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拜訪在Selasar Sunaryo Art Space的展覽《轉向第五時代》時,腦海裡迴響著魯迪.瓦利(Rudy Vallée)唱的〈As Time Goes By〉—不知為何,我在參觀展覽或藝術表演時,通常總會有一首歌出現在腦海,而這次剛好是這首。
稍作介紹,該展由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及Selasar Sunaryo Art Space(SSAS)共同主辦、製作。無庸置疑,這樣的合作需要兩國之間的藝術家和策展人一同參與。我想我不需要精細地描述作品內容與呈現,相信策展人和展覽本身自有討論。但我想搭配〈As Time Goes By〉的歌詞,描述我自己身為觀眾看完展覽作品後在美學上的體會。讓我們先來想像及享受這首歌曲。
展覽
在我們的日子和時代
讓人顧慮的是
我們與速度和新發明
以及第三維的事物
而我們感到倦怠
因為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
我們必須及時落地
放鬆,釋放那緊張感 (註1)
不似往常,展覽空間裡充滿生活中既陌生又熟悉的物品和畫面。似乎邀請我們沉思,而作品宛若一排排向觀眾提問的寓言,邀請後者尋找答案。透過不同的展現方式,《轉向第五時代》讓觀眾毫無避諱地看見自身所處的苦難。
進入展間馬上看到由展覽主視覺陳設斜擺成金字塔般的錯視畫面。早在疫情發生前,原本就有太多因為破壞環境所導致的自然災害,或因為過度開發導致的氣候異常,讓展覽的內容早就牽了一條警示線。
根據策展論述,本展靈感來自於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在《衛報》上發表的短文〈死亡星球上的時空膠囊〉(Time Capsule Found on the Dead Planet)。愛特伍在文中講述一個已死的星球上發現的時間膠囊,用文章支持當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中的10:10氣候變遷運動。
在短文中,愛特伍將人類文明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人類創造了神,即人類創造對於神的知識,不是創造神的物質。第二階段,人類創造金錢,第三階段,人類滅絕金錢,第四階段金錢創造沙漠;意味著帝國主義如何破壞環境。第五階段人類的現代文明以滅絕付出代價,這就是本次展覽名字的由來—轉向第五時代。所選的主題是希望透過展覽的裝置成為藝術家們對於未來想像的媒介,並邀請觀眾來參與對未來的可能性。
緊接著出現的問題是,作品是否有能力提供對未來的想像?
作品
不管進步的進度有多少
生命中單純的事實不可移除(註2)
沿著Selasar Sunaryo的B展間,第一個讓我覺得有趣的Natasha Tontey的作品。這位印尼藝術家以錄像作品描述蟑螂的故事,一種常讓人聯想到噁心的動物竟然以理性的姿態出現。為何是蟑螂?也許牠是其中一種從大滅絕中存活下來的生物,而到了第五時代裡牠依舊存在。
這部作品讓我們與噁心的蟑螂對話和學習,如何在滅絕中任性地存活。長相噁心,從文明中淘汰,但在每一次的滅絕中仍然存活。一時想到,也許在未來,地球將會是這些蟑螂的天下。
關於滅絕的陳述也可見於台灣藝術家林子桓的作品。在他的作品〈Visions of Tomorrow Today〉,他預測了一個叫「烏托邦」的國家經歷氣候變遷後所帶來的影響。在藝術家的版本裡,該國被譽為是最理想的狀態,為了生活上安全和舒適,以表徵的圍欄來保護自己。影片呈現出圍欄裡的生活,在未來更好的日子,每個人可能會為了從大滅絕中保護自己,不斷圍起藩籬保護自己。
