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Undercurrents of History in Towards Mysterious Realities: On the Symposium “Reality in its Double Bind” in Kuala Lumpur
現實祕境中的歷史潛流:記吉隆坡「雙束現實」論壇
March 4th, 2018類型: Opinion
作者: 蘇穎欣 , 妻育瑄 (翻譯) 編輯: 謝鎮逸
出處: 本文原載於《典藏今藝術》305期,2018年2月號
2017年12月8~10日在吉隆坡舉行的「雙束現實:歷史潛流中的感覺能指」論壇,延伸自立方計劃空間《現實祕境》策展計劃的第二階段。2016年由鄭慧華策展的《現實祕境》,以亞洲冷戰歷史為核心,展出13位藝術家的作品,思考亞洲內部共通的歷史經驗。而今次在吉隆坡的論壇由許芳慈規劃,從台灣視角延伸至東南亞,尤以新馬歷史為紐帶,探討在「作為現在進行式」的冷戰脈絡下,如何透過個人敘事和情感理解地緣政治。
Reality in its Double Bind: Emotional Signifiers in the Undercurrents of History; photo courtesy of ​TheCube Project Space

2017年12月8~10日在吉隆坡舉行的「雙束現實:歷史潛流中的感覺能指」論壇,延伸自立方計劃空間《現實祕境》策展計劃的第二階段。2016年由鄭慧華策展的「現實祕境」,以亞洲冷戰歷史為核心,展出13位藝術家的作品,思考亞洲內部共通的歷史經驗。而今次在吉隆坡的論壇由許芳慈規劃,從台灣視角延伸至東南亞,尤以新馬歷史為紐帶,探討在「作為現在進行式」的冷戰脈絡下,如何透過個人敘事和情感理解地緣政治。

論壇聚集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藝術家、策展人、歷史學者和文化研究學者等,從藝術實踐及歷史思想的途徑重新理解亞洲冷戰及國族建構。事實上,「現實祕境」也呼應了1974年在吉隆坡舉行的實驗性展覽《朝向一個神秘現實》(Towards a Mystical Reality)。當時,策展人馬來西亞藝術家畢亞達薩(Redza Piyadasa)和蘇萊曼(Sulaiman Esa)發表宣言,批評1960年代以西方抽象表現主義馬首是瞻的在地藝術創作,要求亞洲藝術家將重點放在精神,而非形式。他們如此立言:

現代藝術的關鍵問題並非如何「看見」事物(視覺的),而是如何『構想』現實(概念的)。

他們疾呼藝術家別再製作藝術品,而該成為思想家和理論家;也因此,他們本身成為展覽的立論者。展場擺放日常生活中的拾得物,如空鳥籠、頭髮、可樂瓶子等,兩人也給這些物品命名,使之產生意義,如〈1974年6月10日星期一下午2點46分釋放鳥後的空鳥籠〉、〈在八打靈一家理髮店隨意撿回的人的頭髮〉等。這檔展覽當然引起了不少批評,如詩人沙列(Salleh Ben Joned)即在展覽一角脫下褲子撒尿,甚至寫了篇〈撒尿與藝術〉(The Art of Pissing)以「捍衛藝術和智慧的真正價值」(註1)。作家西蒂再農(Siti Zainon Ismail)也與策展人在文學雜誌上展開筆戰。

藝術史學者孫先勇(Simon Soon)在開題演講中即反思如何書寫一部去殖民的當代藝術史。他曾在2016年有機會參與重新搬演「朝向一個神秘現實」的展覽《土與石,靈與歌》(Soil and Stones, Souls and Songs(註2),藉此提問1974年的那場歷史性展覽開啟了什麼,並且該如何被賦予其當代意義。孫先勇以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的「潛能」(potentiality)為思考點,提出「不成為之潛能」(potentiality to-not-be)並非失敗或無能,而是保存在現實的潛能狀態尚未被帶到實現層面。而我們在當下思考該展覽的意義,甚至重新搬演,即是讓這些「不成為之潛能」成為「雙束現實」副題中所說的「潛流」,等待被挖掘、重新翻攪。

 

挖掘歷史潛流

另一主題演講人魏月萍,則以她通過亞際書院新馬辦公室籌辦的兩次「重返馬來亞」學術研討會為切入點,叩問如何「進入歷史的瞬間」,尋找思想的動力和歷史潛流,以「知識考古」的方式勾勒「馬來亞」的當代意涵,強調思想的歷史性解釋。2014年和2016年分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和印尼日惹舉辦的研討會,邀請亞洲各地知識學人重訪長時期被消音和沉潛的馬來亞左翼論述,期盼打破長期受到制約的族群關係和國家邊界,建立新、馬、印,乃至亞洲的連結與理解。

而另一主題演講人覃炳鑫(Thum Ping-Tjin)則真正「重返馬來亞」,回溯建國前後影響馬來亞意識構建的三項思想工程:去殖民、民/國族主義和社會主義。他強調,馬來亞時期的反殖民社會主義才是能解決英殖民「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族群分化手段的方法。然而,與殖民宗主國合作的後殖民國家政權,唯有將激進的社會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打撃為「反國家主義者」,並將他們刻畫為恐怖份子和次等人,政權才有辦法維持其權威及合法性。

