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The Reproduction of Vision, Gender, and Visual Metaphor
從《Shapde 5.5》到《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視覺、性別、隱喻的再生產
May 7th, 2021類型: Image
作者: 鄭文琦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
如果我們將前述劉守曜VR影像理解為對重建「觀看」行動的努力,並認知到我們在觀看過程中重新組裝「劉守曜」作為一後性別的主體形象;那麼這裡我們似乎會經歷到一種非西方傳統的全視角觀看模式,同時意識到這裡的VR並非通過「肉眼/肉身」而建立的影像,可能對傳統觀看的權威性造成的威脅與質疑,而這裡的「boneless」就不再是一種對於影像本真性的否定,反之,是我們如何知覺到新技術的挑戰,進而調動這種「無身體記憶」及其許諾的時空了。
Photos courtesy of Digital Art Foundation and the artist.

留聲機的去骨作用,因此是一種對於西方形而上學的機械式批評,在德希達批評胡賽爾的一世紀以前,因為它連根拔除了,就聲音在場的延續觀點來說,某種經驗的中心地位(聽見自己說話),並將這個一模一樣的聲音從神聖不可侵犯的所在移動到將被書寫、社會,與來生(afterlife)所玷污的領域。

—Kahn,Noice, Water, Meat,pp93~94

 

由數位藝術基金會協力製作的《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計劃》(以下簡稱《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是用頭戴式VR裝置每次提供單人觀賞的「概念美術館」第三號數位典藏/重製內容。(註1) 發起者王柏偉在為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以下簡稱C-LAB)「CLABO實驗波」撰寫的「觀察員手記」裡補充,計劃動機是藉由VR技術重現2014年於牯嶺街小劇場演出的《Shapde 5.5》,包括以最先進的3D攝影設備重新紀錄表演。

2014年的《Shapde 5.5》是舞者劉守曜在50歲時對於自身創作的整體性思考,有意識地在演出中結合「早期的戲劇角色訓練、鈴木忠志的訓練系統」以及在第三段融合自身過往訓練所發展出來的、具有「狂喜」特性的表演方法。(註2) 因此,我們不但能在2014年的《Shapde 5.5》裡回溯並看見1999年《差異.共振#2》裡身著紅裙的非男非女舞者或藍領舞者的造型(前者的紅色蓬裙也值此《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展出期間於概念美術館同步展出),甚至更早(如在優劇場啟蒙時)便出現類似舞踏般的蠕動肢體,也可將從完整版的《Shapde 5.5》到濃縮版的《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之轉變,看成一個集劉守曜這位獨特的舞者表演方法之大成的研究案例。

 

再生產的影像皺摺

作為重製或典藏《Shapde 5.5》表演的2019年《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不但在實際表演長度、內容、投影與舞台空間等客觀生產條件上,必須遷就重製的規格而與2014年版有所差異,就表演者的生理與心理狀態而言,在歷經2014年到2019年的外在環境變化後(其中最關鍵的是原演出的牯嶺街小劇場整修迄今不知何時開放),必須另借身聲淡水小劇場重新裝台、排練、溝通並進行拍攝工程,舞者也得控制飲食調整身心狀態至2014年的狀態。從橫向觀之,重製前的再演出協調工作就繁瑣無比,只為了用360度攝影機再拍攝舞作;從縱向觀之,《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全計劃涵蓋的科技密度,整合實機拍攝的投影到布幕機械裝置、3D攝影機與GoPro全角度鏡頭輔助紀錄、網路環境,再到縫合立體影像的電腦運算、VR觀看的環境設計等等,這些都超越臺灣現有同級劇場或舞蹈專案的技術整合。

