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44:
Non-Intentional Sound
當聲音成為目的
March, 2020 策劃: Tenn, Bun-Ki 刊頭: Xia Lin (林亭君) 駐站策展: lololol.net
Mar
2020

音樂是永恆的,只有聆聽是時斷時續的。(John Cage)

繼去年鬍子哥策劃的「聆聽的範式」(Modes of Listening)專題之後,本次聲音/音樂專題同樣為讀者介紹了幾種與聲響及聆聽有關的本地藝術實踐,首先是張永達在覓計劃空間的個展《Without Composing》裡使用「馬可夫鍊」(Markov chain)的機率運算代替真人「作曲」,並以168個「蓋格計數器」(Geiger Counter)構成的矩陣牆捕捉無形的宇宙射線。在劉致宏的「聲音地誌」出版系列裡,我們看見作者以直觀的書寫和影像紀錄,表達其聆聽環境後的內在感受反饋—儘管聽不到任何存在的聲音,讀者卻能感受他對於共通知覺平面的訴求。張欣(Sheryl Cheung)的書寫〈聲音的宇宙政治〉從自身多重文化的生命背景出發,企圖透過「內在聲音」推導與詮釋某種宇宙觀,藉由像現場演出〈地 震 殼〉、〈月潮〉等演奏素材的物質反饋,闡釋中西哲學關照的內在取徑。儘管這三種實踐的手法各自獨立,然而,它們似乎也都指向觸發、或映照某個「內在平面」的可能性。

一個隱藏命題是:聲音是從何時起成為音樂(或相反)?又為何我們總是用「聲音藝術家」而非「音樂家」來指稱聲音創作者?在這樣的提問發想自「不作曲」一詞的同時,專題「聆聽的範式」也指出,聆聽(listening)通常相對於單純的聽見(hearing),「是某種有意圖、專注的聽覺感知實踐」。而因應不同聽覺意圖(目的)的理論、曲式與聲響類型也有不同的隱喻及其衍生物。不過,這種多元化的聆聽模式並未進一步說明「聲音藝術」、「噪音」或「音樂」究竟是在何種平面上被區別開來。此外,我們也在本期節錄的聲音理論家寇克斯(Christoph Cox)專文〈如何把音樂變成無器官的身體?德勒茲和實驗電子音樂〉(How Do You Make Music a Body without Organs? Gilles Deleuze and Experimental Electronica;中文譯者王婧)裡,讀到寇克斯如何延伸德勒茲的「內在性平面」(the plane of immanence)概念,指出音樂先於個人的超驗性空間—例如在凱吉的作品〈4分33秒〉裡,「無聲」正是這樣一種內在的音樂平面:

無聲(silence)不是聲音的缺失,而是有目的性的聲音(intentional sound)的缺失,這種缺失讓我們的耳朵向被解放的聲音粒子敞開。(Christoph Cox)

正如寇克斯的文章指出,電子音樂之父埃德加.瓦雷茲(Edgard Varèse)在1936年就預測電子音樂和噪音的到來。而當瓦雷茲以「被組織的聲音」(organized sound)代替「音樂」的說法時,(西方)古典音樂勢不可擋的「解域」(deterritorialization)趨勢也就昭告了電子音樂與噪音將延異此一內在平面的未來系譜學。於是,從某方面來說,「不作曲」的「聲音藝術」(假如我們非得用這詞的話)創作者也就承接凱吉的觀念性遺產,並體現了寇克斯說的「非目的性的目的性」(the intention of non-intention)了。

 


刊頭創作:林亭君,〈群眾數據瀑布〉

在這個實驗中我請入場的參與者透過拍手進行聆聽與溝通,將近50分鐘持續不間斷,現場用360相機紀錄下當時每位角色的反應及行為(以及觀察現場的錄音),在實驗中試圖辨認出角色的屬性、節奏與互動關係。因為規範限制而產生有趣的行為路徑,無論是有形的或無形的流動狀態。

 

See Also
See Also

透過聲音的掌握去詮釋各種關係和變化累積而成的世界面貌,這個過程隱含著對宇宙觀的思考,也關乎一種昇華的技術,可用於揣摩萬象中的形和意。更確切地說,我的藝術實踐所關心的是,如何以「內在聲音」(物質運動中產生的聲音回饋)作為推論和實踐的媒介,去提煉一個主觀的世界脈絡。

我的生長背景中受多重交雜的文化影響,生命體維繫著數個觀點、區域和社群的情感認同。以聆聽多重世界的聲音,培養在其中悟道...

內在性平面和無器官的身體 倒帶:什麽是無器官的身體?德勒茲所有的哲學理論都在努力建立一個後神學、自然學本體論—以事件(events)和生成(becoming)重新構想存在(being),以虛擬潛在性(virtual potentialities)重新構想實際的存在,以移動的粒子和流體代替固定的形式,以異質的聚合體和聯結體代替同質的結構,以一個平滑的水平面(上面僅僅佈滿動態的特異體〔singular...
Object would become process; we would discover, thanks to a procedure borrowed from science, the meaning of nature through the music of objects.(物將成為程序;拜科學商借的步驟所賜,我們將通過物的音樂,發現自然的意義。) —John Cage(註1) 最...
虛實之地(汶萊) 從海上晃著踏入這個靠近赤道、國土一分為二、出產石油、全球第四富裕、仍保有皇室政權的伊斯蘭教國家開始,就感覺少了什麼鮮活的成份,宛如金凱瑞《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現場。路上汽車不按喇叭、嚴禁酒精與慾望、貨架排列乾淨整齊、大街小巷一塵不染、社會一片祥和井然有序,似乎萬物都照著蘇丹王安排好的劇本走,早安午安晚安,只差沒摸到海洋的佈景或路上一顆天狼星掉落,無時無...
(⋯)聽著時間在他們熟絡的家常打屁中流過,再舀一瓢芡水淋在鍋裡的煎包和鍋貼上,這時又來了幾個人排隊,大家都在等待老闆掀開木製鍋蓋、伴隨蒸騰熱氣「唰~」的那一刻!接著台語歌之後是杰倫的國民歌曲串燒,開門上車的時候低音有點破的流行音樂混著越過天頂的飛機引擎,還沒破曉,世界已經開始充滿幹勁地運轉起來了。 —劉致宏,〈豆漿油條之二—清晨的台語歌〉《聲音地誌VII:北投》   《聲音地誌Soun...
在物理學的無機物和生物學的有機物之間有第三類存在者,即屬於技術物體一類的有機化無機物,這些有機化的無機物體貫穿著特有的動力,它既和物理動力相關又和生物動力相關,但不能被歸結為兩者的「總和」或「產物」。 —Bernard Steigler 聽覺—視覺 在進入澎葉生(Yannick Dauby)策劃的《電影耳:記錄聲音/聲音紀錄》(以下簡稱《電影耳》)展覽位於立方計劃空間的二樓展場之前,你會先聽見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