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16 : Museum of No Man
The Museums and Their Residents
博物館與其城市居民
September 3rd, 2014類型: Opinion
作者: 林仁達 編輯: 高森信男
作為藝術家和博物館工作者,林仁達的寫作往往揉合了記憶、傳說、生活和創作。在《博物館與其城市居民》文中,爺爺的東加王國冒險故事、藝術家所成長的高雄、父親藥局旁的情境、高雄公立水族館、稱為「月台電影」的士林租處(一博物館化的生活場域)及因博物館工作而踏足的中國城市…被他交織在一起,創造出一種比現實還要精準的夢境。
余杭塘河支流, 作者2014年2月攝於杭州

傍晚,我在余杭塘河畔跑步,透過亮著燈的窗戶,我看見許多家庭準備著晚餐,排油煙管冒出的絲絲煙霧飄在河面,沿岸的曬衣架掛著早已風乾的臘肉,屋子裡傳來父母與孩子的閒談,電視新聞的播報,以及鍋碗瓢盆碰撞的熟悉聲響。河對岸的玻璃大樓裡魚貫而出,提著公事包、穿著皮鞋、套裝、各色襯衫的疲憊人們正穿過河道,通往各自回家的捷徑。該往左或往右?我經過一個陌生的支道,看見一組施工中的大廈,高聳入雲的鋼架映射在黑色水面中靜靜搖曳。我經過一個歐洲樣式的別墅區,而在其不遠處則是一排頂樓加蓋的水泥房子,壁面赤裸斑駁,皮膚病的樣子被隱藏在巨大灰色天橋的暗影底下,使我想起了臺北那棟頂樓小公寓。

杭州,一座嶄新的歷史小城,遭錢塘江一分為二,其間佈滿大小支流。住在城裡的居民皆十分擅用這些狹窄的河道,如同臺南人熟於穿梭大小巷弄。街道、河道、巷道所個別體現出的城市景觀,一如人的性格複雜而多面。如果說街道的表徵是行人,河道與巷弄的表徵則屬居民,居民面對生活空間所激發的自由意志和想像力,往往有一套獨創的法則。而對於旁觀者來說,時常也是在一座城市的背後,在居民的性格之中,更易於去解讀那被隱匿的歷史傳統及文化地緣的持續性。

這也同時是我在《月台電影》中想要去描述的經驗,居住在「月台電影公寓」的「我」,是一個博物館工作者,如同那些日復一日,擺盪於工作與日常瑣事的多數人,公寓的敘事者—「我」—以及公寓的物品、影像、甚至室內所流動的時間、氛圍亦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正如公寓名稱暗示的,這個場所亦包含了與公寓毗鄰的「公共月台」。對於第一次來到公寓的參訪者來說,站在候車線上(編號1-3-3),面對著老公寓陳舊、潮溼的外觀擺出攝影姿勢,並讓住在公寓裡的作者拍上一張全身肖像照,是進入「月台電影公寓」的第一個步驟。當參訪者步入公寓,從陽臺發現到自己不久前所身處,由鐵皮屋、陰暗的窄弄所分割出的月台畫面,這正是月台電影公寓的第一部「電影」。此時,月台在參訪者的心中留下了兩種區別的印象:「外面的」和「裡面的」。

捷運士林站旁的「月臺電影公寓」所見

區別感,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在《博物館與小說》(Museums and Novels)一文中亦提及了此一概念,小說/藝術家的矛盾之處就是既要努力表達個人的世界觀,確也透過他人的眼睛看世界,而這種模稜兩可、游移不定的感受表現在文化、語言及意識形態的比擬時則尤為顯著。海外經驗是具體、獨特的,透過相似與相異的對照,使得我們在自己的城市也能夠真正地扮演一個旁觀者。