表演重製必然帶出新的問題意識,首先是《Shapde 5.5》裡的舞台技術成份,涉及「舞台空間的裝置技術」和「作為角色的影像技術」在重製的《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裡如何被感知的問題。在與原創者討論後,重製裡重建原作投影,並維持裝置與投影的蒙面人力配置—但類比影像卻減少了。為什麼說這是原作沒有的新問題意識呢?假如讀過葉根泉或李時雍的《Shapde 5.5》評論,不難發現「肉身」作為主要命題,既是透過年屆50的舞者爬梳自身舊作而呈現,也是藉著類比影像的介入而製造的張力。(註3) 因此16釐米、8釐米膠卷不只是反向烘托肉身的技術,而是「作為另一個角色」的影像(李時雍),尤其是在投影吳俊輝短片《親密無比》時,觀眾看見「跳蚤市場買來的8釐米男同志色情影片,交叉剪接個人生活旅遊的家庭電影」(葉根泉),而帶來「肉身—影像(2D)」的視覺關係。

但在重製版裡,雖然觀眾仍依稀能辨識出色情影像,然而,更多在2D投影與肉身之間的拉扯,卻被縫合進更新的3D視覺裡,而轉移至「肉身—影像—虛擬影像」的感知路徑內部,成為一種皺褶式的視覺關係。

另一者是「光」作為重製版延續原作的絕對視覺隱喻,關於光的概念化必須回到「Shapde」這個結合「shade」與「shape」的造字來論述:無論是英文的「Shape(形)」或者「Shade(影)」,都得透過「光」賦與的視覺性方能感知。這不禁使我們聯想到原作第2幕裡,藍衣男子背誦《馬克白》第5幕第5景的台詞:

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我們所有的昨天只不過是照亮傻子)
The way to dusty death. Out, out, brief candle!
(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滅吧,熄滅吧,短促的燭光!)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生命只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一個在舞臺上比手畫腳的拙劣演員)

 

Photos courtesy of Digital Art Foundation and the artist.

於是觀眾將驚奇地發現,不但是《Shapde 5.5》看到的「肉身—影像」關係,彷彿這段裡「照亮」、「熄滅」與「死亡」等隱喻的再現,就連「生命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這句話,都像詮釋了《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重製的3D影像:舞者變成一個既扁平(flat)又真實(virtual)影像的自我預言—儘管劉守曜絕不是「在舞臺上比手畫腳的拙劣演員」—在重製版裡,「光」不但中介從2D到3D的影像,從「照亮」與「熄滅」的指涉更是連結了「可見」到「存有」的轉喻。儘管如此,這些並不是原作預設的安排。因為按照守曜的說法,用這段台詞作為劇中唯一表述,只是因為「這段台詞是我20年前在紐約接受SITI劇團鈴木忠志訓練法時,完全靠聽聲音而記下的字句。」(劉守曜)。

換言之,台詞的作用完全只是一種「啟動身體記憶的技術」。

 

後性別

除了影像與肉身的辯證,我們發現原作關於「性別」的描述也是一個重點,而這樣的性別再現,又似乎連結到特定的關於「肉身的焦慮」(註4)。以後見之明來說,劉守曜活躍的時代背景正好連接著「酷兒論述」風起雲湧的1990年代,他個人也曾與「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合作過莎劇裡的反串角色。不過「酷兒」的意象是某種身份認同政治情境下的批判語境,似乎不符合此處再生產肉體的自我形象(前者更接近當代臺灣文化語境裡抗拒主流同化的策略)。我們看到前述投影來自吳俊輝的舊作《親密無比》,原作是「以在舊金山跳蚤市場買來的八釐米男同志色情影片,交叉剪接個人生活旅遊的家庭電影」。但在此16釐米攝影機的政治性無法透過上述的影像皺摺路徑再生產,反倒是機器運轉時粗糙的聲響被保留在聲軌中,而正是這類比才有的雜音,在3D影像裡提示著16釐米攝影機的相關記憶。

在3D影像裡,觀眾看到夾帶跳蚤市場色情影片與居家生活的雙影像,就這樣大剌剌地不停投在幾近赤裸的扭動身軀上—或更正確地描述,是投影舞者背後的彈性白紗布幕上。儘管在原作裡,16釐米機器的異質性使其肉身成為無論在影像內、外都顯得格格不入的獨特存有。這樣的扞挌也凸顯出劉守曜作為演創《Shapde 5.5》唯一主體的特異性。但到了重製的《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就連場邊操作裝置、影像的黑衣蒙面人的存在,也隨著影像技術升級而被稀釋、或抹平。不變的是第一幕身穿紅裙、耳際別著紅花的妖撓舞者,與第二幕身穿藍色襯衫、跺著腳唸台詞的男性舞者。在此皺摺的「展演」(performance)維持外部的第三記憶;它們既非新造的現身(coming out)、也非全然消失的過往。又如同哈洛維(Donna Haraway)所說的:

性別乃是一個性別化社會的分類系統,從來就不僅是有無的問題,同時也尚未或可能被超越。毋寧說,我們需要更多的轉化,對於分類系統的重構。(註5)

於是,在這樣一個還沒有辦法被歸建檔、也非全新的肉身影像裡,我們看見《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裡的舞者肉身,透過舊作《Shapde 5.5》的VR再製影像,體現了哈洛維所主張的「重新肉身化的視覺」。此外,我們更可以參考哈洛維把「性別」理解為「主體組裝及記號生產」,進而理解劉守曜在3D影像裡的性別主體—又或者說:

性別是一個動詞,不是名詞。性別總是關於主體的生產,並在其中關係到其他主題,關係到其他物件。性別乃是關於這些組裝的物質—記號生產,人們就是這些人—物件的組裝。人們總是早已和許多世界組裝在一起。人是聚合物,集合了那些並非我們的事物(Haraway 2004: 328;張君玫)。

 

無身體記憶

在《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的3D影像裡,作為必須透過VR頭罩才能看到表演的觀眾來說,作為數位物的3D舞蹈影像,讓我們重新體驗的不只是過去的舞作,更是一種組裝這些記號的程序—此時的劉守曜正如一個隨時可被存取的記憶主體,可以被逆轉、加速,或停格至組裝的特定時格上。

Photos courtesy of Digital Art Foundation and the artist.

而《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的對象更不只是《Shapde 5.5》的舊觀眾,更包括從未看過劉守曜的觀者。如果我們也認為「無論是徹底的建構論(新編),或批判的經驗論(典藏),都無法充份解決知識客觀性的問題」(張君玫);而無論在語言或實際存有之間,還是影像與影像再現的存有之間,都是充滿變動的隱喻空間。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放棄關於《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究竟是重製或新作」(或者「有沒有絕對客觀的紀錄」)的提問方式,而把VR影像看成是一種「啟動表演的視覺記憶」,至於「觀看舞蹈VR」的行動本身則成為「如何啟動表演的記憶」的問題;從啟動表演方法的技術、到存取身體記憶的技術,我們該問的是:哪些記憶的共通性成為VR影像的必要元素,又哪些被捨棄為過渡性的存有?

在這次VR應用於舞蹈紀錄影像的實驗裡,許多觀眾都提到某種陌生或「不自然」的感覺,或者可以說不如原先多數人以為的「會看到更真實的表演」。但這種對新技術的陌生感,其實可以想像成人類透過肉眼所在的物質(肉身)基礎建立觀看座標,因此VR成像相較於肉眼所見注定缺乏相同基礎。在這裡,更適當的類比關係或許不是肉眼與電影的關係,而是耳朵與留聲機的關係。賽斯.基姆—寇恩(Seth Kim-Cohen)在In the Blink of an Ear: Toward a Non-Cochlear Sonic Art裡轉述道格拉斯.肯恩(Douglas Kahn)觀察到錄音問世之前「人要表達自己的聲音只能『大幅度通過骨頭的傳導;從喉嚨發出聲音,並通過頭部的骨頭傳而到達內耳。』然而,聽見自己錄音的體驗卻是無骨的(boneless):『留聲機錄下的人聲通過空氣傳導而回到源頭,這樣的過程沒有涉及頭骨。留聲機的人聲聽起來一模一樣,但失去了骨頭(deboned)。』(註6)」基姆—寇恩指出這種「boneless」正凸顯出「對聲音與人體關係的向心性、可靠性或本真性的德希達式批評」。