Au Sow Yee at Reality in its Double Bind: Emotional Signifiers in the Undercurrents of History; photo courtesy of ​TheCube Project Space

藝術家許家維、區秀詒和李士傑則分別分享各自作品及創作理念。他們皆關注地緣政治和冷戰歷史,以藝術呈現多面向的歷史文本,藝術家成為翻攪歷史的考掘者,也在某種程度上擔任歷史學家的工作。然而,他們並非重新再現歷史,也不再現曾經發生過的現實,而是去勾畫出有別於主流和直線式的路徑,達到重新認識和敘述冷戰歷史的可能。而這時,藝術家常聚焦在個人記憶和日常生活,收集散落在各角落的心靈碎片。

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說:

一個歷史事實是真實發生的事,但究竟在哪裡發生呢?任何一個歷史插曲—無論是一次革命或一場戰爭—都可以化解成無數的個人心理時刻。最後,歷史事實只是給定的,是歷史學家或歷史的中介抽象地構建它們,彷彿它受到威脅,將無限倒退一般。構建歷史事實,也就肯定是經過歷史學家的挑選了。這麼說,歷史學家挑選、切斷和雕琢歷史事實,真正完整的歷史將面臨混亂。任何一個空間角落都隱藏著許多個人,而他們都以不可與他人相比的方式整合歷史的走向。對這些個人來說,任何時間瞬間在生理和心理事件上都是無比的豐富,它們在個人整合歷史的過程中都發揮作用。(註3)

Hsu Chia-wei at Reality in its Double Bind: Emotional Signifiers in the Undercurrents of History; photo courtesy of ​TheCube Project Space

後遺民、移民

以許家維為例,他的〈回莫村計劃〉(2016)敘述冷戰時期撤退到泰緬邊界的國民黨孤軍。這群被遺忘的人,如何長期生活在跨越國族、國家邊界的「不受治理」區域。這實是一群「後遺民」(Post-loyalist)的故事。哈佛大學學者王德威所說的「後遺民」,即指涉這些遺留、遺失、遺棄或殘遺在中國以外的華語群體,身處在時空錯置、離散的土地上,如何通過回溯、發現、或發明自己的遺民身份,而成為「後遺民」(註4)。王德威所說的「後學」,即是指一個世代的完了,以及完而不了。這種通過再錯置而產生的各種身分認同、文化、信仰的焦慮、慾望的辯證過程,重新以個人的歷史故事、文化想像和日常生活,譜寫或忤逆「大歷史」或「大敘事」。回莫村的田牧師,操雲南口音的華語,背負著一段慘烈的國家歷史,成為被遺棄邊疆的多餘的人。這就是華語語系(Sinophone)的公民/遺民,在中國以外延續一個未完成的國族敘事。以華語語系理論 (註5) 的脈絡來看〈回莫村計劃〉,發現通過華語語系的地緣政治關懷,我們能把台灣、泰緬和馬來(西)亞放在一個相連的歷史脈絡來看那一段冷戰的年代。這時候,中國本土(China Proper)不再是中心,東南亞也不是地處邊遠的「海外」,而是自成中心,自成歷史的主體。

有趣的是,在亞洲冷戰的地緣政治中,「第三方」勢力成為調停的重要角色,卻也成為了另外的戰場。泰國就是一個好例子。一方面,我們看到反共的國民黨孤軍被安置在泰緬邊界等待「反攻大陸」,而他們在1970年代為了換取居留權而成為泰國的僱傭兵,遠征泰國共產黨,後長居泰北。而在同個國土的南方,我們看到馬來亞共產黨在1950、60年代撤退到泰馬邊境後,就一直在泰南行動,最終在1989年與馬來西亞政府簽署「合艾和平協定」後,放下武器,就此定居於泰南的數個「和平村」。兩個完全迥異意識形態的武裝鬥爭隊伍,最終皆「戰敗」了,成了被遺棄在泰國的北方和南方的「後遺民」,留在這個原本與他們無關的土地。而從「遺民」身份,他們漸漸成了「移民」,領取泰國國籍,就此定居;他們的後代故事,更是從移民再轉變到公民的過程。許家維在《回莫村計劃》中以孤兒院孩子聆聽牧師說故事的安排,處理的正是這樣的記憶傳承問題,這些孤軍後代坐在地上向上仰望牧師代表的那一代人的歷史,但是,國民黨、共產黨、中國對他們而言是什麼?有什麼關係?他們未曾經歷過的那些歷史,如何和此時此地的當下現實產生連結?

