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1日,《經濟學人》在專欄以「信任機器」(The Trust Machine)為題,刊登了一篇關於比特幣的文章,當天比特幣對美金的價格為314.17USD作收。(註1) 文章替比特幣打抱不平,認為它承受太多污名,並且相信比特幣背後運作的技術—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將有能力改變整個經濟體系,甚至世界。文中直接了當的說:「簡單而言,它(指區塊鏈的運算機器)就是創造信任的機器。(註2)
這篇評論直至現在,仍有種熟悉的既視感。即使比特幣的價格在去年創了新高超過66,000 美金,爾後又像是坐雲霄飛車般地跌至谷底。關於加密貨幣是否是個泡沫的討論,仍舊是人們熱衷的話題。不過這七年,加密貨幣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使用者,也出現了區塊鏈技術在不同的場景中的應用。至少在藝術世界,2021年一件Beeple的數位作品NFT拍賣以6,900多萬美元創下紀錄,也讓更多人開始好奇NFT、區塊鏈究竟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瞬息萬變的區塊鏈世界之中,我們的問題是:去中心化到底顛覆了些什麼?區塊鏈技術真的是所謂的「信任機器」嗎?
去中心化與共識機制
區塊鏈是一種分散式的點對點的加密系統,這項技術最早的原型可以追溯到David Chaum的1983年博士論文〈由互相猜忌的團體所建立、維護與信任的電腦系統〉(Computer Systems Established, Maintained, and Trusted by Mutually Suspicious Groups),當時他就在思考,如何透過沒有中央協調的主機,電腦可以相互驗證、溝通。
不過一直要到2007年,在密碼學的演進、電腦計算能力的改進等發展基礎下,才出現了第一個基於區塊鏈的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個人/團體寫下的比特幣白皮書,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在2009年初,第一個比特幣創世區塊正式上線,當時中本聰寫了一篇短短的文章,其實更多是討論信任問題。比特幣的藍圖是用加密證明(crypto proof)取代信任,設計一個電子金流系統,同時也點出了法定貨幣一直失去人們的信任。(註3) 的確, 2008從美國次貸危機進而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讓大多數民眾損失慘重,而次貸風暴的起因,正是銀行濫用國家與民眾的信任所引發。
人們彼此如何產生信任,一直是社會科學研究的問題。有趣的是,最能代表人類去中心化共識成形造就的《維基百科》,對於「共識」一詞的定義卻是:
共識是指達成被分歧各方所接受的陳述(即使有時只是勉強接受,甚至只是擱置爭議)的社群解決方案。⋯共識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的東西,也非多數人的偏好。(註4)
在Chaum的論文題目中可以清楚地發現,一群機器如何能產生共識,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而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機器是如何取得「社群的解決方案」?相對於人類,機器的共識還是單純的許多。對於比特幣的系統而言,共識即是超過半數電腦所同意的運算結果。
工作量證明(PoW)或持有量證明(PoS)
中本聰提出的可以用以記帳的加密證明系統,是系統維護一個公開帳本。當每一筆交易發生時,這個紀錄會廣播到所屬這個網絡的全部節點中,而節點需要透過之前維護的紀錄所算的雜湊值(Hash Value),加上新的紀錄算出新的雜湊值,再廣播到整個網路,如果超過半數的節點取得相同的結果,代表這個結果正確,被寫入公開帳本中同時創造區塊。這個系統獎勵算得最快的節點,提供比特幣作為獎勵。計算的節點就是所稱的礦工,這種共識機制就是所謂的「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
這種結構可以讓已發生的交易不容易被竄改。因為每次計算的雜湊值,都需要依靠過去的值。如果要篡改紀錄,反向回推修改雜湊值就是幾乎是個不可能的計算,同時還必須將竄改紀錄在時限內讓網絡中半數的節點接受。但是工作量證明卻讓節點們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意即使用更多的CPU、GPU效能,消耗更多的電力,這也是比特幣被抨擊不夠環保的原因。
2015年7月才創世區塊上線的以太坊(Etherum),認為被記錄的內容可以不只是交易紀錄,也可以是一段程式碼。這讓點對點地進行互動、執行決策成為可能,大大打開了區塊鏈實際應用場景,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智能合約。以太坊也在最近嘗試將系統從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轉換為持有量證明(Proof-of-Stake)。持有量證明解決節點爭搶當第一個算出答案消耗過量能源的問題,由系統將問題隨機分配給至少持有一定數量代幣的的驗證節點,因而避免執行過多不必要的計算。也是以太坊所制定的協定ERC-721出現,讓非同質化代幣NFT(non-fungible token)得以實現,開始「數位物」交易的熱潮。
當我們在談論Web3的時候,到底在談論什麼?
