在那鬼混,借用器材在地下室倉庫練習、聽著老闆和常客們交流的罕見唱片、相約一同去看演出,遇見各方奇人異士—包含後來影響我甚深的Dino。

和這些非學院背景、單純以樂迷或同好角度出發進而成立的社群相處,形成了我以聽覺先行的價值觀,比起在當代藝術中慣常將聲音藝術套入視覺藝術本位的展演框架,我傾向純粹的聆聽,閱讀的更多是樂評、唱片資料甚至音樂家手稿。在這段期間,我的定位始終與檯面上的「聲音藝術」沒什麼關係,且明確地抗拒並劃分與其的界線,一心一意想做出像是Merzbow等人的標準Harsh Noise聲響,並企圖重現在龐克/金屬樂現場中感受過的激烈身體經驗,無法接受白盒子內被安放得好好的、乾淨無機的、根基於論述上的創作。

 

二、

Berserk Live at Cafe Oto, Photo: Chungwan Chang

2016年,由於倫敦攻讀博士學位的游崴牽線,文化部駐英代表處邀請K社一行人(張又升、謝仲其、李世揚、黃大旺、劉芳一、我)赴倫敦聲音藝術/即興演奏標的地Cafe Oto演出。此行正值學測考完,意外地以18歲之齡成了該場地最年輕的演出者,也是頭一回在技術和演奏手法上獲得一定成熟度的發表,結束過去跌跌撞撞的摸索期。

回國後,K社停止辦活動,退居幕後回歸發行及主辦工作坊、講座等,當時留下的成果逐漸獲得國內實驗/電子音樂組織關注,我開始在失聲祭、聲響驗證未來(Future Proof)、先行一車等主辦的現場表演中演出。在一次和Dino同台的演出中,他以無比沉著冷靜的姿態發出了超乎我過往所有聆聽經驗的聲音,在一片炸裂的音牆的最後,緩緩飄出了一段像國樂器龍笛一般的高頻反饋聲,當下徹底地感覺到被壓垮並輾碎─過去追求的各種極端聲響在其面前全成了泡影。演後眾人回到先行一車續攤。談及此事,他笑笑地講了些話,大意是:幹嘛要這麼用力地去做一個樣板?此後,我才慢慢地放下那些中二的價值觀,慢慢地發展出自己的聲音與理念,並試圖接觸那些過去自己無法接納的事物,而我們常討論的事情「反饋」(Feedback)也成了我創作的根本。(註1)

Outer Pulsation #3, Photo: Etang Chen

2017至2019年底,累積了零星的演出籌辦經驗,我和Dino、Jyun-Ao Caesar Lin開始戶外游擊系列演出「Outer Pulsation」計畫。起初主要由先行一車提供設備資源,脫離場館和資金的限制,在最低限、完全DIY的形式下舉辦演出。從現實面來看,採取這種手段僅是因為這類型的演出若非申請政府補助或其他贊助,單靠票房收入基本上完全無法回本,長期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我們選擇以這樣的替代方案讓現場演出得以細水長流。但真正支撐著體力和精神讓我持續下去的,是那種全然的自由感,沒有任何壓力、一個徹底開放的平台讓任何人做任何事。起初,時常在演出結束後和Dino聊著這次演出有什麼不同,或這麼做的意義到底何在,其中一次的結論是:

這是一個介於自家練習與正式演出(正式場館、藝廊、Live House)間的灰色地帶,這樣的情境對演出者來說沒什麼包袱,讓發聲重新回歸一件純粹的事,所有在這發生的事情都將成為未來正式演出中的基底,或者讓創作者更大膽地去實驗先前不敢嘗試的配置。

這樣的操作下,理所當然地,演出和創作無法作為我的正職收入,但相較起後續兩年間,實際進入當代藝術場域後面對必須與藝術體制妥協的疲憊感,我無比懷念當時的自在與純粹。

 

