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53:
WRITING COLLECTIVES / COLLECTIVISM
書寫集體 / 主義
October, 2022 策劃: 鄭文琦 刊頭: Baan Noorg
Oct
2022

2022年疫情趨於常態化的夏天,眾人期盼的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在爭議聲中開幕了,主要癥結在於印尼團體Taring Padi的巨幅集體創作挑動德國「反猶太」的敏感神經。與此同時,策展團隊Ruangrupa所高舉的「集合體中的集合體」(a collective of collectives)也在媒體渲染下被簡化為全球「北方」與「南方」的攻防。(相關報導1相關報導2相關報導3)規劃本專題之初,我們先從位處風暴中心的Taring Padi創作背景來回顧近期的一連串爭議,而非跟著德國內部正熱的文化戰爭氛圍起舞,以非黑即白的方式為任一方辯護。而在同時間,臺港兩地同步以亞際版畫結盟為主題的版畫團體策展,也使人意識到捍衛此一左翼傳統的必要性。重點或許不是放在被批評的目標自身(關於這點,我們都清楚無法透過文字進行有效的自我辯護),而是其「集結」的行動本身及如何書寫。此外,身為書寫者,我們更關心的是「書寫」如何為讀者啟發行動的理念、如何為作者續命,乃至於如何隨著新的「去中心」倡議持續進化、不至於被科技的浪潮所吞沒?

本專題的另一重點「去中心出版」(Decentralized Publishing,DePub),正是自期為區塊鏈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的LikeCoin自問世以來矢志達成的目標,並隨著現實世界的地緣政治而在不同語系有其進展—其中以香港與海外華人為主體的華文書寫社群,由於政治考量而成為這波推進裡最積極的群體。誠如LikeCoin核心成員、《區塊鏈社會學》作者高重建所戲稱的「無大台出版」(即去中心出版)—「無大台」這三個字在香港自2019年迄今諸多媒體噤聲的歷史變局中有無比重要的意義。故在理解LikeCoin社群近年發表的ISCN(相當於在線上出版文字或多媒體資料的Metadata)到今年發表的Writing NFT(在書寫完成時即同步上傳至ISCN與去中心儲存的書寫非同質代幣;以上見「技術背景」)時,我們認為探究其線上內容典藏、定價、流通機制乃至集體審核(moderation)的解決方案或倡議,應該有不可忽略的時代意義。

這期專題命名為《書寫集體/主義》(Writing Collectives / Collectivism),首先聚焦於藝術社群對於卡賽爾文件展中「全球南方」風向下的「群體」(collective(s))概念,進而將焦點延伸至構成或凝聚「共識」的書寫技術上,並重新定位在「集體主義」(collectivism)與「書寫」(writing)兩者交集的新面向。在專題中,藝術工作者許祐綸、致穎、陳琬尹透過文字或Podcast討論文件展策展團隊Ruangrupa所倡議的「群體的群體」(或者「穀倉」)等境界,與現實裡壁壘分明的種族主義之間的意識形態落差,叩問有無調解的可能?而Fab DAO核心成員黃彥霖也書寫本屆的林茲電子藝術節,除了關心臺灣藝術家表現(如「互動藝術+」組金尼卡大獎得主徐容、Natalia Rivera的〈Bi0film.net〉),這些人、這些群體被邀請或授獎的因素,多少也反映了區塊鏈進展被賦予改造社會的高度期待。(〈Bi0film.net〉雖然不是跟區塊鏈有關,卻同樣以「雨傘革命」裡的「無大台」溝通為靈感來源。)

如何在貢獻集體同時保有作者的獨特性,又如何書寫群體?高重建及LikeCoin社群投入去中心出版的「生態系」建構是個很好的案例—他們示範了集體協作並非只是限於版畫的共同創作或者有期限性的策展,而是真正能以技術應用與實現的多元未來。不管是否出於情勢所迫,共識的達成皆有賴於「共同體」(community)的參與。這也是我們選在此時此刻投入此役的原因—為了書寫自身的未來。

 


刊頭創作:Baan Noorg,〈Churning Milk: the Rituals of Things, 2022〉

技術背景:

以密碼學計算和去中心儲存技術為基礎的「區塊鏈」(Blockchain,開放參與的線上電子帳本)是全球最受矚目的應用技術。「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資料庫」由節點透過複雜的演算法協助使用者將不同鏈上交易紀錄進行加密,進而複製、分散儲存在全球使用者的電腦節點裡,其特色為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與匿名性。WEB3則是繼早期投入者建構社群開放協議的WEB1(1990~2005)和跨國平台主導的WEB2(2005~2020)秩序之後,足以大幅改變過去資訊儲存、商業金融、溝通媒介與出版生態的工作範式。