接下來在B展廳還有Abshar Plastiza的作品〈Fragmen Teritorial〉,一個對我來說、或客觀而言都還未完成的作品。該作品是由一個含有泥巴的筒狀機器,透過機械的運轉生產電力。這部作品的重點在於它可以從含有污染物和廢棄物的泥巴生產另類能源,供機械運轉。作品邀請我們思考與污染物和廢氣品相關的另類能源。污染的現象可以變成一個解決方案:另一種能源開發的可能性。
轉進展場另一角,蘇郁心的〈休眠模式〉讓我們經歷一趟與原屬時空分歧的遠行,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自然現象。由於我們的位置被固定在地球上的單一定點,白天與黑夜似乎沒有什麼不同。此作品挑戰了人類對「時間」的觀念,以及人類無力改變千變萬化的大自然。
B展間最後一件作品,也是相當吸引我的一件是Tromarama的裝置。此作品模仿了企鵝敏感的視角—隨著環境的變動,企鵝視覺自動變換海洋的顏色。藍、綠、紫是其中最常出現的色域,也許這就是企鵝所看到的海洋,能確定的是與我們的視覺感知截然不同。藝術家表示靈感來自於在雅加達某餐廳用餐時,迎來幾隻企鵝,同時還播放著有海洋的影像。這個經驗讓他們相當震驚,藝術家認為在雅加達用籠子圈養的企鵝是相當荒謬的。於是,他們嘗試用作品把場景倒置過來,把身為人類的我們關在籠子裡面,以企鵝的視角來反觀海洋。
天氣預測的數據和其他即時串流的數據,諸如濕度和日夜降雨機率等被運算轉化為波狀圖呈現。早上的海浪和顏色可能較為平靜,並非永遠波濤洶湧,因此影像本身呈現出不規律的模式。透過不同的想像視角另一種生命形態,讓人類得以存續免於滅絕,是我個人在這件作品中所感受到的訊息。
前進穿越當天中午喧嘩的咖啡廳,我轉進側翼展廳。首先看到紐西蘭藝術家Sorawit Songsataya研究有關風箏的主題,特別在作品〈Jupiter〉中展現有關風的科技。他在錄像作品中出現了風箏、渦輪、風車等等,它們在螢幕上飄動,但展覽室內的實體風箏卻是靜止的,形成矛盾的畫面。
接著由Riar Rizaldi命名為〈Kasiterit〉的作品,以錄像呈現邦加島上採錫的議題。印尼為世界上開採錫礦的主要國家,錫也是當今智慧型手機的主要原料。錫業成為重要且相當具收益保證的企業。在作品中,藝術家虛構了一個人工智慧角色:Natasha。Natasha不斷地尋找身上錫金屬的來源,直到她來到邦加島。接著她講述一位環境工作者有關一個生產智慧型手機的工廠所導致的環境污染。該敘事說明我們身為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每個人都是環境污染的幫兇。
上了階梯來到另一個展場Bale Tonggoh,這裡是Selasar Sunaryo Art Space最大的空間。甫走進展場,我便看見王雅慧獨特的錄像作品。此作反映了空間實體大小,其中一個花盆為這個空間裡的主要視覺物件。陽光四射,彷彿在一個窗戶打開的房間裡,每一秒都刻畫陽光的走向。這件錄像以Bale Tonggoh的現實物理空間出發,引領我們去想像窗外正在發生的、無法避免的各種自然變化與災難。
第二件作品是吳其育的作品,以紀錄片的方式呈現蘇拉威西島和蘇門答臘島的遺跡和文明。第一人稱的影片講述古人在洞穴中的畫作,闡述當時每天過日子的生活寫照。萬萬沒想到當時的生活模樣竟然與現代唯妙唯肖。現在與過去並沒有相差太遠,而且同樣事跡不斷重複。也許與現代生活不同之處只歸功於科技讓生活顯得更有彈性。
