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坐在電腦前敲打鍵盤生產這些文字時,剛睡醒的腦袋還一片昏沉,這次的睡眠大概睡滿了九小時左右,是我自我認知中我需要的睡眠時間。「這是好好照顧自己的一個方法嗎?」我忍不住質疑。關於如何照顧、如何被照顧,在當下高度資訊電子資本主義複合的社會中,有許多協助自我照料的工具與方法:提醒你現在該喝300毫升的水、監測睡眠深層程度、想吃東西時就可以點到食物送到家門口,還有網路上無限供給的心靈雞湯,告訴你宇宙會讓你一切都好好的。但是,即使我們定時補充水分,每日睡眠充足又深層,自我催眠萬事美好,難道就真的可以感受到被照顧嗎?
(被)照顧是關乎人類生存的活動,就像我們會呼吸一樣理所當然。但是照顧背後所牽涉的勞動與物質基礎、人際社會網絡,卻是非常複雜也難以被公式化約,更不用說是跨物種間的照顧,以及從多於人(more-than-human)角度出發對環境的照顧。由於疫情,鳳甲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延後一年舉辦。關於展覽最初的想像是關於非人類感知,關於藝術如何打開與拓展人類感知的界線。而我們對於非人類感知的理解,大多來自於科學式地觀察、研究與分析。
但科學知識真是客觀的嗎?科學真的能體現被觀察對象的經驗嗎?帶著這些疑惑,以及向疫情「偷」來的一年,催生了《恐龍的顏色是愛中國》系列工作坊、讀書會與放映。由二位學者張君玫、謝一誼的帶領,我們分別閱讀了新物質女性主義的幾個文本: Karen Barad的〈What is the measure of nothingness?〉、Astrida Neimanis的《水體》第三章〈似魚的狡猾開始〉(Bodies of Water, Chapter 3: “Fishy Beginnings”)、Anna Tsing的〈When the Things We Study Respond to Each Other: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Material〉,並共同觀賞導演Fabrizio Terranova的紀錄片《Donna Haraway: Story Telling for Earthly Survival》,還有紀錄片導演鍾佳陵當時在剪接中的新作《我曾遇過一個畫恐龍的人》。
本期與《數位荒原》合作的專題,則是參與這系列讀書會成員的回應,讓觀眾可以閱讀如何從文本的水潤、尺度差異、無法被規模化,然後走向「關照」的幾條路徑。葉佳蓉的〈潮濕食譜〉藉由在北投工作的經驗,以真菌入菜。料理建立起我們與非人物種最頻繁與直接的關係,我們時時刻刻受到它們的照顧。林怡君的〈物種多樣性之恐怖故事集〉號稱恐怖,卻幽默地帶領觀眾與並不陌生的果蠅與螞蟻相處,結尾網路迷因寵兒海豹的故事像是警示寓言地告訴我們微妙平衡的重要性。謝詠程的〈水體:一些相互滲透的女性主義心得〉在與哈洛威對科幻小說的同樣著迷中,找到性/別、說故事、創作之間的張力,或許是對自身創作的一種照料。同樣地,姚睿蘭也以自身創作為起點,在〈無聲宇宙3步重構價值軌道:輔因子C1、可控性C2、再識讀C3〉將尺度放大至星球等級,以不同的坐標系想像不同的價值觀,在這種想像中尋找剝削挖掘式資本主義之外的可能。而與我在這些新物質理論中一同〈悠游自在〉最久的吳礽喻,喜歡火焰的威力,也喜歡水創造的虹吸與傾倒,她試圖尋找出重新縫合/徹底(complete)身心分裂,這不外乎就是照料的終極目標。
通過同時發展一系列讀書會的主題書寫,我們也在本屆國際錄像藝術展的國際徵件過程中,逐漸理解到藝術替現他者感知中有其界線。因此我們以「關照」(Care)作為徵件主題,試圖想像一個在深度時間尺度上的照料,這個全球共感卻又在各地產生不同狀態的疫情中/後期藝術,能不能夠作為我們身為人類在這個星球如何繼續行動的指引。
Cover Art: Ren Yu’s heartbreak grandpa, “Parenting TV”
● 調頻 attunement
2022年生態女性主義學者Astrida Neimanis在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Okanagen分校開了一堂課,主題是關於attunment(調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