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2 : Through the Black Box
Thunderbolt, dream, death
電極、夢、死亡
January 17th, 2012類型: Performance
作者: 周郁齡 編輯: 鄭文琦
本文啟發自碧玉專輯「Biopholia」歌曲「Thunderbolt」,探討藝術與電影中的電擊特性。通過竇恩於著作《電影時間的出現:當代性,偶然性與檔案》中的討論,她聚焦在電力及其早期的發展如何成為一種合理化的技術,它管理、控制、儲存並收藏了對於「他者」的威脅之源。
“‘Thunderbolt’ is a Björk song and music app that plays with the sound of lightning.‘ (photo courtesy of "Biophilia" APP)

2011年夏末碧玉在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舉辦了多媒體展演《Biophilia》。Biophilia是一系列對聲音、視覺、科技、音樂教育、實體唱片概念挑戰的聲音計畫,Biophilia最初發想是空間性的,碧玉預想在冰島的某個屋子裡,讓一個房間便是一首歌,後來這個概念便發展成在Biophilia Apps軟體裡的宇宙,銀河裡一個星宿展開便是一首曲子。(註1) 藝術節的展演便是把這種沒有疆界的蔓延晶體化(crystallize)展示的時刻,在維多利亞式的舊倉庫裡展示各式訂製研發的大型樂器,舞台上方圍繞著螢幕將音樂視覺化為影像。一開場,由英國老牌自然生態節目主持人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以他引人入勝的嗓音帶領聽眾進入Biophilia的宇宙,一個和自然元素,色彩,形式,味道,觸覺,以及最核心的聲音緊緊相繫的計畫,尤其科技在其中的角色在於將不可見的聲音具現。我把Biophilia第一首展演曲目「雷電」(Thunderbolt)視為揭開這篇書寫的序幕:

在水緣邊鼓動/在我的神經末稍發冷/腦袋昏亂/漫遊在欲望邊緣。難道我太經常渴望奇蹟?…沒人能想像我需要的那種光電衝擊(註2) 在管風琴聲與吟唱下,舞台兩側的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s)產生的電極開始合奏。站在光線舞動前,歌唱中提示的神經末梢、鼓動、漫遊、昏亂與奇蹟,讓我不禁想像,這是否就是電力第一次在城市裡流通的感受?

竇恩(Mary Ann Doan)在著作《電影時間的出現:當代性,偶然性與檔案》,處理了現代化中,時間如何成為焦慮之源,而媒體又如何成為相應焦慮的產物。從機械複製時代的開始,時間開始成為競速的單位,對齊美爾(George Simmel,1858~1918)或班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來說,現代化是刺激的密度與速度均增強的時代,也因此時間與創傷或震驚現象緊緊相繫而成為焦慮之源,必須被控制、管理、儲存甚至再現。班雅明將此震驚現象與都會生活連結,交通,鐵路行進,光電與報紙,廣告等皆能成為刺激來源。在著作裡,竇恩認為攝影與電影正是對應時間競速的產物,尤其對瞬時的掌握,班雅明在〈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裡便陳述著現代生活裡無數地開關、嵌入、按壓的指末動作裡,按快門(snapping)的動作最具影響力,它將事件永恆固定,相機給予了時刻一個死亡後的衝擊(posthumous shock)。於是,攝影或電影因其膠卷本質絕佳地與現實的索引性(indexicality),讓攝影或電影成為管理時間危機的利器之一,像,檔案熱便從中延燒,讓事件的偶然性得以被控制管理。(註3)

Fred Ott's Sneeze (also known as Edison Kinetoscopic Record of a Sneeze) is an 1894 American black-&-white, silent documentary film shot by William K.L. Dickson & starring Fred Ott. (Wikipedia)

時間危機、事件、震驚死亡這幾件事在早期電影裡被具現的領域便是早期電影對「電刑處死」事件的著迷。竇恩在書裡舉了兩個例子,《大象的電刑》(Electrocuting an Elephant;Edison, 1903)和《傑高茲的死刑與奧本監獄的全景》(Execution of Czolgosz, with Panorama of Auburn Prison;Porter/Edison, 1901)。(註4)《大象的電刑》是1903年1月4日由愛迪生製片公司拍攝處死大象Topsy的實境片(actuality film)。Topsy是美國康尼島月之遊樂園的一頭展示象,在多年內分別將三人致死,於是被園方決議處以絞死刑,但在人道因素考慮下被動物保護協會回絕,愛迪生於是出面提議用交流電進行處刑以展示其致命性,進而提倡他自己研發的直流電系統。

