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42 : (Post-)Traumatic Landscape
The Constellation of Faces, the Desastre of History – Something about Tsai Ming-Liang’s “Your Face”
臉的星叢與歷史之難-關於蔡明亮的《你的臉》
September 10th, 2019類型: Performance
作者: 陳泰松 編輯: 鄭文琦
知名導演蔡明亮的新作《你的臉》是以李康生與12位年長者的臉為拍攝對象,他們被要求在攝影機前談個人生命事蹟或沈默不語,片尾加上中山堂光復廳的空鏡頭,呈現歷史建物的物理之臉與個人之臉兩者的無縫拼接。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具有指標意義的電影作者,透過中山堂(既是陳儀將軍接受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委派,以臺灣地區受降的代表接受日本代表諫山春樹將軍遞交投降書,也是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之開會地點)這個同時兼具殖民/反殖/黨國威權等意涵的公共空間所摹寫的「臉的星叢」,動人且艱難,也使我們不禁思索如何評論電影的「歷史之難」?這樣的星叢又何以「歷史的缺席」體現了美學上的賭注?
Working on Tsai Ming-Liang's "Your Face"; photo: 張鍾元 / Photo courtesy of 汯呄霖電影有限公司

歷史的建構不會落在同質、空洞的時間,而是形成於滿是此刻時間的所在。

—班雅明,〈歷史的概念〉(註1)

在蔡明亮的電影裡,臉,尤其是特寫,是相當搶眼的影,例如《臉》(2009,羅浮宮典藏)。姑且不論他有如法國新浪潮漂泊遠東的遺腹子,以此部影片憑弔其宏偉影視的世界遺產,溢滿了返鄉面見異邦親族的孺慕之情,我們在他早年的成名作《愛情萬歲》(1994)便可見到經典的一幕:片尾,楊貴媚(飾演售屋小姐)來到大安森林公園,當時尚未完工,漫走一段路程,最後人坐在椅子上,鏡頭定焦於她的臉部,哭泣長達六分鐘 (註2)。情動(pathos)的演出,是悲傷,在臉上也在地景裡,因為場景的換喻,臉,幾乎等於是荒廢地景的映照,也是悾傯的人在都市裡營生的悲涼。這幕,與其說是臉部的演技,還不如說是讓情感如現實般的流露,縱使電影景框註定它成了戲。在此,臉的情動止不住它的自身,更溢出它的外部,串聯跟它相關的所在與空間。這是面貌,顧名思義的說法,不僅是屬於人的,也是屬於人活著的社會情態。

那麼,今年五月在華山光點戲院上映的《你的臉》呢?

同樣地,臉在此是串聯外部的情動設置(dispositif),片長78分的影片跟另一部《光》構成他所謂的「凝視計劃」。《光》是受邀替82年歷史的中山堂拍攝短片,以長鏡頭(long take)特寫建築內部若干角落,紀錄空間光影變化,包括中央樓梯間的黃土水作品《水牛群像》。《你的臉》則是以李康生與12位年長者的臉為拍攝對象,蔡明亮邀請他們坐在攝影機前,將每人各拍兩次,一次跟他聊天,談個人生命事蹟,另一次則要對方不講話,因此有人打瞌睡、自說自話、做動作等等,最後加上片尾中山堂光復廳空蕩的景觀,總計有14個鏡頭,並在阪本龍一卓越的配樂下構成本片。如他強調的,《你的臉》不是劇情片,旨趣也不在於紀錄片。這是他的美學賭注。首先,它雖不談中山堂的歷史,但基於臉的名義,過往許多的臉不正是等著浮現,被召喚,說不定是隱伏、層疊或積累在這13個臉面當中;那是跟日治時代、人民集會、政權轉換、二二八事件、國民政府的機關建置等相關人事的面貌。只談個人小歷史,卻不談中山堂的大歷史,這不是我要責難的,而是反過來問小歷史如何扣連大歷史,否則中山堂在第14個鏡頭的現身是沒有理由的,難道它是被挪用為拍攝影片的場所,是導演拍完《光》的靈機一動,靈感閃現的創意?理應不是,因為中山堂都現身在這兩部片裡,且《光》還是受邀拍攝的。那麼,《你的臉》應得到怎樣的評價,難不成它遭遇「歷史之難」?