我剛來到這裡的時候,驚恐的發現許多自我出生以來就習以為常的街道樣貌、說話方式、日常動作與習慣,被一座陌生的城市以既相異又相仿的形式演繹著。在這樣的經驗之下,我開始了《一座公立水族館的調查報告》的撰寫,用文字和黑白影像描述1950至1970年代,「宮殿」的概念在兩岸不同的政治體質下,建築傳統轉譯方式所發生的分歧與斷裂,而這種基於政治力而不斷轉型的古代建築樣式,深刻地塑造、區隔了一世紀人對於歷史的感受和記憶方式。

去年的某一天,我在宮殿式建築的老水族館中一邊看著玻璃大水缸裡,那隻自孩提時代就認識的年邁象魚,一邊在腦中構思著一則短篇故事:30年前某一天艷陽下的午后,原來安穩地蟄伏在南美洲某條無名河川的「他們」(象魚)被一群當地居民捕獲,渡過幽暗、漫長的空間後,來到一座遙遠國度的公立水族館,並從此再也沒能離開。在反覆沉睡、等待衰老與死亡的閉塞時光裡,他們如何理解世界?他們也作夢嗎?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是「他們」,會作什麼樣的夢?一段破碎模糊的熱帶景致?與過世親友的對談?或者是數以萬計的觀眾臉孔?當他們死去,靈魂又將往何處?

我在杭州的旅館房間窗外正對著余杭塘河道,河流的顏色使我想起自小成長的城區也有一條黑色、安靜流向港灣的河流—電影《風櫃來的人》也出現過的那條記憶之河。如今河道旁終年亮著紅燈的風化區、騎著速可達的皮條客、小藥局、老旅館、美國人、二輪電影院、成排等待的計程車司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公園、遊艇、博物館、音樂廳以及成排沒落、斑駁、衰敗,等待拆遷的老街區。去年秋天,高齡近90歲的祖父住進了其中一棟由舊旅館改建,光線充足明亮的老人公寓,落地窗外正對著這條自小就陪伴著他的河流。祖父有時認得出我們,有時候認不出,祖父睡覺和作夢的時間愈來愈長,到了最近,即使祖父張開眼睛和我們說話,我們也覺得他說話的對象不是我們,而是記憶中的某個人,而他所身處的地點也彷彿不是在老人公寓,而是夢裡的某個場所。

祖父曾擁有一個很大的傢俱工廠,工廠生產的桌子、椅子曾遠航至沙烏地阿拉伯,換回一袋又一袋的里亞爾(SAR)。65歲時,面臨工廠倒閉的祖父,與幾個日本朋友到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附近的東加王國(Kingdom of Tonga )首都努庫阿洛法(Nuku’alofa)開海鮮餐廳,並與王國的皇族結為至交。自孩提時代起,祖父一次又一次,叨叨絮絮地向兒孫們訴說著的冒險故事,如今被拆解成了無以辨識的喃喃囈語。有時候我們仍能辨識出那可能是一個地理名詞、一個國家、一塊水域、一個人名、一棟建築、一條街、一條航線、或者一個物品,然而卻絲毫無法掌握其文法,在那些散亂跳躍如詩的字句之中,我感受到祖父的生命史仿如一座被解構為碎磚瓦塊的古代遺跡,成為一種無法被我們用時間和語言去度衡的生命經驗。

在這座如新的歷史小城裡,我也習慣偷聽居民們的說話,並記下我感興趣,描述城市歷史的句子。諸如「那裡以前有一條河,後來加上了蓋子」、「以前清晨的霧和現在顏色完全不一樣」與「這裡本來有一座寺廟,廟前面有座橋」。這些由計程車司機、餐館老闆、街坊鄰居即興式口頭描述建構而成的記憶景觀,向著我們這些冷漠的旅客揭示了日常生活中更為深層、幽暗的意涵,並迫使我們去想像那些曾經發生的在與不在、遺忘與彌補、拼湊、虛構、崩壞、散解、重建,並再次遺忘的城市樣貌,從解讀一節節顫抖、碎裂、散漫、游移、停頓如囈語的居民聲音中,我們感到一種與博物館近似的意義,一種置身於空間之中去閱讀時間的別樣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