影片一開始,穿著制服的人員牽著象走向行刑的鐵板中央,鏡頭隨著大象由左向右搖攝,待大象就位時攝影機以固定鏡頭中景將行刑場框住,刑場後方有著諾大的廣告布條「月之樂園是康尼島的重心」,幾秒過後Topsy的腳底開始冒煙,身體緊縮並倒下。《傑高茲的死刑與奧本監獄的全景》同樣由愛迪生公司拍攝,是一部以重演(reenactment)手法對時事進行攝製的影片,此片重演刺殺第25屆總統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的無政府主義者傑高茲(Leon Czolgosz)被電刑的過程。影片一開始,鏡頭隨著行駛的火車向左往右搖鏡拍攝,火車後方正是監獄外牆,鏡頭劃過從監獄庭院長出的枯枝後停止。以上皆是奧本監獄的實景,接下來畫面以融接效果交匯實景與虛構場景。下一幕便是重演場景,背景是人工感強烈的假牆與閘門,固定鏡頭框架場景,陸續演出領出囚犯、檢查電椅、行刑等步驟。

電刑在1880年代美國已經是普遍被接受的死刑,美國早期電影學者大衛.利維(David Levy)指出,以電刑將麥金利總統的暗殺者處死或許適得其所,因為麥金利崇尚科技而他被刺殺地點—泛美博覽會—正是第一個以電力展示照明的博覽會。(註5) 電刑代表的不僅是一種「進步」的死亡,更是「不被延遲」的有效率又乾淨的死亡,一個在工業時間的概念下的刑罰,代表的是減少時間的浪費。而電影其面對事件的效率就在於其索引性,將電影時間與事件時間和合的效率,而避免非事件(uneventful)的浪費。於是,很清楚的,我們看到電影因應時間焦慮而成為與失序相對的媒體,電影(尤其是愛迪生製作的)控制了事件的偶然性,如第一部在「黑色瑪利亞」(Black Maria,愛迪生研發的動態電影製片場)裡拍攝的影片,紀錄的便是打噴嚏的人(Edison Kinetoscopic Record of a Sneeze,1894),在黑色佈景前,近攝因無法控制體內噴發的力量進而扭曲抽搐的紳士臉孔,此時,早期電影展示的是對偶然,與難以駕馭能量的部署能力,正如愛迪生的兩部近似新聞(newsreel)的影片,控制與演繹了他者,一隻性情不定的象,一位無政府主義的年輕男子的死亡。於是,班雅明口中最具影響力固定事件的快門按壓動作,讓片刻死後震驚便在早期電影對電刑的著迷中具現。

美國作家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曾如此形容他在電力點燃城市燈火的初始經驗:「這是真的?還是我在做夢?這世界的事物因為電而成為一條巨大的神經,在屏息的瞬間便共振(vibrating)千里。」在霍桑的形容裡,彷彿電是一條快速鐵路將世界串連得以產生共時性,而世界才得以被想像成一整體。早期電影因膠卷的索引得以將事件的偶然紀錄加以管理,也就是說得以儲存震驚之源,一再觀看,將不可知逐步歸檔在認識領域裡。就像湯姆‧甘寧(Tom Gunning)對早期電影著名的詮釋「電影的吸引力」(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早期電影的能力在於「展示」,對觀者展示近乎不可能的現場,火車、災難、電刑等等。

目前為止,我們都在觀看震驚的來源,以一個中景或遠景的距離管理,計算著速度。但,如果我們就在震驚之中、在碎裂之時呢?一次大戰之間,基辛(Brion Gysin,1916~1986)在英國出生,加拿大成長,巴黎求學接觸超現實主義,1940年為躲避二次大戰而到紐約發展,1950年隨著包爾斯(Paul Bowles)到摩洛哥丹吉爾旅行認識在當地創作的詩人布洛斯(William S. Burroughs,1914~1997),後來兩人成為摯友。1958年,基辛因在丹吉爾的餐館「1001夜」經營失敗回到巴黎,住進許多藝術家進駐的便宜旅館「9 Rue Gît-le-Cœur」,也就是著名的「Beat Hostel」,1950至60年代成為「垮掉一代」詩人與藝術家如金斯堡(Allen Ginsberg)、歐羅夫斯基(Peter Orlovsky)、布洛斯常駐之處,也是在此基辛與布洛斯開始一系列合作計畫,如切碎技巧(Cut-Up)隨機地將文字、圖片、報紙、繪畫等拼貼,擁抱的偶然與碎裂如布洛斯道:「每次走出門,或往窗外看,你的意識總是被其他隨意的元素切斷。(註6)