 

Au Sow-Yee, "Kris Project I: The Never Ending Tale of Maria, Tin Mine, Spices and the Harimau", 2016; photo courtesy of artist

神話的創造,多重敘事的拼貼與再創作

在此,區秀詒和許家維都不約而同運用神話來說故事。跨越數千年的時空,神話成為串聯傳統與現代、過去與當下的紐帶。神話也是民間傳說,經過口語相傳及後來的文字,往往增加或流失了某些片斷。神話、傳說和歷史,還有一切與它們有關的書寫,皆遊走在真實和虛構的邊界。馬來西亞近年最引起爭議的「歷史故事」,莫過於「傳說中」的馬來武士漢都亞(Hang Tuah)到底是真實歷史還是虛構人物。(註6) 甚至,也有一說他是隨遠嫁馬六甲的明朝公主漢麗寶而來到此,所以其實是華人。《漢都亞傳》記載的馬六甲王朝忠臣漢都亞,聽從馬來統治者指令而與逆君的摯友漢惹拔(Hang Jebat)打鬥七天七夜,最終殺死好友。自此,兩人成為忠誠與正義殊重的爭論符號。當代政治人物當然尤其推崇漢都亞,而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的歷史展館就聳立了一座漢都亞的銅像,上面更刻了最為馬來民族主義者稱道的漢都亞名言:

馬來人不會從世界上消失。

而有趣的是,區秀詒除了觸及馬來民間傳說,也加入了比伊斯蘭文明和西方殖民更早抵達馬來群島(Nusantara)的印度教和印度神話元素,特別是《羅摩衍那》(Ramayana)的史詩故事。史詩中的各個角色如今仍保留在此區域的宗教建築、傳統表演、文學藝術等不同形體。然而,就如建造於九世紀的日惹婆羅浮屠(Borobudur)佛塔被火山灰深埋返千年才在19世紀被發現一樣,深藏歷史潛流的原始材料也經過各種變異、操演、掩蓋和埋葬。例如,以《羅摩衍那》故事為藍本的皮影戲(wayang kulit),在由伊斯蘭黨執政的吉蘭丹州(Kelantan)被禁止,表演者只能捨棄印度史詩,改用其他故事。(註7)

Hsu Chia-Wei, "Ruins of the Intelligence Bureau", produced by Le Fresnoy, 2015; photo courtesy of artist

區秀詒從〈棉加蘭計劃〉(2015)到〈克里斯計劃〉(2016)皆用多重敘事來拼貼一個(不)完整的故事,拾得影像(found footage)打亂了時間和空間,呈現一種「借來的」聲音,叩問(國族)歷史如何被想像及書寫。而許家維的〈回莫村計劃〉也以影像重返歷史現場,讓牧師通過訪談的方式說出自己的故事。然而,我們知道牧師的身份也是一個情報局的特務,他所說的自己必然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嗎?

在〈廢墟情報局〉中,許家維讓牧師的故事和英雄神話交疊,甚至與舞台表演同步,打亂了虛構和真實的邊界。到底是誰在說誰的故事?許家維和區秀詒皆通過後設手法呈現(〈回莫村計劃〉的牧師、〈克里斯計劃〉的Ravi),即我們知道藝術家正在創造故事,同時我們看見/聽見故事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我們也假定這些被敘述的故事「一定發生過」,是歷史事實(敘述者往往在影片中屬於權威聲音)。這樣的後設手法和部署,顯然是要調換觀看者/被觀看者、敘述者/被敘述者的位置,最後反視一個正在觀賞這部影片的觀眾。與此同時,有意識地創作後設文本除了是一個重返歷史現場的動作,也是藝術家發表對歷史的創作聲明。就如許家維所說:「電影的拍攝也是真實的行動」,即說明了創作本身就是一種再創作。藝術實踐面對歷史與當下社會現實,即置身於這樣的雙重約束(double bind)。如何挖掘歷史潛流,還需「無意圖地進入歷史的海洋(註8),沉潛入海底,觀察一條條在游動的魚群及生態,而非在海面上垂釣。

Footnote
註1. 沙列(Salleh Ben Joned)的〈撒尿與藝術〉(The Art of Pissing)原文見:sallehbenjoned.blogspot.my/2016/02/the-art-of-pissing.html
註2. 展覽《土與石,靈與歌》(Soil and Stones, Souls and Songs)由香港ParaSite藝術空間、Kadist藝術基金會以及馬尼拉當代藝術與設計博物館(MCAD)共同舉辦,並巡展多個城市,展覽資料見:www.para-site.org.hk/zh-HK/exhibitions/soiL-and-stones-souLs-and-songs-in-manila
註3. 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The Savage Mind. Chapter 9, "History and Dialectic", Chicago: U of Chicago P,1968.
註4. 王德威著,《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7。
註5. Shu-mei Shih, Chien-hsin Tsai, and Brian Bernards [eds],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 NY: Columbia UP, 2013.
註6. 可參考:www.thestar.com.my/news/nation/2012/01/22/is-hang-tuah-fact-or-fiction/ 以及:www.themalaymailonline.com/malaysia/article/show-concrete-proof-that-hang-tuah-is-a-myth-malacca-cm-challenges-historia
註7. 相關報導見:"Can Modernizati on Save a Beloved Malaysian Tradition?",網址:www.slate.com/articles/news_and_politics/roads/2016/08/artists_work_to_save_wayang_kulit_in_malaysia.html
註8. 溝口雄三(Yuzo Mizoguchi)著,〈無意圖地進入歷史的海洋〉,《中國的衝撃》,北京:三聯書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