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世界所餘的,也許就只有一片堆滿垃圾的荒地和可汗的空中花園。使它們分隔的只是我們的眼瞼,而我們不會知道何者在內、何者在外。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第七章
是的—那些事情你都聽過也都知道了。而且你心想著,就算知道了又怎樣呢?這裡並不是唯一堆滿過剩事物的空間—或相反,「它」除了空無之外什麼也不是。然而,往往就在你以為自己早已熟悉這個地方的時候,它的面貌卻突然陌生了起來,彷彿你從來就不曾來過似的。人們總是管這樣這樣的空間叫「荒原」或「廢墟」,它總是存在那裡,在時間的起點或終點之外。它既可能是現實裡的廢墟,也可能是無人到訪的虛擬空間;總而言之,它正是一個無主之地(no man’s land),且總是存在於我們所熟悉的距離之外。
本期專題「雙生荒原」(Twinning the Wastelands)與其說是關於藝術的某種主張或命題,不如描述為一次網路行動;如同試圖橋接起兩個「荒原」的命名儀式。在橋的這一邊,是一個常處於流變狀態的網路媒體,不斷試圖從時光之流裡打撈回某些值得珍視的舊事物,然後重新賦予意義;在另一邊,是屬於同一群遊蕩在廢墟上的藝術家,他們闖入、佔領荒地,再將過程紀錄在網站上。在兩者之間,雖然看似沒有實質的關聯,但對於彼此的氣質理解卻又極其熟悉。於是,這個專題穿越了虛擬的「數位荒原」(No Man’s Land)、馬華藝術作者蔡長璜的藝術家訪談系列,以及吉隆坡藝術團體「Rumah Air Panas」(R.A.P.)的「廢墟連線」(W.T.N.)計劃;最終又開啟一種全新的對話契機。
透過近似於「外交命名』的儀式,創造某種連結並改變人們對於異同空間的認知看似一種狡詐的操作,然而,這裡的關鍵其實在於讀者如何認識「真實」,甚至如何理解荒廢和繁華之間隱密的溝通。正如策展人蕭淑文所說的:「城市也不一定真實,它必須與真實保持距離,因為距離才能讓我們找到驚奇與想像,改變與城市的關係。」透過兩者的並置及其重新命名,我們改變了此地與另一地的關係,並重新賦予這段關係想像與驚奇—
因為這些不斷流竄在空間上的細微回聲,早已逾越了自己與現實(和功能面)的距離。
(編按:吉隆坡視覺藝術團體R.A.P.的廢墟連線—Wasteland Twinning Network [WTN; co-directors: Matthias Einhoff, Will Foster, Lars Hayer, and Alex Head] 計畫,參見:Kuala Lumpur, Malaysia (吉隆坡); Wasteland Twinning。另外,據葉紹斌所說,就在R.A.P.因為現實條件被迫失去實體空間之後,他們受邀參與Gallery W/O的計畫,提出藝術家心目中的理想藝術空間。參見:R.A.P.(我的理想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