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3:
Anonymous Chorus
匿名合唱
May, 2012 策劃: 鄭文琦 刊頭: 牛俊強
May
2012

王柏偉在〈他者、自我與社會的建構:尤利安‧羅斯費爾德「製造世界」〉文章裡以「噪音」一詞統稱一種細碎的、邊緣的微小聲音集合,並藉此開展他建立在「中心/邊陲」的體制性分裂的論述:「當我們以『噪音』來統稱所有細碎分散微小聲音的集合時,這些原本被認為是分崩離析毫無連結能力的『諸眾』(multitude)就擁有了一個『邊緣人』或『他者』(the Other)的名字,如同集體合聲一樣,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名字而非無法辨識的臉龐。」無論是從德國藝術家羅斯費爾德鏡頭下的諸眾、相對於社會多數成員的他者,再到其他無法一一命名的對象,於是組成面容難以辨識的匿名合唱,並且,取代噪音一詞原本具有聲音藝術特性的媒體構成方式,連結了不同背景、領域的藝術家選擇關注的個別事件與現象。

王聖閎探討藝術家許哲瑜作品的文章(無名之眾的影像迴圈:談「完美嫌疑犯」的非人化處理)則是另一例。在意義斷裂、不斷重複播放的影像迴圈逐漸形成神秘化的事件參與過程之中,觀眾逐漸被籠罩在一股特殊的感性氛圍裡。在這樣的作用下,不再透明化的媒體介面本身消解了訊息,影片裡的主角也成了介於替身與真實人稱代名詞之間的「無姓之人」。我們看到影像裡,這群怪異的替身共同構成了一個近似合唱的發聲場景。儘管如此,作者指出「無姓之人」從來不是要替事件裡的當事人現身說法──影像主角的無感與疏離,與場景本身成為更加鮮明的對照,雖然它們兩者都藉發聲或其他指向異化聯想的宣洩手段,迫使觀眾聆聽。

然而,「合唱」(chorus)這種聲音場景的現象本身,卻也隱含更多不同的暗示:既可能包含著文字作者對於影像載體表達效力的質疑,也不無可能只是一種單面向的感性媒介。因此我們的感傷不僅要針對影像中的人物,更感傷於自身的感知失落。

或許是該感傷沒錯,正如許多人已經意識到,匿名(anonymous)的網路原生優勢性如今正在迅速地被吸納、統合至一個更為複雜的不透明權力體系之中。除此以外,我們似乎只能自問:我們還能夠去聆聽嗎?或者我們還能以「噪音」之名去干涉或參與任何媒體外部的「事件」嗎?當然,這些問題只換來更多問題;甚至於,當「噪音」重新成為聲音到視覺藝術等不同場域共同傾訴的語彙之際,兩者之間似乎還有更多內部的矛盾尚待釐清。

無論如何,匿名合唱仍是某種關於同流/異聲、群眾/邊緣,乃至於透明/渾沌的異質共構方式,只因為若非如此命名,再無其他方法。這使我們不禁聯想到英國藝術家傑瑞米.戴勒(Jeremy Deller)近日在倫敦展出的首次回顧展《樂在大眾》(Joy in People),他以轉化素人影帶為人類學語言的特殊思維形式,透過如舞台上音樂/聲音場景的重建/佈署一段段栩栩如生歷史,聯結了聲音本身感性的同步時空。在下一篇駐英作者周郁齡的文章〈在觀眾席與舞台之間:傑瑞米.戴勒的群眾劇場〉裡,將有關於這個藝術家最完整的圖文評介—讀者千萬不能錯過這個最後一場專人導覽的「匿名合唱」!

See Also
See Also
初看許哲瑜〈完美嫌疑犯〉的背景,觀者們獲得的會是一系列再平凡不過的現實切片:只是幾處毫不起眼的街道、路牌、天空和室內場景。這些影像缺乏任何一點豐沛飽和的色彩,既不勾喚太多視覺上的美感愉悅,也缺乏令人沈浸於影像本身的精細質地,只有黑白的畫面處理,將觀看壓縮在單一而扁平的向度裡。   離開福爾摩斯之眼 即便觀者們並不知道藝術家的原始作法乃是仿照新聞事件的示意影像,並依循報章雜誌所給予的資訊進...
我們如何面對自己?我們如何對待他者?我們如何在自己與他者的關係上建立起一個社會?《尤利安.羅斯費爾德—製造世界》這個展覽以視覺性的方式面對了這些問題。對尤利安‧羅斯費爾德(Julian Rosefeldt)來說,這些問題並非只是個人意念的產物,不管是對於他者的想像還是社會的建構,都深深地與人們所習得的行為方式與社會形成的歷史軌跡息息相關。北美館今年展出羅斯費爾德歷年來一些重要的錄像與攝影作品,像是...
進入第五年的「失聲祭」(Lacking Sound Festival)展開「駐祭計劃」:今年起由一位聲音藝術家隔月一次與當月另一位聲音藝術家合作。對於多以個體戶姿態創作與演出的藝術家而言,這肯定是一種挑戰;對於看慣個體戶藝術家的觀眾來說,這麼做也較有新鮮感。在討論這次演出之前,有必要先談談失聲祭和駐祭計劃,畢竟沒有這個平台,大家就不容易聽看到這些演出。   顛倒的駐祭計劃 2007年開始...
I、臺灣數位藝術發展的脈絡與定位 黃建宏:這場的講者主要是藝術家,我們希望探討在媒體藝術的創作歷程中,藝術追求在台灣,或它的國際經驗有哪些值得分享?提綱中的第一個面向是創作碰到的特殊狀況、可能性及困難。第二個是展演和教育面向可以跟創作產生怎樣正面的關係。第三個是大家最關心也最困難的問題,在新媒體藝術裡,個人跟文化創意產業之間到底維持怎樣的距離與關係?請每位講者第一輪的發言就三個面向,或就台灣媒體藝...
邱誌勇:之前我跟《藝外ARTITUDE》雜誌合作一個低科技(low tech)的專題,重新反思低科技的可能、新媒體藝術中是不是還有低科技的存在。(黎:有的。)事實上,很多藝術家都在做這樣的作品,例如曾偉豪用導電油墨創作,也是新媒體。所以名詞會不斷翻新,包括在學術領域也是。剛剛談到的多媒體其實是很商業應用的概念,在我的觀念創意媒體也是。   黎肖嫻:對,我們不喜歡「creative med...
數位荒原:兩位老師先請各自談談自己的養成背景吧。 黎肖嫻(以下簡稱黎):我的訓練有幾方面,一是媒體理論。我在念博士之前念的是傳播,那時已清楚定位自己在傳播學的位置,也就是不是量化,而是批判的那一派,這跟我對文化的興趣有關。研究傳播其實就是研究媒體文化,後來念電影時我把以媒體做為全盤批判觀點的做法,變成一個比較廣泛的、文化的批判觀點。簡單來說,文化批判容許我們小心地分析媒體表現,也可以讓我們看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