「去中心化」在此刻顯得吸引人,除了因為過去十幾年中心化的平台,像Facebook、Google等企業將使用者當成商品,引發了許多意外社會效應,例如新聞傳播的同溫層效應導致民主機制失能。去中心化的活動與組織,像是佔領華爾街運動、阿拉伯之春、香港無大台的抗爭行為等,都更像是站在弱勢者的一方,無權力的者利器。這讓許多行動主義者對去中心化的概念寄以厚望。最值得記上一筆的,就是2021年底NFT交易平台Hic Et Nunc無預警關站,但由於作品NFT都存放在區塊鏈上,因此作品並未丟失,網站得以以其他形式復活。有人認為這就是去中心化所顯現的未來美好圖景。也讓原本由網際網路發明者Tim Berners-Lee提出的「語意網作為Web 3.0」的概念,被置換為當下最流行的區塊鏈、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
然而,將比特幣視作是對2008年從美國席捲全球的次貸風暴,民眾對金融機構失去信任的反撲,這種過於理所當然的敘事,很容易讓盲目的信任只是從對國家或金融機構移轉到區塊鏈技術上,而這並非好事。(註5) 對區塊鏈的無條件信任加上一點點貪婪,就會讓一波波投機份子有機可乘。也因此藝術家Jaya Klara Brekke與Elias Haase一同提出《聰宣誓》(Satoshi Oath),希望藉由重寫區塊鏈的三大特性—不可變性(immutability)、中立性(neutrality)與去中心化(decentalization)—驅使程式設計師在設計這個系統時,將誰握有權力、平台與程式碼是否會排斥誰,及是否能真正允許全體使用者的經驗納入考量。(註6) 同時《聰宣誓》也上傳到去中心化的儲存協定星際檔案系統IPFS(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永久保存。
這件作品響應了區塊鏈世界中,人們最為津津樂道的:代碼即定律(code is law)。代碼終究是鍵盤後面每一個活生生的人所寫出來的。區塊鏈中的去中心化,其實是個理想的烏托邦。發展網際網路原型的Darpa 在最近發佈的一個研究指出:4.5%的比特幣持有者握有85%發行總量的比特幣,而前四大挖礦池的節點就足以發動竄改區塊的51%攻擊。(註7) 而比特幣、以太幣仍舊繼續有價值,似乎與社會科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所說形成對比:
我所謂的信任是指,有信心別人會做「對」的事,儘管誘因的天平顯然是倒向另一邊。只要形成得了,大都是在社會網絡的脈絡中所形成。(註8)
社會網絡的重要性,依舊凌駕於技術之上。試想周遭,有多少人對區塊鏈、加密貨幣的投入,其實是來自於身旁朋友的推薦?目前的共識機制,無論是工作量證明或是持有量證明,仍舊是讓握有資源(無論是計算能力或是質押的數量)的節點獲取更多的代幣。同樣地,挖礦的概念來自於採掘經濟(Extractive Economy)的原型,這正是現在地球承受資本主義未被計入的外部化成本因而遭受苦痛的主因。
在「知」與「不知」之間的相信是信任,區塊鏈在技術史上仍是初生之犢,有許多可能更待探索的可能。或許我們能寄望的,就是更多的程式設計師,能將藝術家們寫下的《聰宣誓》內化成共識,讓機器與社會網絡之間的信任,得以在這條路上並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