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12:
Twinning the Wastelands
雙生荒原: NML-RAP
November, 2013 策劃: 鄭文琦 刊頭: Lars Hayer 協力: RAP
Nov
2013

整個世界所餘的,也許就只有一片堆滿垃圾的荒地和可汗的空中花園。使它們分隔的只是我們的眼瞼,而我們不會知道何者在內、何者在外。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第七章

 

是的—那些事情你都聽過也都知道了。而且你心想著,就算知道了又怎樣呢?這裡並不是唯一堆滿過剩事物的空間—或相反,「它」除了空無之外什麼也不是。然而,往往就在你以為自己早已熟悉這個地方的時候,它的面貌卻突然陌生了起來,彷彿你從來就不曾來過似的。人們總是管這樣這樣的空間叫「荒原」或「廢墟」,它總是存在那裡,在時間的起點或終點之外。它既可能是現實裡的廢墟,也可能是無人到訪的虛擬空間;總而言之,它正是一個無主之地(no man’s land),且總是存在於我們所熟悉的距離之外。

本期專題「雙生荒原」(Twinning the Wastelands)與其說是關於藝術的某種主張或命題,不如描述為一次網路行動;如同試圖橋接起兩個「荒原」的命名儀式。在橋的這一邊,是一個常處於流變狀態的網路媒體,不斷試圖從時光之流裡打撈回某些值得珍視的舊事物,然後重新賦予意義;在另一邊,是屬於同一群遊蕩在廢墟上的藝術家,他們闖入、佔領荒地,再將過程紀錄在網站上。在兩者之間,雖然看似沒有實質的關聯,但對於彼此的氣質理解卻又極其熟悉。於是,這個專題穿越了虛擬的「數位荒原」(No Man’s Land)、馬華藝術作者蔡長璜的藝術家訪談系列,以及吉隆坡藝術團體「Rumah Air Panas」(R.A.P.)的「廢墟連線」(W.T.N.)計劃;最終又開啟一種全新的對話契機。

透過近似於「外交命名』的儀式,創造某種連結並改變人們對於異同空間的認知看似一種狡詐的操作,然而,這裡的關鍵其實在於讀者如何認識「真實」,甚至如何理解荒廢和繁華之間隱密的溝通。正如策展人蕭淑文所說的:「城市也不一定真實,它必須與真實保持距離,因為距離才能讓我們找到驚奇與想像,改變與城市的關係。」透過兩者的並置及其重新命名,我們改變了此地與另一地的關係,並重新賦予這段關係想像與驚奇—

因為這些不斷流竄在空間上的細微回聲,早已逾越了自己與現實(和功能面)的距離。

 

(編按:吉隆坡視覺藝術團體R.A.P.的廢墟連線—Wasteland Twinning Network [WTN; co-directors: Matthias Einhoff, Will Foster, Lars Hayer, and Alex Head] 計畫,參見:Kuala Lumpur, Malaysia (吉隆坡); Wasteland Twinning。另外,據葉紹斌所說,就在R.A.P.因為現實條件被迫失去實體空間之後,他們受邀參與Gallery W/O的計畫,提出藝術家心目中的理想藝術空間。參見:R.A.P.(我的理想藝術空間)。)

See Also
See Also
一种见微知萌的品质 觀念藝術在馬國藝術的歷史論述中似不多見,堅持這種創作方式的藝術家屈指可數,葉紹斌可謂身體力行者。他的作品多以一種寄生(parasite)的樣態去反轉(reverse)展演場域乃至藝術批評的既定概念和框架。「寄生」無疑有雙重寓意:一是新銳藝術家的生存狀況,二為觀念藝術的當代處境,雖然兩者均遭冷遇,卻無法自外於權威體制各顯其能;而「反轉」則蘊含耍樂、懸念、桿挌激蕩的言說策略,特別是...

雄辯事實、懷疑主張

陳維錚,日本京都精華大學院藝術研究科博士後美術(Fine Arts)領域。2004年聖誕節前夕,維錚在台灣高雄豆皮文藝咖啡館,偕同新生代藝術家林俊宇完成了一項合作展;頗具挑戰性的是:從作品的構想到落實僅有四個工作日;而在這個過程中,便有好奇者陸續前來,和創作者發生維妙的互動關係。在稍後交流中,我們一面聆聽維錚講述自己的成長故...

一、敘事藝術 ISE(丹州友族對名字帶有「isham」發音的男生的暱稱)有兩個非常趣緻的「圖畫故事」:其一為〈My lecturer Mr. Ramlan said if you can survive 5 years time after graduate, you will become artist〉,其次是〈Lord of the key〉,後者是他到新德里參與工作坊時所發表的繪畫/裝置作...

釣愚人生

這個題目下得稍微虛誕了。事實上,林國榮(大家都習慣喚他「Wing」)旅居英國期間的創作實踐讓人有一見如故的親切感,從召喚結構到言語行為,滲透力和侵蝕力俱厲。親切,不外是他挪借了日常生活來充當其作品的審美底蘊;可是他的心思很深,直逼觀眾在意識記憶裡打了一個鬱結,令...

彩瓷裡的祝禱圖式 一個理想化的生活榮景,時空交錯、圖像稀奇、表現寫實,看在砂拉越人以外的觀眾眼裡,畫家謝薏穎早期的「Homage to Ordinary Life」系列架上繪畫尚且富含「文化賣點」。然而赴一趟澳洲遊學後,就視覺結構來講,她的作品顯然簡潔、明快了,畫語卻傾向強調「女性」與家庭倫理和文化規範等問題方面的探索表現。   蔡長璜:我記得比較清楚的是那些描繪了在傳統華人思想中的女性...

電子抒情方式

她單獨在平地上奮力地隨意彈跳,隱隱中猶傳來急促的鼓聲。忽而,錄像中的她克隆出一個相似的人,緊接著再克隆出另外一個相似的人,然後她們仨繼續奮力彈跳著,或原地跳或繞圈跳,視感明快,恰似一幅「運動中的人物素描」。這是〈Leap〉(2005/4:55分)的鏡頭片斷,創作者郭小慧,一位用新媒體技術來諧擬實際存在的錄像藝術工作者。

<...

經過大約30小時在不同地點之間轉乘飛機、火車航班的漫長旅程,我終於帶著朋友、同事和贊助者的祝福,在2007年五月31日的午夜過後抵達威尼斯。我的建議是搭直飛航班來威尼斯,除非,你希望用較少花費去換更多時間在舟車勞頓上。

利用水上巴士(nocturnal Vaporetto)服務前進威尼斯市區的路程,船隻優遊於夾岸威尼斯建築物有數百世紀古老歷史的大運河時,宛如置身夢境;它感覺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