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28:
NO WORK, NO ART?
藝術家會失業嗎?
September, 2016 策劃: 詹育杰 刊頭: 侯怡亭 協力: 林怡秀 駐站策展: 黃博志
Sep
2016

The factory then is not waiting to be represented at all, (in order to reinstate the worker within the symbolic), but, rather, in a more properly transformative and emancipatory way waiting waiting to be dismantled. (John Roberts)

(本期刊頭為侯怡亭作品《Neither of Us》)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在1975年與梅維爾(Anne-Marie Miéville)合作的電影《Numéro deux》將「片場」與「工廠」做了某種聯想,宣稱他既是自己的勞工也是自己的雇主,拍電影變成像在工廠工作一樣。這樣的類比或許不會令藝術家感到陌生。然而,如果觀眾將高達或其他作者的政治宣言或道德關懷,直接等同於他們的創作內涵,那他們早晚會在尋找勞動階級的影像時遭遇到「呈現的僵局」(representational impassse),也就是說,政治上的代表(對象)及作為藝術上的呈/再現(主體),兩者存在本質上的衝突(編按)。然而,「若果電影仍是對立於工廠的想像,是一種將觀眾從有薪勞動中解放的機制,它也必然是『呈現』之生產堵塞的空間」(John Roberts, “The Missing Factory”)。就好比另一部高達作品《Tout Ba Bien》所展示的勞動關係陳述:唯有工廠裡的勞動停止時,觀眾才能看見工廠的「呈現」展開(無論是1970年代的「社會工廠」觀點或此處作為文化消費之重要「生產基地」的美術館舍,「工廠」作為文化關係無法充份進入的場域,在其缺席的象徵位階裡皆指向一個中產階級文化瓦解的最終場所)。

關於藝術家的生產、他們的非物質勞動/時間與收入嚴重不符的現象,就算在備受法律保障的先進國家也屢見不鮮。近幾年來,某些媒體與組織展開針對藝術家勞動權益的調查,例如《典藏今藝術》林怡秀、曾芷荺等編輯的專題調查。同時,我們也看到這樣的報導亦涉及(作為「文化生產工廠」的)大型藝文機構,在「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浪潮下所凸顯的勞工衝突問題。然而,我們也注意到許多探討往往是從古典的勞動或「生產關係」著手,似未能充分關注藝文工作者與其他勞動身份之間的內部差異性。因此接下來,我們或許要問的是,藝文工作者「自願受剝削」的不穩定就業狀態,難道是新自由主義才出現的問題嗎?並且在「藝術家」的身份逐漸從一種具有自我奉獻情操的「天職」轉為一般職業認定時,越來越多藝文工作者—乃至於其他生產類型的「非典型」就業者—又將如何調適「游動化」的新常態?

本月專題最早收錄的文章是「表演藝術評論台」黃佩蔚備受討論的文章〈表演藝術的勞動市場異形化〉。與此同時,作者詹育杰(本次專題的共同策劃者)主張一種「後工作」的切入角度,提到即使在法國,藝文工作者的勞動處境也日趨緊迫,更使得越來越多藝術家投入自我組織的替代實踐,包括他曾去過的「表演藝術論壇」(Performing Arts Forum)這個少數不靠政府補助、且不同於「佔屋」的「共享產權」藝術進駐機構案例。只是不管從「不穩定」成為慣例的大環境中越來越常見的短期僱傭工作型態,必須成為爭取勞動市場彈性化的關鍵戰場—這樣的「權益」角度切入,或者從再生能源、機器人等自動化科技勢必逐漸取代人力的「未來」觀點著眼,一成不變的工作模式勢必不再可行。而人們也得提早因應和面對收入、工作、時間與身份的重新分配,面對新的未來勞動型態。

伊莎貝爾.珞蕾(Isabell Lorey)在〈治理術與自我游動化〉一文裡從文化生產者對於工作和自由的兩難角度展開全面論述。她指出,認為自己應該不需被迫去接受不夠週全的生產條件,並應該隨時尋找更能夠讓自己發揮創造性的自由接案機會,有這樣想法其實是立基於「自己可以相對自由與自主地安排自己選擇的生活與工作環境」的信念。然而,經由作者對於此種「自我選擇的遊動化(precarization)」之分析,我們也可發現「自由」與「自主」其實是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主體化」(subjectivation)霸權模式息息相關—更有甚者,藉由透過傅柯的「治理術」與「生命政治」分析(以西方馬首是瞻的)現代中產階級主體化力量的歷史路線系譜,作者也讓我們看見這些交織的治理技術部署,如何誘使我們做出自我選擇的游動選擇—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在這個世界、或在所謂的異議份子實踐中自處?而在「自我選擇」、「自我治理」或「自我剝削」的新常態裡,又要如何取得生活與工作的新關係模式?