"Stray Dogs at the Museum: Tsai Ming-liang Solo Exhibition" (2014); photo: 黃宏錡 / photo courtesy of 汯呄霖電影有限公司

爬梳這個問題,場景是關鍵概念,且跟情節的辯證有關。我們回顧2014年他在北師美術館的重要個展《來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枯枝與各種物件組成空間裝置,並把自己在2013年的電影《郊遊》(英文stray dogs,流浪狗)拆解成幾個錄像影像裝置。情節在此鬆脫了,劇情也跟著喪失,某些橋段包含幾個鏡頭,蔡明亮擷取其中一個,將它製成反覆播放的動態影像,如李康生(城市流浪者,售屋廣告舉牌員)哭唱滿江紅的場景,被獨立出來的展示,使得該行為像是單子活動,從屬於特定時空的單一事件,且不斷地重演著。若說情節是交代事件的來龍去脈,因果關係,是推動劇情的敘述運動,一股牽引影像列序的動力,那麼,《來美術館郊遊》的錄像裝置便是對這個運動的停滯。換句話,鬆脫情節,留出場景,卻使它像是脫節了的敘述。這種場景,是堅持場景中的行為,以及這個行為具有可辨識的明確指涉,例如,他走路,啃高麗菜,他推小船等等。這是行為中的電影,電影中的行為,統整的說法是「行為—場景」。然而,蔡明亮不像Gordon Douglas那樣基進,後者的《24小時驚魂記》(24 Hour Psycho, 1993)將希區考克的《驚魂記》拉長成24小時的慢速放映,藉以拖垮情節的牽引,直到影像列序暴露成一格格遲滯的畫面,尤其是飾演瑪麗安(Marion Crane)的珍妮李(Janet Leigh)在被殺的那幕,臉部特寫被推向它自身的物質性,而影像的物質性有可能掉入形式主義的迷眩,但也反過來揭示了自身的美學政治性。就蔡明亮而言,他在受訪時表示自己在「經營一個鏡頭(註3) 而鏡頭固然指向影像,但被他用來下注,因為他要的是「行為—場景」,既可用來反制劇情,也可使他的電影自由穿梭在錄像、劇場、攝影到行為藝術等等之間。在電影學上,這種跨類型的影像生產有各種稱號,往往冠在蔡明亮晚近的電影身上,如後電影(post-cinéma)、電影的造型性(plastique du cinéma)、電影性的藝術(cinematic art)、展示性的電影(cinéma d’exposition)等來自法國當代的電影理論詞彙 (註4)

"Stray Dogs at the Museum: Tsai Ming-liang Solo Exhibition" (2014); photo: 黃宏錡 / photo courtesy of 汯呄霖電影有限公司

是什麼場景使《你的臉》遭遇「歷史之難」?首先,無論歷史是什麼,總是跟視野、解釋體系或方法論有關,不是光靠講述就能形成歷史;二,當事人講述自己故事是無關於中山堂的歷史;三,縱使影片最後出現中山堂,屬於它的歷史豈是有了光影現象學的加持便會輕易奉上它的靈光!在《愛情萬歲》或《郊遊》裡,臉流露出深沉的情動,是人在流離失所中的臉,但《你的臉》,莫非臉是失去歷史內涵的臉,徒留個體的、隨機取樣的生命時間?況且他們講的也只能算是某種說法,或在導演授權下的單方說詞;也就是說,對照於鏡頭特寫所給予的高度關注,畫面給人凝視的悉心經營,他們的人生圖像不是顯得單邊,便是模糊許多。那麼,楊貴媚或李康生的哭臉就有深意?當然是,儘管他們是演員,是表演,但成功地給出劇情要求的情動,且他們的臉有效地融入電影捕捉到的破碎世界,將角色的臉轉化為影片意念的形貌。《你的臉》的難處便在於強力探照個人之臉,覆蓋中山堂的歷史之臉,使後者沉陷於物理性與個人之間,使歷史難明。起初,這個難處讓人看不太出來,因為阪本龍一的配樂玄妙,彌合兩種臉的落差,也歸功於蔡明亮以光影細膩的感知現象學,巧妙地結合中山堂與個人之臉,使彼此的形貌暗通款曲。蔡明亮通常是這樣的,在台灣認同政治的危機中,他止步於往下探勘,否則歷史坑道裡的冤魂、鬼魅嚎叫會驅散他專擅的光影現象學與影像詩學,而這正好是他的美學政治性。