三、

2020年初疫情正式爆發,不同於歐美及世界各地的情況,台灣在其中彷彿一直處在一種不上不下的階段。各大現場活動暫停,「群聚」一詞一度風聲鶴唳,游擊演出從過往穩定的每月一番,經四月初的二級警戒後成了不定期舉辦;雖說如此,不過三個月的時間過去,隨著場館在遵守指揮中心守則下得以重新開放,演出及展覽逐漸以一種弔詭的狀態持續進行著──除了兩次變異種肆虐升級至三級警戒外,其餘時間幾乎處在極度尷尬的狀態。同時間其他國家因應嚴峻疫情而發展出大量的直播、串流、線上活動等技術及文化風潮(即使在開放後略見泡沫化),在台灣卻罕見這樣的趨勢,或說即使有,眾人的反應也多半意興闌珊,畢竟我們的處境從未慘到要讓廣大群眾接受現場的身體性完全取消、隔靴搔癢地在家戴著耳機聽/看線上直播演出。

TheCube Forum Music Festival—SONIC SHAMAN, XU Chia-Chun Performance, 2022.12.10, AUSPIC PAPER, ©TheCube Project Space, photo: TeRRy LiN

於是,這樣既不開放也不封閉的情況,看似沒有盡頭地持續,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過去十年台北替代空間、中小型演出場地消失的窘境。自2012年中正、大安區愈加暴力的仕紳化、多家Livehouse等演出空間歇業;2017年南海藝廊正式停止營運(其實從2015年後便少有活動)。市政資源多投注在大型/正式演出場館及戶外免費音樂祭,本就小眾且難以獨立生存的聲響活動轉而進入唱片行地下室、夜店冷門時段,或採取非法游擊的形式存在。而在疫情影響、且未有足夠動機發展出成熟線上活動機制的情況下,對我這樣一名純粹以聲音創作維生的創作者而言,無疑在生計和心理上都陷入莫大的茫然中。

做為當代/聲音藝術領域內一種弔詭的存在,我以業餘實驗音樂樂手的身分長期在邊緣遊蕩,是在這段期間踏入了當代/聲音藝術領域,且有別於過去打工式的僅受邀在開閉幕活動中作為餘興節目存在,如今正式以藝術家身分存在於場景中。現在回想起來,整個過程像是被動「積極」轉型,一些機緣巧合促成,更多是在疫情情勢下,過往的創作技術與演出手段已不夠應對各種現實考量。還記得正式與立方計劃空間的Jeph(羅悅全)和Amy(鄭慧華)認識,是在《台北機電人》展覽的現場活動,演出告一段落後,我和Dino在陽台上閒話家常,話鋒一轉,他把我拉去認識Jeph:「來都來了趁機會認識一下,以後可以一起做些事。」出乎意料的是,自那時起我好像也就此從一介聲音藝術打工仔成了個正職。後來有了2022年在立方的《聲體變狀》和《立方論壇音樂祭—聲波薩滿》等展演活動的合作。此外,這兩年間也收到數檔聲音裝置、聲音設計的邀約,使我就算在環境困頓下仍得以發揮所長。

經歷了兩年多的頓挫、國境封鎖,我們終在2022年底迎來了開放,而由立方計劃空間主辦的《立方論壇音樂祭—聲波薩滿》,則成為了這個後疫情時代下的一個節點,即使在活動前我無比困惑何謂「聲波薩滿」、或這個薩滿究竟要召喚何物;直到四天經歷完四個不同場域、繁雜多元的演出形式洗禮後,感覺到頭來,所謂薩滿也非那些在舞台上引領觀眾出神狂歡的演出者,而是這整場活動的所有一切:場地、演出者、觀眾,這些要素集結於這四天時間裡,試圖召喚回過去被剝奪、限制的身體記憶─且不是一昧地像「回憶莓」(註2)、或重啟星際大戰系列電影那般自溺式的懷舊,而是明確地認知到疫情前的世界已經無法復返,在人們釋放被壓抑了兩年的能量、共享瑪德蓮純粹的甜蜜美好之後,拋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在過去十年內城市空間、媒體、科技的劇變,在疫情時期被推至一個高峰後,做為創作者或觀眾,我們慣習的方法論與身體性究竟將何去何從?

Footnote
註1. 不僅是物理現象上的反饋,而廣泛指聲音在不同空間的響應、觀眾給予的現場能量等。
註2. 參見:https://south-park.fandom.com/zh/wiki/%E5%9B%9E%E5%BF%86%E8%8E%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