2020至2021年間,各種「代幣」(Token)和具「賦能」(Utility)特性的非同質化代幣NFT吸引各方入場,企業或NPO亦摸索與NFT共生的可能性。儘管佔據社群媒體的話題多半圍繞著「加密幣」(數字貨幣、虛擬貨幣)或「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的熊市或牛市確立等話題,卻沒有意識到WEB3的核心精神,除了追求利潤,更在於透明公開的鏈上治理參與與儲存,對我們來說,還有透過「去中心出版」(DePub)或對於「分享/參與」的共識,引入更多具有公益性與透明性的未來出版、治理、金融模式。

在LikeCoin區塊鏈上,《區塊鏈社會學》作者高重建則是在這一波波加密幣金融熱潮中傾身家之力投入DePub生態的先驅者,其貢獻是率先提出以LikeCoin作為支付、交易與承載分散式儲存的媒介,將出版品儲存於無需仰賴中心化託管平台(如現行的數位出版平台)的IPFS、Arweave分散式儲存協定(見林子荃製作的示意圖)。LikeCoin社群針對DePub所設計的ISCN工具(International Standard Content Number),整合鏈上後設資料(Metadata)幫助我們找到這些文本,如同去中心文本的數位指紋與路標。

See Also
See Also
我們越洋採訪高重建(以下簡稱「Kin」)時,他才參加完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在加州海岸的紅杉林裡主辦的DWeb Camp,這是一個自2016年起,組織眾人討論如何打造去中心化網路(decentralized web)的活動。Kin將他在DWeb Camp的見聞,以書寫Writing NFT(可直譯為書寫NFT)的形式發行,作為寄給朋友和讀者們的明信片。 熟悉加密貨幣與數...
為期一週的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2022)落幕,終於可以遠離由輕鋼架、塑膠軟管、電子螢幕構成的架空世界。結果我們一到大排長龍的維也納機場報到櫃檯,便巧遇藤幡正樹(Masaki Fujihata)先生。他主動跟我們打招呼,於是我鼓起勇氣發問:「參加了這麼多屆,藤幡桑怎麼看次活動呢?(另外可不可以拍合照)」我實在太好奇日本新媒體藝術先驅如何看待今年林茲。藤幡...
這篇短文提出了一些思考推測性遭遇(speculative encounter)的方法,這些方法可能可以用來借鏡並闡釋全球藝術史的寫作方法。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後殖民立場的敘述已經成為當代亞洲藝術創作實踐的核心追求,許多這樣的敘述與藝術史書寫裡關於時間性、地方性、身份認同與文化傳播的途徑有所對話。由於這聽起來或許是過於有所企圖的宣告,且讓我們從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的《白浪的定居殖民博物館》開始,沿...
這篇文章的書寫起點,是我嘗試為自己在第15屆文件展一週間經歷的複雜感受,進行後設的、個人的咀嚼。文件展對我而言,夾雜著歡騰與不安,一方面參與國際藝術社群的大型派對,一面作為觀眾或參與者,為了「有效進入」這場去中心的多重敘事現場而焦慮不定。 文件展的熱鬧紛呈來自策展團隊的集體協作方法。作為這屆策展精神的lumbung(穀倉)一詞 (註1),隱喻藝術社群對資源的集體管理與分配。在雅加達,runagru...
前言 「參與」(participation)及「協作」(collaboration)在當代藝術實踐中是一個備受關注的概念,而在馬來西亞的語境裡,這兩個概念體現為一個傳統的號召:「gotong-royong」。「Gotong-royong」的字面意思大致為「幾個人一起搬運東西」,引伸意義為「在共同利益下的互相合作」,其實踐在馬來群島有著久遠的歷史,但是隨著現代發展的影響,它在傳統社會中已日漸式微。 ...
Pisitakun Kuantalaeng:泰國依善之聲 Pisitakun Kuantalaeng, Penwadee Nophaket Manont (trans.)
August 23rd, 2022
某天傍晚,在Nhu爺爺和Aon奶奶的花園裡,Nhu在要去機場值夜班警衛之前,打開了AM收音機,裡頭正播放著Somjit Borthong的一首名為〈Ku-Lharb-Daeng〉(กุหลาบแดง)的摩蘭(mor lam)歌曲,正在屋內的Aon奶奶則以孟語(Mon)唱著搖籃曲。(註1) 附近的鄰居經常帶他們的小孩去Nhu和Aon照顧;我也是他們在週一到週五在搖籃裡帶大的孩童之一。不過我最喜歡的時...