October 25th, Japan Surrenders to Allies of World War II in Taipei, TAIWAN (Formosa) in the renamed Zhongshan Hall

藝術家有創作的自由,卻無礙於我們對其作品的批評,但以蔡明亮的電影成就與國際聲譽,又讓人不得不揣測《你的臉》是否另有賭注?或許我過慮,畢竟它是中山堂的物理之臉與個人之臉兩者的無縫拼接,平滑無間隙。但若不是,我設想某個先決條件:曲折這兩種臉的接縫,讓它皺褶起來,不斷地彎折它,凹陷它,促使這兩種臉面對面,形成面與面的各種關係。因不斷的皺褶,很難說誰是裡面,誰在外面,但這不是說「誰的臉」不重要,而是臉在流變中,不再自我囿限,定位為誰的臉;這是大寫式的臉,在佈展它的平面時,隨即自我捲曲與蜿蜒,分裂為二,時而分離,時而彼此貼合。在此,不是因為中山堂有歷史,挪用它就會有歷史,或因特定地點(specific site)的選用就會使歷史自動上身。再者,我們無須復辟歷史主義,因為歷史教科書化的檔案並非解藥良方,反而是要跟它針鋒相對的歷史唯物論,用來為它革新洗面。在《你的臉》,我們要打開的便是諸多潛伏的臉,乃至無名、無主的臉,充盈著中山堂的裡裡外外,如此一來才能使臉如蠟質般、或岩石化的光影現象學彰顯它真正的深度。另有賭注便是訴請《你的臉》是由臉的現象學揭示中山堂的堂奧,屬於面容、空間內外的堂奧:那裏曾有許多臉,匯聚而散,或應在而未在,彼此未曾謀面,如今他∕她們在此會晤。這個深度疑似死亡的預卜,但需要活著的臉來展示它的威能,隱含的批判是:值得什麼中山之名?如何說是光復?臺北公會堂死了嗎?是誰的殖民在台灣?它的未來又是如何?

Working on Tsai Ming-Liang's "Your Face" (2018); photo: 張鍾元 / Photo courtesy of 汯呄霖電影有限公司

堂奧,讓人聯想到《洞》(1998),地板樓層的洞是人際遇合的隱喻,《你的臉》則跟空間隔閡無關,而是要求打破現世時間的制約,讓諸臉在此相遇,因而解離傳統認知的有限時空。設想世界的多重性與事件的疊加態,如量子理論所說的,時間不是時序,不是直線演進,而可被視為平行的結構,或是處於錯時序(anachronic)的間格中。想像這個堂奧像是果核,上面佈滿的皺痕如前述所說的凹陷,是大寫的臉在歷史與個人的交纏、照面、相覷與反復徘徊,屬於兩者的時間也是。班雅明在〈歷史的概念〉(1940)的提議有具啟發性,我們不妨這麼說,《你的臉》若能意識到歷史維度,它的容貌應當是「形成於滿是此刻時間的所在」;正如這13個場景,當下被特寫的臉,像是停頓在時間的入口處,隨後有人講起自身故事,但這些特寫都不是要把觀眾帶入電影情節的進程,譬如說下一幕是什麼;沒有,僅止於此刻的臉,此刻的人。何不是影像定格的攝影,就像蔡明亮將這些人物的肖像攝影佈置在光點華山電影館周遭,並跟舊椅搭配成組?但電影的動態影像有其自身的力度,這項安排顯得有些多餘,因為那是對電影影像的再生產,一種永恆化與異化而來的圖像。