假如我們延伸上述聲音與人體的關係,思考這裡影像與人體的關係。在傳統西方基礎的全視角、透視法觀看裡,人本身的存在經驗被排除在畫面之外。但如果我們將前述劉守曜VR影像理解為對重建「觀看」行動的努力,並認知到我們在觀看過程中重新組裝「劉守曜」作為一後性別的主體形象;那麼這裡我們似乎會經歷到一種非西方傳統的全視角觀看模式,同時意識到這裡的VR並非通過「肉眼/肉身」而建立的影像,可能對傳統觀看的權威性造成的威脅與質疑,而這裡的「boneless」就不再是一種對於影像本真性的否定,反之,是我們如何知覺到新技術的挑戰,進而調動這種「無身體記憶」及其許諾的時空了。

在《Shapde 5.5》裡,劉守曜雖然表明引用《馬克白》台詞只是因為接受鈴木訓練時啟動身體的記憶。然而,舞者不斷復誦的「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明天、明天、又一個明天)」卻巧妙地透過《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而延展未發先至的記憶;某種關於即將到來的記憶。於是在這個「即將到來、卻尚未來到」的基礎之上,我們得以關注著某種至今尚未見過的數位表演記憶 (註7):那是一種如同球狀向外延展的立體時空,被封裝在一個名為「虛擬真實(virtual reality)」的記憶容器中,等待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被重新啟動。

至此,我們也不在乎昨日的種種技術,是否只是「照亮那些垂垂老去肉體的死亡土壤」(”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 the way to dusty death.“)了。(註8)

Footnote
註1. 展期為2019/6/1~8/30。「概念美術館」前兩檔分別為:《穿越光牆:Archive or Alive?》(數位典藏陶亞倫2009年《終結歷史之光》 )、《昨日的路徑》(重製王新仁2018年《昨日的路徑》VR版);其中VR究竟為典藏或重置為開放討論,在此以「數位典藏/重製」標示。見數位藝術基金會「概念美術館3」。
註2. 製作團隊與《Shapde 5.5》製作人姚立群就2014年原作發表的私下討論。見:王柏偉,〈在地實驗《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計畫》觀察員手記〉。評論葉根泉為2014年版的《Shapde 5.5》寫的評論也大致作此描述。見「表演藝術評論台」。另外,劉守曜在2014年節目冊裡的〈獨舞創作筆記〉提到為何使用《馬克白》第五幕台詞時說「因為這段台詞是我20年前在紐約接受SITI劇團鈴木忠志訓練法時,完全靠聽聲音而記下的字句」。
註3. 李時雍,「劉守曜與影像創作者區秀詒、吳俊輝、李少莊等,在作品中穿插引用了十六釐米、八釐米,到數位攝影等不同形式影像,突出了影像機器在播映時的媒材特質;在流動的光影中,有時我們視線不禁被攫獲住的,反而是身側快速轉動置入的長長膠卷,更是運轉時機器粗糙摩擦的聲音。」見「表演藝術評論台」。
註4. 按照葉根泉的說法,則是「(唯恐)被取代的焦慮」。
註5. 「...視覺其實是一個飽受批判的老隱喻了,女性主義的視覺隱喻要如何掙脫過往的陽剛抽象魔咒,這乃是一個複雜迂迴的工程。簡言之,不同於過往抽離肉身的視覺,哈洛維要擁抱的是重新肉身化的視覺。」張君玫,《後殖民的賽伯格:哈洛威和史碧華克的批判書寫》,頁86~87,群學出版社。
註6. Douglas Kahn, “Death in Light of the Phonograph: Raymond Roussel’s Locus Solus,” in Wireless Imagination: Sound, Radio, and the Avent-Garde, ed. Douglas Kahn and Gregory Whitehead (Cambridge: MIT Press, 1922), p93.
註7. 邱誌勇也在〈科技影像場域中的身體敘事:短評劉守曜,獨舞《Shapde 5.5》〉裡已到一種技術性的記憶拼貼:「《Shapde 5.5》中的影像(尤其是吳俊輝的影像內涵)以一種『時間的拼貼』與『空間的疊合』的姿態運用,展現出一種技術性的記憶,為其圖像創造提供素材,而其影像文本的歷史脈絡卻在這個展演中給消解了。」
註8. 這段守曜在《Shapde 5.5》引用的莎劇台詞為: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 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 The way to dusty death. Out, out, brief candle! /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 Signifying nothing.”(Macbeth, V, v,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