可能是戰後的焦慮與失望,這一群人不相信建構、禁制,而開放所有的可能性,包括性向、藥物、東方玄學。相對於以固定景框管理、辨識震驚,基辛將自身置放在昏亂之中。1958年他搭乘車前往馬賽,當巴士通過被樹簇擁小道時,他試圖閉上眼避開刺眼的陽光,卻經歷意想不到的經驗並寫到:「有一種勢不可檔的光潮帶著超自然的色彩在我的眼皮之外曝光,像是多面向的萬花筒在外頭旋轉。(註7) 為了複製這種因強光暈眩的感知經驗,他便與數學家伊恩.薩默維爾(Ian Sommerville)一起合作,研發「夢機器」(Dreamachine,1960),並疾呼把這種經驗帶到每個人家的廳堂,也就是,以不動的身體接收快速移動效果下的強光閃爍。雖然夢機器苦尋不著願意大量製造並販賣的廠商,但夢機器的閃光感知與大眾觀閱經驗連結,卻在1963年由電影實現,基辛、布洛斯與英國實驗電影導演Antony Balch合作拍攝的「Cut-Ups」在1966年於倫敦上映,觀眾以固定在座椅上的身體,觀看近似夢機器轉速,以一秒一鏡的速度切換基辛與布洛斯生活或創作的片段,甚至,影片尾端更快速與頻繁出現夢機器的閃動和多畫面疊印,高樓、地鐵、旋轉門、車輛、廣告看板、難以辨認人影疊印。當世界拒絕被想像成一個整體,「Cut-Ups」又自動撕裂電影時間與事件時間的和合,而任由非事件性的瑣碎任意排列,基辛似乎揭露的是存在已成震驚之所,只有強光閃爍產生幻覺的「假事件」得以讓他從空間遁逃:「空間裡的任何一點都是爭論之所…我不要被任何一點侷限,我要以語塞(word-lock)解開這枷鎖,唯有如此我才能在宇宙(Space)中旅行。(註8)

Execution of Czolgosz, with Panorama of Auburn Prison (Porter/Edison, 1901)

在上述的文字裡,我試圖勾勒早期實境電影如何以固定框景辨識,管理震驚之源,搭乘著電力將世界想像成一整體。然而,在二次戰後這樣的整體被視為妄想,實驗電影者和藝術家藉由作品揭露存在本是碎裂,非事件才是日常本質。《大象的電刑》裡連續性其實早就被非事件時刻切割,當大象縱身倒地,電擊煙霧散去數秒後,一個跳接(攝影機停止後再開啟拍攝)鏡頭位置突然向下移,Topsy像是暫時復活一般僵直身體突然抽搐,原來空無一人的背景突然出現人影。在影片末端,一個類似梅里耶(Georges Melies)的把戲(意外)像是告訴觀者死亡是可逆的,這不連續的一瞬置入事件的他者,一個幻術的可能。

1966, UK, 18' 45", Cinematography: Antony Balch,Screenplay: William S. Burroughs, Cast: William S. Burroughs, Brion Gysin
Footnote
註1. Bjork訪談:http://pitchfork.com/features/interviews/7996-bjork/
註2. 「Thunderbolt」歌詞,作者翻譯。
註3. Mary Ann Doane, The Emergence of Cinematic Time- Modernity, Contingency, The Archiv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註4. Ibid, pp.145-153.
註5. Ibid, p.150.
註6. Laura Hoptman, Brion Gysin-Dream Machine, London, New York: Merrell, 2010, p18.
註7. Ibid.
註8. 此為省略的引用句,被省略的部份有句「有說服力的措辭是固定意圖的鎖」(the potent phrase is a word-lock of static intention),由此推斷基辛的反敘事反語言傾向,因此將word-lock原意為鎖,轉譯為語塞;同上,頁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