與其以他人之名義,我們應該以自己的名義發聲。」或許高達的電影論述已為藝術生產的勞動討論暗示一個契機,那就是從個人的生產條件與「自我組織」做出立即的行動與反思,唯有如此,任何形式的「文化生產」才不至於流於廉價的道德關懷或宣言—當然,這也包括了廣大沈默的編輯、文字書寫與相關從業者。在專題最後,詹育杰給讀者的建議是:「藝術家的創造能力在此並非只創造新的視覺形式,而是創造新的工作和組織方式:新的自我,創造藝術家自己新的生活模式和主體性。」如此一來,藝術作者的「生產」也為上述藝術圈的生產部門示範如何介入一種新的工作與生活情境—進而,從中建構一種新的主體性。

編按:「代表」與「呈現」英文皆為:representation。可見Spivak對於德勒茲「沒有代表了,唯有行動」主張的批評,此一宣稱混淆「政治上的代言」與「哲學和藝術上的呈現」兩種意義,更重要的是這兩種意義之間有著無可彌補的斷裂,亦即代理(Proxy)與描寫(Portrait)之間的對立—其不只是概念上的,更是牽涉到其所呈現的對象性質—他們的客觀處境足以構成一個共同利益的「階級」嗎?按照張君玫的詮釋,被代言者在被代言的同時「必然或多或少簡化了內部的複雜,才能進行集體化的發言行動」,而在表現意義的層次上卻要「盡可能地呈現出其中越多的複雜」。此中關鍵即從屬者不可化約的異質性(Spivak)

See Also
See Also
1990年代歐陸頗為知名的荷蘭劇場導演楊.利策馬(Jan Ritsema,1945b)視劇場為集結演員與觀眾共同思考的場域。他從50歲開始跳舞,並自1995年在比利時編舞家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創立的舞蹈學校、著名的表演藝術研究與訓練工作室(Performing Arts Research and Training Studios,簡稱P.A.R.T.S....

在近年來國內外藝術圈對知識密集、創新密集的後福特主義生產大環境,對非物質性勞動的諸多出版和廣泛討論,以及直接針對文化藝術工作勞動的各式「抗爭性」生產後,本文試將藝文勞動與間歇性短期僱傭的日趨普遍及「游動性」(precarity)(註1) 生活做連結,並試圖尋找藝術家在其中的位置以及他與大環境新工作(即生活)型態之間的可能新...

(原標題為:Governmentality and Self-Precarization On the Normalization of Cultural Producers。中文副標為:論文化生產者的返常 (註1)) 在某些組織機構內博取一份長期飯票、固定的為某個機關團體效力,並不在一些文化生產者 (註2) 的考慮之中,我們最多只會待個幾年之後便想要有所改變。這樣的想法不就是源於不讓自己被迫從事...
非物質實踐與收入的矛盾 去年初,藝評人瓊斯(Susan Jones)於《衛報》(The Guardian)發表〈藝術家的低收入與地位是國際問題〉(Artists’ Low Income and Status Are International Issues)一文,談及即便在有完善收費制度的國家,藝術家的低工資仍是無解的問題,如研究組織「Paying Artists」在2014年的數據所示,多數當代...

前言

本文首次於今年四月發表於表演藝術評論台,趁著轉載的機會再次回頭檢視書寫當下的語言匱乏,仍然數度面臨無法重新交稿的困境。在首次發表中,我以2011年耗資兩億的百年國慶搖滾音樂劇《夢想家》的人力運用為例,提出文化勞動關係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亦即資源分配的比例不正義,以及資訊不對等、甲方優勢的合約關係。有回應者指出該案中的人力實際運用,牽涉到與教...

一、工廠   黃博志:現在除了種檸檬樹之外,另外就是想把靠近觀音的檸檬田的老家,改成檸檬酒的加工廠,也就是這個計劃進行的第二個大階段。因為五百顆檸檬樹現在都種完了,今年夏天會陸續收成,應該明年會比較大量。我希望把一樓整個變成工廠,就是它符合安檢規定,可以讓我拿來製作檸檬酒的小型加工廠。它的面積大概⋯有50坪嗎?我不確定。 黃千瑜:應該沒有,那裡很狹長。大概就是這個磨石子地板的大小,有四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