或許有人會說,這些攝影裝置有兩個功效:一,讓觀眾坐在攝影面前有身心意識的對話,但對老者或年長者的關注沒有比實質行動來得真切,凝視不足以成事;二,蔡明亮近年來批判劇情電影的生產機制,肯認美術館的觀看模式在於它非受迫的、自由自在的時間性。原本西方70年代的美術館被批為白盒子的美學保守,隨著1990年代後網路社會的興起,當代美術館的蛻變與展演多樣化,不再局限於物件展示,並為電影開闢了影像實驗的美學基地。受惠於時代機運,蔡明亮轉戰美術館,在這個基地祈求時間,用它來解救電影影像,解除前者因線性敘事的產製對觀影時程的制約。但問題是時間不應是通俗時間,可供人隨興差遣,要它的時候,人很專心,不要它的時候就心神渙散,甚至睡著了,即使《是夢》(2007)也不應這樣。這件展於威尼斯雙年展「普裡奇歐尼宮」的裝置電影是提示生命似醒如夢,並藉由牆壁鏡面與拆自馬來西亞廢棄電影院的座椅,把觀者的感知推向人是活在鏡像裡的沉浸感;這是錯置時空的獨特時刻,是觀者,也是導演本人的自傳體在穿梭時空。

Tsai Ming-Liang, "Stray Dogs" (2014); photo: William Laxton / photo courtesy of 汯呄霖電影有限公司

我們應當意識到危機的例行狀態,這不是要人們杞人憂天,理由很簡單,「你沒事,不表示別人跟你一樣」,正如時間屬於生命,同時間也屬於許多人的生命。況且臉,沒有其他肉身比它更暴露了,它不單是身體組織,更是辨識人身的所在,是身份,屬於社會的個體表徵。縱使科技能讀取DNA或生物跡證,但至今仍保有不可或缺的視覺要素,也就是說,看臉,識別你是誰。人際交往沒有臉,無法想像,如今更是被編碼到人臉辨識系統,是生命政治的工具。從蔡明亮的《洞》便可看出他的敘事內容不會像是泰瑞吉連(Terry Gilliam)在1985年的電影《妙想天開》(Brazil)那樣;後者雖也有樓層板的洞,但其中的軍政暴力是不會出現在前者身上。這正是中山堂在《你的臉》的「歷史之難」,一方面,《你的臉》將時間去政治化,造成書寫歷史的困難,另一方面,歷史的缺席本身便是一種災難。再說一次,這不是要回到實證的歷史主義,反而是要留心於《你的臉》散佈的各種元素,那就是本文說過的賭注,將它們攤開來,重新思考彼此的諸多關係。答案不會只是一個,但目標都指向它們被聚攏成臉的星叢,有如星空裡的中山堂,以其過往映射一個被歷史化的此刻,此刻我們可能有的臉譜。

Footnote
註1.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原文作者∕班雅明,譯者∕莊仲黎,商周出版,2019,臺北(譯文有更動)。
註2. 這幕引起法國藝術家貢札雷斯–佛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的傾慕,來到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巡禮,創作錄像作品〈台北中央公園(Parc Central, Taipei)〉(2000-2008),畫面沒有任何面孔,是全然午後雷陣雨。
註3. 《報導者》2019年5月17日,〈如何凝視一張臉─專訪《你的臉》導演蔡明亮〉,王儀君、王曉玟(孫松榮採訪)。見網址(2019/9/1擷取):www.twreporter.org/a/director-tsai-ming-liang-your-face。
註4. 「電影的造型性」最早出現在巴贊的《電影是什麼》,借用馬勒侯(Andre Malraux)的觀點把電影視為造型藝術寫實主義的極致表現。就電影的當代理論,我們可參考多明尼克.巴伊尼(Dominique Païni)的〈電影之為造型藝術〉(範兆延譯、林志明校修,《現代美術學報》第23期,2012年5月,頁18-25),或《電影欣賞》2003年秋季號第117期「錄影,電影的他者」專題等文。在洪希耶(Jacques Rancière)這邊,強調影片裡的影像事物體現「事件的感性肌理」(texture sensible d’un événement),元素間的配置可類比於當代藝術的裝置(Rancière 2008: 104),例如在Gaspar Noe的電影《嗑到荼蘼》(Enter the Void, 2009),有一幕畫面是將傷口、水管通道、遊樂場等結構以造型的概念統合在洞的意象上,是死亡、慾望、記憶、生命與輪迴。「展示性的電影」請參考〈展示的電影:間隔,作為一種時程〉(cinéma d’exposition:l’espacement de la durée),Jean-Christophe Royoux著,陳泰松譯,《典藏今藝術》5月號,2008年第188期,頁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