這空間裡還有兩組研究導向的藝術團體作品。他們分別是Bakudapan和 lololol。Bakudapan用錄像〈Re-plating Mooi Indie〉呈現疫情爆發期間,在幾個國家中做了有關食材可用性的研究及其成果。在印尼,Bakudapan也在疫情爆發初期的2020年初展開研究,,一般民眾似乎認為疫情期間我們仍有相當雄厚的糧食安全條件和其他資源,但事實上卻不然。研究發現,印尼主要食物來源只夠供給幾個月的時間。如果我們再不從現在開始為未來著想糧食自主性的議題,哪天我們再經歷更大的經濟危機,鐵定會釀成更致命的後果。
玉蜀黍、天貝、馬鈴薯、青花菜、綠豆、小魚乾、蘑菇的圖像,都代表印尼日常的基本食材,並按照印尼的地貌去排列—海洋、陸地、山脈。我們非常關注全都從海外進口的食材,即便印尼曾為全世界出口主要食材。
同時,lololol 由投影闡述我們在疫情期間不斷地與螢幕對話,與真人交談的次數岌岌可危。減少外出是由政府在防疫期間不得不發出的政策。我們在一個地方坐在螢幕面前,卻可以任意「旅行」。自然生態、野生動物、天氣以及其他世外的都是透過螢幕視窗觀看。
在展覽室最後看到的作品是Andrita Yuniza的作品〈Mooi Indie 21st Century〉。作品透過樹脂固體化,並以球體呈現幾個不同的水源樣本,方便觀看。透過球體本身多元的顏色—黑、藍、紅、透明、綠可以看到該處水污染的程度。球體旁的編號顯示水樣本的來源座標,取之於芝塔龍河(Sungai Citarum)和芝塔利河(Sungai Citarik)。樣本分別在2018年蒐集自芝根黛娃(Cigondewa)、芝熱拉(Cijerah)、巴列恩達(Baleendah)一帶被不同程度污染的河流或稻田中搜集。萬隆可說是印尼紡織業的大本營,但污染物也影響下游的民眾。
本次展覽由12位藝術家展出12件作品。這12件作品共同表現出黯淡、希望、遐想及對不遠的將來的警告。當我看完全部作品,警覺之心不禁籠罩著我。但在一開始丟下的問題是否獲得解答?我想全部作品都可以解答。
結論
你必須記住
一個吻仍然是個吻
一個嘆息只是個嘆息
基本的事物隨著時間仍然運用
…
還是同樣的老故事
拼死一搏
為愛和榮耀的戰爭
這個世界隨著時間仍然歡迎戀人 (註3)
看完展覽我帶著對未來警覺和憂慮的心情,走到展場外的庭園點了支一直陪伴著我的丁香煙;在庭園獨特的蟲鳴聲陪伴下,試圖沉澱、回想看完作品的感受。
以《轉向第五時代》為名,試圖超越時間的洪流。這檔展覽猶如一個政治寫照,我們對那整齊又剛好的作品感同身受。好比說這12位藝術家,策展人和行政團隊精細地將平時不怎麼起眼的地方改造成為一個相當具有規模的展覽。近來裝置的普及潮流,對我而言,常常少了點工藝匠心:往往高度著重觀念,或在形式或材質表現上顯得貧乏,常常導致我們覺得,難道不能用其他非藝術的語言來表達政治論述嗎?一個嘮叨的裝置藝術,就像印尼的某句說法「只有空殼才響得亮」,毫無益處。
12位藝術家的裝置都展現各自根本的政治陳述。請容許我說:我更喜歡將其稱為對未來的政治詩歌:因為形式精簡且周到。非獨斷性且建議性的言説方式,讓整體展覽更具有說服力、包容性及孕育性。像是我們在不久的將來聽到的一陣靜默,溫柔地容我們思索未來。也許乍看之下這些作品都顯得過度美麗、乾淨和精準設計,以至於他們所要帶來那爆發性的「恐懼」似乎不被允許爆發。但在背後,作品都成功地激起觀眾的好奇心,帶他們進入、觀看、省思,並再次試問即將來到的未來。
(最後,身為作者的我再次推薦讀者在看本文的同時,一邊在Youtube、Spotify或其他平台聆聽Rudy Vallee的〈As time goes by〉,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