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22 : Space as Archive I
Taipe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Past and Present
再造公眾性:臺北當代藝術中心的昨日與今日
September 1st, 2015類型: Art Production
作者: 鄭文琦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LEAP藝術界》no.34
TCAC成立於2010年初,前身是楊俊在2008年台北雙年展的計劃《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提案)》。在本地社群協助下,他以北美館公園的閒置空間為據點,將提案化為臨時交流平台,廣邀各界討論台北為何需要一個當代藝術中心。本文從2015四月搬遷新址的TCAC新書發表會為起點,回顧TCAC的昨日並展望未來發展。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新址; photo courtesy of TCAC

一場新書發表會

一個初夏的午後,我走出大橋頭地鐵站,沿著涼州街前往「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aipe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TCAC)參加《臺北當代藝術策展20年》的新書發表會。經過一處廟口前,樹蔭濃密的榕樹下都是「佛跳牆」、「黑白切」、「米粉湯」等台式小吃的招牌,座上的人們喝著啤酒,天南地北無所不談。此情此景不免讓人感受到老台北的庶民情調;是的,TCAC新址正是在台北城最早發展的大稻埕,作為一處公共空間,它的屬性更和隔兩條街的磚造長老教會(1885年重建的「枋隙禮拜堂」)形成強烈對比。

距離重新開幕還不到半個月;玻璃門內的狹小空間擠滿聽眾,或許是基於對這個「新基地」的嚮往吧。主持新書發表會的呂佩怡是TCAC常務理事 (註1),由她所指導的研究小組成員王慧如、蕭雅云、張翡倩、洪培馨、張品杰、馮馨,正輪流說明這個本土策展研究的研究方法、訪談對象和挑選十大策展的書寫依據。(註2) 對於這群以「策展學」為命題的作者來說,如何針對「同時代」台灣策展群形成一套客觀的評量方法(特別是在一個向度仍在變動中的「當代藝術策展」)就成為首要說服群眾的關鍵。

街坊鄰居在攤販前一坐就是半天的景象,完全不同於TCAC之前所在的安東街。如此悠閒的場景勾起我許多遐想,畢竟大道埕曾是本島最活躍的市街,如果我們從上個階段回溯於城中區成立的起點,那這次搬家的象徵性就不只是「當代藝術」與「老城」之間的對比,更彰顯面對現實挑戰之際,堅持初衷又不得不妥協的階段演變。

 

第二代TCAC(安東街)地下室常舉辦講座

TCAC成立於2010年初,前身是楊俊在2008年台北雙年展的計劃《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提案)》。在本地社群協助下,他以北美館公園的閒置空間為據點,將提案化為臨時交流平台,廣邀各界討論台北為何需要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後來市政府展開「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施工整地,楊俊沒有獲得協商的機會,作品就先被拆除了。有媒體指出「這次的事件清楚顯示了專業藝文人士在文化生產關係中的弱勢。」隔年以徐文瑞、楊俊為首的30多名當代藝術工作者,在一次充份探討「台北需要怎樣的當代藝術中心」的「一個週末聚會」後,發起臺北當代藝術中心協會。(註3) 之後,TCAC才從一個計劃轉成實體組織,並獲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支持,取得當時隸待改建的城中區腹地。

TCAC成立到2012年底都位於西門町旁的雙棟建築,不但週末常有活動,雙年展期間也策劃「論壇雙年展」(2010)和「未來事件交易所」(2012)。蔡佳葳以TCAC為題的《Lovely Daze特刊:臺北當代藝術中心》就是在「未來事件交易所」展出,詳細回顧「一個週末論壇」的成立過程與鄭美雅文章。這時它可說是熱鬧空前,不但集募款、聚會、講座、展覽等功能於一,與隔壁棟的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豪華朗機工、台灣攝影博物館及城中咖啡也合稱「城中藝術街區」。創始成員的名氣更讓它成為國際人士交流的首選。2011年底身體氣象館主辦的台灣國際行為藝術節第三期(TIPAF-Theater Piece III)更為台灣引進張盛泉(大同大張,1955-2000)和其他中國藝術家,並罕見地串聯以表演為主的牯嶺街小劇場。這樣的優勢也延續至2013、2014年鄭美雅擔任理事長的第二階段。

以「協會」名義運作的TCAC,會員皆來自藝文圈。早期定下經費自籌的方針,在2012年搬離城中區後證明無法持續。第一階段成功的基礎為建設公司的空間贊助,藝術家贊助作品募款則是另一個主要管道。關於那次搬家,理事長余政達表示,搬離城中區是TCAC能不能維繫的轉捩點。最後協會仍決定前兩年已打開許多國際連結,勢必設法另謀生路。於是透過會員募款加政府空間補助,選擇安東街落腳(考量到它作為「聚會場所」的便捷性)。雖然這裡無法舉辦大型展覽,卻足以吸引大家在此駐足、交流。大約也在這時候組織大幅換血。創始成員徐文瑞已退出,非本國籍的楊俊只能列名顧問。余政達、高俊宏、周育正、方彥翔、王柏偉等年輕一輩藝術工作者進入理事會。同時期的立方計劃空間經營出色,打開—當代繼台泰交流又有新空間,幾個非商業空間的蓬勃發聲,這個階段的TCAC命題早已非「台北要不要一個當代藝術中心」,而是如何維持組織的發聲,它又該呈現何種面貌?更迫切的疑問是:它為何比其他機構更能代表「公眾」?又能為藝術大眾帶來何種不同視野?

圖為開幕展覽黃博志作品 Five Hundreds Lemon Trees; photo courtesy of TCAC

一種公眾的想像

若說「眾人之事」即政治之事,那就不得不提到2014年三月聲勢驚人的社會總動員。在當時理事長鄭美雅調度下,辦公室遷到群眾佔據的立法院旁並播放高俊宏、陳界仁等人作品,每次都吸引許多觀眾,遠遠超過在安東街辦活動的效益。成員不禁感嘆:「如果每次我們辦活動,都有這麼多人想參加就好了。」然而這樣的感嘆正好凸顯了藝術圈與「現場」的距離,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2014年安東街租約到期,2015舊曆年後遷至大稻埕,並籌劃開幕事宜。

如今TCAC是否清楚了「公眾性」指向何者?更重要的是,它是否有能力評估藝術圈的「公眾」期待,和社會的集體認知存在什麼落差,又如何拉近兩者?太陽花運動翻轉了臺北政壇,當初粗暴對待藝術圈的政客下台了,然而「當代藝術圈」仍是社會上的「少數」。當我們再問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為何成立時,它肯定不是要滿足少數人對「臺北需要一個當代藝術中心」的想像,而是如何努力去協商藝術圈與社會參與的現實落差,並在過程中再肯定「參與」的理想性(不只是對內、更是對外的參與)。

思緒又回到滔滔不絕的年輕講者身上,我不禁懷疑,他們是否記得七年前的提案與週末聚會,居然延燒至今日格局?榕樹下依然酒酣耳熱,隔壁鄰居好奇地朝門內張望黃博志的檸檬樹。見怪不怪是老臺北人的氣度,同樣令人動容的則是洋溢著熱情的年輕眼神。就在這樣奇異的時空交會裡,我對新、舊有了相對的理解,也相信再造之後的TCAC,將在回顧台灣當代策展20餘年的今天過後,為城市再寫新頁。

Footnote
註1. 現任理事長為余政達,常務理事為呂佩怡、龔卓軍。常務監事為陳幸均、姚瑞中、張鐵志。現任總監(呂岱如)採外聘制,另設策展人:方彥翔、彭若瑩,得向理監事匯報工作。
註2. 《台灣當代藝術策展20年》,呂佩怡主編,典藏藝術家庭出版。本書將台灣當代藝術策展界定在1992至2012年間,並以2000年為分水嶺。內容分三大部分:第一為策展人呂佩怡、鄭慧華、王品驊、林平的專論,第二為徐文瑞、蔣伯欣、賴香伶、黃海鳴、李俊賢等人訪談,第三為十個台灣的當代藝術策展,其篩選標準為:策展概念的推進、策展實踐層面的翻新、對後續展覽的影響力等。
註3. 週末論壇邀集47位策展人、藝術家、藝評、學者和文化工作者,分成不同小組討論台灣當代藝術體制與文化議題的各種面向,這個廣泛溝通的情境建構了TCAC公眾性的初期樣貌。2009年返台的徐文瑞、鄭美雅再邀其他核心成員加入,持續進行成立協會與尋找空間、整修、募款等工作。
See Also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TC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